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细致把握好孩子的学习与教育

春燕 1172分享

  编者按:《期末考试后,对孩子说“这题不应该错”“聪明却马虎”合适吗?》这篇文章讲述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做好细致的针对其中的问题而去研究呢,不妨来看看作者这篇文章吧。

  期末考试结束,这几天是孩子们拿回成绩的时间,很多家长拿到孩子的成绩“捶胸顿足”——后面的大题、难题孩子都做对了,前面特别简单的题却错了,这种现象尤其发生在低年级孩子身上居多。于是家长会用“这题不应该错啊”、“聪明却马虎”、“丢三落四”这样的语言来评价孩子,这样评价真的合适吗?题就真的是“不应该错”吗?孩子就真的是“聪明而马虎”吗?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分析:

  首先,“应不应该错”的是很主观的说法,客观来讲,错了就是错了,关键考试只有一次,考试分数也无法再更改。大家都知道,考试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错题就说明这里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题为什么会错?后面的大题难题都能够做对,说明孩子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都很好,老师讲的知识应该是都掌握了,但还是做错题,这就更需要家长重视起来。

  再来说说“聪明却马虎”这样的说法,“聪明”多是指孩子的智商问题,这是天生的;“马虎”却是后天养成的习惯,可以改正。如果总强调孩子的“聪明”,孩子会觉得自己“本身就聪明,偶尔马虎一点不影响”。我们再细想想,孩子平时的作业中是不是也常有“简单题易出错”的现象?甚至生活中都会有经常丢三落四马马虎虎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甚至可能在关键时候左右孩子的一生。

  因此,家长要把“应不应该”和“聪明不聪明”这些主观的观念放下,从具体的题和日常的习惯出发,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下面为家长提供一些具体方法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

  第一,期末考试后,对孩子的评价语言尽量从客观出发,以表扬鼓励为主,表扬的点要具体,不鼓励“聪明”,而是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表扬孩子的细心。批评时也不要批评“笨”和“马虎”,要直接针对孩子卷面出错的地方,具体分析错题,让孩子看看错在哪里,怎么错的,再出几道同类型练习题进行反复练习巩固。

  第二,在日常每天写作业的时候,要重点纠正孩子“马虎”的习惯。低年级孩子在读题的时候要求他“指读”“出声读”,就是让孩子指哪个字读哪个字,小声读出来,没读懂就再读一遍;高年级孩子要求他在默读题时用铅笔划出“关键词”,正确理解题意,让孩子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其次就是写完作业后不要替孩子检查,而是要带着孩子、引导孩子一起检查每一道题,也是要用“指读”的方式,语文字词最好用手指再空写一遍,数学题要进行“反算式验算”,让孩子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并进行了二次练习。这样每天坚持,孩子就会逐渐养成认真的好习惯。

  第三,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家长要有耐心教育孩子慢慢成长,孩子的事情不能全部包办代替,要让孩子自己做,错的时候温柔提醒让孩子再来一遍,直到孩子的习惯养成为止。如果家长每次在孩子没做好的时候就发脾气,或者着急的时候就全部替孩子做,孩子的行为习惯就无法养成,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或依赖心理,不仅伤害亲子关系,对未来的成长也没有好处。

  第四,在孩子不小心出错时,家长提醒的语言要恰当,就事论事,尽量不要翻来覆去唠叨或者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唠叨只会让语言对孩子的“刺激”逐渐减弱,没有效果,打骂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教育效果也不明显。只要在孩子出错时具体问题具体说,简洁多次提醒,孩子的习惯会慢慢发生改变。

  最后,家长培养孩子非常辛苦,都希望孩子能够全面成长,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伴随着家长的大量心血付出。希望家长们只是把成绩作为一个学习知识点的参考,不要把成绩当成衡量孩子的标准,考好了就捧在手心千依百顺,考不好就批评讽刺甚至棍棒加身,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培养,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假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李北蓓

  公众号:赛罕区东风路小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门标签

    50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