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学数学有效复习的方法有哪些

庄宇 224分享

  复习课就是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的归类,进而作系统的整体综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样不但能加深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便于将成块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便于今后运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复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复习方法

  一、构建完整的体系,画上“。”

  如在教学“平均数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时,我设计了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求平均身高”的情境,对小学阶段的平均数知识进行了系统整理。

  第一步:考考学生的眼力,估计班级中两位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他们的平均身高,引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即: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第二步:老师加入两位同学中间,让学生估计三个人的平均身高的范围,引出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即: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第三步:事先选定身高分别是150厘米、160厘米和170厘米的三个人,让学生计算他们的平均身高,并思考计算以外的其他方法,学生在观察数据的特点后,很容易就想到了“移多补少”的方法。

  第四步:比较两个算式,同样是求平均身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总数和总份数必须是对应的。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探索的空间,从估计身高到求两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又到估计加入老师以后三个人的平均数的范围,乃至求三个人的平均身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欲望。他们置身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中,对平均数的相关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一气呵成,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小学阶段的平均数知识画上了完整的“。”。

  二、设计多样的练习,画上“;”

  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在于对知识的掌握,更在于能否应用知识自觉解决实际问题。复习课必须精心设计练习题,使知识的应用更具综合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是进行“平均数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我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设计练习题,对平均数问题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剖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第一步:集体探究。根据学生期末的体检情况,我选择了其中一个小组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进行研究:①给学生时间充分观察统计表,讨论表中所反映的情况;②独立计算这一小组学生的平均身高,讨论第三小组学生的平均身高1.54米和其中一位同学的身高1.54米的区别;③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推理:从我班第三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1.54米,能否推测我班全体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数据范围?让学生从观察到的第三小组学生的身高在班级具有典型性,推断班级全体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54米,大胆推测我校六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也在1.54米左右。④告诉学生:我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54米的数据超出了江苏农村同龄儿童平均身高的最高指数,达到了江苏城市同龄儿童中平均身高的中等水平,由此推断我班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让学生在实际中体会到了研究平均数的意义。

  第二步:根据学校气象小组同学测得的上周每天最高气温统计表,提出问题并解答。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上周的平均最高气温28℃”进行合理的推测和预测。由上周的平均最高气温推测本市和周边城市上周的平均最高气温,预测本周乃至下周的平均最高气温等,以此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以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三步:进行具体的平均数应用题练习。列举求平均数的各种应用题进行练习,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切实掌握平均数的知识。

  这样,从班级中一组学生的平均身高,推测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以及全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引申到和同龄学生平均身高指数的比较,整个探究活动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有理有据的推理过程更是让学生的思维进入了空前活跃的状态,使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融为一体。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也让学生对平均数应用题的掌握更牢固,这种设计多样的多层次练习,使知识脉络清晰,如同在中间画上了“;”。

  三、知识开放拓展,画上“……”

  复习课应有一定的延伸和拓展,其练习必须综合灵活,更具开放性和拓展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仍是进行“平均数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我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的开放题:出示商店2010年销售额的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上四个季度的销售额情况提出相关的求平均数的问题,再列式解答。优等生的提问思路清晰,颇有创意,如:上半年每月平均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下半年每月平均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并且进行了有价值的比较,体会到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中等生的提问有根有据,切中要点,如: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平均每月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平均每天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接受能力相对弱一点的学生也能在相关平均数应用题的比较和对比中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获得正确的体验。

  在复习课的最后,老师设计的开放性的结语又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更广阔的天地:“今天,我们对平均数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平均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呢?”短短的几句话,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究余地,余韵未了,是谓“……”。

  如何搞好小学数学复习

  一、本着系统化要求,制订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六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几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订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订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根据渐进性原则,梳理基础知识

  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1)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还要灵活应用。(2)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3)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决方法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如何使学生切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事例,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防止死记硬背。(2)对于重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地位,使学生切实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往往是学生认识上的转折、数学知识中的质变。成功的教学,在内容上要突破重点,讲解时紧扣重点,在练习时环绕重点,时间上保证重点。

  三、体现主导性作用,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提高数学复习效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复习兴趣

  复习已学的内容,有的学生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致使成绩提高缓慢,甚至下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学生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如制订新的复习计划,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抓住新颖有趣的内容和习题,把知识串联起来,使书“由厚变薄”。

  2.加强基础,全面复习

  在复习中,学生应在复习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在进行概念复习时,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数学规律,应当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复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

  3.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复习中,突出重点,主要是指突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识,突出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数学中各类知识的纽带。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

  4.重视综合,注意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四、遵循针对性原则,获得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分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748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