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优秀论文1000字

春竞5594分享

首先要观察粮食安全的战略层面。自古以来,粮食安全就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战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粮食安全优秀论文1000字,欢迎大家来阅读。

粮食安全优秀论文1000字

粮食安全优秀论文1000字篇1

摘要:食品安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饮食观念也不断改变,对安全、营养搭配、口感、色泽等饮食品质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企业食堂可能在主材、器具、人员等方面存在隐患,供餐中存在烹饪不当、油盐糖含量过多、营养价值不高、膳食营养搭配不当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食堂经营管理制度改革、科技手段的有效利用、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完善企业食堂食品安全与营养搭配体系。

关键词:食品安全;营养搭配;企业食堂;管理对策

食品安全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管控重点,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也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人们饮食观念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改变,对安全、營养搭配、口感、色泽等饮食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但重油、重盐食物越来越多,饮食不规律,导致肥胖、各类慢性病人增加,并越来越年轻化。在此背景之下,企业食堂对于食品安全及营养搭配的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满足职工的安全、营养用餐需求,促进职工身体健康,助力企业长足发展[1]。

1企业食堂安全与营养问题分析

1.1安全问题

当今社会环境下,绝大多数企业食堂的管理制度已基本完善,食品安全问题出现频次也越来越低,但个别食堂管理不规范,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食材方面,部分原辅料来源证明不明确、熟食缺少制作日期及保质期等标识,加之运输条件限制,很容易出现变质。设备器具方面,有些食堂后厨生熟食品一同加工,盛放餐具器具混合使用,餐具器具清洁不彻底,冷藏和消毒设施清理不及时,造成餐具器具交叉污染或二次污染。人员方面,有些员工不重视个人卫生,衣帽穿戴不整洁,接触不干净物品,工作前或返回工作前不及时洗手,甚至存在带病工作等情况,在加工操作过程中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厨房布局、环境卫生等因素也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1.2营养问题

当今社会阶段各类食材供应充足、食物种类较为丰富,但由于厨师风格等原因存在所制作的菜品大体相似,可能导致职工每日摄入营养搭配不均衡。基于食品安全原因,为保证菜品完全成熟,很多食物均存在过度烹调情况,导致食物营养品质降低。为了确保菜品可口,大多数食堂菜品较家庭菜品会添加更多的调料,导致油盐糖摄入过量。部分人为了更好的味道或口感,更愿意选择一些油条、炸糕等含油量大的食品,部分职工偏爱烧烤和油炸食物,经常选择加工肉制品,蔬菜摄入量很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吃一些零食、奶茶、碳酸饮料等食品,甚至不好好吃正餐,用小点心来代替早餐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2企业食堂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间的关系

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联系紧密,相辅相成[1],食品安全是食品营养的基础,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及食品的营养搭配。与此同时,食品营养是食品安全的深化和目标,最终目的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更好、更科学地摄入营养。对于企业食堂食品的安全与食品营养间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食品安全是食品营养的基础,如果食品营养搭配发生问题同样也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在当今社会下的企业食堂管理中,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的管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2]。

基础保障方面,在企业食堂中食品安全是根本。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有些时候可能不会太在意食品营养,更有极端情况食品安全与营养之间还存在着冲突,比如人们日常实用的豆角等蔬菜,烹饪时间越长越能充分杀菌,但这时豆角中的营养成分也损失更多。如果减少烹调时间,可能还会产生毒素,企业食堂在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方面更多时候还是保证食品安全。

需求提升方面,企业食堂食品营养是品质提升的关键。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食堂必须注重食品营养。为了更好的口感,企业食堂在做菜时普遍重油重盐,可能存在食物营养价值不均衡的问题,绝大多数人群蔬菜摄入量补足、脂肪摄入比例过高,加之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三高”等慢性病[3]。

3企业食堂食品安全与营养搭配管理对策

3.1企业食堂经营管理制度改革

需明确食堂管理目标、明确主体责任。在企业餐饮管理责任人的组织下,承包商负责人参与、邀请员工代表共同组成目标管理小组,集体研究制订食堂管理方案、明确各级管理目标,设立考核指标,可制定激励制度,鼓励承包商。从经营管理角度入手,明确各层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职责,制定完善的食堂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从食品安全营养角度出发,多样化供餐,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注重营养搭配,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实现既定管理目标。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加工操作人员、器具设备、管理与服务等要素之间要加强配合,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进度和完成情况,员工代表也可不定期抽查,及时、主动向广大员工公开状况,员工也可随时反馈意见,形成双向沟通。根据需要可委派专门的负责人进行日常监督,完善相关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各项规定,制定培训、指导、检查、考核等计划并执行,确保食品安全。承包商必须依法办理食堂经营所需的证照,并在醒目位置展示,供广大职工监督。食堂操作执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开展工作,主动接受培训,学习理论知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状况,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4]。

3.2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及辅助工具

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一套适用于本单位的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电子化平台,加强信息化管控。依托电子化平台,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完整记录食材的来源、产地、合格证明、采购时间、保质期限、价格及存放方式等信息,并进行信息公示。建立食品营养数据库,对于食堂各类原料的热量、营养含量以及推荐食用量和功效进行说明,同时公示成品饭菜的原料用量和营养信息,员工可自主查询并选择食用。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营养餐的制作和推广[2]。借助新式的烹饪及辅助工具,如计量油壶、低温烹煮器、计时器等,防止过度烹饪,有效减少油的用量;提供标准化餐盘,让员工直观感受到饭菜量的大小,也可推广小份餐,同时为节约粮食贡献力量。

3.3重视教育和培训

(1)职工教育培训。定期开展讲座和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为职工灌输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知识,不仅从企业食堂角度,也会对职工的家庭用餐产生积极作用;邀请与食品营养与安全直接相关的人员开展讲座,如餐饮工作者及农业种植人员等;定期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知识竞赛和健康饮食打卡等食品营养与安全相关的活动,让职工亲身参与其中,学以致用[5]。

(2)从业人员教育。做好食堂管理及操作人员的教育是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食堂正常、健康经营的基础,要定期组织全部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内容,以及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材之间不能同时食用等知识。食堂管理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高,重点进行管理规定类培训。操作类人员受教育程度不同,认知也不同,培训材料要通俗易懂,重点开展食堂食品安全基础知识的科普教育,定期进行操作规范的理论和实操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兑现奖惩。

4结语

企业食堂的安全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均衡营养搭配方面仍有待提高,企业要加大相关投入,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一体化管理,从电子支付、信息收集、偏好分析、健康评估和专业指导等功能实现方面予以推进,实现企业食堂的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紫光.高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中国居民营养素核心信息[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1,27(5):2.

[4]荆祎,傅雷,顾小花.基于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监管并重的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20(2):124-125.

[5]杨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5.

粮食安全优秀论文1000字篇2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实行“揭榜挂帅”“部省联动”等制度,开展长周期研发项目试点。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开展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试点。贯彻落实种子法,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对记者表示,种源问题和种业发展问题事关大局,事关根本。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高度,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又用“关键”和“核心”两个词叠加的方式,超乎寻常地强调了种源技术攻关的重要性。“这样的表述一点都不过分,种源对于农业而言,重要性可能不亚于工业领域的芯片。”

在强调种业重要性的同时,受访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种业技术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仍存在“卡脖子”风险。

杨建文说,优良品种的培育,是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技术结合的结果。中国在作物功能基因组学、农作物强杂交优势利用、绿色超级稻培育技术领跑,但育种领域综合水平仍然较低。

在田亚雄看来,目前,我国种业所面临的瓶颈和壁垒主要表现在产出效率方面,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与海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比较大。

近年来,围绕种子为核心的政策不断出台,全力发展种业的政策风向明显,如农作物转基因安全证书颁发加速、《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新种子法修订完成即将施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等4部规章内容扩大至转基因范畴。

去年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了种业振兴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一揽子安排,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推动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提供了路线图、任务书。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表示,今年在主粮,包括大豆、油料等方面,国家将新认定一批基地,支持一批基地来满足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需求。

华西证券认为,在政策暖风下,种业基本面改善的预期较为完善,种业相关上市公司或将迎来重要政策窗口期。

杨建文建议,国家可从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和精准鉴定入手,启动持续性的合作攻关,迅速形成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并创造相应的制度条件。“加紧努力,多方合力,有效发力,从源头上,从根本上,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打好基础。”

粮食安全优秀论文1000字篇3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具体措施中,文件要求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对记者表示,把乡村振兴与防止返贫有机结合起来,在去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已有提出,也取得了一些经验。这是中国实践的伟大创举,关键词是“发展”,通过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不能单靠救济,不是单纯应急,而要注重长效机制,进行统筹安排,短期可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长期能够创造条件,使农民的生活得到持续性的改善,进而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

这是我国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此基础上,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文件从多方面给出方向性措施。

在资金支持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逐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发挥以工代赈作用,具备条件的可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

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近期表示,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要进一步提高,在2021年已达到50%的基础上,2022年力争再增加5个百分点,达到55%。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就业较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完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加大安置区产业培育力度,开展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落实搬迁群众户籍管理、合法权益保障、社会融入等工作举措,提升安置社区治理水平。

目前有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区域短板。刘焕鑫说,各层级都要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统筹整合资源,打出政策组合拳,集中力量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国家层面将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实行产业技术顾问制度,有计划开展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并建立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监测评价机制。

粮食安全优秀论文1000字篇4

【摘要】:粮食安全作为整个国家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五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人员论证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五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取得的成就着手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分析并归纳各种观点和见解,进一步推进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 对策 综述

粮食即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因此,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是国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对此,要认真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探索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对策和长效机制。

一、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不仅仅包含一个国家的安全,一个社会发展安全,也是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存安全。粮食既是一般性消费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粮食的基础性决定了维护粮食安全对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而且粮食安全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之一。粮食安全得不到解决,国家就可能灭亡,社会就有可能停滞,个人就有可能无法生存。正因为如此,粮食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各国的头等大事。[1]

杜宇提出,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再国际上可以威胁该国的经济发展,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演变成一种国际大背景下的外交手段,而占世界人口近20%的中国,保障粮食更是重中之重,毕竟,粮食危机将会威胁到我国的立国之本,威胁到农民的根本利益,而对政府来说,如何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粮食受益,保障粮食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2]

周立教授在《财经文摘》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只有保证粮食安全,才能保证国家主权的独立性,他提出了粮食本身具备6大属性,而作为武器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其质量和数量都足以影响国家安全,粮食是一种基本主权,一个国家的粮食主权一旦被剥夺,就等同于国家主权被剥夺。[3]

龙方再研究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意义中提出,粮食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须品,而粮食安全问题是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所以党和政府一直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他对此进一步提出:一,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农民增收。在价格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粮食产量的增长必然会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二、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只有粮食安全得到保障,最终才能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要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三、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只有粮食充足了才能使人们有充足的精力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才能保障市场物价的稳定,可见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要保证一国的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就必须保障粮食安全。四、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稳定及构建和谐社会,粮食安全是社会赖以稳定的基础,为了满足人民的第一生活需要,保证社会稳定,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保障粮食安全[4]

因此,粮食安全作为整个国家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永远是我国高度重视的基本国策。

二,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韩长赋认为,我国粮食连续6年丰收,连续3年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预计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11450亿斤以上。但他同时认为,我国粮食虽然连续丰收,到仍然处于平衡状态,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苦[5]任东国,唐冶诚在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中提出,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约为4.6亿吨,人均粮食370千克,基本上解决了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可是由于经济政策不配套是产业政策不稳定,局部地方出现“卖粮难”问题,因而有的学者就以为我国粮食过关了,供大于求。这实际上是消费水平下的相对过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过剩,当前还面临人增地减的矛盾,我国粮食总产量已出现连续滑坡,如果不采取良策及时解决,将会带来粮食危机[5]

游宏炳在论我国粮食安全及其宏观调控能力建设一文中指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条件个国际趋势都面临长期困难,(一)我国人地矛盾将长期存在。我国耕地面积只有世界7%,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3亩,而且当前有十分之一以上的耕地收到污染。(二)粮食生产发展可能赶不上粮食消费的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5亿,而粮食需求总量将在6亿吨以上,因此今后每年增长须1.3%以上,这也是很困难的。(三)世界粮食出口大国积极发展生物燃料。在耕地总量不明显的情况下,发展生物燃料的甘蔗、菜籽油的作物面积增加,将直接减少粮食生产的面积,(四)生物燃料的发展可能推高世界粮价,但是生物燃料的发展会增加粮食的需求,同样也会使粮食价格上升。[6]

吴亦侠认为,我国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从长远来看,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难度较大,而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耕地趋减,水资源短缺,农业科技滞后,发展后劲不足,种粮比较收益低,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7]

庞举民认为,在为我国粮食丰收喜悦之余,万万不能忽视以下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连续三年上涨,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劳动投入逐年减少,在家种地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还有农业基础设施投诉严重不足,生产条件仍然比较脆弱,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最后农业的公共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呈逐年减少的趋势[8]

姜长云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水平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综合供给能力,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一直以来,我国历次粮食供求严重失衡现象的发生,都与粮食综合流通能力不强有一定的关系,他还分析,虽然我国粮食近几年来产量不断增加,综合生产能力基本恢复,但品种性,区域性粮食供求结构失衡问题日趋严重,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就很有可能超过总量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安全的主要因素,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粳米的消费群体正在扩大,对此而引起的稻谷特别是粳稻供求失衡而产生的市场波动也将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又一大隐患[9]

孙宗练对粮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我国粮食安全工作上依旧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一)粮农收入过低,制约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安全。(二)耕地数量逐渐减少,影响粮食安全。(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影响粮食安全,(四)扶持粮食生产的机制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粮食安全。(六)粮食储备单位设施老化,检测手段落后。[10]

刘立清、石万鹏、段应碧在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时做出了发言。他们认为去年粮食生产形势明显好转,近期供求趋紧的压力减轻,但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长远上看问题,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消费增长与耕地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还有由于农业基本建设欠账较多,粮食生产的基础薄弱的状况短期内很难改变,而且由于种粮的效益不高!促进粮食增长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粮食再增产的难度比较大。[11]

詹新宇在试论我国当前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提出,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隐伏着风险,存在着粮食的不安因素。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状态,但资源再生有限,两者间就产生了矛盾,而且粮食的供给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提高供给能力难度很大,因为我国自然资源享赋,存在多种缺陷,耕地少,生产规模狭小,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水资源污染染严重,如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国外壁垒的阻碍。“退耕还林还草”的推进,客观上加剧了粮食需求矛盾,农业科技还较为落后,服务体系还很薄弱,而现在依旧还有3000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城市还有725万的失业人口。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种种隐患,存在风险因素。[12]

三、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游宏炳也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一)以“立足自给有余”的长期策略巩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面对生物燃料发展与人争粮的新趋势,我国就必须长期坚持实施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粮食安全能力建设,坚持立足自给自余,立足国土资源,立足科技保粮的长期战略,进一步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二、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我国粮食安全建设:1、完善粮农收益保障调控政策,2、加强粮食储备调控能力建设3、研究建立“播种面积”调控机制,4、建立“口粮”供给调控应急预案[13]

吴亦侠面对以上问题,他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措施,首先明确总体思路,强化粮食生产,坚定不不移的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农村经工作的首位,坚持区域平衡原则,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还要善于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树立“大食物”观念,发展“大食物”生产,坚持增粮增收并重,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把保障粮食供给个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实保护耕地,增加粮食面积,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增加粮食收入,必须保护耕地,保护播种面积水同时深化农村改革,完善粮食政策,大力推动科技进步是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提高粮食商品率,增加农业的投入,,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依靠科技节约粮食,减少损失[14]

李钧德、沦锡权、杨三军在针对以上粮食安全问题作出调查后认为,我国应采取多管齐下的方针,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打造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多渠道加强产销合作等方式,对有可能影响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逐一解决[15]

魏仲生也提出了他的建议,他认为要想提高粮食综合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大对粮食生产区尤其是一些产粮大县的政策扶持力度,接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率,最后是加速构建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并着手搭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6]

孙宗练面对如此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他也提出了关于加强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1、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是保护粮食安全的基础,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2、建立对粮食补贴的长效机制。粮食安全归根到底取决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要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必须提高农民的收入,这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3、建立对粮食生产区的投入倾斜机制,4、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5、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6、建立完善粮食储备机制,提高检测水平,7、积极消化处理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包袱[17]

刘立清、石万鹏、段应碧他们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是保住主产区,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抓好粮食主产区这一块,就能掌握了全国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同时保障粮食安全还要高度关注解决西部贫困山区,边远地区的粮食问题。如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形势极为严峻,可以先通过坡改梯,淤地坝和修整农田水利等措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最后最后合合理调整粮食主产区与销售区的利益关系,支持主产区加强生产能力建设[18]

詹新宇是这么认为的。坚持基本农田制度不动摇,提高粮食的可持续增产能力具体是保护主体农民利益,保护其基础稀有资源耕地,不断提高生产力,保护命脉水源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增产能力,保护关键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培培育和健全现代化粮食市场主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0供应。坚持和完善粮食储蓄体系,调整梁思储备的结构和规模,还有建立粮食预警报系统。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粮食信息,伪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19】

综上所诉,这些学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都有其独到的一面。对上诉观点认真分析,对我国粮食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吸取其好的建议与思想,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高枕无忧。

粮食安全优秀论文1000字篇5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__市20__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的通知》(x发改仓储〔20__〕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将20__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走访调研了解情况

由我局牵头成立4个督查组开展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推介科学知识等。对各镇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情况进行摸底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了解掌握各个镇粮食生产、储存、销售等相关情况,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系列宣传增强效果

10月16日,由县粮食、农林、教育、科技、妇联等部门联动,在人流密集的__县鼓楼街广场设置会场,共同举行了20__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活动。

一是进行现场宣传。今年世界粮食日的活动主题是“努力实现零饥饿”,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活动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粮食安全、日常保管粮油小常识、节约粮油小知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节约、爱惜粮食的意识和自觉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粮食、珍爱粮食、节约粮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是设置现场咨询。在10月16日宣传活动中,由各股室分别组织专业人员向市民进行粮食科普知识普及,宣传纪念世界粮食日和今年的主题及意义。调控股负责人回答群众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的咨询,法规科负责粮油市场法律法规的宣传;仓储股负责回答群众粮油产品小常识、粮油质量鉴别方法的咨询,围绕如何选购放心大米、面粉、以及食用油、粮油正确储存方法等,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生活话题进行答疑解惑,加强现场互动、提升宣传效果。

三是发放宣传资料。活动当天,县粮食局向市民发放“世界粮食日”、放心粮油、爱粮节粮相关资料,共计发放近10种、700余份资料,确保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宣传活动取得实效,传播了爱粮节粮正量能,保证宣传活动有声有色有影响,从而使广大群众明白节约粮食和粮食安全的意义,在日常工作中珍惜每一颗粮食。

粮食安全优秀论文1000字篇6

党的_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实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人均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450公斤以上,粮食库存充足,中国饭碗不仅端得更稳,成色也更足。

(一)政策措施保障有力,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

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粮食生产在前期高位的基础上继续增长。自2015年起,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超过1.3万亿斤,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3657亿斤,为历史最高水平,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2013—2021年年均增长1.2%。其中,谷物产量12655亿斤,增加1323亿斤,年均增长1.2%;豆类产量393亿斤,增加57亿斤,年均增长1.8%;薯类产量609亿斤,增加32亿斤,年均增长0.6%。分品种看,主要粮食品种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稻谷42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26亿斤,2013—2021年年均增长0.3%;小麦2739亿斤,增加289亿斤,年均增长1.2%;玉米5451亿斤,增加860亿斤,年均增长1.9%;大豆328亿斤,增加59亿斤,年均增长2.2%。

(二)人均占有量稳定提升,中国人的饭碗成色更足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粮食供给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以上就代表该国或地区粮食安全。随着我国粮食产量持续攀升新台阶,人均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自2012年起,人均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450公斤以上,2021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83.5公斤,比2012年增加31.4公斤,2013—2021年年均增长0.7%。即使不考虑进口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粮食安全线,中国饭碗不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饭碗里主要装的是中国粮。

(三)粮食库存充足,大国粮仓基础更牢

充足的粮食库存是确保粮价等重要物资价格平稳运行的关键,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坚强保障,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17%的库存消费比是粮食安全的警戒线。党的_以来,随着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我国粮食库存不断增加,尤其是稻谷和小麦等口粮作物库存持续处于高位。据测算,当前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50%,稻谷和小麦库存量超过一年的消费量,库存消费比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充裕的粮食库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粮食安全优秀论文1000字篇7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越发失去积极性,教学内容也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而基于MOOC环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工科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原理》提供了优质资源和个性化培养需求。本文概述了传统教学模式与MOOC模式的优缺点,重点阐述线上MOOC网络教学结合线下传统教学的混合模式实施方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MOOC 食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1(c)-0211-02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提到,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的学习方式,加强个性化培养,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1]。《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原理》作为工科类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可为其它食品课程的学习打下安全、卫生、感官、营养、管理等方面的扎实基础,特别是对今后从事食品安全和品质控制行业的人员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几年,随着本科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模式和要求的不断更新,《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原理》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符合“十三五”规划的教育改革方向。

1 传统教学模式

由于学科的特点,《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原理》教学多采用传统的模式,有利有弊。优势在于,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可自由把握教学进度,保证学生对食品安全、食品品质控制的学习系统、完整;同时,因为面对面的教学传播,师生间交流氛围良好,一旦有问题可及时沟通解决;再者,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上课,偶尔的课内互助,如小组讨论、微评论发表、辩论、课堂小实验等等,均可培养学生间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是,传统课堂因以教学为中心,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容易使其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进度一致,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另外,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个人水平有限,内容更新不够及时,学习效果较差;最后,考核模式较为单一,经常是期末考试占主导,课堂考勤和作业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容易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局面,存在学完即忘现象,并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因此,现行的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积极性不高,限制了学生的个人创新思维发展,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个人和众多学生的发展均不利。

2 MOOC模式

“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性课程”,起源于美国,自2011年迅速崛起,是一种免费的、面向于大众的在线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将课堂带出教室,使学生利用各自的时间和有利场所,在一种开放、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相较传统教学手断,MOOC教学模式具有两点明显优势:一是资源多、可共享,学生可通过网络媒介,在线获得大量种类丰富的课程;而且对某一类课程,可挖掘不同学校、不同国别的不同授课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可更全面、深入、前沿地掌握课程内容。二是方式灵活、自主性强,MOOC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方式,可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可重复听讲播放;同时,学生可边学习边参与交流、讨论,在不同空间与时间与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开拓了思维、碰撞出火花。

但是,MOOC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MOOC平台系统性不强,每个网络资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学生无法判断某课程是否为自己需要学习的目标课,因此,学生会处于“先看看、再决定”的心态,而不是“我想学什么,准确找出来”的状态;其二,MOOC缺乏严格的监督指导机制,往往使学生出现学业进展缓慢、偏离学习目标等问题;再者,MOOC平台的考试客观性不够,教师对学生的考评大多较为宽松,结业证书的含金量略低[2]。

3 《食品安全與品质控制原理》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BlendingTeaching)是一种在混合式学习(B-Learning)的基础上,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E-Teaching)优势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它更侧重于学生个性化的自我学习,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3]。混合式教学最早由微软及英特尔等国外大型企业用于内部员工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素质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大企业的整体效益;后渐被引入教育领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及监督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4]。混合式教学可分为三类,即教学方法混合、教学模式+传输媒介混合、网络教学+线下教学混合。《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原理》的改革方式采用MOOC网络教学结合线下传统教学相混合的模式(如图1所示)。

3.1改革传统线下教学模式

《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原理》课程目前的计划为32课时,其中教师课堂讲授24学时,学生互动4学时,随堂测验及答疑讨论4学时,课堂学时有限,教学内容繁多。为了能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线上学习、自主讨论、网络互动等环节,又不改变总体教学计划,需要重新规划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将课堂内、外的授课内容进行划分,以适应混合式教学。比如,将线下课堂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划清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督促学生预习、复习,每章安排至少1次课堂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根据学生的在线反馈,同时老师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并适时让学生查阅文献,分组进行PPT讲授。另外,设置随堂小测试,随机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或者进行课堂知识点抢答,既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又活跃课堂气氛。 3.2整合优质MOOC教学资源

教师在面授课前至少一周引导学生该学习的网络课程视频、测试和线上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在时间节点前完成线上学习任务,期间教师在平台上发布讲座主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完成学生的答疑工作。例如,《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原理》中有一章节的内容是质量管理,是该课的重点和难点,既带有一定抽象性,也有一定工厂实践操作性。鉴于本课程无法进行实地操作训练,可通过MOOC网络课程进行弥补,通过线上相关课程的补充学习和相关训练,让学生学得较为轻松、直观;同时学生不理解的难点,通过平台发布的记录,教师有针对性的解答;再者,教师可跟踪学生在线学习进度,查看每一位学生学习视频的详细数据,对于一些拖拉的学生可进行督促,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线下课堂面授的侧重点提供了依据,指引了方向。

3.3完善激励措施与考核方式

建立一定的激励措施,如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男女搭配,当有各种课堂小竞赛、辩论、PPT展示等活动时,互相打分督促;另外,可在班内聘任2名课代表,全面负责线上数据的监管、记录、统计、公布,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均可得到提高。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多元化考核,采用线上和线下两块有机结合的方式全方位量化考核。对线上学习效果,在课代表的协助下,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线上作业,给出相应成绩;线下课堂则对出勤、作业、随堂测验、期末成绩进行打分。其中,线上打分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作业具体可以采用综述报告、短视频、小音频、PPT演讲、小组项目合作等方式,随堂测验则是不定期、不提前公布的知识点考察。在整个考核过程中,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因一次考试的失误而心灰意冷,同时使教师能够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适当的教学设计和改革。

4 结语

总之,对《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原理》进行MOOC环境的混合式教学改革,顺应了“互联网+”的时代特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格局,因材施教,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习惯,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本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種高效、轻松、开放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姚璐.MOOC应用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7(18):230-231,233.

[2]罗金玲.基于MO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为例[J].电脑与电信,2016(6):34-36.

[3]王凤,邢佳.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德语课中的应用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98-102.

[4]何旭.基于MOOC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2016(20):39-40.

    599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