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观后感最新汇总

醒婷 1158分享

《变脸》是一部1997年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的动作剧情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变脸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变脸观后感1

当时是饭后休息,想随便搜一场电影看,推荐里出现了一个脸谱的头像,一个人抱着一个孩子,可能是情感片吧?我想。

因为对传统文化和曲艺类感兴趣,也蛮喜欢情感片,就点了进来。

电影开始,我就被活观音的扮演者吸引,蛮漂亮的演员扮相,却不知是男是女?好奇。

结果一口气看完了这场电影,甚至边看边哭——被剧情深深打动。

在这里我看到了艺术之美。活观音的扮演者,他的戏曲艺术功底深厚,扮相雌雄同体,难辨男女,表演也是意味深长。

我看到了英雄之美。既有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又有英雄的平凡伟大。

我看到在一个饥寒交迫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尚且不易,但其中的人性之美,人与人间的尊重与信任,关爱与怜悯,知恩与图报……在一个个小小的生命,在恶劣的环境中,在灾难困苦、饥寒交迫面前,一一凸现!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在那样一个资源匮乏,环境恶劣的时代,他们却有着现代人甚至所没有的幸福,尊重与信任,照料与帮助,甚至是以命相抵的帮助!

现在的时代,没有那样的炮火纷飞,没有那样的饥寒交迫,我们有吃的,有睡的,有充沛的阳光,还有眼花缭乱的游戏和高科技。但我们有这种心灵的热血与厚实吗?尊重与心心相惜?肝胆相照与舍命相救?

我们都在追求美好生活,究竟要什么样的美好生活?

我们都在追求幸福快乐,究竟要什么样的幸福快乐?

我们都希望情感充沛,充沛的好生活怎样才能得到?

是要反省自己。

像变脸王那样,努力的强大自己,去信任、帮助别人。

像小女孩那样知恩图报,舍命报答。

还有像活菩萨那样的尊重与理解,竞争与信任。

变脸观后感2

《变脸》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昨天又是重温了一遍,每次看完格些天总是想再重新欣赏一遍,它总是那么吸引我。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我没用肉体,我只有灵魂。”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或多或少是一种偏执,但是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讲那可能是一种信仰。当然这一部分人中不乏英明神武的成大事者,也少不了罪恶满贯的盗世之徒。他们的追求不仅仅囿于那肉体的快乐和感官的刺激,他们对于人类生命稍纵即逝的局限性,已经有了客观清醒的认识,所以怎样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升华自己的生命,成为其当务之急之事。这时使命贡献出了灵魂,灵魂抛弃了肉体。

从小里说,一个人的骨气,志气胜过其所拥有的一切经济,物质条件。从大里说,世界历史长河中无数风流人物或其丰功伟绩不过也终成灰烬,然而有一部分人留下的著作,信念,原则,理想却穿越了时空,成为了亘古不变的精神。电影《变脸》所要阐述的不仅仅是那么一个简简单单的警匪故事,而更多的表达了一种意识——一时的善恶,时时的肉体,永远的灵魂。由于卡斯特.特罗伊误杀了肖恩.阿奇尔的儿子,这个既为公又为私的大牌警探就开始了与其不共戴天仇人的斗争。客观的看肖恩.阿奇尔并非没有一点徇私报仇之情,但是同样是出于警探应有的正义感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使他成为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就连周围的同志也认为他是死板的,无趣的。但是从大的原则上来说他是正确的。

而卡斯特.特罗伊的确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但是他同时是一个好哥哥,很懂得如何生活,而且有幽默感,张的帅,有霸气,能讨女人欢心,能够为达到某个目标而不择手段。但是他没有同情心,没有爱心,除了他的弟弟,他最爱的是钱以及吃喝玩乐。在大的原则上他是邪恶的。 但当这一切因为要调查炸弹的地址而改变的时候,肉体与灵魂发生了冲突,未洗心而革面使得两个仇敌的世界对换,他们真正置身于彼此的生活。

卡斯特.特罗伊用其随遇而安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使得其不仅成为了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而且他运用纳粹盖世太保的手段成为了消灭坏人(他的朋友们,情人们)的能手。正当他以幽默,以左右逢源的能力很适然的成为新的好丈夫,新的好上司的时候,他也郁闷了,因为伊夫同样因为他杀了自己的儿子而痛苦异常,这时他才发觉即使很好的扮演了这个角色,灵魂也是永远不能替代的。虽然他想过要从新开始他的生活,但是就如同他一眼就看透女儿吉米是因为弟弟麦克的死而逃避现实生活一样,他永远不可能在这个家庭中安心的生活。因为他是凶手。

肖恩.阿奇尔以他那古板的正义感却没有在开始很好的适应变脸后的角色,刚刚进监狱时,与杜巴打架时的吃力,差点让弟弟布拉克斯.特罗伊看穿,当他扮演流氓的姿态时,他内心的痛苦从脸上可见一斑,但为了在恶人堆里出头,只有更恶才像卡斯特.特罗伊。但是他的善良和正义感还是占了上风,他不愿让肉体影响灵魂的纯洁。当他和杜巴一起越狱时,他告诉杜巴我没有碰你的老婆和女儿,他们很爱你,他们在等着你,让我们一起出去。而且在越狱途中他从不滥杀警卫。出去后的他找到了利奇和萨莎,当萨莎看到这个虽然混蛋,但让她一直深爱的男人时,主动以卡斯特.特罗伊喜欢的方式投怀送抱,但肖恩.阿奇尔仍然以灵魂的原则为准,没有占萨莎的便宜。

“你和以前看到的我不同,我向以前的我所作所为而向你道歉。”

“多漂亮的衣服”

“当然,它是你的”

“多可爱的孩子”

“当然,他也是你的”

肖恩.阿奇尔以他特有的方式摸着孩子的脸,眼睛里滚着闪闪的泪光,当他把亚当叫成自己死去的那个儿子麦克时,萨莎被这种陌生的表情和称呼吓坏了。她哪里知道他眼前的是个有情有意,有原则,不因肉体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使初衷有丝毫改变的警探。

“我们还是喜欢彼此原来的样子,我们还是换回来吧”在对峙中卡斯特.特罗伊说。

“我被你夺走的东西无法交换”肖恩.阿奇尔说。灵魂与肉体的痛苦与矛盾在撕扯着阿奇尔心。

当卡斯特.特罗伊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弟弟死去,他难过的用枪拄着脸,旁边的警察说:“为什么这么难过,这不过是布拉克斯.特罗伊。”他一枪打死了这个警察,然后帮弟弟最后一次系上了鞋带。那时他终于也同样体会到了肉体与灵魂的真正痛苦。

肖恩.阿奇尔在离开萨莎时想用自己特用的抚摸来触碰一下她的脸,可是最后他还是把手收了回来,因为萨莎正在担心自己(肖尔.阿奇尔)如何杀了他的情人(卡斯特.特罗伊)。而他正打算要这么做。可没想到萨莎最后还是死在他的怀里——善良的灵魂。也许她真的是死得其所。

当电影以吴宇森必有的结果——正义战胜邪恶,最终收场时。我想电影还在继续,也许在人们心中,也许在历史长河里。

2005年世界首例人面移植手术的成功,使得电影荧屏以科学作为平台真正降临到了我们的生活中间。灵魂与肉体的争论与探讨更将延续。

变脸观后感3

相信听到“变脸”这个名字,很多观众都会像我1样为之心头1颤,脑海中会开始想象影片究竟会以怎样1种方式为我们展现“变脸”时的血腥场面。

但是真正看完这部影片才明白,导演的用心的地方绝非在于唯一短短2分钟还半遮半掩的换脸手术场面,真实的心思都投入到了对主人公双方交换面容与假装的身份后,性情与处事风格的不变与个人身份定位的渐变。

究竟是内在决定外在还是外在体现内在?究竟是外表影响个性还是个性安排外表?这是导演通过这部影片抛给我们最深入的悖论。

我想试着通过对以下几个镜头、情节的理解试着去解释这1悖论的论点。

首先是由约翰?特拉沃塔所饰演的探员西恩这1身份,在变脸前后的变化非常剧烈。我暂且用寄主与宿主这两个词语分别指代他人眼中的身份(即外在)与思惟的主观身份(即内在)。起初宿主与寄主都是探员西恩,透过他写的日记、他同事、上司对他曾的评价和他的办案方式可以看出:寄主西恩是1个英勇正义,但缺少足够上进心,求稳求实的人,他酷爱着他的家人但却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他的爱与关心。因而宿主西恩看起来老实又顾家是1个标准的好爸爸好丈夫好探员,但也仅此而已,这样的外在很难让观众将他与“魅力4射”、“充满热情”等词挂钩,而他对妻子的性冷漠对女儿的呆板教条的管理也正印证了这类观念。但是当寄主换做是由尼古拉斯凯奇所饰演的反派时,这个外在还是宿主肖恩的形象产生了足以引发所有与他接触的人的注意的改变。由于寄主也就是内在由肖恩变成了反派凯斯特,宿主肖恩的1颦1瞥都散发着1种痞帅痞帅的魅力,变脸产生后的宿主肖恩恍如是1个行走的荷尔蒙,移动的青春修炼手册,他在烛光晚宴上的骚话让妻子为之兴奋,他以毒攻毒的教育方式让女儿为之青睐。那时的他好似老婆,灵魂的伴侣、女儿,蓝颜的知己。我们此刻切忌被突然帅气了的外表冲昏头脑,观者应时刻铭记这些外在的表象都是来自于内在的变化,都是由于寄主已变成了1个深谙处世为人、尝尽江湖险恶、极富撩妹技能的花花公子、恐怖份子、大英雄主义男子。也就是说真正影响他人对宿主肖恩的形象认知的变化的是来源于内在操纵着宿主的寄主的变化。因而可知内在1定是可以安排外在的。

但是外表是不是也能反过来影响内在呢?我们回顾这样1些镜头:当披着宿主凯斯特脸皮的寄主肖恩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反复的念道自己是肖恩时,当他面对凯斯特的情人和他们的私生子时,当他低劣地模仿着凯斯特的残暴差点了结了狱囚时我们可以窥伺到宿主肖恩这1内在的转变;他仿佛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他仿佛很享受宿主凯斯特外表所散发的个人魅力;他内心乃至愿意接纳仇人的儿子,并视如己出;他,寄主肖恩居然变得像1个杀人机器1样冷血无情。很难想象1个人在面容外在与他人眼中的身份都已然化作另外一个人时,自己的本心还能保持如初。寄主肖恩他尽力了,在经历了变脸成凯斯特,企图证明自己不是凯斯特,又暂时为保全自己认同自己是凯斯特直到终究重新变脸成肖恩,他自己!肖恩已保有了1个人最大的初心,但是他终究还是变了,我们看到影片快结束时,肖恩将小男孩带回了家,视作义子。我们可以断言这类事情在变脸产生前是绝对不会产生的,而我们不能断言的是,肖恩以不同态度看待仇家儿子的这1内在变化究竟是源于自己对凯斯特情人死前托付给“自己”的遗言还是源于自己视凯斯特之子为其子的身份纠缠。但不管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起因皆是出于自己曾由于外在的变化,潜意识下内在身份的悄然改变。我们无妨换位思考,假定把我们放在宿主是凯斯特,身畔是刚刚还和你甜言蜜语的陌生又熟习的“情人”那样1个环境下,我们还能否不对眼前这个和你和她都长得几分类似、能“1眼识子”的儿子产生任何1些情素?答案明显是不能。这也就正印了悖论中的反向观点,外在的确也是可以改变1个人的内在的,他的身份认同感乃至他的价值观、家庭观。

在肖恩将险些完全毁容的面容重新换回时,他人以为他又找回了自我,的确在妻子、女儿、同事眼中那个熟习的肖恩又回来了。但是对他自己,相信那将会是1个不1样的新生。

变脸观后感4

之所以5261说极致,因为《变脸》是迄今4102为止吴宇森在好莱坞最成功、也是在最1653举足轻重的一部作品。这部电影无论是艺术,还是票房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成功。十五年过后,重温这部经典依然感慨万分。

提到吴宇森,我们不能不谈他的“暴力美学”。迄今为止,虽然我找不到对“暴力美学”的明确解释,暴力与美,看似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吴宇森把他们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电影中,暴力占了大量的戏分,可正是这一个个或是惊险,或是柔情,或是感人的场面,让我们获得了充分的视觉享受!

特拉沃塔杀不杀凯奇已经无关紧要,是否能换会自己的脸也无足重轻。我们在影片里,更多的看到人性的复杂,与凄美。凯奇看上去是一个穷凶极恶的魔鬼,可是在平时玩世不恭的他看着自己唯一的亲人从高空上坠落,自己的眼眶也湿润了。毕竟他也是人,或许大多数时候,自己都是在身不由己的工作。

而真情也总是在枪火中不合时宜的涌上心头,如同《无间道》陈永仁看见黄警官坠楼惨死一样,他们不痛苦吗?也许下一秒中,这情感又会淹没在那种似乎是命中注定的身不由己里。

凯奇在变脸后,为“妻子”准备了烛光晚餐,这是多么浪漫的事呀,我们想象,凯奇知道什么是家吗?他渴望,但命运无法给他这个机会,也不许他有这个机会,可怜的人,终于能在一个安稳的夜晚,和自己心爱的妻子,一起进入甜蜜的梦想...

对于年幼的亚当,本应是阳光彩虹的童年确无情的被暴力抹杀了。特拉沃塔在此时,挺身而出,抱住了亚当,冲了出去,那一刻,他们超越了人性的隔膜,特拉沃塔的父爱战胜了FBI的子弹...

其实,电影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与生死与共的道德。而这恰恰是当今社会所不具有的。也许正是这个电影,让无数人记住了凯奇那忧郁的眼神,记住了亚当那可爱的微笑,记住了世界上那最美的东西!

变脸观后感5

下午,坐在阳光里,膝上摆着微烫的VAIO,手下噼里啪啦难闲地与朋友胡扯,在这样的两个小时里,DVD里放完了吴宇森的变脸Face Off

这样热闹的片还是有人分享的好,虽然整个过程我都兴趣缺缺,但当字幕滚出,舅妈兴奋地夸奖着这片有意思时,自己多少也被感染上几分高兴,此刻日头已经偏西,与家人渡过了一个轻松的下午,影片如何也就是其次了

影片主题即是正与邪之间的错位与决斗,甫一开场是全剧的起端,几分钟的标准慢镜头里,生活幸福的sean死去了,在他意识到怀中的孩子已经永远睡去的瞬间,从此活下去的是一个同样叫做sean的一心复仇不近人意的男人。

复仇—混合了恨的愤怒与爱的冰冷,自出现小说戏剧之时就成为编者的心头爱。

它的产生轻而易举。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伤害,一颗子弹或者一句话语同样是流血。耶和华说,流你兄弟的血的人,必流他的血,比起什么打左脸递右脸来得真理,而这几乎是人类除去食色性也外在种族历史上惟一彻底贯彻到的真理。

它的发展理所当然。痛失妻子的性格硬汉下一刻要做得是面无表情地提起一把AK47,行凶不利的恶徒会招摇着扭曲的伤疤出现在又一次遭险的英雄面前— 不说其他,这个主线真是为如今的电影编剧提供了万能的情节理由,为星辰征途(?)和私人恶趣(??)同时铺平坦荡大道。以复仇之名,主人公任何行为都被赋与了“虽千万吾往矣”的易水寒,哪怕是发起暴动破坏国家监狱这样毫无社会观念的个人主义。

从这点上说开,影片中的黑白极单纯,Troy只是一个疯狂的人渣,而对于戏中重点—主角颠换面容乃至黑白的颠覆,导演有够避重就轻,单依靠 Nicolas Cage 的独戏来痛苦内心的挣扎,外界冲突和道德妨碍几乎为零(狱警之类为枪战而存在的东西请忽略吧),在Sean面前的黑帮人物完全就是些吸吸毒搞搞妞的良民,不但意气而且还附加温情(光头大叔,在你的带领下颈侧中弹如今好流行…),连与警员混战时,都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了Sean扣动扳机的犹豫,果然是单纯的枪战片呢。

白鸽,又见白鸽,当场景换到教堂时,俺满心一个声音:吴大叔,您真是一个执著有信念的人!犹记当年在一部老片见到你,尚还精瘦的年轻龙套双臂一展“导演不是人,导演是神!”背后祥光万丈,弓虽~俺崇拜

慢镜头,还是慢镜头,虽然时间漫长得引人恶搞,但黑风衣一抖,拉风无敌。


    相关文章

    1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