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力裕 1172分享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时代已经改变了。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注音】wáng yáng bǔ láo

  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民,他在几块石头和草的旁边,搭了一个羊圈。

  搭羊圈的时候,他心不在焉,羊圈搭得歪七扭八的。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中间的几块木头就倒了,使羊圈中间露出了一个大洞,这个大洞足以让三头狼通过。

  一天,大灰狼看见了,它欣喜若狂,想:以后就不用挨饿了,我终于有羊肉吃了!哈哈……就在当天深夜,大灰狼把它的同伙都叫了过来,一起来吃羊,羊儿惊恐的尖叫声把农民给吵醒了,当他赶到羊圈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羊圈一片狼藉,地上血淋淋的,5只羊被叼走了。

  第二天早上,一位老人向农民走过来,他问了个究竟,就说:“虽然丢了几只羊,但你能及时把羊圈修补好,也不晚呀!”农民听了老人的话,受到了启发。他马上找来了木头和麻绳,把羊圈重新仔仔细细地修整了一遍,还对羊儿们说:“别怕,我来保护你们。”羊儿们欢快地跳了起来,好像在说:“谢谢你,谢谢你!”从此以后,羊儿们都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只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是可以避免损失的。

  外篇1

【成语故事】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五个月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外篇2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外篇3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典故】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释义】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知错就改

  【相近词】知错就改

  【反义词】时不我待、知错不改

  【其它使用】

  ◎ 这个问题的第一个层次是,大家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之类。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不怨天、不尤人,亡羊补牢,知耻后勇,奋起直追。

    89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