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传读书笔记范文600字

小妹 1172分享

  梵高那在人生的磨难中摆脱了传统的桎梏而化入永恒的美丽灵魂吸引了一代代读者,《梵高传》也许会因此而有幸成为一部可以传之久远的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梵高传读书笔记范文600字,欢迎大家阅读!     

  梵高传读书笔记范文600字

  你们知道梵高吗?写《梵高传》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斯通,书中介绍他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当我看到梵高一幅又一幅壮丽辉煌的油画时,我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整个世界豁然开朗了!

  梵高这个人本身长得奇丑无比呢!他长着一双呆滞的大眼睛,深深地往下凹,一些鱼尾纹在他眼睛旁,目光显得很忧郁,并长着一对粗眉,它们让人觉得不搭配;还有一双小耳朵,小到像洋娃娃的耳朵,一个鹰钩鼻,鼻子向下塌,并且是秃顶呢!他的行动也很笨拙,呆头呆脑的。

  梵高一生清贫,但他不在乎,一心作画。梵高对画画简直着了迷,别人以为他疯了,叫他“伏热”,“伏热”的意思是“红胡子的疯子”!梵高不管它。他太热爱大自然了,他热爱娇嫩的玫瑰色花朵和紫罗兰色的天空、热爱翠绿草地和淡青色的风!他对万物充满了热爱……

  你可知道梵高活的时候一幅画都没卖出去!但他死后他的画卖了大概有九千万的法郎!我给你举个例子:梵高在世的时候一幅《红色的葡萄园》只有四百法郎,可他死后这幅画是四千万多的法郎!梵高为了绘画奉献了很多甚至生命,他把自己的右耳朵给割了下来,并且让自己神志不清,神经受到破坏以至后来去世了……这是多么不幸呀。

  我看完了这本书,觉得梵高做事十分认真,全力以赴地画画,他把全身精力投入到绘画中。我想我们应该像他学习,全力以赴。每当我们做完事后,应该首先问问自己:“我们全力以赴了吗?”

  请让我们记住这位伟人——温森特·梵高!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

  “痛苦便是人生”这是名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临终遗言,也是他那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这是欧文斯给梵高写的传记《渴望生活——梵高传》的前言。在传记中中,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用一支神奇的笔勾勒了这位一代印象派巨匠那充满痛苦的悲剧人生。这个荷兰画家因为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最后开枪身亡。这本书看过很久了,它给予我心灵极大的震撼。梵高是个为艺术而生的天才,他的伟大毋庸多言。

  他的弟弟提奥则是在他背后默默支撑他的另一个伟大的人,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因为梵高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提奥定期给生活窘迫的梵高汇钱,让他能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继续创作。梵高则不断地写信给弟弟,告诉他自己创作的过程,对生活的信心和绝望。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出生+绘画+死亡,除此以外再无其他。虽然他也曾追求过爱情,却从未获得。当他为爱情把手放在燃烧的蜡烛上方,以此表白时,我感动得无意言语。无疑他的爱是疯狂的,可惜没人敢接受。和妓女生活的那段时间,更加没有爱情可言。在绝望中无以回归的梵高,最终选择了以绝望的方式离开自己。

  19世纪的印象派画家里,梵高是一个另类。他的画有点类似儿童的创作,线条和色彩大胆纯粹,醉心于风景,植物和贫苦大众的描绘。鸢尾花,向日葵,星空,麦田,苹果园,夜色中的咖啡店,吃土豆的农民,拾麦穗的妇人。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都以独特的方式燃烧着它的生命力。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些静物。它们是凄艳的生命。没有一个画家的用色,会像梵高这样浓烈,明亮,无法控制般的亢奋。深红,铭黄,碇蓝,艳紫,苍绿。油彩有时候以凝固状态呈现在画布上,无法稀释和抹匀,好像一颗被揉搓的灵魂,把暗红的鲜血喷射在包容着无限向往的空白上。粘稠的血液因为激情,在丧失倾诉的寂静中,像混乱的手指,因为无法抓住空虚而扭曲。危险天空下的麦田。一种骚动激越的情绪纠缠在压抑而明丽的色彩中,令人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是暴雨之前的清新而寒冷的风。是灵魂无法突破的孤独。

  但梵高发现,生命的疼痛滋长于他自己挖掘的伤口。于是,他在阳光充沛的田野上,对着自己的身体开了一枪,没打中心脏,然后掩着伤口回到家里,当天晚上,凡高叼着烟斗一言不发。第二天,凡高还与来看它的提奥谈起他对艺术的见解。到了晚上,他开始虚弱。1890年7月29日凌晨1时30分,凡高停止了呼吸在他的弟弟提奥的怀里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37岁。他的遗言是:“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更是让人感觉到他的内心深处那久久的痛苦和绝望。

  梵高死后六个月,弟弟提奥在对哥哥痛苦的思念中带着无限悲痛离开了人世。他被人们安葬在他哥哥的墓旁-奥维尔墓园。墓园很简单,兄弟两的墓碑也很简单,上面分别写着:文森特.梵高与文森特提奥。

  也许梵高早就意识到:破碎会带来快乐。可以让自己不再绝望,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梵高传》读后感1700字读书笔记

  “提奥,浅需要太阳。我需要那种炎热非常、威力无比的太阳。整个冬天,我感到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在把我向南方吸引。在我离开荷兰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有像太阳那样的东西。现在我明白了,没有太阳也就无所谓绘画。也许,可以使我趋向成熟的东西就是这个灼热的太阳……只要我有了太阳,把我内心的寒冷驱散,使我的调色板燃烧起来……”

  梵高正是如此地热爱着蔚蓝天空上那颗“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的、“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的浪”的星球。他的“傲慢的愿望”,正是“直接面对太阳”,19世纪著名的画评家阿尔贝·奥里埃这样形容道。只是无论是梵高还是这位评论家都不知道,100年之后,梵高和他那些色彩绚烂、个性突出、热情奔放的油画,成为世界绘画史上的一颗威力无比、灿烂辉煌的太阳。

  仰望太阳的时候,太阳的光与热会灼伤眼睛,这是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而仰望梵高这颗绘画界里的太阳的时候,他的画、他的话、他的经历、他的痛苦,灼伤的却是心灵。在阅读欧文·斯通为梵高所作的小说体传记 《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的时候,我所经历的正是一个心灵被灼伤的过程。

  梵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一般书籍中称其为文森特·梵高。他是19世纪著名印象派画家,与高更、塞尚并称为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梵高的画以其浓烈绚丽的、以黄色调和钻蓝色调为主的色彩,旋转的、充满着生命活力的、热情有力的笔触,以及他对人物性格的深层次了解和他对大自然本质的个性化描绘而名闻世界,犹以他的《向日葵》、 《莺尾花》、《星月夜》和《麦田》最为著名。他的故乡荷兰在阿姆斯特丹为他建立了博物馆,保存了他几乎全部的素描、水彩、油画。他的画,即使一张小小的素描习作,在现在的拍卖会上,也可以达到别的画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天价。这就是梵高,一个作为成功画家的梵高。

  然而《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并非是写这样的一个梵高,这样一个为世人的眼睛所熟悉的梵高。《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的作者欧文·斯通希望可以重现这位伟大画家的生活,重塑这位伟大画家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这本书的序里,作者这样表述他写作的目的:“面对着文森特的这个由色彩、阳光和运动组成的骚动不安的世界,我的确被惊呆了……我进人了一个新的境界,整个世界豁然开朗·····一切生命的有机成分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伟大崇高的统一体。这个如此深切、如此感人的世界打动了我的心……使我能够把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渴望了解梵高,渴望知道是怎样的生活使梵高可以如此深刻地体会到生命、体悟到生命?或许由于作者的艺术修养,使他对梵高的作品表现出比我们高得多的鉴赏力,使他可以在梵高的作品中看到比我们多得多的情绪与内容,也因此使他对梵高的一生和梵高本人有比我们更多的好奇。然而,每一个曾经看过梵高那些有着强烈颜色对比的画作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那在画布与笔触之间洋溢着的强大的生命力;每一个可以感受到这生命力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像作者一样,产生了解梵高的渴望——即使这种渴望并不如我们的作者如此强烈。《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的价值正在于此。

  正像这本书的名字,当你随着作者的笔,跟随梵高在英国、荷兰、法国等各处游走的时候,你会被梵高因其对生活的无限渴求而表现出来的生活热情与激情而感动—感动这词用得不好,我想还是用前面曾经提到的“灼伤”更好。梵高的生活热情是会像太阳的光芒一样灼伤你的心灵的。无论遭遇到怎样的不公与困难,无论是在多么大的失败之后,或许他也会消沉,但是当他决定了自己下一步所要走的道路时,他所表现出的执著与热情都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烙下深深的印记—那样的热情实在是过于鲜明了!

  一个渴望生活、渴望直面太阳的梵高,他以他的热情生活着,并且希望将自己的热情传递给众人,感染众人。“我们内心的思想,它们表露出来过吗?也许在我们的灵魂中有一团烈火,但没有一个人前来取暖。过路人只看见烟囱中冒出的一缕青烟,便接着走自己的路去了。那么,听我说,应该怎么办呢?难道不应该守护着心中的这团火,保持自己的热情,耐心等待着有人前来取暖的时刻吗?”文森特对提奥说。如果说那个散发着自亮光热的圆球是天空中的太阳,那么文森特·梵高便是我们人世间的太阳。他燃烧着他的热情,照亮着我们,照亮着我们这些需要太阳的光与热的庸碌的人们。

  《梵高传》读书笔记3000字

  假装读懂梵高

  文:樱树

  读《梵高传》,二千七百多页,微读统计我用了46个多小时。这46个多小时,是从去年9月开始,断断续续读到昨天,中间读了好几本别的书。

  这本书读得十分辛苦,比高晓松的五千多页的《鱼羊野史》读得还辛苦。因为我决计坚持做一个有始有终的人,所以就坚决耐着性子坚持读完。真是虐心。

  这本书资料详实,引用了大量当事人的信件,把文森特·梵高所生活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他心路历程,以及他每作一幅画时的心理,做了深度的剖析,几乎可以把它当做心理分析的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读。

  极不幸的基因

  书读得辛苦,是因为文森特·梵高活得太痛苦。

  文森特出生于比较有名望的世家——梵高家族里,一位叫简的伯父是海军上将,一位森特伯伯是著名的画商。他的父亲是牧师,母亲是一个阴郁的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家庭主妇。

  文森特的母亲让孩子们不准和下流圈子的人相处,她说:“与上层社会交往更为妥当”“同下层阶级打交道则意味着将自己暴露在各种诱惑之下”文森特从小至11岁都被母亲关在家里,一出来便没办法适应,恐惧占据全身,几乎患上自闭症。

  父系家族和母系家族都具有的癫痫病史,大概不幸潜藏在了文森特的基因里。后来发现他的弟弟妹妹,大多身体不健康或者神经脆弱而早逝。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家发现,潜伏性癫痫病发作类似于脑电波引起的火花,由少数“癫痫性神经”引发的非正常神经元放电的“”,一次癫痫性“轰炸”可能会动摇这些掌管意识和认知的神经基础,大脑变得越来越亢奋时,人就易怒、冲动和具有攻击性。每次轰炸就会降低下一次轰炸的门槛,也会永久性改变已经被动摇的神经运作功能……文森特三十几岁时,这样的癫痫就常常发作。

  文森特少年时代,就多动、敏感、易怒,好冒险。“我是个狂人!”文森特于1881年宣布,“我感到内心有一股力量……一团熊熊燃烧、无法熄灭的火焰。”他的这些感觉里,不知是不是科学家所说的神经元。所以他行为不合常态且反复无常。

  评价文森特这个人,需要运用大量的最高级的副词。

  极低的情商

  文森特长着扁平的头颅、橘红色的头发、瘦削的脸庞、尖尖的鼻子和乱糟糟的胡子——他不幸长相不好看,加上天生敏感,又总遭到潜在的狂暴的袭击,因此他做人做事总是用力过猛,无法跟人正常相处。

  他总是给亲人带来痛苦。他的我行我素制造了不少的“丑闻”和麻烦,“因为不想见到他,大家再也不会到家里来拜访。至少邻居是这样的。但不得不说,他们这样做是正确的。”他的父亲多洛斯写道。写对于牧师家庭来说,是失去教众的灾难。父亲多方努力弥补无效,极为愤怒地叫喊:“我无法忍受了!” “这让我痛苦不堪!”“你让我活得生不如死!”到六十多岁时身体健康垮掉不幸去世。这使文森特的母亲终生不能原谅他。

  对朋友,他总渴望认可,却得不到认可。“在海牙,他越来越遭到孤立,结果他对每一位朋友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比如对拉帕德,对高更,开始倾注过于强烈的感情,寄予过高的期望,给人极大的压力,然后迅速闹翻。致使像高更这样精明的人,到文森特死也不愿再见到他。

  在任何地方都遭受排斥,文森特看到自己面前只有孤独。他变得越来越尖刻、暴躁、愤愤不平。

  一个人总免不了与人打交道。文森特正因为总是坚持个人观点,常常都大声而凶狠地跟人争论,不懂得屈服和折衷,自然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他做什么都老是失败:从作为画商短暂而失败的开始,到不光彩的神职经历、迷惘的福音传道使命、偶然的杂志插画工作,以及最后短暂绚烂的画家生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他不仅怀疑人生,也怀疑自己。

  他一直想摆脱“永远做不好事”的名声,但总是得不到家人和社会的认可。当他把作画作为终身追求时,却因为画卖不出去,他无法自食其力,以致于终身都被挫败感的耻辱缠绕。

  所有生活及画画所需要的费用,他都得向他的弟弟提奥·梵高伸手,彻骨的贫穷,自尊的煎熬,成了后来他发疯的主因。

  如果说情商高是迎合世俗和他人,文森特没有它也罢。否则他就成不了他自己。

  极偏执的性格

  文森特对宗教、对苦行、对所谓爱情……他从不按世俗的规则行事,他内心之极端自我,性情极为偏执,他认定的事情,他一定坚持到底,还要一次又一次地说服对方依从他。

  他跟家人乃至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每份工作都被炒鱿鱼,让父母感到极为丢脸;他违背父母意愿,去做新教的牧师;他因为渴望家庭温暖,与妓女同居;他到黑地过苦行僧的生活,把自己弄成一个乞丐一样的很不体面的流浪汉……每件事都出于他自我的意愿,都做得极为用力,却每次都让父母难堪不已,痛苦不已。

  后来他开始学画画,可是内心的狂暴使他无法静下来画细腻、平滑、精致的线条,无法成为画商们青睐的对象。

  当提奥建议他尝试着从人物素描转向印象派时,文森特认为“一切反对的观点都是荒唐可笑的,他发誓决不会改弦更张”。提奥越是敦促文森特创作一些在市场上有销路的作品,他就越是苦苦地抵制。

  然而大概正是这样的偏执,才成就了他独特的画风。那些数目庞大的画作里,写满了他的桀骜不驯、极具爆发力的性情——他的画就是他本人的写照。他的作品的特点就是过度——过度的力量、过度的紧张,强烈的表达。

  极迷醉的艺术

  文森特早期沉迷于色调暗沉的肖像画,后来逐渐接受并成为了印象派。

  “作我所感,感我所作”是文森特终其一生的写照。只有读过他的故事,才能读懂他的艺术。他说:“我,就在我的画中。”

  文森特把画画当做信仰。始终坚持,一周又一周,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早上画,中午重画,晚上又破坏掉,不停地同自己作对。吹毛求疵的修改,在他看来,是为了接近一个可能的、最为崇高的目标:“把生命放进作品中。”

  文森特既是印象派画家,又不能像高更那样凭记忆,把画作得充满神秘感和具有象征意义。他总需要大量的模特(这就需要大量的开支,使他不得不每次都向提奥“厚颜无耻”地要更多的法郎),或者总是要到大自然现场去,看着眼前的人或者景,用他“扭曲的”“漫画式的”粗糙线条,以及厚涂法狂轰滥炸。

  他作画速度极快,每个动作都像在向画布发起冲锋,嘴里还念念有词、唾沫横飞。这使一些看过他作画的人(包括高更)感到害怕,说他是个“疯子”。

  书中这样描绘他作画的方式:冲撞与躲闪,攻击与退却。整齐的笔法一次又一次扫过画布,就像夏日的暴风雨一样。当他从画面上暂时撤下,双手抱胸,考虑着再次冲锋的时候,在由颜料构成的、焰火般强烈的狂热之后,是小心翼翼的、充满灵光的再次评估。紧接着,他的画笔突如其来地冲向调色板,调了又调,搅了又搅,想要找到下一种颜色;然后,他又冲向画布……——他向提奥声称,他的向日葵是“蓝色与黄色的交响乐”。

  他坚持认为,形象的直接性比精确性更有吸引力。

  所以他画的人物线条粗笨;他画的植物和花朵像火焰在燃烧——他画的著名的向日葵和丝柏树,还有麦田,都像熊熊燃烧的火焰;他画的每个星星,都在不停地旋转,旋转成大大的漩涡……

  这样的画风,是不被时人所欣赏和接纳的,所以他那么尽力却总是失败,让他自己永远也想不明白。

  他内心其实矛盾冲突得厉害:一方面不屑于得到世俗的认同,认为把艺术商业化是对艺术的亵渎,尤其在他的画得不到承认时;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世人的认同,那样作品可以卖钱,可以代表自食其力和自己的成功。这样的矛盾也常常令他痛苦不堪。他想迎合世俗的审美,画能销售的画。可是画着画着他又画成他自己的风格了。他没办法画出畅销的画来,他注定一生穷困潦倒。

  文森特还极爱阅读,每一次阅读都代入感极强,所以总是把自己活成书里的人物;又因为阅读丰富,思考极深,他的画里,融入太多的他想表达的——他是用画来表达他自己。

  极依恋的兄弟情

  文森特是不幸的,他活得极为痛苦:疾病、失败、孤独、抑郁、狂躁……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说:死很难,活着更难。

  然而文森特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提奥这个弟弟。

  上帝让他遭受苦难,却又给他一个艺术上理解他、经济上无偿资助他的弟弟。

  文森特因为屡次工作被辞退,他就公然拒绝去找一份工作,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噩梦”,他还暴躁地提醒提奥说,作为弟弟,责任应该是“安慰”哥哥,而不是要使他“痛苦、气馁”。

  他就这样无止境地索取——索取更多的金钱和爱,充满威逼利诱,反复无常。

  但他又把对弟弟的依赖说成是一种束缚——“就像被线绑住的甲虫一样,只能飞一小段距离,总无法避免地受到阻挠。”

  所以这个世界上,也只有提奥能忍受他。正是提奥无止尽的忍耐和资助,才成就了文森特这个几十年后的举世闻名的艺术家。

  只有提奥这个信徒,忠实地支撑着这个社会的弃儿和反叛者。直到他身体虚弱,收入力不从心时。

  一直奋力支撑的提奥撤退了,文森特就倒下了——不管他最后是不是自杀(本传记作者有很多依据认为他非自杀而是他人误杀),当死亡来临时,他绝不后退。活着那么难。

  文森特心底深处对弟弟的付出是自知的,只不过是通过一种扭曲的方式来掩饰他的负罪。

  他最后也是被负罪感压垮的:他说,他只看到一个陌生人——一个“不幸的可怜鬼”——辜负了家庭,害死了父亲,剥削弟弟的金钱和健康,把他在南方画室编织的梦想砸得粉碎,还逼走了他的“漂亮朋友”。罪孽深重。无可饶恕。该如何惩戒他呢?

  文森特其实不属于这个俗世的。他不懂得一切规则,一直笨拙地生活,笨拙地画画,笨拙地与人交往——这笨拙不能不说是一种赤诚,赤诚到神经质。

  文森特对弱者有一种宗教的悲悯情绪,对人赤诚相待——比如在与高更的交往中,文森特看到的是兄弟情义,高更看到的是对手之间的竞争和利益——相对于高更这样精明的艺术家,文森特更纯粹。

  这样纯粹的艺术家却在37岁早逝,他个人得到了解脱,但对于艺术世界,不能不说,是一个巨星的陨落。

  《梵高传》读书笔记

  断断续续的零碎时间,终于看完这部书!

  梵高那在人生的磨难中摆脱了传统的桎梏而化入永恒的美丽灵魂吸引了一代代读者,《梵高传》也许会因此而有幸成为一部可以传之久远的书。

  梵高最后的激情创作是在阿尔,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城市。在那里有强烈的阳光与恐怖的西北风,梵高每天早上背上画架,晚上带着幅满意的作品,赶着黑夜归来。阿尔恶劣的天气,营养不良,失眠,长期的精神亢奋(这是他画画的唯一动力),他患了可怕的癫痫病(更像是精神分裂)。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送给一个妓女,他被送进精神病院。他一旦在理智恢复时,又开始创作。可是随着精神的衰退,他明白自己的激情已逐渐消退。为了不给他弟弟增加负担(梵高从开始绘画时,经济来源都是弟弟提供的,也是弟弟在精神上支持他)他用手枪结束了生命。而他永远都不知道,他的绘画成为了博物馆的珍藏品,被后人景仰膜拜。

  梵高的一生是艰辛的。但他却并没有为此放弃自己的目标。他用十年的时间表达着他的艺术。他在阿尔画的“向日葵”,被当时的一位欣赏艺术的医生说:“我这一身,如果能创作这一幅画,就成功了。”不论在恶劣的煤矿,还是精神极度痛苦的阿尔,他都认为绘画是工作,是他能存活唯一精神动力。有人说,只要长期的坚持一件事,不管怎样也会成功。或者更准确的说,长期从事时,必定要加入激情,加入单纯对事业的追求。

  痛苦便是人生,这是着名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临终遗言,又或者说是他那短暂人生的真实写照。欧文斯在给梵高写的传记《渴望生活——梵高传》的前言时写道:“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这位着名的美国作家用一支神奇的笔勾勒了这位一代印象派巨匠那充满痛苦的悲剧人生。梵高最后因为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而这不是最终的痛苦,悲剧是最后开枪身亡。看完这本书,感慨很多,许多人说:梵高是个为艺术而生的天才,他的伟大毋庸多言。

  当我看到他面对饥饿、病痛、心灵的煎熬、情感的失意等每一次生活的打击时,他都锻造着自己。不屈的头高高地仰起,他脆弱的心越加的坚韧,在他的心中一直保持着那个钢铁一般的执着的追求。我想:他是为绘画而生的,绘画就是他的生命。在19世纪的印象派画家里,梵高是一个另类,与其说是另类,不如说更是一棵奇葩。他那类似儿童的创作,让他无法被世人接受,线条和色彩大胆纯粹,每一抹绘制的是他笔下的生物和贫苦大众的真实写照。是否记得那明亮又张扬的向日葵,奇妙幻彩的星空,纯朴的麦田,还有苹果园,夜色中的咖啡店,吃土豆的农民,拾麦穗的妇人。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都以独特的方式燃烧着它的生命力。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些静物。它们是凄艳的生命。在看过不少画家的作品后,不禁抒发感概:没有一个画家的用色,会像梵高这样浓烈,明亮,无法控制般的亢奋。颜料中他大胆的用色深红,铭黄,碇蓝,冷紫,苍绿。很多时候油彩有时候以凝固状态呈现在画布上,那种粘稠像是无法稀释和抹匀,用画笔轻轻一旋,好像一颗被揉搓的灵魂,把暗红的鲜血喷射在包容着无限向往的空白上。粘稠的血液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带着一种激情,在丧失倾诉的寂静中,像混乱的手指,因为无法抓住空虚而扭曲。在麦田里散发着一股危险的气息,一种骚动激越的情绪纠缠在压抑而明丽的色彩中,令人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像是暴雨之前的清新而寒冷的风。又像是灵魂无法突破的孤独。那种无人能理解的心情,又有谁能明白?梵高是个低调的画家,但却处处遭到他人的冷眼和排斥,他不明白为什么,却也不在意。因为他只是潜心去做画。在世人不知道的背后,我们要告诉你,他是一个高产的画家,每天都沉浸在绘画的创作之中,风雨无阻,他渴望画画,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画却要时时刻刻的画和点评修改。他力求完美,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只是追求着绘画上的个性表现,却又在画中无声的展现出生命力。梵高的忧郁是全人类的过失,他本是快乐的,他向往快乐。梵高把他的内心世界全部表达在画布上,那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人们透过画布看到了他滚烫的心:朴素、善良、执着、热情、高贵的心。多少年后,人们在他的画作前流连往返,唏嘘感叹。世界上每天有多少人在临摹《向日葵》。“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生命则将是永存的,这就是凡高的愿望和信念。

    94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