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电影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

醒婷 1158分享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984》电影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1984》电影观后感1

书中的人是生活在黑暗中的——而我相信没有人是愿意生活在这样的黑暗之中的。 《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在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的没有自由的世界。书中无所不在的注视着你的老大哥、无所不在的束缚、身边那些随时随地可能消失的人们,是这样的让人毛骨悚然并且压抑沉闷。而奥威尔笔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让人觉得冰冷到骨缝里,所谓的一男一女在一起只是为了党的任务而非人之常情,后代却也是党的间谍。这是什么样的党,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啊!这样的情况比封建时代的道路以目还要严重。也许我的看法和作者要表达的不是完全一样,不过这却是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真切的感受。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首先, 我认为思想自由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权力的触角不能真正直接地触碰到思想。

《1984》里是没有思想自由的。这就让整本书透露出一种无比压抑的沉闷的感觉。思想自由是最基本的自由。即使我们在没有人身自由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拥有思想自由,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个自由的人。就如霍金之思想驰骋。只有思想自由的人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进一步说,思想是一个人真正区别于别人的东西,同样,思想自由也是我们真正自由的条件。我可以想象失去人身自由的场面,那必定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但是我真正无法想象的是失去思想自由的场面。那必然是黑暗的绝望的压抑的生活,就像温斯顿生活的那个年代一样。

那个年代是荒凉的、破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精神上亦然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下,人民——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具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的生活亦是苍白的、茫然的、缺失方向感的。为什么这样强调“人”的定语?我们这样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人民必然是痛苦的。他们的痛苦(也就是一般人的痛苦)是浅层次的痛苦。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痛苦,也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种艰难的处境。就是说他们不知道生活为什么会这样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去想为什么会这样。社会的顶层人员,他们或许知道事情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他们痛苦与否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想试图去改变这种状况并为之付诸行动。从这一程度上来说他们的痛苦并不是最深切的。最痛苦的社会群体在我看来应该是“温斯顿”们。他们接触不到核心的东西,但是他们却比一般民众较为了解让事实变成这个样子的原因。这一社会群体的人对现状感到困惑、迷茫,他们觉得未来是漆黑的,他们希望可以打破这种黑暗。而且让他们痛苦的不仅仅是现在,更有他们面对现状的浓重的无力感。他们不是被一根谁系的线栓住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行动,他们是被一张细细密密的网千般缠绕捆住了不能行动,电幕窃听器还有随时可能在你身边的思想警察,这些都给人一种束缚着的感觉。整个社会里除了你——也许有别人,但是你们彼此都不知道——想破茧而出没有别的人了。有人了解真相却又无所谓,有人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他们都比“温斯顿”们轻松。

就是因为思想自由的极度缺乏造成这种压抑的氛围让我整本书看下来觉得眉头都抬不起来。

思想自由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渴望拥有思想自由却没有可能拥有的人是很痛苦的。我不能忍受也不敢想象没有思想自由的日子。思想自由不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没有思想自由我们不能有意义的生活。

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这是1984给王小波留下的印象。对于一个经历过____,在每一篇文章里的每一个字句里都散发着对思维自由与快乐的渴望的人来说,这本书在1980年给予他的感受想必是震惊与彷徨中又带点唏嘘。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这是美国时代周刊对1984以及动物农场的评价,注意其中的一个词,自由,到底什么是自由,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又在于何处。至少我认为,在1984中,这种自由是思想及言论在不直接触犯他人利益前提下异于他人的许可,及思想的自由,追求自认为正确的真理的自由,不管它客观上是否正确,但是你不得反对人家去思考,去发表。也就像其中所说的,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毫无疑问1984中的世界是对这种自由抹杀的极端反例,政府利用各种方法,近乎于残酷的把人的思想方式彻底扭转,只会接受和彻底认同,个体的思维不复存在,真正的思想只存在于统治阶级的脑海中。

不得不说,1984是集权统治的完美典范,把整个社会完美控制在对于对统治阶级最有利的状态之下,极端稳定且易于控制,并且这种稳定在统治者不改变自己做法维护这种秩序的情况下我认为它几乎是不可能被打破的,因为作者在书中总结了推翻统治阶级的几种状况,首先他把社会分成了三个阶层,上,中,下,上即为统治阶级,而中则以认为是满足了温饱问题还有余力的人,而下,则是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而被推翻统治,作者认为有四种状况,一种是出现一个强大的中等人集团对其进行推翻,一种是自身失去统治意志,一种是残酷的统治让下等人觉得无论如何也无法生存从而进行反抗,一种是社会外部力量,简单来说就是强力的侵略导致权力的丧失。

而我对自身失去统治意志的理解是统治阶级自身的内部斗争,对强大的中等人集团出现的理解是当民众在物质上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民众将会去思考当权者存在的意义所在,而不是像曾经一样向野兽一般蒙昧的只顾工作,而当他发现统治者的存在对他的生存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反而带来一些束缚之后将会反抗,而这种反抗将基于思维上的自由,因为他们不是无产阶级,他们在已经有了自己资产的情况下而冒着更大的风险区革命,为的必定是更加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制度的改革,活者自由而不是像物质条件供给不足时为生存而斗争,也就是下等人的反抗,这反而更加恐怖。因为纵观世界历史,下等人起来反抗,也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农民起义,或者是无产阶级的所谓革命,实质上仅仅是权力的又一次更替,因为他们反抗的理由是为了物质上的利益,他们被别人压迫,现在他们受不了起来造反了,一开始是为了自由,为了改变黑暗,但最后他们又会去压迫别人,这绝对称不上是真正的革命,只是权力更替,原地踏步,毫无进步,所以我不认同书中那句“如果有希望,希望只存在在无产者的手中”。

但是1984的世界彻底根绝了除统治阶级自身发生问题之外的其它导致权力丧失的所有情况,首先他控制了所有东西的产量,即不会让太多人很好的解决温饱问题而有精力去思考统治阶级存在的合理性和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导致太多中等人的出现,也不会让太多人饿死导致下等人的反抗。接着,他控制了所有人的思维,即让所有人都不会思考除了政府要你思考的以外的东西,甚至用了消除自由上帝等词汇的存在导致这些思想无法传播(这是我见过最牛的办法),也就是更根绝了强大中等人集团起来反抗的可能性,接着,那个社会只存在三个国家,每一个都处在这样相同而又诡异的社会状态下,各自明白大范围战争对统治的不利,但战争又是存在且必须的,因为他们把战争看成了一种控制资源的方式,也就是当粮食等必须品产量过剩将会导致很多人摆脱整天为了满足温饱问题而奔波而无暇顾及其它的情况时,政府将会用战争来解决这些“过多”的资源,从而达到国内的稳定,这也就是所谓的战争即和平。所以,统治权只掌握在统治者手中,而极端的个人崇拜也间接消除了统治阶层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极端稳定的社会。

可以说这是____或者苏联社会主义时期的最终进化版本,而在这种极端稳定的情况下,为了继续发展科学,而不导致科学的一些客观理论和统治阶级的理论,如1+1=3产生冲突,统治者又发明了一种很牛的东西,双想,即在思想里存在两套思维模式,在平常情况下用那个极端政府所需要的思维模式,而在做一些科学研究的时候用客观的思维模式,起初我根本不相信这种情况的存在,但是____的种种事例,或者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存在证实其实双想的大规模存在时很有可能性的。

比如当你刚想发表一个不同意见但却发现所有人说的话都和你相反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附和他们,虽然最初的想法还存在,但是它却被你压在了心底,并且当你想起它的时候你还会不由自主的去排斥它,且潜意识还会告诉你甚至强迫你去相信大多数人的想法,而这种情况大规模出现既是____的时期,在那样一个屋子匮乏腐败黑暗的时代,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但这个时候面临的压迫不仅仅是大多数人意见的不合,甚至是肉体精神上极端的摧残,所以在表面上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毛主席始终都是中国的红太阳,所以双想作为政治制度方法的存在是具有可行性的。

所以,一个社会,它解决了温饱,科技发展,社会稳定问题的时候,它看起来实在是很完美,但是它被全世界人所唾弃,它的存在更是西方世界极力阻止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社会发展的真正定义不应该是科技,物质上发展的稳定,因为社会的发展其实基于每个个体发展,而个体的发展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将再不局限于物质而是思维。

做一个比喻,古代社会的一辆马车,这几乎是贵族才能拥有的,而对于现在机械横行的社会来说,一辆马车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罢了,但客观来说这同样是一辆马车,所以,科技在发展,但人类主观上来说,科技带给人类的乐趣,并没有向客观上那样在发展,所以科技的发展亦或者说物质的发展绝对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活着本质标准。但是我们是否发现,欧几里得的几何,孔子的论语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始终能让我们体会到这其中所蕴含的思,维的乐趣,这种乐趣绝不会因为时光变迁而有任何改变,因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本性,所以社会的进步在于使人们在思想上能享有趋向于有平等的权利,能有发现与获得任何乐趣的权利,让这个社会变得参差多态(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源)而对这种人类本性所蕴含的幸福进行彻底抹杀的极端,就是1984中的世界,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所有人对此进行抵触,它违背了人存在的客观规律,它违背了本性。

所以真正发达的社会并不是人人都拥有无尽的资源,而是人人享受思维的乐趣并进行分享与探讨,这样的个体才是伟大的,而这样的种群,将是永远也不会消亡的,因为富有好奇且对乐趣充满兴趣的精神是永恒且不会改变的。这,才是科技的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所在,这也才是评定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准。而1984这本书所存在的意义,相信是希望这个社会,向前进。

《1984》电影观后感2

《1984》 在老大哥为首的政党下,生活的人们,似乎被教化了,麻木了,不再有基本的思考能力,不能有自己的思维,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控制了,没有了活力。 温斯顿,在那个被老大哥的政权控制的时代里,更像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更像是一个如何被转变思想历程的缩写。 在他的记忆深处,隐隐约约有着城市最初的印象,有最初生活的印象,有欢唱的歌谣,有母亲和小妹的影子,只是记忆的混乱,让他都难以确定,那些不断出现的片段,是否与影片有重叠的关系……不知他的成长经历里,是否被送进劳改所,是否受过少年侦查队的训练,而这一切不过是平常的驯化日常。 如同以奥布兰为首的教化工作,对温斯顿这类有着异类思想的改造,分学习、理解、接受三步,不断地进一步强化对老大哥的认同和忠诚。只是这学习的过程,更像是严刑拷打下的委屈求全,是对折磨的求饶,是对痛楚最深层的认识,而不是真正的认同。然而,囚禁的生活不会因为你的妥协而改变,紧接着的是对精神上的折磨,他们会迫使你放弃挚爱,出卖对方,放弃情感上最后的一根绳索。 

不断地通过三国战争来控制产品的消耗,控制国民分配和供给,通过电影、书刊、报纸等一切宣传途径,将反叛人物的行为扭曲,引起民众的愤怒和绝望,从小抓住孩子的思想灌输,建立少年侦察队,到处分布电幕和麦克风,监视人们的行为,伪造和篡改文件,摧毁一切不符合老大哥传统的档案……都印证着那句话:老大哥正在看着你。一切都不过为了从根本上控制过去而控制现在,控制未来,巩固高层集团的政权,一个有着双重思想的荒诞虚假的世界。 那些有着“思想罪”的人,无一不是从世界消失了,从档案中消失了,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不见。 这是一个可怕的世界,所有的一切仿佛就是谎言,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堆积起来的世界。 人们生活在谎言里,巧克力等生活用品,不断地克扣,单薄的衣物,发黑的面包,令人作呕的“胜利杜松子酒”,濒临倒闭的住房,然而政府还依旧不停地报道生产计划的完成,超指标达成,形成一个假象,关于生活满意度的假象,关于生活幸福感的假象。可人们的生活依旧贫困,依旧温饱不济,不断地边缘挣扎。

《1984》电影观后感3

电影开场不是不错的,仇恨的场面十分奇特,不是我等现代人所熟悉的,这个挺吸引人。

但是主角似乎一看就知道是个犯了思想罪的人,因为他的眼珠会转动,而且他在别人热火朝天的仇恨时,保持着冷静的样子,拿出日记本写日记好像也很容易,而且不一会儿就走到了妓女街,遇上了杂货店老板,与女孩对上了头,好像这一切做得挺容易的。

1984这部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主角的反抗与受刑,而在于展现专制集权社会的全面的统治理念。我是这样想的。

所以电影导演没有反复地表现这个社会的专制与控制,令我颇失望。原因可能是因为导演是英国人,没有这种体验。

《1984》电影观后感4

又看了一遍1984,第一次看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个理解力来看懂,在现如今拥有一些基本的辨别能力之后,再看此片,颇有感触。

在此之前先说个引,曾经听过一个当代装置艺术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总是以某种特定的形式被篡改的。”而这被篡改的历史自然在某一方面可能会被当权者所用,或是将民众的注意点引开,或者是索性将符合自己的价值体系镶嵌其中。有些时候,即使是专业的历史学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曾经发生过的事对于现在的影响才是这段历史对于当下社会的意义所在。而这样的历史早已经由于那些记录者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必然与原先的真实有些许的偏差,或多或少。所以在现如今的某国社会里,对同一件历史事件总是会有不一样的报道或者解读,以至于没有形成完整世界观的人无法界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虽然是关注的,却不一定有什么作用,随波逐流,或者放任自流成了这个社会的主旋律。

当然,同一件事必然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解读,那么作为以文字为载体的历史一定会有其片面性。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有必要将这列为一个大前提。

1984的世界里,对于历史或者相对来说更应该说成时事的捏造和篡改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相信这个世界要走到那一步,可能性非常低,甚至应该可以断言近几十年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极权情况。某国对于民众的消息封锁,最多也只能做到现在这样。至少P民们还可以____以了解某国在他国人抑或媒体心目中的映像。

在这个过程中,谎言会部分得到修正,而群众的监督至少现在看来对于某些领域(体育圈等)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而在其他领域,P民们仍然在承受着压榨和剥削,而这种方式似乎也以一种多米诺效应汇集到了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身上。这些人苦不堪言,至少现在来看毫无希望。无论是顺从抑或反对,无力的P民只能默默承受,最终导致个体乃至群体的部分人性的丧失。

人性的丧失一部分的表现就是对于真相的暧昧态度,一个完整的人格和人性应该是对于真相渴求的。

《1984》电影观后感5

《1984》是英国作者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它与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合称“反乌托邦三部曲”,也是一部令专制政权讨厌的书。老舒在这里给出了漂亮的解读。

书名: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

乌托邦(Utopia),提及这词的含义,可能更多会被理解成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的幸福国度,有点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但比桃花源更有组织)——但这是空想。不知道是哪位翻译家把Utopia翻译成中文“乌托邦”三字,感觉这三字用得很是绝妙:“乌”即“乌有”,整体意思即为“寄托在乌有基础的国度”。这种国度如果实现,会是如何?反乌托邦三部曲给出的是一个扭曲、变态、恐怖的状态。批判最深最辛辣的毫无疑问当属《1984》。

第一次看《1984》的时候,便已经感觉到一种畅快,在看的过程中不断去印证,只觉得整本书字字珠玑,句句真理。这书各种如何的好,大家也说得太多,就我自己来说,重读此书,依然觉得很赞便是。

普罗阶级与动物都是自由的,但是他们认知实际上被限制在极为有限的空间里边,甚至连基本的常识都被抹杀,“常识是异端中的异端”,因此这种自由是极为局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为缺乏理解力,所表现出来反而是一种心智健全。在大洋国(包括欧亚国、东亚国)里,普罗大众面包配给的不断提高,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等等,至始至终都是统治阶级制造出来的数据,可能有时你会觉得今年面包配给确实是比去年少了,但“事实”上,所有过往的资料(报纸、档案)表明,确实是增加了,你是错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1984》构建的社会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的,统治的手段则是无时不刻的思想控制和无处不在的监视控制。老大哥告诉你的就是真理,“2+2=5”是否正确,答“正确”或“不正确”都是不对,最标准的答案是老大哥说“2+2”等于多少就是多少。制造一个谎言,就需要用更多的谎言为之铺垫。即便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随意的篡改。“谁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粉饰的手段。思想控制不容得异端,因此需要无孔不入的监控,作为统治党的灵魂,老大哥无时不刻的看着你,工作、吃饭、如厕、性交,每时每刻。于是,异端思想从此无法传播。《史记·周本纪》载“(周厉王)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严,道路以目”,我以为一直这已经是极端了,但1984里,“道路以目”中的一丝表情都可能是被认为反动。明代的时候,据说有个官员在家里请客人吃饭,第二天明太祖朱元璋问他都请了谁,吃了什么菜,他一一作答,太祖微笑着说:“你没骗我”,想想那微微一笑中带着什么样的杀机。可能大致如此。

从第一页开始,男主角温斯顿已经死了,温斯顿犯了思想罪:思想犯罪并不必然蕴含死亡,思想犯罪就是死亡。不过死亡并不严重,毕竟能够“死亡”说明你曾经“活过”,最终的审判是“不存在”。在温斯顿被捕后,有这么一段对话:老大哥存在吗?他当然存在,党存在,老大哥就是党的具现。他是以跟我一样的方式存在吗?你不存在。思想罪是一个美妙的词汇,一切罪恶皆源于思想。不过思想层面的东西,始终要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才能成为定罪的证据。温斯顿被思想警察监视了七年,在日记里写下“打倒老大哥”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将其逮捕,但并未如此,因为这个行为从程度上还不是最终的反叛。最剧烈的反叛,始于性,终于爱。

在那个世界里,正常的性被视为禁忌。因为性是一种原始的本能,只要本能的欲望还在,那么人心始终无法控制。性行为唯一得到承认的结婚目的是生儿育女,为老大哥服务,性行为的过程要报着对老大哥负责的态度而进行(新婚之夜抄写一千次“我爱老大哥”最好),愉悦和快感是要不得,毕竟一次满意的性交,本身就是造反。性欲是思想罪,甚至可以说,性欲是思想罪中最严重的。因此,要用各种办法扼杀性本能,但本能是不能扼杀的,那么就要使它肮脏化,然后把无法用性行为释放的热情、精力乃至歇斯底里的状态转化为对国家的热爱、对战争的疯狂和对领袖的赞美。这种盲目的爱国主义实际上是普罗阶级对政治感受的唯一要求,周期性的狂热调动。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某部票房很高的电影,窃以为,那片子可取之处着实不多,但成功抓住了道德制高点,导演想必也是读过《1984》的人。

女主角茱莉亚吸引温斯顿的也绝不是什么漂亮的面孔、深度的内涵,就是一种性冲动而得不到的恨意,关注一个人,要么欣赏,要么嫌弃,最初显然是后者。按照温斯顿自己的话来说,他想对她先奸后杀。茱莉亚是是青年反性同盟成员,腰间的鲜红色饰带似乎在标榜着她的贞洁。但实际上,这红饰带恐怕是唯一称得上“干净”的东西了,在反性口号的背后,掩盖着的是混乱的滥交,道貌岸然的外表行的尽是肮脏龌龊之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才是老大哥们的真相,莫说书中的乌托邦,古往今来,凡是统治者行的皆是“严于待人,宽于律己”的双重标准,一直如此,从未改变。

茱莉亚说一看到温斯顿,就知道他是跟老大哥是作对的。这说明思想意识其实还是很容易转化为外在表征的,温斯顿刻意去留意每一个细节,自以为隐藏得很深,其实不堪一击,极其脆弱,在还没有出击的时候,已经被老大哥攥在手中。现实就是如此,你以为你控制了一切,实际上一切控制了你。挣扎是徒劳的,是白费劲的。在第一次约会的时候,他们就充分了发挥了那种动物本能,那种简单的原始的粗暴的欲望,他们的拥抱就是场战斗,高潮就是胜利(至少他们认为这一刻胜利了)。

茱莉亚的“反动”做法跟温斯顿是不同的:茱莉亚了解老大哥的各种不堪,她认为一切针对老大哥的反抗都是徒劳且愚蠢的,所以她选择的一种接受,就像接受天空一样,她的反动更多的是刷嘴皮子,或者像温斯顿所说的,“(她)腰部以下才是个反动派”。——茱莉亚的这种表现其实比比皆是,或者多数情况下都是这种心态,况且坦白地说,推翻了旧的老大哥,新的老大哥不见得更好,一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更迭,推翻一个暴政,建立一个暴政,如此循环,毫无新意。斗士之所以被讴歌,原因在于斗士始终是少数派,“枪打出头鸟”这五字说得着实深刻,从这点上来说,斗士一词是一个悲剧。做到随遇而安,茱莉亚是聪明的。

终于,他们就陷入了无法回头的深渊之中。如果说性只是肉体的彻底反叛,那么爱则是思想的不赦重罪,因为爱这种东西会占据你大脑的一切,从此再也容不得老大哥。从性到爱,万劫不复。在他们第一次正式约会的时候,他们曾听到了画眉鸟的歌唱。它在阳光下,他们在阴影里。它可以自由的歌唱,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不为谁,只是它传递出一种生命的活力,而他们却无法发声。那一刻,他们孤独得很彻底。他们是死人。老大哥说“你们是死人”,然后,他们被捕了。

作为思想警察头目的奥布莱恩显然是小说中的第一大反派,然而说来讽刺,最初温斯顿看到他的时候,第一反应却觉得他应该是志同道合隐藏在老大哥内部的卧底。而温斯顿的被捕,也正是源于奥布莱恩的“钓鱼”,奥布莱恩挖好坟墓,让温斯顿自己躺进去。实际上,茱莉亚到底是不是也是思想警察之一,鬼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是不能奢望的,因为它不存在。

老大哥是公正的,他给了温斯顿很多机会,七年的时间,足够温斯顿去自我修复,只是温斯顿实在无可救药。虽然从头到尾,温斯顿到底做了什么,可以说他什么都没做,他也没有真真正正做了哪些实质性的抗争。温斯顿存在的威胁只是一点异端思想的火苗,但怕只怕是哪一天可能就会引起熊熊大火,因此必须被消灭。这非常合理。温斯顿看到他所认为的兄弟会的书籍的时候,他的理解越是清楚,错觉越是严重,越是神志不清。而老大哥最令人称道的做法在于,对于每一个思想罪的人,他们都不会简单粗暴将他杀死了事,他们会不耐其烦的对他开展思想工作,他们要改造他,让他意识到什么才是“事实”什么才是“真理”,当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手段无法避免的会有一些暴力方面的配合。肉体的折磨和思想的教育应该绝佳的搭配。

温斯顿招供了。他充分意识到,他之前所看到,不会真的发生,一切是他想象出来的,是幻觉。所谓真相,就是老大哥告诉你的一切。幸福生活就是每天多频道准时播放的电视剧。但他有所保留,他没有背叛对茱莉亚的爱。因为还有爱,所以在完全无助的状态下,本身还存在着生而为人的价值,也因为如此,在老大哥看来,温斯顿还没有忏悔,思想还是没有彻底改造,因为除了对老大哥的爱,其他一切所有的爱都是不应该拥有的。

温斯顿始终还是一个人,有爱,也有恐惧。在101室,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最深的恐惧。温斯顿屈服了,他对茱莉亚的爱在那一瞬间彻底地放弃了。他可能是最后一个人,也可能不是。但他现在已经不是。改造已经完成。

通过这事,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对老大哥的爱和信仰才是获得幸福好好活着的唯一途径。除此,别无他法。

“这本书让他着迷,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本书让他放心。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没告诉他任何新讯息,但那也是部分的吸引力所在。如果他有可能把他片段的思维依序呈现,书上说的话就是他会说的。这是跟他自己相近的心灵制造的产物,但这颗心灵更加强劲、更有系统、较少受制于恐惧。他察觉到,最好的书,就是把你已经知道的事告诉你的书。”

1984,我们拥有一个美妙的新世界。我爱老大哥。


    相关文章

    12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