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地理 > 学习园地 > 同步练习 > 高一地理同步练习题

高一地理同步练习题

李金0分享

高一地理同步练习题5篇

高一阶段,是一个打基础阶段,也是同学们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今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一地理同步练习题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高一地理同步练习题

高一地理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区域

A.都有明确的界限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2.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3. 决定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决定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植被 B.气候、地形 C.气候、水文 D.植被、地形

4.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一森林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B.森林草原一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C.森林草原一荒漠一绿洲一草原 D.森林一森林草原一草原一荒漠

5.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随人类开发程度不同所产生的经济差异

B.随高度变化所产生的热量差异

C.随经度变化所产生的水分差异

D.随纬度变化所产生的热量差异

6..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特征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B.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

C.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

D.季风现象显著,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7.秦岭-淮河作为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的根据是

A.其北方以旱地为主,其南方以水田为主

B.其北方为暖温带,其南方为亚热带

C.其北方为半湿润地区,其南方为湿润地区

D.在地理上大致与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8.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分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9.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高寒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10.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发展速度(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

A.西、东、中 B. 东、中、西 C. 东、西、中 D. 中、西、东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11~14题。

11.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2.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40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13.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30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14. 长江中下游平原早期农业发展缓慢,后来成

“鱼米之乡”,是由于

A. 气候变干 B. 耕地面积变大 图1 C. 生产力水平提高 D. 饮食结构变化

田晓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四月的早晨,广阔地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集如织的河中穿梭,微风起来,田是绿油油的稻苗,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15、16题。

15、田晓的家乡位于

A华北平原 B珠江平原 C东北平原 D渭河平原

16、该地的气候类型: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7、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部差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C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的

D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

18、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优越性表现在::

①地理位置 ②气候条件 ③土地条件 ④矿产条件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19、关于我国资源分布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矿产资源南少北多 B 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C 我国油气资源南多北少 D 我国煤炭资源南多北少

20、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景观从东到西明显分为三种类型,其主导因素是:A随经度改变而产生的水分差异 B随高度改变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C随纬度改变所产生的热量差异 D随人类开发程度不同所产生的经济差异

21、青藏高寒区的主要特征:

A高山广布森林,低谷多为草甸 B淡水湖波众多,是亚洲许多河流的发源地

C 土壤肥沃,耕地面积达 D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

22、中国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形崎岖,山区道路常受

A洪水或泥石流破坏 B载重汽车对路面的破坏

C 低温的破坏 D空气稀薄的破坏

23、人类活动对对下列地域环境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B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C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寒区

24、人类为了适应环境,在居民建筑上各有特色。下列特色不属于从适应环境方面考虑的是:

A气温年较差越大,墙壁越厚 B年降水量越大,房屋屋顶坡度越大

C 文艺复兴以前,欧洲教堂多为尖顶 D越是寒冷地带,传统居民的窗户越小

25、三个经济地带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经济地带的12个省级行政单位大多临海,而西部经济地带的10个省级行政单位全部是内陆地区

B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市全部位于我国干旱地区

C 东部经济地带的省市全部位于我国湿润地区

D 中部经济地带的9个省区的农业均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

26、下列因素属于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的是

①平坦的地形 ②勤劳的人民 ③肥沃的土壤 ④ 宽广的道路 ⑤充足的水源 ⑥适宜的气温 ⑦良好的习惯 ⑧精耕细作 ⑨充分的阳光 ⑩美丽的村庄

A ①②⑤⑧⑩ B ①②③⑧⑨ C ①③⑤⑥⑨ D ③⑤⑥⑦⑧

右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产业结构,

回答27、28题。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经济发展水平高,乙经济发展水平低

B乙经济发展水平低,丙经济发展水平高

C甲经济发展水平低,丙经济发展水平高

D乙经济发展水平高,丙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水平高低看第三产业比重)

28、城市化水平的是:

A 甲 B 乙 丙 D无法判断

28、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新科技产业区主要布局在:

A 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 B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C 人口资源充足地区 D 劳动力低廉地区

29、海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被人们重视的原因是:

A海洋深度大,容易淹死人 B 航海技术落后,难以逾越

C 海洋考察没有什么资源 D 海洋水不能引用或用于灌溉

30、海岛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

A 工业化以前 B 农业社会短接 C 工业化以后 D 新大陆发现以后

31、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3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__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33~35题。

3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3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35.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36~37题。

36. 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气候变暖

37. 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干旱和大风现象

高一地理上学期练习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4年11月1日,载人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载人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图为工作人员对返回器进行现场检测。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将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右图为载人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可发现其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类似于以下哪种事物?

A.彗星B.流星C.极光D.卫星

2.月球的表面环形坑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B.地球的引力C.陨石的撞击D.太阳风侵袭

3.如果科学家未来在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A.无重力B.超高温C.低辐射D.高真空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目前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A.①B.②C.③D.④

5.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该探测器已经离开了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6.2014年11月1日这一天,下列我国城市昼最长的是

A.长春B.北京C.上海D.广州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7~8题。

7.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8.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进而影响地球植物的生长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9.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黄赤交角的大小

10.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11.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北京一中学生宿舍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应朝向:

A.东B.南C.西D.北

12.在设计安装平板太阳能集热板时,安装水平倾角(即太阳能集热板与与水平楼面的夹角)的城市是

A.拉萨B.北京C.广州D.海口

13.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

A.水能B.风能C.潮汐能D.煤炭

14.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标志是

A.黑子B.日珥C.耀斑D.太阳风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回答15-16题。

15.图像最能反映出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

16.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时最接近的时间是

A.23:00B.22:56C.23:04D.21:52

17.北半球有一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一般会出现

A.南岸侵蚀大于北岸B.北岸侵蚀大于南岸

C.南岸堆积快于北岸D.南岸侵蚀、堆积都快于北岸

18.下列叙述,与地球生命形成无关的是()

A.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B.大气的热力作用

C.日地距离适中D.地球有一颗卫星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该地昼长为16小时

B.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0小时

D.北京时间12点时该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值

20.该地的时区是

A.东二区B.西二区

C.东四区D.西四区

2014年第__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2°S、45°W)举办,开幕时间是2014年6月12日15:00(当地时间)开幕。牡丹江部分市民想看电视直播。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1-22题

21.牡丹江市民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北京时间)是

A.6月12日2时B.6月12日10时

C.6月13日2时D.6月13日14时

22.6月12至13日这两天,有关佛山与里约热内卢白昼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牡丹江市比里约热内卢白昼时间长,且牡丹江白昼13日比12日昼更长

B.牡丹江市比里约热内卢白昼时间长,但牡丹江白昼13日比12日昼稍短

C.牡丹江市比里约热内卢白昼时间短,且牡丹江白昼13日比12日昼更短

D.牡丹江市比里约热内卢白昼时间短,但牡丹江白昼13日比12日昼更长

23.若黄赤交角由现状23.5°变至25°,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内范围增大,南极圈内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能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圈出现的极昼天数增加

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比值减小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甲为“‘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不包含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25.“嫦娥二号”发射期间,地球位于图乙的()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

读下面四幅地球光照图回答26题。

①②③④

26.有关上面光照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②B.图中表示南半球冬至日的是②

C.图②和图④表示的是同一天D.图①和图④表示的是同一天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

A.横波、纵波都变快B.横波、纵波都变慢

C.横波变快,纵波变慢D.横波变慢,纵波变快

28.下列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B.岩石圈是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C.地壳中有软流层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29.下列有关地球昼和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与经线不可能重合

B.如果没有地球自转就不会有昼和夜的产生

C.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生物形成了昼夜节律

D.地球上任何地点一天中昼和夜的时间之和都是12小时

30.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下面“两分两至示意图”和“地球某一天光照图”回答问题(6分)

(1)当地球位于A处时,节气为;

(2)当地球如上述光照图状况时,这一天日期可能是:

A12月22日B6月18日C9月27日D6月22日

(3)光照图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此时北京时间为点;该日佛山(23°03′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3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其中②属于作用;⑤属于作用。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其中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叫________岩,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的岩石叫________岩;

(3)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这类岩石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________结构,二是可能含有________。

(4)花岗岩属于图中的__________;石灰岩属于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

33.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一个____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除外,各地角速度均为。

(2)自转线速度由于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越高,线速度越。

(3)当A地时间为6点时,图中与A地地方时相同的点有______和______。F地时间为_______点,图中与F地地方时相同的点有_____和_____。可见同一________上地方时相同。

(4)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某点相比,线速度卫星________地球;角速度卫星________地球。(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34.读下面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图为北半球(节气)的太阳光照图。牡丹江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A、B、C、D、E五点中,自转线速度的是,E点的夜长是小时。(2分)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到一年中值的范围是,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3分)

(4)该日,地球接近(近日/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慢)。(2分)

高一地理期中练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5x2=50分)

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第1题。

1.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

A.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受河流的影响越来越大

B.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

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该主题最为吻合的是

A.山水田园城市B.扇形C.多核心D.同心圆

3.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世博园园区内建有展馆,但各展馆的建筑风格迥异,这主要体现了

A.地域文化的差异B.经济水平的差异

C.科技水平的差异D.国家政策的差异

4.在人口增长模式的改变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A.出生率的上升B.出生率的下降C.死亡率的上升D.死亡率的下降

5.人类历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人口政策

B.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人口增长模式向“低低低”型的转变

B.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C.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

D.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7.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A.工业化水平高,环境污染严重B.纬度偏高,气候湿冷

C.人口流动频繁,意外伤害突出D.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8.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为()

A.工业革命以前B.农业革命以后C.“一战”以前D.“二战”以后

读图(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6~7题。

9.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①模式B.②过渡

C.③模式D.①向③过渡

10.模式③容易造成的主要问题是()

A.公共设施严重匮乏

B.劳动力缺乏

C.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D.环境压力大

读右下图回答

11.某年某国第X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00万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A.36%B.46%C.26%D.16%

12.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

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

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

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

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

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据此,我国的人口政策于近年实行了

A.“一孩半”政策B.“一个太少,三个太多,两个刚刚好”的政策

C.“单独”二孩政策D.“双独二孩”政策

13.不属于环境人口容量特征的是:()

A.相对性B.警戒性C.合理性D.临界性

14.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A.北美B.亚洲C.欧洲D.拉丁美洲

15.目前发达国家国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是()

A.从农村到农村B.从农村到城市C.从城市到农村D.从城市到城市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外,还有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此外,人口的流动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6—17题。

1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移民。下列属于迁出地“推力”的是()

A.库区及沿线地区耕地减少,环境承载力下降

B.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

C.移民迁入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不大适应

17.下列情形中,由于“中间阻力小”造成的是()

A.与安徽相比,贵州的农民较少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B.湖南人更愿意去广东而不是环渤海地区寻找发展机会

C.教育背景不太好的人往往不选择出国

D.西北大学的同学南下深圳谋职

18.下列关于城市区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拉美的城市大都位于平原上

B.中低纬低海拔沿海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C.河流对于深圳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

D.气候条件对城市的具体选址有特别大的意义

19.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土壤

20.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社会因素

右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哪一处的交通最便捷

A.甲B.乙C.丙D.丁

22.该地最有可能发展成()

A.工业区B.商业区C.住宅区D.仓储区

23.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24.关于城市不同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B.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实力

C.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

D.行政级别高,城市等级高

25.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③①

二.综合题(50分)

26.2011年4月底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0~14岁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6.6%;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87%.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以上,即算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同时,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16分)

(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不仅已经跨入______________社会,同时也步入了严重______________时代。(4分)

(2)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问题?面对我国的“未富先老”问题,请提出应对措施。

(8分)

(3)有人说,少子化可能是比老龄化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7.读“兰州市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8分)

(1)兰州位于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其所在地形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年降水量约为400毫米左右,属________气候。(6分)

(2)从城市地域形态上看,兰州属于________,造成这种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6分)

(3)根据图中信息,试分析兰州石化区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柴静的《穹顶之下》播出后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请你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10分)

(2)请你说说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6分)

高一地理上学期练习册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5分,共55分)

1.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太阳系-木星-海王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答案:C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9日4时16分中国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研制的“火卫—土壤”卫星一同发射升空,飞行10个月于2012年9月到达火星轨道。据此完成2~3题。

2.进入火星轨道运行的“萤火一号”属于()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总星系④银河系⑤河外星系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④

解析:进入火星轨道运行的“萤火一号”就不属于地月系了,也不属于河外星系,即选B项。

答案:B

3.当“萤火一号”发射时,在美国纽约(40°N,74°W)的室外可能会看到()

A.繁星闪烁B.旭日东升

C.日影朝向东北D.晚霞映空

解析:当“荧火一号”发射时为北京时间(东8区)4时16分,美国纽约(西5区)则11月8日为15时16分,太阳位于西南方,日影朝向东北。

答案:C

2013年2月15日,莫斯科时间(东四区区时)12时30分,俄罗斯发生天体坠落事件,产生大量碎片,陨星形成了“陨石雨”。据此,结合图完成4~5题。

4.天体坠落现象常发生,但陨星落入陆地居民区的情况不多。你认为其理论依据主要是()

A.大气层厚度B.聚落分布

C.大气环流状况D.海陆分布

答案:D

5.下列有关俄罗斯“陨石雨”发生时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国际标准时间为10时30分B.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地球绕日公转速度一年中

答案:C

下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6~7题。

6.若A地的经度为20°W,则B地的经度为()

A.170°EB.170°WC.130°ED.130°W

解析:A、B两经线相差150°,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B地经度为170°W。

答案:B

7.若AOB所对应的非阴影部分为今天,阴影部分为昨天,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OA所在经线为0°B.OB所在经线为180°

C.OB为晨线D.OA的地方时为10点

解析:由于随地球自转自OB从昨天进入今天,其地方时为0时,从而可以计算出OA的地方时为10时。

答案:D

8.当海口(110°E,20°N)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点时,此日()

A.海口昼长为12小时

B.海口的白昼比北京长

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小值

D.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解析: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点时,海口的地方时为5时20分,这是北半球为夏季,海口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随着纬度的升高白昼时间越长,所以海口的白昼比北京短;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小值应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夏季,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答案:D

读图,完成9~10题。

9.若图中有一地点位于位于赤道,这一地点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A

10.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是乙地的两倍

答案:A

11.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系统;水圈中的水有多种形式,它们共同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不仅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和,还包括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也较密切,特别是和岩石圈关系最为密切。

答案: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

12.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完成(1)~(4)题。(25分)

(1)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地区是(5分)()

A.准噶尔盆地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D.海南岛

答案:B

(2)我国太阳辐射最不丰富的地区是(5分)()

A.大兴安岭北部B.台湾岛

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

答案:C

(3)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耕作制度有何影响?为什么?(8分)

答案: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热量差异,即热量南多北少,从而使耕作制度从南向北由一年三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北部地区仅为一年一熟。

(4)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民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利用太阳光热资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上对太阳辐射还有哪些利用方式?(7分)

答案: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灶、温室生产。

高一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份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对北半球河流而言,凹岸就是右岸

C.河流中间流速表面比底部大

D.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答案:C

2.“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对水循环施加一定影响的环节是()

A.大气降水B.地表径流

C.地面蒸发D.水汽输送

答案:B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4.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解析:由图可知,b为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水收集,一部分经排水系统排入水体,另一部分处理后重新进入供水系统,因此a为污水处理。来水量与出水量的增加,可以增加区内水体的流动性,使更新循环周期缩短,加快水体净化。

答案:3.A4.B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④地降水量由多到少应为()

A.③④①②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答案:C

6.图中国家实施东水西调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航运

B.改变西部干热的气候

C.调控径流量空间分布

D.补充西部地下水

答案:C

7.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首先,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加之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较快,需水量大大增加;另外,环境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工业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中,使水体被污染,水质变坏,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断减少。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水资源紧张。

答案:B

8.以下选项能体现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是()

①我国南方水量充足,气候湿润逐渐发展成为的水稻种植区②我国北方降水不足,限制了工农业的发展

③我国北方水量不足,河流较少,内河运输业不发达

④饮料厂建在水质优良的地方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⑤我国南方河流流程长,支流众多,内河运输十分发达

A.①②③B.①③④⑤

C.③④⑤D.②③④⑤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水资源数量对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影响。

答案:A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虽不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但是已经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

B.在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虽不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但是已经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

C.在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不仅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而且已经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

D.在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节水技术相当发达,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目前人类的消费水资源数量已呈下降趋势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和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

答案:C

10.台湾经常缺水,在建筑物屋顶都安装了储水桶以备停水时救急(如图)。台湾经常缺水的自然原因是()

A.年降水量稀少

B.年降水量丰富,但境内河流短小、落差大

C.年降水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分配都十分不均匀

D.年降水量丰富,但多山地,泥石流滑坡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B

11.下列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方式及造成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疆绿洲地区——上游过度利用河流水——下游绿洲萎缩

②华北平原——大水漫灌——地下水漏斗区

③天津——过量开采地下水——土壤次生盐渍化

④黄河中上游——过量引用黄河水——黄河下游断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该题目出现的问题中,学生比较难以分析的有大水漫灌、地下水漏斗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知识点。大水漫灌能使土壤次生盐渍化,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答案:D

二、综合题

12.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下图完成(1)~(3)题。

(1)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全世界许多地区因水而引起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________地区。在该地区以发展节水农业闻名于世的国家是________。

答案:干旱中东(西亚、北非)以色列

(2)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缺水国家相近,但从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________环流的影响。然而上海现在却已成为________性缺水城市。

答案:季风水质

(3)图中④所在国家也日益成为缺水严重的国家,简述其成因,并提出解决“水荒”问题的措施。

答案:成因:人口膨胀;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日益增多;水资源受到污染破坏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

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生产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人工增雨、海水淡化;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控制人口增长。

13.下面左图为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右图为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和材料,分析完成(1)~(3)题。

材料一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水资源丰富,但是光热资源不足;南部光热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缺乏。由于南部城市和人口多,所以对农产品需求量大。为满足需求,美国将北部的水引到南部,灌溉农田,发展亚热带水果、蔬菜和粮食的种植。

材料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河流域是世界的混合农业区。随着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缺乏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得不从大分水岭东部向西部引水,以解决农业灌溉的用水问题。

(1)为什么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水资源有余,南部水资源缺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且南部比北部城市和人口多,水资源需求量大。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大分水岭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答案: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美国输水线路与山脉走向一致;而澳大利亚输水线路与山脉走向相交,需开凿隧道,翻山越岭,工程量大,投资高,技术要求高。

(3)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为什么会极大地促进南部区域的农业发展?

答案:水资源的输入不仅弥补了南部水资源的不足,而且还使南部光热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67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