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

醒婷 1158分享

《梅兰芳》的故事刚刚开始,我就能体会到日伪军的别有用心,日伪军想要利用梅兰芳的影响,来美化他们的丑恶行径及卑鄙嘴脸。以为这样一来,百姓们就会相信日伪军,日伪军就用更惨烈的方法对我们中国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梅兰芳》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方便大家学习。

《梅兰芳》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1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就开始学戏,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一个月后回国。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1922年主持承华社。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家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先暂住沧洲饭店,后迁马斯南路121号。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1935年他曾率团赴苏联及欧洲演出并考察国外戏剧。在京剧艺术家中,出访最多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当属梅兰芳,他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家谦逊、朴实的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人们称他为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

抗战爆发后,日伪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点缀太平,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梅兰芳考虑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于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红玉》等剧,激励人们的抗战斗志。1941年香港沦陷后,他安排两个孩子到大后方读书,自己于1942年返沪。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在上海复出,常演昆曲,1948年拍摄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国拍摄成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片。上海解放后,于1949年6月应邀至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剧研究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2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并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他拍摄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收入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宇宙锋》、《断桥》等及他生活片断和在工厂、舞台演出的《春香闹学》等戏的片断。1956年他率中国京剧代表团到日本演出。1959年5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挂帅》,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著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梅兰芳》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2

有人说,看了《梅兰芳》就会发现《无极》是部好片子,我先笑一个,自从有了《无极》以后,我的抵抗力已经超凡,相信没有什么片子能够雷到我了。

短短的电影没能刻画梅大师为京剧的改革所作的贡献,整个电影只有开头讲了梅兰芳年青时代的力求创新,其实梅大师一生都在推进京剧的改革,京剧这个艺术形式也正是在他这一代人手里达到了顶峰。

我们国家有三百多种地方戏曲,这个数字往往是在要用的时候拿出来来贴金的,如果非要补充一句的话,下一句就是:99%都在靠打点滴维持生命。

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快死的剧种:锡剧。每当看到它那垂危的状态,我们不得不想起如今依然活蹦乱跳的京剧、越剧和黄梅戏。其实并不是它们的命大,而是它们在新时代又经进行了新的改革。于是它们非但存活了下来,还叫好不断,经济效益也不错。可惜的是像锡剧这样的剧种,他们只知道从政府那里要钱,只知道强拉着学生去做观众并美其名曰“培养接班人”。

电影在1937-1945年那个时段着重花了点胶片,于是我们就对梅兰芳的正直、倔强有了更深的理解。一边看,一边也在为他感动。我不知道我在生死关头能不能像他这样从容,虽然暂时还没有人用刀枪对着我,但是相似的压力也有。

近来,公安局网奸处在我们网站上横行霸道,这帮人以前还是比较靠谱的,都是为了维护网络文明、消除对社会安定有影响的因素。但是今天的他们已经变得野蛮与无知,比如删除网友对商家的投诉、删除网友对新闻的报料。……对于这样的行为,本人采取了坚决的揭露,但是与此同时我也不断接收到朋友们的“忠告”,说公安局是强权,你要学会低头。甚至很严肃地告诉我“当心那帮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回想梅兰芳,对着杀人不眨眼的日本人竟然那么从容,而我每当听到别人的忠告的时候心里都有一丝发慌。我不该拿自己跟梅大师相提并论,只是希望我能学到他的执着,哪怕是一点点。

电影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草草结束了,这是我意想不到的。陈导之前的名作《霸王别姬》同样讲艺术家、同样讲历史的沧桑,同样从清末民初开始,但是一直讲到了新中国成立、讲到了____、还讲到了____结束。梅兰芳虽然没那么长寿,但是毕竟在新中国期间也大有作为的,谁知道电影竟然一句不提就谢幕了。莫非陈凯哥也跟我们一样,对当今盛世无话可说?

《霸王别姬》让陈凯哥上了天,《无极》又让他下了地狱。这一部《梅兰芳》算是让他从地狱里爬了出来吧。其实也没什么可以歌颂的,不过毕竟没像《无极》那样恶心人。算来算去,陈凯哥的强项应该是去表现历史的沧桑,说窄一点可以说是表现艺术家随着历史的沉浮,再说窄一点也许只能拍拍京剧艺术家随着历史的沉浮。也许他不服气,可是电影观众是最好的裁判。

《梅兰芳》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3

今天有幸提前目睹年度大戏电影《梅兰芳》,感受颇多。不过,很惭愧得说,在此之前假装潜水对梅兰芳先生的感知度并不高。我想,这样的感受对于大多数的70后都是共同的。诚然,我还是很惭愧的的声明一下,我无法从较深刻的角度来解析这部电影。梅兰芳作为流芳千古的大艺术家,也不可能仅仅通过一部明星云集的电影里找到全部。

当然,很细致的看完整部影片,没有一点感受是不可能的。起码,从电影本身的叙事形式来讲,完全可以看出梅兰芳先生一生的面貌。其中包括政治面貌,情感面貌,信仰面貌。

其中,给假装潜水最震撼的是梅兰芳先生的情感世界。孤独,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个非常可怕的词汇。可有句话叫“情到深处人孤独”。博主认为,这句话用在梅兰芳先生的情感世界里很恰当,起码在这部影片里,我所了解到的梅兰芳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孤独的爱者,孤独的爱着。。。

当你深爱着一个人,浸透骨髓,你会怎么样?

当你被一个人深爱着,渗入灵魂,你又会怎么样?

你不知道。因为,你还没有这样爱过,还没有这样被爱过。

你是怎样爱的呢?因为孤独。孤独,是一个情感的金矿。爱和被爱,是,而且只是为了驱除那种在人群之中孤独的感觉。

我们的孤独有三种状态,灵魂之中的孤独,骨子里面的孤独,还有就是停留在皮肤表层那浅浅的、像烟花一样的孤独。孤独让我们如此美丽,但是,孤独也让我们如此脆弱。守得住孤独是纯粹,守不住孤独是浮躁。

这就是电影梅兰芳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境界:“孤独至北极的寒”。在博主看来,梅兰芳(黎明饰)与孟小冬(章子怡饰)分手的那个夜晚,梅兰芳对着妻子福芝芳(陈红饰)的那两行泪,足以让博主暂时收起对“小三”的唾弃,也最终升华了梅兰芳夫妻间情感世界。原来,亲情真的在爱情之上,虽然,中加夹杂这对事业、艺术的忠诚。

不写了,越写越寒冷,越写越觉得孤独,因为,对于我们,“情到深处人孤独”这句话有着不同寓意。对于80后的一代,乃至70后,或者90后。我们会想方设法地将我们渴望得到的爱情和肯定拒之门外:每个人都渴望爱或者被爱,但无论爱者还是被爱者,都被限定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每个人都渴求爱情,但又都害怕被拒绝,所以总是先拒绝:“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一切开始”。于是,就成了一种理由,一种借口,用来掩饰渴望爱情又拒绝爱情的潜意识机制。事实上,我们孤独,是因为我们的情尚在浅处。

最后,对于一部反映梅兰芳先生一生的电影,我们应该通过全貌去了解。也许出于感性,多写了几句情感方面的文字。其实,整部影片表达了太多东西。从假装潜水看完后的感觉,影片再增加一倍的长度可能会更过瘾。无奈,这也许就是电影的弊处。

博主就用以下10句经典台词来与电影爱好者共勉。对于影片推荐,我不保证任何人看完马上会有很深刻的感悟。但是,给自己一点点时间去回味,过滤,也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一、真正的好戏是人打破规矩。(梅兰芳改戏)

二、只有心里最干净的人才能把情欲表达的如此完美。(邱如白先生对梅兰芳先生的第一印象)

三、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爷爷十三燕传给梅兰芳的话)

四、你的时代到了(邱如白先生对梅兰芳先生的鼓励)

五、只管一万,不管万一,才能不败(邱如白先生对怕败的梅兰芳先生的鼓励)

六、无论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是不朽的。(日本军官戏迷对梅兰芳先生的评价)

七、德国占领了英国,英国还不唱莎士比亚了?(中日战争,梅兰芳先生暂时告别舞台,邱如白先生对梅兰芳先生劝告。)

八、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邱如白先生对孟小冬的恳求)

九、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观众)的。(电影主题:梅兰芳先生属于观众)

十:我的爷爷十三燕,让我给唱戏的争一点地位。(梅兰芳先生对中国戏剧的贡献)

终:向梅兰芳先生致敬。

《梅兰芳》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4

记着,唱戏的再红

还是让人瞧不起

大伯不想让你挨了打

还得跟人家说打得好

大伯不想让你再带上那纸枷锁

……

僻静的深院,苍茫的树梢点点光亮,透过深邃的枝头望向飘渺的远方,迷途的路铺开,一切如旧。

沉睡的宫廷,昏睡的蝉群沉沉低吟,弥漫苦痛的枷锁锁紧滴血的残心,恍惚的树摇晃,不尽凄凉。

那纸枷锁,那份沉重,在漆黑的夜,异常寂静。年少的梅兰芳,或许还不知道什么压迫,但他从此记住一句话:唱戏的,终究就是个唱戏的。

但这是他的命,梅家几代戏子,这重担总会落到他身上。

《牡丹亭》的那天,座无虚席,蔡元培、胡适、袁世凯,说得上新的旧的少的老的都来了。十三燕对着梅兰芳说了这么句话:给唱戏的争一点地位。

这场戏,征服了邱如白,这个矛盾的官人。他潇洒地,带着被家人鄙视的目光,说他傍戏子去了。这条路,一走就是几十年,直到白发爬上了头。他预感到,自己的一生从此不再一帆风顺,只在曲折中闪烁迷茫。

和很多人一样,当看到黎明的面孔出现时,我崩溃了,欲哭无泪。但随着剧情的推移,渐渐地理解了黎明的眼神,或者说梅兰芳的眼神。

之后的梅兰芳,是成熟的、深沉的、稳重的、抑或是个台下的男人。他越来越明白了之前他为此不得解的事,越来越放弃了之前他不沦落的志,他知道了人生苦难全,他知道了唱戏的终究是个唱戏的。

但他不同于一般的戏子,对于他的坚贞,他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自己的使命感,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诺言宁死不给日本侵略者唱戏,不惜为此损害自己的身体。也许他知道,这世界上超越肉体的东西很多,也很伟大,所谓的升华,便是让精神超脱,让生命不朽。田中说:无论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是不朽的。但田中不知道,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真正让梅兰芳不朽的,不是他的戏,是他的灵魂,是他的那份操守。

但他是普通不过的凡人,为了儿女情长迷失自我,丧失理智,遗忘自己的使命,当然,七情六欲是人的难耐,但这证明了他的平凡,他的普通性。他也是为了爱可以放弃事业的人,他也是为了人之本性可以忽略追求的人。如果没有邱如白,也许梅兰芳就不是梅兰芳了,他将只是一个普通不过的戏子。

所以,邱如白最后说:你(梅兰芳)只是个凡人。

这句话,是真理,是哲学,是王道。

他就是这么一个不平凡的凡人,一个永远不会被弄脏的戏子,一个阳刚的真正的男人。

梅兰芳将让后人知道,真正的一个人,不仅仅存在于表面,更存在于旁人看不到的那冰山一角的最深处,那里也许就是另一个深度。表面的梅兰芳,是一个让四大美女汗颜的妩媚的绝世女子,但真正的他,是一个阳刚十足成熟稳重道德高尚的真汉子。这就是人的不同角度,这也就是梅兰芳。

《梅兰芳》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5

看完电影《梅兰芳》后,最惦记的是十二燕,他的死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硬生生地硌得我心头不舒服,我不得不拿出来好好打磨一番。

十三燕在给梅兰芳的信中说:“记住,唱戏的再红,还是让人瞧不起。”这足一个薄薄的、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撕开的纸枷锁,但十三燕自从戴上这个心灵的枷锁,终身部没有取下来。戴这种纸枷锁的不仅仅是十三燕,它是新中国建立之前世世代代艺人躲不开的命运。纸枷锁是座儿,是皇权,是封建制度,是唱戏人的天和地,是唱戏人要苦苦侍奉一辈子的主儿。

于是当卜三燕与梅兰芳打擂台时,他被断送的未来几乎口J‘以清晰地预见。十三燕失败了,听他唱戏的人群站起黑压压的一片,疯狂地向他砸东西以表示不满。唱到最后,人都走了,椅子乩七八糟地摆放着,戏台上一片狼藉。十三燕有傲骨,即使没有座儿也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句。只可惜,这傲骨不是抵挡孤独的盾牌,十三燕的生命在这场打击下,轻轻地被折断了,他悄无声息地死在一把椅子上、

我不禁想起了摄影师黛安·阿勃丝自杀时那被鲜血染成粉色的浴池水,想起凡·高死前睡的那个刚冷狭小的床.周国平说:“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间温暖的需要,这正是悲剧性之所在。”这些可悲的天才们,因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而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于是我曾认为:无法承受这份生命的虚无之轻的,都是那些不被人理解的天才仿佛这是一个真理,尢懈可击,直到我见到了十三燕之死.

十三燕的死不是因为他是不被人理解的天才.而是同步自封的失败。但是他的死与那些天才们的死有共同点:因为那份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他的傲气原如夏日的万物生机勃勃,因为害怕改戏被人骂,他固步自封在与革新的梅兰芳打擂失败后,他的`傲气蓦地荒凉成冬日里的皑皑白雪,失败的寒风如此凛冽,他难以抵挡。

我想十三燕这辈子最大的悲哀就是被别人的日光、被那个纸枷锁牢牢地禁锢住了、他不敢奢望突破这纸枷锁里的一丁点儿空间,卑微地想在这可怜的空间里苟延残喘,最终还是害了自己。

大多数的人们都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活得战战兢兢,即使足一些天才们也不例外、我愿意相信凡·高之死是因为庸俗的世间灰尘玷污了他的神性,卡夫卡冷冷地看着世俗,却也当了一辈子的职员。 我们的生命起始于寒冷刺骨、一无所有的荒野,艺术,宗教,运动……倾尽一生不过是为了找寻让自己的生命稍微温暖些的柴火,每个人自给自足,与他人无关。生命从来都是属于自己的,别人的剥夺没有理由;而最可悲的残酷是,自己因他人的冷眼而无法承受生命之轻。

于是我们应该知道,失败、孤独的对立面不是死亡。死亡仅仅是生的折射面,慎重对待死亡,才能使生有分量.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十三燕之死,不应在我们现代人身上重演。

    13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