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大全

柔纯 1172分享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

  经过记过难眠之夜不倦努力,如痴如醉,读完了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页,古人说开卷有益,合上书卷闭起眼睛已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梦幻中,绊缠绕,头脑中难舍难弃,在我那平静如水的心境中激起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

  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带领一家人,从贫穷“饿着肚子劳动”过日子,一年一年长大,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田润叶“忍泪分手”,同爱人秀莲相亲相爱成为眷属,艰难过日子,并肩携手,为脱贫致富,不畏艰苦辛勤劳动的经过,深感生活的艰难人生坎坷。

  以其弟少平为中心所牵扯的周围一群人和场景,耐人寻味百读不厌。和蔼可亲的曹书记一家人,充满田园风格的信天游,活泼热情的金波一家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忆。活泼潇洒,温柔体贴的田晓霞的不幸早逝,遗留下的古塔山杜梨树下的盟约,几经海誓山盟梦幻亲爱的人就在身边。“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笑声远去,消失。”令人心碎,茫然之余,深感人生短暂,生命可贵爱情伟大。最后放弃了多情贤惠的美丽姑娘金秀的爱恋,同师傅遗孀惠英嫂的结合,高尚的人品令人佩服。

  作家在作品中,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怎样生活,“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的与所爱的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合上书卷轻轻思考,虽然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不顺心,饱受世俗偏见不公平冷遇,与书中人物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那茫然的心灵深处“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勇敢投入生活,潇洒看尘世平平常常过一生。

  正像歌中唱的那样: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推开波浪,水面倒映着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困难的挑战,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地拼搏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是以朴实的语言与真实的感受来见证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的信仰与人生。浮躁的年代,浑噩的社会像一杯沉垢的清水尽管澄清,但不平静。路遥笔下的人物却是那么个性鲜明,书中的少安、少平,还有其他人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也必受时代的局限,但也正因此才真实亲近,栩栩如生。

  首先,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

  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平凡的人生,从平凡中而来地繁衍生息,你能看到的,就是苦难中的信心,不能夺走的盼望,永不止息的爱,平凡中的苦涩,以及今生的骄傲。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12年已匆匆流逝。那是一个初春刚至,万物复苏的时节。上高中二年级的我,百无聊赖,每天浑浑噩噩的活着。和《平凡的世界》相同的是都是在陕西发生的事情,不同的是我不用为了吃到甲等菜而忧愁。我反而过得很逍遥,至少在当时的观念里是这样。每天和一群不喜欢学习的差等生混在一起,打架、抽烟、捉弄女生,或者像电影里面一样,找女生拍拍拖。虽说,离高考不到两年的时间,可我没有半点意识到自己将面临一生的抉择。我之前是不喜欢看小说的,我一直觉得小说就是作者自己的意淫,强加在读者脑海里飘渺的东西。我更愿意去读一些实用的书籍,比如《孙子兵法》《厚黑学》等等。诗人的情怀我不大理解,也不想去理解,因为我的印象中,诗人现实的处境都很不好。所以,没什么好印象。然而,有一天在上物理课的时候,旁边一同学非要给我推荐一本书,碍于情面,我读了。读了20多页,觉得有点扯淡。结果就又放在抽屉里面。过了一个星期之后,我记得是一个周三下午课,3节的语文课,这是我觉得最无聊的课。语文老师也挺逗,语文课你不想听,看书也行,但必须和语文相关的书。哈哈,没的选了,又拿出《平凡的世界》看了起来,这三个小时里面,我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1个月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平凡、坚韧、改变、奋斗还有那绵绵的爱情。对我心灵的震撼,多年来未曾减却。第一次有了疑问,我为什么而活着?为什么我要像别人一样,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未来面对我的就是那父辈的路,老婆孩子热炕头?那几个月,我慌乱了,我不知所措。第一次接受心灵的拷问。3个月的思考,让我决定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人生。没错,正是这本《平凡的世界》促成了我的改变。12年前的5月开始第一次高中的努力学习,认真听讲。夜晚点蜡烛补高一的课。就这样经过1年半,迎来了2006年第一次高考,结果和我预期的一样——没有上线。但我决定复读再战。2007年又没考上。这时候,又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因为当时所有认识我的人,包括我的父母,都不赞成我高考。那几天我几乎没睡着过,每天晚上都想这件事情,眼前就浮现出,一个农民带着一个妇女,手里抱个娃,背上背个娃,当那个农民转过脸来,我惊醒了,那个忠厚的男人居然是我!而那个女生却是个从未谋面的人。一身冷汗的我,做了我此生第二个抉择——继续复读。在一个父母都不在家的一天,我带着自己的铺盖,独自一人去了市里面,开始了高五学习。(因为高考成绩离本科线很近,所有学费基本免费)在一年的努力之后,2008年我考上了西安一所211重点大学(西北大学)。我做到了,没有人能理解我的那几年的辛酸。大学之后,我便按自己的规划投入到向往的大学生活。参加学生会,到学生会主席。参加志愿者协会,到陕西残疾人运动会做志愿者。暑假带队赴铜川下乡实践。像小说里面一样,遇到自己现实中的“晓霞”,开始了自己的爱情,长达6年的爱情迎来了订婚(从大学到结婚),我所珍惜的必是我所坚持的。这正是从《平凡的世界》中感悟出的。到后来毕业初入社会的种种困境,不管是没工作寄人篱下,还是在公司被人排挤,我都没放弃自己的理想。这样,毕业2年后,我从普通员工,做到了经理。未来会遇到更多的困境,但我会始终,坚持本我。维护我心中那个不一般的理想。

  谢谢你路遥先生!虽然有很多人在抨击你和《平凡的世界》,我不会去跟他们对“喷”,因为从《平凡的世界》里,我学会了,别人的看法不会对自己内心世界产生影响。如果你在世,我也想你也不会和他们去辩论。谢谢你。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我在心中默默地念读过的那本书的次数。那本书是?呵呵,就是路遥百万字的长篇巨着——《平凡的世界》。整本书从一个普通的“双水村”清晰的延伸到铜城的大牙湾,北工大学,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渐渐铺展开的一切故事,令人深深地触碰到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穷苦人民的对命运的反抗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其中的代表大概就是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了。而孙家,当初可是“村里出了名的穷家子”啊!上有老母,但是家住一口破窑,甚至当初连饭也没有的吃。尽管最后少安和秀莲办起了自己的砖厂,一天天的红火;少平也有了稳定的工作,但由农民出身的两兄弟依旧忘不了自己的从前,时间也抚不去过去的点点滴滴,而书中最引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而书中的一切人和事都有触动人感情的地方,比如:少平受批斗时的不甘与家人的担忧;当初孙绍安承办砖厂,要进行创业的不易;少平招工时的辛苦经历和最后得知深爱自己的田晓霞为了救一位落水儿童而牺牲时的失魂落魄,反映了穷苦的农民一步步挑起家中大梁的艰辛。令我似乎也生活在他们的时代,“平凡”的时代。他们生活的场景也是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而巨作的创始者,路遥,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面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人民生活与思想感情的巨大变迁。

  在种种人物之中,我最欣赏的。不,是最在意的人物之一就是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整本书中,在哥哥少安的砖厂开始盈利的时候,他身上背负的压力也是逐渐增加,他身后的背景也在不断的改变:一开始是朴素平常的`原西县,再者,就是繁华的街头,但是这次少平是以揽工者的身份出现;荒凉而又穷苦。而当他终于到了大牙湾,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工人,拿着高薪似乎终于如愿以偿时,在他的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个晴天霹雳:他深爱着的晓霞却被洪水吞噬了生命!他不敢相信,亲爱的晓霞怎么可能。

  普通的人受到生活接二连三的打击,怨天尤人、甚至轻生。但他连“放弃”都没有想过半点,他做的是好好的活着和继续奋斗。

  平凡的世界,淡然展开,又悄悄收场,不论是少安还是少平,润叶或者是晓霞,在这个世界,平凡地走过。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生活的信念令我新生敬佩。太阳明天依旧要升起,机遇永远都在。所以,为了阳光,平凡的人为什么不能熬过黑夜,静待明天的太阳呢?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

  正好前天去听了俞敏洪和于丹老师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一下子想到了前些日子看完的《平凡的世界》,于是乎打算以此为切入点记录下个人的一些感想。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红灯记》里的一句歌词,很能反映出孙家的的一些特点。印象比较深的是少安对父母的依恋,谈到分家的事情,少安的心里真是比刀割还难受。在他眼中,不管怎样,贫穷也好,富贵也罢,父母亲永远是最值得敬爱的人,维护孙家的名声,守护好这个家是他孙少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即便后来秀莲闹不愉快,一家人最终也还是和和气气,和少安的孝顺不无关系。不由得想到当下,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三代同堂都比较少见,更别说四世同堂这样的局面了。对于小城市而言,儿女南下北上,在异地安家,一般都是父母守着老宅,同儿女分居两地,逢年过节一家人才得以团聚。不能说这样不好,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必然是有因果关系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古代安土重迁,一个家族生生世世活在一片土地,所以才有了“家风”、“乡亲”这些字眼,老百姓就算不识字,但较之现在,似乎更具有一些“人情味儿”。就好像孙少安淳朴的愿望就是带着全村人民一起致富、明明自己捉襟见肘却还尽力帮助乡亲;金波金秀一直和孙家两兄妹情同手足,小时候如此,长大后亦未改变;少平在师傅遇难之后毅然决然担负起照顾明明和惠英嫂的责任等,凡此种种。作者精心塑造着一个个人物,总会不停地给读者带来惊喜,让人热泪盈眶为之动容,想必这也是这本书让人拿起就放不下的原因吧。

  看书的时候孙家的一些琐事总叫我感动,想到于丹老师说,所谓家,宝盖儿底下一头小猪,屋里有吃的,就是家了,家是一个让你觉得安心,亲切的地方。孙家从头到尾完美的诠释了家的概念。物质上是清贫的,但一家人有着共同的梦想,互相给彼此力量,一起前行。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一家人注定不平凡。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在那里,苦难是一时的,但是人格的养成却是一辈子的。孙家几个兄妹一个个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宽厚、坚强、不服输,哪怕是有着个二流子丈夫的姐姐,也都从没有抱怨过,因为她知道王满银是她的男人,吃多少苦受多少罪没关系,只要家还是完整的。也许放在今天,很多情节的描写人物的塑造过于理想化,但只要能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唤起心底里最本质的一些东西,都是有意义的。

  看书的时候也很好奇,更多的是敬佩,作者哪里来那么强大的想象力,一个家庭的兴衰能够刻画的如此跌汤起伏、丝丝入扣。腹有诗书气自华,见得多了,方能文思如泉涌。就在书看完后不久,电视剧版的《平凡的世界》就上映了,但是至今没有看,有很多犹豫,怕电视偏离作者本意、也怕寥寥数集不足以将书中千丝万缕的情绪表达出来。还是保持着对原著的念想比较好。

  养成阅读的习惯,是源于大学里爱看书的一个同学,机缘巧合我俩一起到图书馆当理书员,摆书时候看到的加上互相推荐的,每次一出图书馆就抱着一摞书,也让我对阅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之前一直觉得书太冗长、太絮叨,不如一部电影来的实在来的迅速,但随着认知的增长才愈发能够领略书籍的独特魅力。小时候捆绑于各种教科书和辅导资料,大学里以及工作后才有时间有闲情根据自己的喜好捧起一本书来看,的确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没有特别的目的、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功利心、没有人强制,完全是处于一种自发的心态,漫游于书海,可以写写画画,不想看立马合上,不懂的就跳过去,越无所求反而越如饥似渴。偶尔也会看一些帖子,读书高效率,做笔记之类,但前提都是你先得开始读书这件事情,才能谈后续的如何提高效率,提升认知。读书有用论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什么有用什么没有,我们生活在一个做任何事情都像做投资的年代,社会竞争压力那么大、时间那么少、隔壁老王买房了、老乡把儿子送到国外念书、公司新来的小年轻各种软件都会,我要是几年后被他踩下去怎么办?各种琐事压得透不过气来,哪里还有时间去看闲书呢?但对于爱读书的人,有思考的时间恐怕几页纸已经读完了,当向之看齐。


    9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