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地理 > 学习园地 > 地理百科 > 大禹治水是哪条河

大禹治水是哪条河

李金0分享

大禹治水是哪条河,是真实存在的吗

大禹治水是哪条河呢?据了解,是黄河,中国北部大河, 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大禹治水是哪条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大禹治水是哪条河

大禹治水是哪条河

大禹治水治的是:黄河,中国北部大河, 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大禹治水真的存在吗

根据目前存在的文献考究,大禹治水是真实存在的,但具体过程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以及听到的那么神奇。根据科学研究,四千多年以前确实发生过大洪水,但是洪水所造成的灾害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恐怖,仅仅只是破坏了几个城镇。

古代的人们在记载历史事件的时候,往往会采用夸大的手法,从而使得后面的朝代对于大禹治水这件事情出现了很多的记载,但按照科学研究表明,大禹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治水,因为当时的生产力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大禹治水的精神和启示

1.坚持不懈、顽强拼搏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大禹将人生的十三年都用于治水,可见他遇到困难绝不后退,而是迎难而上、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品质。

2.以民为本、民族至上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的父亲鲧治水九年,但最终结果不利,被发配并因此死去。但是大禹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记恨在心,而是以民族大义、国家大义为重,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

3.一心为公、忘记私欲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故事。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亲眼看一看,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这种一心为公的精神值得现代的我们学习。

大禹治水发生在什么时期

大禹治水是上古时期的事。

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禹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

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

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

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大禹治水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大禹,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父亲叫鲧,算起来,大禹还是黄帝的后代。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他简单的用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阻碍洪水,但九年都没成功。

舜帝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大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用“疏顺导滞”的方法。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拥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相关热搜

    74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