关于借物抒情的笔记记录-菊和人

春燕 1172分享

  菊”是人类给你取的名字;“人”是人类给自己取的名字。

  为了将万物区别开来,人类为万物取名。其实,叫“菊”或者叫“人”又有何干?万物不会因为换个名字就改变了性状。

  玄关柜子上长年摆着一只玻璃花瓶,经常顺手捎回四季花草插瓶,给居室添点季节转换的意趣。这段时间,花瓶里插几枝细碎的野菊和一枝丰硕的黄菊,前者来自田野,后者出自花圃。两者差别如此之大,几乎让人怀疑其中一方错叫了名字。

  人类的双足迹还没有踏上这颗星球野菊花就开满了大地。这是一种固执硬气的花,数百万年间,它们总是一丝不苟照抄前代的基因,因此没有什么变化,一直都是睁圆眼睛一眨不眨地和太阳对视。

  当野菊花还没有叫“菊”,人类还没有自称“人”的时候,我的几位祖先赤裸着身体匍匐在野菊花丛中,他们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一只觅食的野兽慢慢地靠近。他们绷紧肌肉,毛茸茸的双手握紧了木棒或者石块,蓄积力量准备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

  密实的花叶遮挡着他们的身体,也挡住了野兽的视线;浓郁的花香干扰了他们的嗅觉,也干扰了野兽的嗅觉……野菊花可不在乎人类和野兽的搏杀,依然自顾自地开,自顾自地落。这些美丽精灵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它既可以掩护伏击野兽的人类,也能掩护伏击人类的野兽。

  在生存层次挣扎的人类,审美需求被压抑,所以很少关注花儿色儿香儿味儿。那时候,菊和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甚至人类还能从百草中辨认出菊,但不能据此就做出菊和人有某种关联的判断。就像我们认识某些人,仅限于认识,彼此从未有过思想和行为上影响,这算不上真正的交集。

  真正的交集产生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已经进入农耕时代。我的某位祖先耕耘累了,就躺在野菊花从中休息,野菊花遮挡了他的视线,摇落的细碎花瓣沾满了他的头发,蜂蝶在他身边闹着。不远处,几只牛羊懒洋洋睡在花丛中反刍。阳光和煦,细小明亮的光点洒在人和牛羊的眼睛里,也洒在那些小花上。

  人间的事至少有百分之九十是因为人类追求美好产生的。美好的事物都具有诱惑力,总是让人身不由己想亲近它们。可能是我的祖先嗅到奇异的芬芳,或者是惊异于花的明丽,于是就用长满老茧的手指摸了摸眼前的一朵小花,然后又折了一枝凑到鼻尖嗅了嗅,最后又将那枝花儿夹在耳朵上。淡黄的花粉沾在他的鼻尖上,看上去有点滑稽。做完这些,他意犹未尽:美者如斯,愿朝暮相对!于是TA用手中的青铜农具挖掘几棵,回家后顺手栽进门前的菜圃里,让这些野花享受到蔬菜瓜果们一样的待遇。

  此前,我的那位祖先已经看过野菊花很多次了,都是过眼不过心,虽然也喜欢,但看过也就忘了。而这一次他用了心就动了心。心动让他有了行动,于是他成为种菊的第一人。

  草生于野,人生于室,本来是各走各的路,各做各的事,然而这次看似偶然却又如同命定的相逢让菊和人有了交集。从此,菊和人将介入彼此的生活,改变对方又被对方改变。

  三千多年前被移栽园圃的到底是哪种菊科植物,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据推测可能是野菊、甘菊或者小红菊中的一种。野菊的花有苦蒿味;甘菊有股浓烈的硫磺味,开得泼泼洒洒,热闹非凡;小红菊有种我见犹怜的风韵,淡紫色的小花疏落地开在枝头,伶仃娇弱。越是美好的事物就越让人想精心惜护,童年在原野玩耍的时候,带回家最多的花就是小红菊。出于偏爱,我总是暗自希望菊花的始祖是小红菊。

  种菊的人本来没有过高的奢求,野菊花能够保持原状也就心满意足了,谁料惊喜却接二连三到来,若干年后,那些野菊花在水肥充足的环境中越发丰满秾丽,围绕着中间那簇管状花(常被误认作花心)的那一圈舌状花(常被误认为花瓣)更大更艳层次更多,和生长在荒野的时候判若两花。人只是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帮助野菊花摆脱严酷的生活环境的束缚,将被囚禁的美的因子释放出来。生命繁茂需要良好的环境,这正是千万年来人们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终极动因。

  人类天生对异常的事物兴趣浓厚,传说神话总是离不开奇花异草权贵丽姝等等奇人异事。人们不明因果缘由,所以总是用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来填补未知。在那个认为万物皆有灵的时代,慕名而来的人啧啧赞美,皆言花神降临,进而求得种子,或求取枝条,带回去精心照料。

  晋魏时期,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也种菊花,他未必偏爱菊花,在庭前屋后种大量的菊花,是因为菊花可以食用、药用、泡茶、泡酒。种菊门前、采菊东篱,对菊饮酒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笔下和菊花有关的诗句只是他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描摹,就像农民谈论庄稼,商人谈论商品,学生谈论考试一样。人总是爱将美好浪漫的幻想附着于美好的人和物上,读诗的后人想起诗人就想起花,想起花也就同时想到了诗人,人们总觉得诗人和花儿之间有难分难解的情缘,菊花借了陶渊明的光,成为隐逸文化的象征。

  此时,经过两千年的人工培育,菊花的花型更大,花色更美,在士大夫们的推崇下,终于成为了观赏花卉,广植于庭院篱畔,赏菊之风始开。经过漫长的发展,菊花文化终于成型。

  偏爱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获得成就感也是人的需求,所以人们愿意在那些可以变美的事物上苦下功夫,没有谁愿意在无法改变的人和事上耗费精力。为了获得更美的菊花品种,人们绞尽脑汁用扦插、嫁接、压条(现代还采用电磁辐射)等方式诱导菊花变异,然后再根据新出现的性状予以选择取舍。

  在人类的帮助下,菊花佳品不断涌现。宋代的《菊谱》收有菊花品种163个;明代的《群芳谱》收录两百七十多个菊花品种;如今,全世界已经有上万个菊花品种,仅我国就有三千多个。菊花逐渐褪去单薄嬴瘦的乡野之气,显示出雍容华贵的名花风范。花朵从小如钱币到大如玉盘;花色从清素如雪到深浓如墨,花形从中规中矩的圆球形到独特的龙爪状……很难让人将它们和同一种平凡的野花联系在一起。

  人类也在种菊养菊赏菊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成菊之美是人的目的,成全己愿是栽培菊花的目的,当人全力介入菊的世界,菊就会改变人重塑人提升人,人会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增长才干,提高审美能力。成菊之美既是探索外部事物极限边界的过程,也是探求自身能力的极限边界的过程。

  菊和人就这样宿命般纠缠在一起,都在彼此的交集中迅速发展,介入越深发展越快,万物众生之间莫不如是。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生命总是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不同种群之间的碰撞和交流会带来生命的繁盛,如果生命彼此隔离封闭,生命该何等荒凉和孤寂。原来,造物让生命集群而来还有这般深意。

  生命的趣味就孕育在未知性、可变性、不确定性的变数中,这正是生命最让人期待之处。看着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菊花,再看看它们单薄纤弱的祖先,真想问一问造物到底赋予每个生命多少种可能?菊花有宿根,可以年年抽条,岁岁开花,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里探索生命的不同可能,这是不死轮回的生命。而人只有一世,生命只有一种可能,这已经是巨大的遗憾。这短短一世,人无法和世间所有的美好事物都产生交集,所以这一生再饱满浑圆也有遗憾。从这点看,人不如菊。

  既然人不能改变造物的决定,那就努力认真地过好这仅有的一生,毕竟生命的宽度和深度不在于经历多少事和人,而是取决于对事物的认真程度,只要认真,小小的一枝野菊花也能做出大文章来。

  秋风满怀,折一枝黄菊,香满襟袖,这是一个美好的物种散发的生命信息。我用心感受它散发的信息,精心记录它的信息,热情回应它的信息,这也算认真生活吧!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公众号:窗外那棵合欢树
作者:朱维薇

    446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