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观后感精选集锦

醒婷 1158分享

《暗恋桃花源》是一部话剧剧名,该剧编导赖声川于1988年获“国家文艺奖”。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1

一个剧场两出戏,一出暗恋,一出桃花源,一悲一喜,一静一动,悲伤安静与诙谐夸张,看似毫无关系,却一语道破了感情的两种走向——一失一得的不同结局。

现代悲剧《暗恋》里,江滨柳与初恋情人云之凡,在最为浓情蜜意之时由于战乱而互相错过,几十年里来寻找未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偶然得知云之凡早已来台,而登报寻人启事。

古代喜剧《桃花源》中,老陶因妻子春花与袁老板私通,备受屈辱,借故外出打渔,却偶入桃花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被治愈后又想带妻子春花一起来桃花仙境,故返家,而春花与袁老板的生活已是另外一番光景。

江滨柳在错过云之凡后念念不忘,几乎穷尽一生的追寻,在几十年的岁月里时常静静的泡一杯茶怀念那个山茶花一般的女子,就连结发妻子与孩子都不敢上前打扰,可见思念之深沉之忘我,甚至于之冷漠。也许应了那句话,越深情的人也越薄情。在耄耋之年,终于得见日思夜想之人,也不过是寒暄几句人生境遇与境况。未见时思念浓烈,相见时却平淡疏离。寥寥数语中有错过的遗憾和未坚持等待的懊悔,然而我却无比庆幸,分离让他们留住了彼此心中最美好的模样和时光,他们的记忆永远定格在情感浓烈之时,而未经琐碎生活的磨灭,云之凡永远是江滨柳的白月光红玫瑰,而没有变成米饭粒蚊子血,从这个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喜剧的结尾,悲与喜永远都是一体两面,哪里有单纯的悲剧和喜剧呢?

而另一出戏里,含情脉脉甜蜜对视的春花与袁老板在经历了诸多心机之后得偿所愿的在一起了,然而过上的并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的生活,袁老板并不可靠有担当,而是滥赌成性,借酒消愁,春花也并不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在琐碎生活中披头散发歇斯底里,还是当时那个美貌风情的春花吗?《桃花源》也许就是《暗恋》的结局。而如果他们恪于人伦,发乎情,止于礼,他们不会是另一个江滨柳和云之凡吗?平淡的生活啊,就是这样的无情,它让有些人日久生情,也让有些人越走越远,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在一起。

当我们迫切的渴望某样东西的时候,它遥不可及,挠的你心痒痒,得不到的最美好,拥有的却不懂珍惜,人性使然吧。

写到这里想起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的《失乐园》,一个有妇之夫和有夫之妇偶然相识,狂热相爱,但他们经历过婚姻,知道再浓烈的感情再炽热的爱都会因琐碎生活和朝夕相对而变得平淡乏味,而他们在深爱的那一刻无比坚信爱对方,他们想要让这份爱永恒,所以他们选择了让爱定格在最热烈的时刻,所以他们缠绕相拥自杀。摇头叹息,人生实苦,我还是平淡的活着好了。

也许就是这样吧,求而不得是遗憾,难以忘怀;求而得之是琐碎,不胜厌烦。

谁又能道得清说得明呢?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2

就应说对于现实-理想这一主题的反复拷问是我最喜欢《暗恋?桃花源》的地方,陶渊明式的理想主义显然过于虚弱,美其名曰憧憬着一个完美的理想,实则这一理想却是以全然丢弃现实为前提的,是乌托邦式的。

江滨柳作为现代陶渊明式的知识分子,把感情作为理想的唯一寄托物,40年来日思夜想,实际上却一边娶妻生子什么都不误,可见其亦有软弱妥协的一面。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之外,他无疑把云之凡当成了精神补品,用相思这样隐性的自我折磨来虚弱地对抗现实,在显然更像是一种逃遁,而非追求。老陶和江滨柳的不一样即在于老陶是个十分现实的人,即使他误入桃花源,也仍然记挂现实中的一切,想要回来。他的愿望是把桃花源里的三人生活方式移植到现实中,为此他甚至咽下戴绿帽子的屈辱,在这一点上他无疑是一个勇敢的实践者。当然,那里的江滨柳和老陶无疑都是符号化的人物,他们给出了人们在应对现实-理想这一问题时可能出现的两种不一样反应,但无论他们的经历有何不一样,最后都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

桃花源里的袁老板和春花幸福美满,现实中的袁老板与春花却彼此埋怨伤害。他们以前也象江滨柳与云之凡那样期盼着相偎相依,而真正在一齐时,才发现所谓的完美只是海市蜃楼。那么如果江滨柳与云之凡真的就一向在一齐,难道就会真的幸福吗?《暗恋》就像是一个将醒未醒的梦,而《桃花源》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与《暗恋》那种安静伤感的氛围不一样,《桃花源》却是极富感染力的喜剧。但是,嬉闹之间,又含深意。在舞台上的那个井是一个神秘的符号。

老陶一进入桃花源便遇见桃花源中的那对白衣夫妇。如果说能够把水井看成桃花源的象征,那么,寻访桃花源在另一种层面上讲,能够理解成人类想回归最原始那最初的自然状态。因为从现实来看,井象征着一种简单安然的世俗生活。不是当下杂乱无序的生活,那是我们想象中古代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平凡却幸福的日子。我们理想中的古典式日常生活,就应像白衣夫妇那样,悠然和睦,岁月静好,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安然地生育后代。然而现实却是活在古代却毫无古典浪漫的老陶春花袁老板,或是苦苦守望着早已破灭的古典感情的江滨柳和云之凡,或许还有江太太。在本剧的高潮部分,即两部戏同台演出的段落,井成为了两个剧团现实场地的分隔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分隔物何尝不是联系物呢,联系着《暗恋》和《桃花源》,杯具和喜剧,戏剧和真实,古典和现代。这种强烈的比较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好像哪里缺了一块,就像那一块尴尬留白的空白幕布。剧中,桃花源导演袁老板发现布景上的一棵桃树只剩下一台军队约60余万人。从1950年起,原本随国民党来台的60万士兵,在台湾实施义务兵役制后,逐步被年轻的本省新兵代替。在台湾经济进步的脚步中,他们仍然是被牺牲的一群,大部分晚景凄凉,少有人关注。几十年来他们的肉体虽然在台湾,但心灵仍然寄托在那遥远的家乡。虽然过了几年开放大陆探亲,但很多人已经等不到那时候,连魂都归不了故土了。

当年来台湾的那些老兵此刻还健在的已经很少了!他们的根在大陆,他们一生都想着回大陆看看他们的亲人,有的老兵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有的老兵到老都未能如愿如果他们还健在的话,他们也是最期望让两岸能够统一的人!埋藏了四十多年的眼泪在这一刻最后在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眼中决堤,时隔半个世纪,这两只手最后又紧紧地握在一齐。观看《暗恋桃花源》这部影片之后对我的启发很大。使我认识到了很多之前没有认识到的问题,和一些之前完全没有过的一些想法。有的时候,我们苦苦追求的看似完美的事物,真正到了我们的身边时,却反而没了那种我们的认同感,感觉没有我们之前追求的那么完美,感觉被骗了。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每个普通人都应经历过这种事物。而对于我们永远达不到的东西我们因为不得而痛苦。即使明白得到之后也不必须完美

在这种状况下,要么去我执,要么在苦苦追求饱受折磨。我想,虽然大多数人都就应想要去我执,从欲望中解脱出来,但我觉得能做到去我执的人还是少数。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就应寻求让我们不再痛苦反而觉得快乐的方式来追求我们的理想。把奋斗的过程当做一种快乐,淡化结果。而且要适当降低对自我的要求,对我们所追求事物的追求,尽量使自我在追求的过程中享受到追求拼搏奋斗的快乐。对于感情,虽然真的是感情在一齐必会死于生活的单调,不聊和摩擦中。但我觉得,这些能够尽量的避免,能够透过努力来维持感情的完美性。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3

桃花源里,男主的家庭一团糟,于是到桃花源里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可是回到现实世界,家里还是一团糟,净化的心灵也分分钟破碎。男主追求着平静的生活,却只能把生活对付过去。

暗恋里,男主想追求初恋,但是来到台北没有初恋,将就着娶妻生子。男主追求着爱情的纯洁,却只能把生活妥协下去。

在现实中,两个剧组更是乱糟糟,都追求剧集的完美,排练不受打扰,却只能随随便便对付着排完。

暗恋里,男主想了初恋一生,到头来心上人归来,却也找不到想要的感觉,只剩下遗憾。而排练时一直寻找刘子刘子骥的女人,却早已经把刘子骥什么样子给忘掉了。对追求本身的执念(过程),早已经超越了追求的目的。

那生活呢?生活里,重要的是过程,还是目的呢?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4

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喜剧与悲剧,却在同一个舞台上一起彩排,尤其是当演员们都串到一起的时候,更是极具喜感。然而笑过以后细想,悲剧与喜剧的穿插,不正是每个人起伏的人生嘛?喜剧与悲剧本就是一体。比如《桃花源》。老陶到了桃花源,他真的快乐吗?春花和袁老板看到老陶先是以为他死了,后又认定他已经疯了。他们不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他们因为现实而失去了理想。这无疑是可悲的`。而《暗恋》中,当云之凡与江滨柳在40多年后重逢,那一刻,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喜交加,百味杂陈呢?整部剧有一个疯女人串成。他在苦苦寻觅着什么。正如她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一个混乱的世界上寻找理想和现实的平衡点。  品《暗桃》起初却有强烈的喜剧效果,但当老陶回武陵寻找妻子的时候,便有了另一层意义上的悲剧色彩了。或许现实与理想的分离,物是人非的痛楚才是《桃花源》真正想要传达的意义吧。如此一看,两部看似毫不相干甚至截然相反的话剧便有了一个重合点——依旧是理想与现实的截然不同,依旧是带着遗憾的无可奈何。所以,我觉得这部话剧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巧妙地将两个毫不相关的剧本合为一体,且表达了其内在的深意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5

时间快到12月了,它催促着我赶快写这篇欠了许久的《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初次公演是在1986年,演到现在已经32年了,仍然场场爆满。我上次看这台话剧是2016年11月12日,看完就该写的,但是一看就不由得投了太多的情感和情绪,看完后半个月回想到剧中细节都情难自禁,以至于无法客观调动思维来写些什么。时间快到12月了,我要去看今年的演出了。如果不在看之前写出来,怕是不知又要拖到几时了。

《暗恋》是现代悲剧,《桃花源》是古代喜剧。因为剧场工作人员的疏忽,使得两台完全不相干的剧,不得不同时在一个舞台上排练,互相干扰,场面杂乱,人员混乱。真是想想都烦死了!但是赖声川就有神奇的创意,把两台剧融合在一起,形成戏中戏的模式。这样《暗恋桃花源》就有了三个层次,《暗恋》和《桃花源》原本的剧情各是一层,戏外不满演员表演的导演、寻找刘子骥的疯女人、混乱的剧场又是一层。如此混乱,必须有一个核心把这些毫不相干的东西串联起来。

《暗恋》讲的是:上世纪40年代末,一对生活在上海的情侣江滨柳和云之凡,因内战而离散。江滨柳来到台湾,苦苦寻找在大陆的云之凡,却一直了无音讯。而后,找了一个人成家生子,蹉跎此生。风烛残年之际,两岸恢复通信,江滨柳得知找了半辈子的云之凡,原来就在台北。于是,他登报寻找云之凡,在有生之年得见梦中情人最后一面。原来云之凡也经历了和他极其相似的人生轨迹。只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本该是两条相交线,却变成了咫尺天涯的平行线。

《桃花源》讲的是:渔夫老陶因不满妻子春花与袁老板出轨,愤而离家出走,误入桃花源。在桃花源,老陶遇到了跟妻子春花和袁老板长得一模一样的相亲相爱的夫妻二人。老陶和他们在桃花源欢心美好地生活了一段时间,想把妻子春花也接来。回到现实的老陶发现,春花和袁老板已经生活在一起并育有一子,却过得并不幸福,自己想再回桃花源却再也找不到来路了。失散了的江滨柳和云之凡互相追寻;老陶、春花、袁老板追寻幸福生活;一个导演追寻白色山茶花般的初恋;一个导演追寻逃跑了的桃花树;疯女人追寻刘子骥……每个人都在追寻想象中的美好。“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因为追寻不到而成为最美好的想象;因为最美好的存在在想象中,它就不在现实中,而人又偏偏要找一个现实中的对象投射想象中的全部美好,而现实中的对象往往在承载了人想象中的全部美好之后,突然而又必然地偏离轨迹……喜剧的本质是悲剧。

《桃花源》中各人在一场笑闹之后也终归不得其所。而《桃花源》也是对《暗恋》的解构。焉知江滨柳和云之凡如果在一起的一生不会变得像春花和袁老板在一起之后那样互相厌烦呢?而《桃花源》还有对自己的解构:心境是可以随念转化的,桃花源里的老陶看到和奸夫淫妇长得一样的一对情侣亦能和谐共处,在现实中如果愿意也可以。一念烦俗世,一念桃花源。有了《桃花源》,《暗恋》才不会沦落到悲惨无解的境地,它给悲伤提供了更多可供人思考的空间;有了《暗恋》,《桃花源》就有了情感的厚度,使那些轻薄的笑闹都有了重量。我最喜欢《暗恋》最后一幕,云之凡来见江滨柳。江滨柳问云之凡是什么时候看到寻人启事的。云之凡本来想撒个慌,说一看到就过来了,却又改口说实话,五天前就看到了。而江滨柳也并不追问为什么看到后等了五天才来。两个人的个性、情感、默契,彼此心里完全明白。云之凡要走了,已经走到门口了,江滨柳才最后问出埋藏心底多年的最重要的话:“这些年,你有没有想我?”(每次看到这里我都泣不成声。)其实,答案他心里肯定是知道的,只是他想听云之凡说出来。云之凡说:“我写了很多信到上海。直到我哥说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老了。”然后,云之凡从门口慢慢走回到江滨柳身边,慢慢俯下身拉着他的手,说:“我先生对我很好,真的很好。”这一幕戏,我最喜欢金士杰和林青霞的版本。虽然,我很喜欢黄磊,比较了几个版本之后,发现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金士杰的演技确实比黄磊更胜一筹。黄老师演年轻时的江滨柳是最好的

90年代的版本中,林青霞往舞台上一站,那就是云之凡,就是白色山茶花。最近,又看到现在年过花甲的林青霞和汪涵演这一段,因为年龄接近就更自然了。很意外的是,汪涵第一次演舞台剧就展现出高超的演技,非常好看。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精选集锦相关文章: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作文1500字心得 - 5068儿童网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3000字精彩影评 - 5068儿童网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九年级作文范文精选5篇800字 - 5068儿童网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范文5篇 - 5068儿童网

话剧暗恋桃花源观后感大学作文 - 5068儿童网

话剧《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范文 - 5068儿童网

《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优秀作文 - 5068儿童网

    11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