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有什么方法

庄宇 224分享

  通过阅读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概念

  拓展阅读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模式,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下融入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当作课堂上的主体,通过围绕教材的中心讲解知识,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教学,鼓舞学生去主动进行课外的阅读训练,并且将阅读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知识学习中。

  二、实施拓展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现在社会中对学生的要求非常的高,现有的教材改革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必须在改革的前提下加深课外知识的培养才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智商、高素质的高人才。拓展阅读就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变革,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整体知识量,还能加深学生对阅读教材的全面了解。新课标中关于拓展阅读进行了重点改革,特别是很多的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在最后部分都有建议拓展阅读的目录,但是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忽略了这一教材改革的重点,使得改革取得的成果不是很理想。

  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原因在教师本身上,教师为了能在课堂时间灌输更多的知识到学生的脑容量中,就忽略了阅读,很多老师甚至占用学生的阅读时间进行课程教学,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思考思维,长久以往很容易让学生只学会了死记硬背老师教导的知识,甚至产生反逆心理。阅读本身是一种陶冶身心的活动,孩子们能够通过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说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的,且能很直接的反映出来。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目前,很多高级教师出现的问题,最重要的依然是教学质量问题,因为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向上的作用。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现在教育研究中表明,只有将学生当作课堂上的主体才能真正的提升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效率。实施拓展阅读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阅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完成教导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能加强自己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学习中阅读才是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

  (三)有利于情感完善与审美培养

  现在很多教学都注重人文教学,这样能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也能让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古人说:“三岁看到老。”可见,孩童时期的培养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阅读不仅能培养小孩的情感智商,也对其审美观有着正确的方向的指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拓展阅读教学模式下,和学生进行互动,在进行知识教导的同时也能将其情感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应善于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激发其进行拓展阅读的热情。而在一定的阅读情境之中,学生也会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内涵。  例如:在《二泉映月》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播放《二泉映月》这个经典乐曲的过程中,用生动的语言和绘声绘色的描述,讲述一下瞎子阿炳及其创作《二泉映月》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此曲的由来,体会瞎子阿炳用自己的琴声向世人诉说的内心情感。此时,学生也会置身在阿炳的故事之中,产生一定的情感基调。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很自然地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其阅读积极性,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体会阅读的精彩。

  (二)扩大阅读范围,提升综合素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不同的书籍能够产生不同的价值,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主渠道,语文阅读教学同样也要向课外延伸,以多样化的材料吸引学生,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比如,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报馆、书店等文化中心进行自主阅读,内容既可是语文方面,又可以是数学、历史、地理等方面,既可以是小说、杂志,又可以是科学技术,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的,就可以广泛涉猎。而一旦遇到较艰涩、较难懂的内容时,学生可视情况而定,仔细读、反复读,进而真正理解其中的知识和所传达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一定能够从中受益良多,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素养。

  (三)开拓阅读交流平台,增加阅读数量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交流机会,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鼓励其彼此之间多交流心得体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并可以将阅读内容变成话剧、小品等形式进行表演,让学生能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自主交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因为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对教师而言,把握语文教科书就是把握了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先要认真研究、解读、理解和掌握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及教学要达到的目标,精心挖掘本节课的核心素养和训练要素,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次,教师还要必须了解学生,因为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所准备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所以,教师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制定出明确、具体而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既减轻学生的过重的作业负担,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扎实而独立教学能力往往会使教师教学的自信心增强,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比较强烈的创造性。同时,教学活动中会随时出现各种复杂的现象,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复杂现象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与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仅仅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启发和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循循善诱的引导,能沟通师生情感,创设教学的和谐氛围。个性化的教学艺术,要运用教师的才智来发展学生的才智。首先在教与学过程中要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其次是开展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或者演讲、辩论,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领域。

  3、抓好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

  预习对教师而言就是上课前要备课,对学生而言就是上课前备学。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近期学过的旧知识,初步感知即将要学到的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教材中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与学生预习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上新课前先预习新课。当然必须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课文要读几遍,达到“通顺、准确”的要求、不懂的地方要查字典或作标记等;想想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什么地方不理解等。预习的时间,不一定必须在前一晚完成,如果能善于利用每一分钟,早晨上学途中、等车时间、上课前短暂的五分钟都是绝好的时间。极为有限时间的时间内,有时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长期坚持,就会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精练教学语言,发挥激励功能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良好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天性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尤其希望被鼓励、被表扬。教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的评价,语言应该机智多变,灵活采用激励式、导学式、明理式和幽默式等言语评价方式。同时,在使用口头评价语言时,尽量避免老套语言而要常用常新,让学生听了有新颖感。教师也可以将体态语评价和口头语评价相结合起来,比如,摸摸头、握握手,深情的微笑、由衷的鼓掌,竖起大拇指等。这些声情并茂的体态语加上真诚由衷的赞美语,会使师生交流更加和谐。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尝试实物评价,可以向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赠送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比如一支书签、一块口香糖、一幅书法作品等等,这些看似普通的的小礼品都会让小学生充满期待,燃起他们的希望。

  5、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想象力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学习动力。当小学生对某件事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全神贯注投入其中,而且会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他们也就会最大可能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己感觉模糊或者有疑难的问题,积极主动思考并质疑提问。这个过程是发展小学生智力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诸如模仿表演,画画写写,小组讨论、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快乐教学法”。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课文《小桥流水人家》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配乐引导学生阅读,然后利用多媒体幻灯片,让学生欣赏美妙而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在意境中体会“小桥流水人家”之美;其次,可以根据小学生热爱绘画这一特点,在他们基本掌握课文大意之后,对本篇课文进行作画,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就自己的家乡展开讨论或者画出自己的家乡。学生在分享各自美丽家乡的同时,又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而且在培养绘画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手脑并用能力和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726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