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000字

钰媚2 1162分享

《哲学与人生》作者傅佩荣从18岁开始研习哲学,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哲学博士,也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哲学与人生》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000字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

一周的时间看完这本15章332页主题深刻的书,感觉还不错。正如周国平说的,哲学课上传授知识只居于次要地位,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从我的感受出发,我觉得傅佩荣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一直以来的确觉得哲学就是把别人懂的问题说到不懂。从而产生远离哲学的念头,因为觉得反正听不懂。但是傅佩荣通俗风趣的语言让我有了兴趣,也改变了想法。抄了书里很多话,所以我的读后感还是摆脱老套的方式从细节方面揭示体验与感悟吧。

柏拉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所谓练习死亡,是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这个观点与众不同,一眼看到有些诧异。以为让我们去自杀。后来明白人应该超越身体客观存在的局限,追求精神层次的自由,有理想有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行,打败自身的懒惰以及其他消极性的缺点。这是哲学的意义。

念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惑。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想要用一个人的一生去弄明白全人类生存之类的大问题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用短暂的一生去思考一些从整体上看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从某些方面来看也是不值得的。所以有资源共享这样的一种说法。我们去读书,别人对于问题的困惑和解答早已写在书中,他们所提到的很多问题就足以解释我们心中的疑惑。这样一来,我们似乎走了一条捷径。何乐而不为?

大多数人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早就忘了自己曾立过什么志向。很多人对于人生有很多想法。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记得小时候的志向就是考清华北大。有些俗套。但确实是在心里萌发的真真切切的念头。然而呢?我没有上清华,也没有去北大,甚至都不是所谓的好一本。问题出在哪里?我在成长的路上没有栽培我曾经的理想。我逃避艰难困苦,接受短暂的欢愉与快乐。在那些虚幻糖果色的日子里,我还能想起我曾经以为坚不可摧的志向么?个人选择生活的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上进,有的人安于现状,有的人觉得碌碌无为也挺好。在那些放纵自己的日子里,偶尔的想一想我最初的梦想或许是一件改变人生的事情。

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人生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必定是精彩的。我们追求自由。也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让自己沿着自己的轨道去发展。那时候我们所获得的成功会让人欢欣鼓舞。

凡事保持好奇。好奇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正是有了好奇才衍生出创新。而创新又是发展的动力。

我们从小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就被灌输了许多观念,我们往往认为这些观念是对的,没有问题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仔细反省过。我们出生在90年代末。成长于20年代初。这期间社会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客观来说,上一辈的一些观点在某些方面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方向。比如,礼让。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我们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都要面临不可避免的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如果一味听从礼让。那么,终究被社会所淘汰。当然,我这里所提到的礼让是在不违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前提下所延伸意义的礼让。正当的竞争让人有危机感从而激发斗志。是社会选择中值得推崇的方式。毕竟自身条件好的人值得拥有更好的。

信息也有不重要的地方,因为它实在太多了,并且随时都在改变,最后变的和垃圾没有什么两样。这让我想到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人们总爱对自己无论熟知或是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加以评论,好像以体现他们存在的价值。一般的言语不去追究,稍稍刻薄一点的话忍忍就过去了,然而上升到对人性的侮辱与谩骂可能就无法原谅了。一个人说可以不放在心上,但当成千上万的嘲讽如同洪水一般涌向自己的时候,仿佛刹那间自己就要被淹没在唾沫星中。真是可怕。就像传话游戏。一句话在第一个人传递到最后一个人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在游戏里我们只是体验到娱乐,然而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网络空间,我们可以看到严重的可能是对一个人的摧毁。很多明星就是这样而最终选择了自杀。这样的责任究竟应该由谁承担?信息失去了它的价值而成为了垃圾。

爱因斯坦说,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句话本身我不去评价什么。看到的时候只是想到如果这话不是爱因斯坦而是一个普通大众的言论,那么这个人说完是否就会后悔自己所说的话了。一个人说话的价值不在于话语本身,别人更多的是在意这个人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想让自己能够有完全的言论自由,首先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不可否认,人本身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但是我们需要价值的更多是通过一生的奋斗与努力所获取的成就。

生命是完整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失败,正好在另一个地方有了反省的机会,借此能够有所改善;相反,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可能反而没有太多反省的机会。正如我前面所说我丢失了自己最初的志向。也正是因为这一经历才让我反省了自己,从而确立新阶段的志向并且脚踏实地的向着要去的方向前行。成长不会一帆风顺,一帆风顺里缺少了太多人生的阅历与经验所得。所以取得成功时别忘了感谢生活中的坎坷与挫折,成就了如今的自己。

对了,相比较中国哲学部分,我很喜欢西方哲学里面的希腊雅典神话。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

读书好似林间一股清新的晨风,生活中一汪清澈的泉水,头顶一缕和煦的阳光,一种自由舒畅的呼吸……带给我全新的感觉和体验。晶莹透亮的文字如清泉石上流,划过心海,流下甘甜与芬芳,读书让我的心灵轻盈地飞翔!读书是自我探索、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对生命的感悟与心灵的成长,给我生命启迪,伴我成长足迹。读书延伸了生命的宽度与厚度,也修炼了人生气质。在读书中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去眺望精神的彼岸,让心灵在书籍中闪光!读书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读书要有“勤于积累”的习惯,读书要有“活学活用”的智慧。做到学思并用、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兼收并蓄、外化与内化等。

教师成长离不开书籍,读各种教育书籍及优秀教育期刊;读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诗歌、散文等;读古代文化书籍,领略古人的伟大思想、读养生健康知识,提升生命质量等。

今年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读了《哲学与人生》、《人性的弱点》、《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等书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台湾教授傅佩荣写的《哲学与人生》一书。原来哲学知识这样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无半点枯燥乏味,它改造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认知能力、人生态度、生命品质,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的智慧。

一、 西方哲学的智慧:

(一)哲学的原意是“爱智”—爱好智慧(源于希腊文)。爱智要保持心灵的开放、思想的自由、理性的反思。

智慧是什么呢?作者在书中是通过描述其特点来阐述智慧的——完整性与根本性。完整性:代表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对任何事情的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虑整体生命。根本性:明白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简而言之,智慧是让我们明白在完整的人生中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智慧不等于知识,爱好智慧也不等于拥有智慧。年长的人由于知识广,可以教导他人,故而使得他人感觉很有学问,能提供所有问题答案。但这未必是真正的智者,爱好智慧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不断的质疑和疑问,永远等待惊讶。真正的智慧是来自生命的提炼,是对正能量的苦苦积累,培养自己战胜惰性,从而使得心灵更自由的翱翔,这是一种修行。每个人都需要修行,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哲学。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片生来就不完整的叶子,有的人缺憾在叶脉,有的人缺憾在叶尖,所以他人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是自己最缺憾的地方,我们要从他人身上汲取到更多能量,无形中使自己完整。

(二)我思故我在!------思考力能够让一个人找到生命中转弯的地方。

培养自己的思考力要从整体观点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崖,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也就是说知识范围是无限的,但生命的时间却是无限的,想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限的知识,实在是一点也没有希望。

第一种:思考力乃万力之源。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心(格局)有多大,他的舞台就有多大,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思考的格局、境界和层次决定了我们的行动和表达,我们要练就打破现象看本质(现象学)和通过间接经验(诠释学、文化或习俗传统)来使自己更富有洞察力。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思考,洞察学生的心灵,看到事物的本质,以丰富多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种:行动力是万力之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还有什么是比行动更重要的事情?什么都需要行动,不学、不干,不去借鉴,一切都是空谈;成功的人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思考好之后,有彻底的执行力。

第三种:表达力是万力之魂。(西方称之为,语言分析)“说”是有效果的能力,也是最昂贵的能力。“懂沟通,会说服”是很重要的本事。人是社会的人,在信息爆炸的社会,虽然信息量扩大了,技术提高了,使得我们不出门便可以交流,但是得抑郁症的人数、自杀率也在上升,我们越来越孤单,我们需要朋友,更需要一个知心的朋友,我们需要大声说出来,倾诉给朋友听,释放我们内心的压力。

以上这些思想方法是我们心智成长的必要环节: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辩物,如何阅读,这几者配合起来,并且善加运用,这是我们在爱智的路上踏出的第一步。

二、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

中国古代哲学流派十分多,尤其是在战国时期百花齐放。我们的古代圣贤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如《周易》、《尚书》、《诗经》等,《周易》讲的是自然现象变化,人类趋吉避凶的法则;《尚书》讲的是帝国朝代兴亡更迭,看出天命的基本要求;《诗经》反映了古人对正义与仁爱的信念以及对幸福生命的向往。到了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名、阴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周易》,它强调:天地之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今日异于昨日,明日又将不同,甚至没有任何一刹那不在变动中。那么我们何不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学生呢?

(一)教师要在道家智慧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在个人修养方面提出了三个原则:第一是慈悲的慈。道生万物,乃万物之母,关怀一切,所以要用慈爱来表现一切。

第二是勤俭的俭,老子的观点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世界的态度——自然;另一方面是节制欲望——自己。“俭”是对物质的一种态度,也代表节制和欲望,当一个人内心有了信仰,追求精神享受大于物质,这正是践行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只有当我们领悟到“道”的美妙境界时,哪怕朝闻道,夕可死。

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的境界超越时间、空间、利与义、生与死等相对的观念,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的处世态度就是外化而内不化,也就是说活在世上,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外化,尽可能在外部跟上时代的变化;另一方面内不化,就是内在与道结合,内心世界坚持自己的生活原则,享受自己的快乐。

(二)教师要用儒家风格涵养自己,用儒家思想作为生活准则。

二十世纪末,有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的《巴黎宣言》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想生存下去,就要回首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儒家除孔子之外还有孟子和荀子。孔子讲的善是指孝(父母)悌(兄弟姐妹)忠(长官和老板)信(朋友),这样看来善是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孔子还提到至善,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至善的境界是不拘于人的世界,而是把天地万物连为一个整体——天下大同。

三、《哲学与人生》给我们现代人的启迪:

1.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学生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因为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世界,用友爱的心态,从相互欣赏与尊重开始,温和而理性鼓励他们学习、生活,走人生之路,学生便喜欢靠近你,你就有了“友爱”的力量。

2.凡事要保持好奇

好奇心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一笔宝贵财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每个老师的责任。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在“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伴随下成长起来的,这样的问题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所以教师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并像孩子一样多问些为什么吧。

3.人生是需要体验的。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不是不在乎结果,而是要在体验每个过程和结果的同时保持一颗平常且感恩的心。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借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价值的掌控,也会越来越深刻而准确。教师教育学生要在学中做、做中学,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升华,这样的知识内化为智慧,是终生的财富。

4.教育是风格的培养,教育是自我的要求。

古人说,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传不习乎?”意思就是说,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了没?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分为:浪漫期、精密期、展望期,走过童年的“浪漫期”,中学的“精密期”,到了大学的“展望期”,我们培养的学生上了大学,能发现自己同社会、群体、整个人类、历史、甚至宇宙之间的关系,能敞开自己的心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与意义,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5.教师要拥有豁达、达观的人生态度:我们学知识,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是为了明白事理,而摆脱烦恼与束缚,并学以致用。儒家的入世思想加上道家的超脱智慧使我们能够应对各种人生的境界。若没有这样的风度和这样的人生态度,我们就得不断修炼,加强自身修养。

6.哲学与教育、艺术、宗教密不可分。

作者在书中从哲学角度谈及了教育、宗教、艺术关系等等,通过艺术可以了解生命,通过艺术可以领悟一种自由,让生命获得解脱,恢复人原有的完整性。而宗教是信仰的体现,信仰是内心的超越力量,找到人生信仰是我们每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所以师生要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中陶冶自己,熏陶性情,在信仰中找到精神力量。

这本书让我们全面地对哲学基本的入门有所了解,引导我们由外及内,再由内及外地审视自己和认识自己内心世界。不仅引导我们走进书中,更重要的是时刻提醒我们走到书外,到大千世界去领会去体悟(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去领略;在笃定静闲时自我反省,让自己的心去感受。

让我们热爱哲学,汲取它的智慧,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3

最近刚看完一本名为《哲学与人生》的书,这是一位台湾作者写的书,这本书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这位教授在大学开设“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17以来座无虚席,本书集作者数十年授课之精华,开宗明义地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通俗易懂,无半点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许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后颇有感触,摘抄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鸣。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太精辟了!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在解释这句话之前,先讲这句话“文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那么这句话和上面这句话有什么关系呢?打个比方,现代人都讲究快乐,做什么事都是以是否快乐为前提。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至于教育,我们知道关键在于内涵而不在于程度。”——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使我联想起前不久在电视上曝光的那位从事教育工作的硕士生硬闯红灯,不听劝阻并阻挠民-警执法,还故意推桑民-警,最终被治安拘留的事件。不管是初中文化、大学文化、硕士生、博士生,哪怕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这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学历或教育程度,不能说明这个人的人品是按照学历排列的,博士生的学历最高,所以一定是很有文化,人品一等。教育工作所承担的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古人说,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传不习乎?”意思就是,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了么?显然,那位硕士生肯定没有学到实处,更不知道她是怎么教育别人的,中国的教育如果都落在这等人身上,后果真的很可怕。

我从小是被我外婆带大的,我外婆有七个儿女,只有我外公一人养活全家,可以说我妈从小都过着这种清贫的日子,再说我外婆也没什么文化,最多只能看看报纸而已。但她经常和我说,人要穷得有志气,不要随便要人东西,说话吃饭都要讲礼数,当时虽然小,不能全懂。要知道,一个大人的言行举止对于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具有深远意义,甚至可以影响成年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时间的长短,而是活得有没有意义。意义是指”理解的可能性“。”——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甚至有点老套,不过往往越是在老套里越能发现精髓的东西。随着基因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可以长得无法想象,活到一两百岁算是年轻的。有一个问题却不能忽视,这样活着有没有意义,如果仅是生命的延长,意义何在呢?意义是什么?生命又是什么呢?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哇!是不是头有点晕了,不错,不要说你晕了,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被这些问题搞晕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意义不在于意义本身,也就是意义的结果,而在于创造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意义就没有意义。意义在于过程。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摘自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

所谓“最好总是要碰到结束”那就是死亡吧。一个人一生中会完成一件件有意义的事,难道当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意义了么?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你既然问了,那就一定有意义。很少人能达到圆满的境界,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么!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提问,才会有这样的终极思考,动物不会,这就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区别。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4

最近,拜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一书。傅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宗明义的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提供了走向哲学的途径,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与人生境界。个人感觉,傅先生微言大义,其主要目的就如同在自序中所讲的“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重点不是普及一点哲学知识,而是引导我们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通过阅读《哲学与人生》,进一步懂得了应该怎样更好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一要主动学习。

在西方流行着一条“知识折旧定律”,即:一个人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知识会折旧80%。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带着深厚的感情学,带着实践的要求学,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要注重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高度性,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创造性。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综合运用各种有效学习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学习监管知识、依法行政知识、安全知识,确保学习成效。

二要健康生活。

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以宽容理解的心态面对家庭和生活,善待亲友,真诚待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健体魄,注重心理调适,保持内心和谐。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脱离低级趣味,克己慎行,防微杜渐。要始终注重小节,以“蝼蚁之穴,溃堤万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始”、“慎微”、“慎独”、“慎终”,知所守、知所拒,不存偶尔、侥幸之心,永远保持自己良好的生活本色。

当然还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要客观的认识自己,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地认识,才能和他人和谐相处。所以,既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更要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勇于自我剖析、自我批评,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要大度容人,学会对人宽厚,要有容人之量。在工作生活中要学会求大同,存小异。对大事、原则问题要一丝不苟,不能让步,但“不让步”需讲究策略,要千方百计化解分歧达成一致;对小事、非原则问题要糊涂一些,学会让步,学会忍耐,以诚待人,人以诚待我,营造和谐的氛围。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5

未经思考过的一生,不值得过。——题记

最近正在阅读这本书,这本《哲学与人生》哲学参考大全的书却能给人以很多的遐想。

人生观问题离不开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待人生一些根本问题的回答都是与世界观、历史观相联系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关于人生意义、价值、目的的基本观点,完全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的。

首先,人生观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对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正是在这个基础点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共产主义人生观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观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思考人的生命的意义时突破了历来着眼于人的生物性和人寿长短的局限。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于其它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界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原因在于人是能进行自觉劳动的创造性动物。人的创造能力使得人超越其它动物之上。世界上只有人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人化的世界,创造了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正如其它生命一样不是永恒的。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的创造性。人的一生很短,如果尽干坏事,又会被世人感到太长。如果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发挥它的创造作用为社会作出贡献,这种生命光辉而充实。人的生命的创造意义并不仅仅限于生时。不少人生时寂寞、穷困、潦倒,甚至为人误解,频遭摧残,可死后被重新发现,再现辉煌。许多学术著作亦复如此。生时无法出版,死后成为不朽之作。这说明生命的长短并不是人的生命意义的关键所在。

人不仅是创造性的动物,而且是社会性的动物。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1卷第56页)这就是说,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是无法说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如果仅仅把人看成孤立的个体,必然把人的生命看成一支短短的暂时点燃的蜡烛,很快化为灰烬。从人的社会本性出发,把人作为社会成员来考察,就会看到,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却是久远的。人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由人类组成的火炬。每一代人都应该把它烧得更旺。这同时也就是把个体的生命由暂时变为永恒、有限变为无限。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没有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人的社会本质的正确理解是不可能的。

其次,生与死的问题,是人生观中最重要、最难解决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两方面对生与死的问题作了回答。

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是自然存在物,它与宇宙中的一切生命现象一样,必然是有生有死、有始有终。人的自然寿命有限,而且只有一次。追求长生久视、成仙成佛,都是宗教唯心主义的幻想。辩证法的规律是理解生与死的钥匙。毛泽东把死称为辩证法的胜利。

对生与死的理解不能仅仅以自然规律为依据,而必须求之于社会规律。同样是生,有的生得伟大,有的苟且偷生;同样是死,有的死得伟大,有的死得窝囊。所谓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讲的就是死的意义问题。这个死的意义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英雄与懦夫、留名千古与遗臭万年的分界线往往决定于对死亡的态度。中国古训临难毋苟免,讲的就是气节,也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中最壮烈最感人的是为事业、为正义而献身,死在刑场和战场上。我们不仅要以哲学家的通达服从自然规律来对待自然的死亡,而且要以革命家的气概以视死如归的勇气对待为正义和真理而献身的死亡。前者是智者,后者是勇者。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烈士的名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对死的认识的最高境界,是对死的意义理解的通达至极,是勇者与智者的结合,是以对自然规律与历史价值认识为依据的人生态度。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000字相关文章:

读后感2000字范文五篇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读后感

《远大前程》读后感2000字读书心得体会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范文

名人传读后感2000字5篇

《影响力》读后感2000字优秀范文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2000字左右范文

《大学》读后感2000字范文

《理想国》读后感作文2000字读书心得

欧洲心灵学经典《改变,从心开始》读后感2000字左右范文赏析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000字

《哲学与人生》作者傅佩荣从18岁开始研习哲学,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哲学博士,也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哲学与人生》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一周的时间看完这本15章332页主题深刻的书,感觉还不错。正如周国平说的,哲学课上传授知识只居于次要地位,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从我的感受出发,我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