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

醒婷 1158分享

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主要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关系,揭露了任性的多个角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雷雨》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方便大家学习。

《雷雨》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1

今晚的月色真好,明澄澄的夜空被一抹月色点亮。

今晚燃灯戏剧社将《雷雨》进行定稿演出,新老交替的两个班组先后对周家和鲁家,上一辈和下一代的矛盾冲突进行演绎,其表演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再次鞠躬致谢。

说起话剧,它能给我带来最生动的体验是将戏里的每一个人进行活生生的展示,他们不再是一个被标签化的人物形象,而是一个个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的人。从这个层面上进行理解,话剧能够通过演员对台词的演绎使观众自行理解和体验,让人们设身处地的站在演员甚至于当事者身上,对事件产生更直观的体会。这种体会,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通感”。

它是可以跨越时间和历史的障碍,不分种族和阶级,让人们共同获得的情感体验。像是远行的人唤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暖意,久经风霜的人笑曰“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话剧的“通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每一个人物在他的环境下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决定,感同身受、设身处地。

而这或许也是戏剧久经不衰的原因,正如陈树萍老师在介绍时所说“没有一个人是小角色”,他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不能被忽视的个体,他们不被允许消失。从他们被降临到这个社会中开始,就注定要体会世间的喜怒哀乐,经历这一场的爱恨情仇,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回到戏剧中来,周朴园和侍萍发生的故事不过是一个富家公子哥和清贫乡下女孩间的爱情,这类爱情岂不是没有一点变化的套路么?而故事也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抛弃旧爱,另娶新欢。倘若再有一点点的恩情,像是周朴园给侍萍保留一间原封不动的屋子,维持旧有的习惯,再给她些钱,甚至为了子女的将来答应不再联系。这些都让我们理解周朴园,年轻的他一定是深深爱过的,不过是被现实所逼,谁又会没点过错呢?而我们也不过是指责点周朴园的矛盾,心疼点侍萍的愚钝罢了。

只是,这世间的情账怎么就好厘清呢?燃灯戏剧里的老爷用自带的威严气势让我猛地震惊,成家后的周朴园和侍萍,一方面心里背负着枷锁负重前行苟且偷生,另一方面,作为成年子女的父母,他们要肩负起子女的幸福,不能再走过去的艰涩和悲剧。养儿方知父母恩,周冲和周萍都能明白,所以他们都异常默契的恪守这道德陈规,生怕有个闪失。然而,雷雨还是发生了。

周朴园的儿子和鲁侍萍的女儿相恋,这是一场哥哥和妹妹的爱情。在剥离阶级和道德的背景下,我们甚至于说这是正确的!这是大胆冲破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为了幸福去追求的一对青年男女,甚至说,我们得夸赞他们和他们的父亲母亲一样,有着反封建反传统的追求,甚至更深,因为他们要向父母宣布,向世人宣告他们的爱情。

青年时期的“周萍”扮演者,眉清目秀,带着四凤向父母宣战的时候让人动容。试问,天下有哪一个父母会试图阻止孩子们的幸福追求呢?只是,这其中的婉转和哀鸣回荡的过于凄婉,以至于不忍心去面对。他们是亲密恋人,他们是亲生兄妹。又一层的矛盾被迫被掀开,刚刚还庆幸人性解放的人们此刻被命运中潜藏的污秽刺痛双眸。

可,这还没有完结。

父母两代人的爱情对立中,还潜藏着更多的冲突。比如夫妻间,周朴园逼着蘩漪喝药。我看着蘩漪颤抖的双手捧起药碗又失手摔落,她痛苦的挣扎和怒吼,强行压抑下的泪水和终于迸发出撕裂的嗓音,叫嚣着这个女人的巨大力量。谁又说这个女人做错了什么吗?不过是为了爱情。

再如父子间,周朴园的儿子鲁大海带头反抗他爹,鼓动工人罢工,和周朴园的下人拳打脚踢。不过是为了自由。

在颤抖的欢呼自由和解放的今天,或由说“命”或说“命运”,当再次回到不可原谅的罪数中来,我是悲观的。这样的悲观,大概和曹禺先生的安排的结局一样,除了付出人命,由心灵的羁押换成更沉重的命债,别无他法。

转回头,再看《雷雨》中的细节。当周朴园厉声呵斥周萍跪下请求蘩漪喝药的时候,他想做的除了维护家庭秩序,也饱含对蘩漪深深的关爱。

而鲁贵对鲁大海的情感,在万家宝的轻声诉说中一览无余,他是一个想要安定休息的男人,也是一名及格线上的父亲。上一辈的恩怨中,每个人或许只做错了一件小事,而下一代的爱恨中,每个人又或许一件事都没有做错。命运中,有些事情,一辈子只能做错一次,有些错则一辈子都不能有。

看完《雷雨》,走在回去的路上,寒风依旧,吹的人被迫清醒,双颊因暖意飞起的绯红被替代成寒意卷起的粉红,生硬刺骨。抬头看看,却还是一轮明月,亮澄澄的高高挂着。板着手指数数,今儿正好14,月圆着呢。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戏剧,却长久被演绎。从经典版到青年版,再到现在的新生版,怎么都看不够,怎么也说不尽。

不同于经典版的演技派,燃灯戏剧社给我看到的尽是希望。大学生对人物情节的理解都通过表演表达出来,他们或青涩,或激昂,或沉吟,或哀伤,但不管怎样,挡不住的是他们生生不息的希望和让人欣喜的爆发力。这种生命力的体验也只有在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上能够得以体现,因为他们才是未来,他们才是真正的希望。

《雷雨》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2

一个惊心动魄的雷雨之夜,夹杂着爱恨情仇,渗透出的血腥之气让我的心阵阵撕痛,当一切又归于平静,我终于明白爱与恨终究会随着时间的长河而渐渐消逝,两个疯子的女人和一个忧愁的老人还在苦苦挣扎……

———题记

这是我第三次拜读曹禺先生的《雷雨》,但是这次的感觉和前两次的感觉却大不相同,正如我在题记中说的,在看话剧的自始至终心里一直充斥着忧伤与压抑,可能是对雷雨的剧情已经很熟悉的缘故吧,抑或是周公馆客厅的窗户一直没有打开的原因!

记得第一次接触《雷雨》是在初三时,那是偶然的一次机会看了《雷雨》的简介,于是就跑到书店买了《雷雨》,带回家悄悄地把它看完了(当时爸爸不让看小说,只能偷偷地看)由于那时太年轻,看完之后感觉不是很深刻,看问题也比较肤浅,只有一些莫名的难受:为什么周朴园年轻时不能和鲁侍萍在一起生活,却娶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生活了30年?到底他爱鲁侍萍吗?周萍到底喜欢过周蘩漪没,如果不喜欢为什么当初和她在一起,如果喜欢又为什么要抛弃她?这些问题似乎都很肤浅!

第二次拜读《雷雨》是在高三时,那是看的是电影。这一次感触比较深刻,以为话剧改编成电影,加入了许多场景,看起来更真实,更能激发人的感情,周朴园、周萍在我看来都是那么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是时代造就的维护者,看着让人作呕。在周朴园身上我看到了周萍的将来。

第三次看《雷雨》就是这一次了。在有声语言赏析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了《雷雨》这次放的是话剧。这一次的柑橘俨然和前两次感觉都不同。从形式上看,只一次是话剧,它用夸张的动作、语言、表情将《雷雨》剧情表演的淋漓尽致,这样更渲染了氛围,而且整部话剧场景使用的是灰色调子,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渲染了雷雨来临之前的躁动与不安。从内容理解上,这一次我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一切的一切都从鲁侍萍三十年之后的生生申诉开始,她宣称是命,是不公平的命让他再次回到周公馆,回到周朴园身边,而时光易逝,韶华易老,当爱已成往事,他们又能如何?我一直相信周朴园是爱鲁侍萍的,至少曾经一直深爱,他一直保留着鲁侍萍三十年前为他缝补的衣服,一直保留着鲁侍萍三十年前的生活习惯,那又是什么让他们不能在一起呢?是什么让他抛弃了鲁侍萍?这等会儿在分析吧!《雷雨》最终以三个年轻的生命的结束而告终,为故事画上了一个带血的句号。但是,我不能忘记的是那个“疯女人”——周蘩漪。她自从嫁到周家后,一直没有得到过周朴园的爱,一个女人生活在无爱的家庭,而且凡事还有听从周朴园,就连自己的生活喜欢也要将就周朴园,这是多么的不敢想象啊!她在家中承受着孤寂与痛苦,没有人可以诉苦,没有人可以倾听她,陪她渡过黑暗。周萍的出现点亮了他的生活,让她原本死了的心又复活了,她陷入了爱河,深深地依赖上了有周萍的生活,周萍就像她的救命稻草一样,于是她不愿放手,甚至在周萍说他感觉“厌恶”“恶心”“腻”了他们的关系时,周蘩漪任然不愿放手。一个女人,追求爱有错吗?这不是他的错!拿着错到底在谁?罪魁祸首难道是鲁侍萍说的宿命吗?不!罪魁祸首是那个时代,他们只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而已。所以他们的悲剧不是一个人的悲剧,不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从周蘩漪身上,我想到了《玩偶之家》中的劳拉,但周蘩漪不幸的是没能逃出宿命,而劳拉离开了自己厌恶的家庭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了,周蘩漪只能困在周公馆,绝望的生活着,在痛苦中挣扎着,任自己的心慢慢地死去。我觉得周蘩漪才是曹禺先生笔下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她将《雷雨》的剧情引向了高潮。一个女人于两代人的纠结,却是一个时代的纠结,所有的苦让她一个人背吧!

《雷雨》的结局就像一场暴风雨,将所有人都卷入了这场家庭的悲剧。每个人都有难逃的宿命,不得不感慨,命运这东西有时太黑暗了。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宰,却往往是命运主宰了我们,不知是命运在和我们开玩笑,还是我们在和宿命开玩笑。我们一定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向前。

《雷雨》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3

小时候看过话剧,印象深刻,那时还小,只能了解到故事情节的梗概,并不能深入洞察到这部剧作的深层涵义,如今再次欣赏过电影版《雷雨》,对于其中的人物、场景以及对话都有了深入见解。

《雷雨》所描写的是一个家庭几代人之间的矛盾,误会,以前种种恩恩怨怨,混乱而不清的家庭伦理。仅仅一天的时间,牵扯,披露了他们多年苦心隐瞒的事实。表现出两个家庭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悲剧。两个多小时的演绎,阴暗的色调,看不见温暖的光。一如腐朽的旧中国,在黑色的国度里沉沦。最后那一道闪电,撕开天幕,带来凌厉的光,结束了苍白的生命,划上悲剧的末点,震击世人的灵魂。

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想意义之所在。剧中的人物不多,但作家对主要人物形象都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和富有性格特征的对话,作了深刻的心理描绘,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每一个人物都显示了他的作为社会人的丰富内容,以各自的遭遇和命运牵动着人们的心弦。  30年前,周朴园还是一个“大少爷”的时候,曾经勾引使女侍萍,后来为了要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将她和新生的第二个儿子赶出门去。18年前,他又娶了繁漪。繁漪不堪忍受他像“阎王”似的压迫和“监狱”似的家庭生活,3年前就和他的长子周萍发生恋爱。但是周萍像他父亲一样,不久就厌弃了她,又去勾引使女鲁四凤。同时,繁漪的儿子周冲也在爱着四凤。周朴园继续压迫繁漪,她就只好抓住周萍不放,而周萍却竭力逃避。繁漪就叫四凤的母亲来带走四凤,以此向周萍报复。梅侍萍后来嫁给鲁贵,生了四凤。因此,周萍和四凤原是异父同母兄妹,这种关系一经发现,家庭悲剧就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到了最后,周萍打算带四风离家出走,最后周朴园说出了过去的种种恩怨,道出了故事里人物的关系。

以封建家长和资本家的周朴园为中心,展开了它所直接和间接造成的各种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影片中对他的描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专横而虚伪。他年轻时对侍萍的荒唐行为和过后的翻脸决裂;婚后对妻子繁漪的淡漠甚至压抑,对两个孩子专制古板的教育方式;年老时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到周家的侍萍又冷言相向,都充分地体现了他为人颇有心计、惟恐危及自己贵族地位的反面性格。作为一个旧社会的资本家,言行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图和阴险狡诈。,他也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曾经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假如当初他没有抛弃鲁侍萍,那鲁四凤、繁漪就不会出现,那么周萍的两段恋情就不会发生,那么惨剧也不会发生。可这只是个假设,事实上因为他的贪婪,他的无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导致悲剧的发生。那么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从一直随身带着的旧家具一直保留着夏天关窗的习惯,到几十年都一直穿着的旧衬衣,都可以看出,朴园对侍萍仍有感情,可事实朴园爱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几年前那个美

丽温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现在他眼前的这个女人。周朴园所期望的是“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实际上它是一个丑陋的、混乱的家庭。妻子繁漪与他感情不和,处处与他针锋相对,并且与大儿子周萍有私情。二儿子表面上对他毕恭毕敬,实际又敬又怕,不愿与他多接触,周朴园在这个家里,空有家长的尊严却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间的真情。所以当年那个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托。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填补自己空虚的心,当他思念的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慌了阵脚,资本家的势利、狡诈暴露无疑。他认为侍萍会来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旧帐,害怕自己的名誉和财产受到威胁。这样,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便把他的嘴脸暴露了出来,鲜明的性格跃然纸上。

周繁漪,是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 她不甘心于无爱的婚姻的约束,敢于与周萍相爱。她不屈服于周朴园的“命令”,拒绝丈夫虚伪的体贴,拒绝喝药,拒绝成为“服从的榜样”她以自己的怪戾控诉了这个“家庭”的罪恶。但与封建思想的联系使她的反封建要求具有先天的不彻底性。她虽能明察周朴园的罪恶与伪善,但却不能与之决裂,不能敢于走出家庭;到新的天地里寻找新生活。她虽能明白周萍也在玩弄她,却仍然死守着这个“枯萎灵魂”。希望有朝一日这个花花公子能把她带出家庭。她受到周家父子两代人的蹂躏是她人生悲剧中最为惨重的部分,人伦的重压,反抗的乏力,环境的黑暗,使她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繁漪是个情感浓烈的女人,她的身上具有“原始的蛮性”――“爱起来是一把火,恨起来是一把刀”。 繁漪也许是《雷雨》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她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彻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挣扎,特别在“吃药”和处理与周萍的爱恨关系上。当最后她身上或性格中蓄积的能量以非正常的状态爆发后,那么就会产生毁灭的力量,导致自己和他人死的死,亡的亡。因此,她的性格具有爆发性,也具有毁灭性。繁漪的悲剧充分揭示了中国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及其生活的罪恶,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被摧残的历史命运。

周萍,灵魂空虚的资产阶级少爷。他所做过的事情,不堪回首。周萍拼命想要忘记,忘记过去的一切,一切由于他的冲动而犯下的过错。我不知道他对四凤的感情是真是假,但是我清楚周萍是需要人来拯救的。他想忘记一切,可是他办不到。从小在周公馆长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注定要继承周家的事业, 虽然家境甚好但是有些许的懦弱在他的身上,他惧怕自己的父亲,忧郁和恐惧一直缠绕在他的心间。在我看来,周萍胆小也与周朴园一样,是一个花心的大少爷,与自己的续母周繁漪有染,同时也怕他父亲,不敢去面对四凤的爱。

身为仆人的四凤,她有着自己的感情,想法,并不以自己的身份而难堪。但是毕竟身份有别,她想爱却又不敢爱。她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她的想法,她所想象的都是很单纯的,很圣洁的。但是她的这种善良,对最后的打击来说太不堪一击了。同周冲一样,四凤是个很纯洁的孩子,可与周冲最大的不同是:四凤没有接受过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冲击。她不会反抗,不会站出来和封建礼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劳动人民的朴素的美德:善良、勤劳。总之,四凤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子,却又逆来顺受,听从别人对自己的命运的安排。

鲁大海是四凤的哥哥,是矿工工地上的工人。他是一个充满精力的人,刚正不阿,和鲁贵是一个强烈的对比。鲁大海是一个正义的,不会被其他事物所打动的人。他的这种独一无二的性格在雷雨中很与众不同,给读者带来了一点不一样的感觉。他不认为人之间有三六九等,所以鄙视鲁贵,恨周家,他的正义感使他厌恶周家。

周冲永远都是个孩子,他有着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运动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的代表。他勇于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并且单纯地幻想着“世界对于他来说永远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认为连爱也是无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爱的人——四凤永远在一起,当这一要求被拒绝之后,他又幻想和四凤一起逃离这个没有爱的家。我觉得周冲从头到脚都是无辜的,他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最后连死也是无端端的,但是,周冲的出现,毕竟给灰暗的故事色调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过去的封建家庭中,是一个以男人为尊的家庭,在婚姻上,也只能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幸福可以说是一种奢望。无论是侍萍,还是蘩漪,可以说都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在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浪潮下,这种制度也必然随着时间而淘汰。

《雷雨》结尾就像一场暴风雨,将所有的人都卷进了这场家庭的悲剧。每一个人都难逃宿命。不得不感叹,命运这个东西有时候太黑暗了。刚刚才让你感到曙光的来临,马上却又将人打入万丈深渊。这是一出悲剧,是一出非常可怕的悲剧,在一天里三个人死了,两个人疯了。黑暗阴郁是《雷雨》是在雷雨来临之前的预兆。我们都认为是我们在主宰着自己,可是时常又不是自己在主宰。不知是命运在向我们开玩笑,还是我们在向命运开玩笑。

《雷雨》里的人物的命运是黑暗的,他们对命运没有一丝丝的反抗就已经被征服了。假如四凤和周冲没有死,也许他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周萍假如再冷静一些,也许就不会自杀,两位母亲也就不会因此而疯掉。命运有时是黑暗的,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在黑暗的尽头就是光明。命运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都对命运低头。这黑暗就犹如剧场的幕一样,我们知道会有闭幕的时候,有我们在黑暗中等待的时候,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在瞬间漆黑之后会有更精彩的剧目。而不是应该让黑暗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理智,甚至于心灵。

我们自始至终都应该明白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应该去朝着光明前进。

《雷雨》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4

“这是一个美丽的空形,如生在田野的麦苗移植在暖室里,虽然也可开花结果,但是空虚脆弱,经不起现实的风霜。”这是周萍。他形容上好,引得周蘩漪与鲁四凤的青睐,但他脆弱、犹疑。与继母一时兴起的不伦之恋令他身陷囹圄。他“腻”了,他逃避。他整天喝酒晚归,悔痛日日夜夜戳刺着他的心。他畏惧父亲发现,厌倦继母的忧郁与教养。他活得不像一个人。

直到他遇见了四凤。四凤的“粗”、四凤的“直”,四凤的青春,仿佛是让枯木逢春、死灰复燃,他又跟所有怀春的少年一样陷入爱情的漩涡。他放低了脚步,小心地望着心爱之人窗上亮着的红灯笼。他欣喜,就如同周朴园三十年前的故事一样。可惜,少爷与侍女,爱情的火花,腹中的孩子,都在一个雷雨夜中破灭了。当他拿起那把枪时,他在想什么呢?悔恨当年与蘩漪的关系,悔恨错爱上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四凤,悔恨让四凤怀了自己的孩子,还是悔恨自己多年来的懦弱和逃避?他羡慕周朴园的冷酷与倔强,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对蘩漪冷酷,对自己倔强。田野里的麦苗移到温室里,总是会显得格格不入的。周萍有着少爷的气派,可说到骨子里,还是有他母亲的软弱。他可以面带微笑地面对讪笑卑贱的鲁贵,可以对工人代表鲁大海拳脚相向,可他屈于强权,屈于自己的父亲,屈于蘩漪的质问,屈于四凤的死讯。他只有空虚和脆弱,和沉溺于酒精下的无尽的悔恨。《雷雨》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周萍他结合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特点——自负而又软弱,鄙视别人而又对自己后悔无比。他是不定、犹疑、怯弱、冲突同时存在的,拥有复杂感情的平凡人。如果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在黑暗深渊里挣扎着祈求光明的罪人,那么他就处在深渊边缘,长久地凝视着深渊。他

也曾和蘩漪倚在台阶上说不喜欢周朴园的做法,宁愿他死,可时过境迁,他活成了自己最不想要的样子。他接受跌入深渊的命运,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他用自杀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逃避。他至死都在逃避,都在悔恨。一个身处囹圄的,尚未完全冷酷的少爷,他带有余温,他停止了悔恨。惶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且被送入暖室,也算是野麦的另外一种不幸。

最是“雷雨”周繁漪说实话,于整本《雷雨》书中,我是相当喜爱周繁漪的。就如曹禺本人说的,“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很有思想有个性的女人,她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可以说,她是一朵即使花期短暂,却开放得最热烈、最引人注目的花。周繁漪显然也不是一个好命的富贵太太。她受着重重桎梏,受着社会的压制,丈夫周朴园于她是没有多少夫妻情分的,他处处管理、控制着她,叫她只能照着他的做;她爱上了自己的继子周萍,可周萍也厌弃她,他害怕着,顾虑着。不过我想这也许还不足以使她疯掉,而当她亲眼见着周萍为了四凤不顾一切的时候,知道他们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妹的时候,这也许才是真正刺激她走向毁灭的原因吧——当然,繁漪是勇敢的,是强悍的,她敢于冲破一切的桎梏,敢于为自己争取自由。同时她又没有真正去“大干一场”,我想,大概是因为周萍吧。他厌弃的态度很明显,他让繁漪一次次失望,繁漪为他一次次忍住了反抗,选择了顺从。可她的爱是真挚的、是热烈无比的啊。

在我看来,周繁漪无疑是一个可爱的女人。是啊,她有什么不好的呢?她受过很好的教育;她有头脑有计策,通过鲁妈把四凤从周萍身边弄走;她内心住着一只“魔”,那是象征着自由与爱的、一只锐利无比、越往后越抑制不住的“魔”啊。她在见鲁妈之前说的一段话叫我印象深刻。“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烈烈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来吧,我在等候着你们!”坦白地说,我并没有非常理解她的这番话。不过,我真真切切地从中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汹涌澎湃。她渴望自由,渴望爱与被爱。叫她“失望”的人大概有很多,周朴园、周萍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此外还有一堆周所顾虑的人,——可以说,我认为她是对那个社会都失望了。叫她“忌妒”的,是谁呢?我能想得到的,大概只有鲁四凤吧,毕竟,她最爱的,甘愿为之付出一切的,成为她生命的动力的那个人,却深深爱着鲁四凤。她的行为是充满了矛盾的,而且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所以说她是一个最“雷雨”的。

其实我想,繁漪一定是懂得周萍和鲁四凤之间的感情的,可是她不甘:她厌恶世界、厌恶很多人,可她独独爱着周萍。奈何她偏是这样的一种性格,如刀一般:她愈爱的,她愈要去划着最深的伤痕;她愈不会“悔改”的,她愈要去变得如一匹野马般勇敢。她的梦,早已破碎一地,可她灵魂深处的动力,偏让她拼了命地想要去重新拾起,去救出她自己,去追求她自己。——真实,这残酷的真实。

《雷雨》观后感最新汇总集锦5

雷雨从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是一个悲剧。然而悲剧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锡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 就像众多中国悲剧那样,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佣,这样的结合自古至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倘若那个男的有情有义,大不了两人私奔,背离父母,远走高飞作对苦命鸳鸯,然而刺骨始终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园这个风流少爷虽被她的青春美丽与温柔打动,但他那颗只懂爱自己的心又怎会与她厮守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放弃了侍萍。

孤苦无依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的离开,原一味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又将他们牵扯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关系又上演了,简直就是一团糟,最终导致了同母异父的兄妹相爱。身为他们的母亲,侍萍只能接受命运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命运,似乎一切该终结了,偏偏当年的风流少年周朴园在误会下道出了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

这件事害死了3个人…… 这样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让人心痛?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几乎是久演不衰,在类似故事下的牺牲者不在少数,我想,这并不是简单的故事而已,社会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故事的原型。这与当时人民的道德准则、思想观念密不可分。在现今社会,人思想的改变,女人变得坚强、勇敢,绝不会无声无息受命运的压制,必会反抗。除了科技发达以外,人文思想的进步也是时代进步的一大标志。人们常常在知道过去的不幸后,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然而,我不但要感谢新时代,新中国给予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更应感激丽时代给我们的觉悟。没有过去的凄惨,哪来现在的幸福甜美? (2)《雷雨》读后感 我曾看过爱情温柔地凋零,才明白所谓真爱无敌的童话,只不过是当一丝情愫如细草穿沙般掠过心田时,人们彼此心照不宣的谎言,这原本就是个暖昧不清的世界,孤独追寻着的灵魂游离在城市巨大的阴影之下,在每个到了极点的黑夜,失去自由的爱情便颓废地躲在墙角边喘息,冥冥之中,一切被注定了的就是这样永远被注定了。

想起了蘩漪,《雷雨》中被爱情伤得最体无完肤的女子,曹禺先生在序中这样评价蘩漪:“蘩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勤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在《雷雨》的氛围里,周蘩漪最显得调和,她的生命燃到电火一样地白热,也有它一样的短促,情感郁热,境地,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顿时化为乌有,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也许爱与恨正是曹禺的《雷雨》所要表达的主题,周朴园、鲁侍萍,乃至周萍,哪个不是一切的恩怨情仇,只有蘩漪将爱与恨的交织诠释他如此淋漓尽致,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里悄无声息地绽放了的花,冷漠、诡异、妖艳,穿过被灼伤了的眼睛,直逼进你的灵魂,寻找苦海深处的共鸣,我不得不赞叹蘩漪,她就是那个疯狂到让人心痛的女人,在周家深深的庭院里,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她有一颗被爱情遗忘的心,十八年来陪伴着一个暴躁怪戾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周朴园不爱蘩漪,他的躯壳里早已埋藏一座荒冢,墓碑上刻着鲁侍萍的名字.

《雷雨》中没有提及蘩漪因何嫁入周家,这并不重要,悲剧早已开始,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恩怨纠缠所当然不会只有两个牺牲,蘩漪本身只是偶然的一个环节,由命运捉弄,被推进雨中,在雷鸣电闪下心碎、发疯、蘩漪和周萍之间并非是爱情,就算有乱伦的嫌疑,蘩漪也远远将周萍甩在了后头,她像战神一样充满勇气,以夸父追日般的热情索求虚无缥缈的真爱,她忘记了自己是周朴园的妻子,周萍的后母,就那么不顾一切地抓住了爱情,周萍是她干涸的心湖里突如其来的一场春雨十八年来不曾动人的眼神就被雨水滋润的炫丽,她就这样坐上了爱情的末班车,偏执地等待未知的 点,她对周朴园充满了恐惧与恨意,所以会在深夜里独自哭泣,而周萍恰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丝的安慰就会点燃炽热的烈火,让自己义无反顾的燃烧,蘩漪实在是个最可怜的傻瓜,她做到了自己所能做的极限,却不知自己仓皇中抓住的救命稻草只是一根空心的稻草,软弱、无力,我怀疑蘩漪与周萍之间的感情是否是等价的,自始至终似乎都是蘩漪付出太多,那是一份最渴望得到回报的爱,却也是最无可奈何的恨,爱与恨的边缘流淌着啜泣的泪,有如许多的人,毕生在问中追溯。

我不喜欢周萍,我想他竟是一日也不曾爱过蘩漪的,因为他的懦弱,是个十足的胆小鬼,单凭这一点,他就永远不会配上蘩漪,他只有无尽的追悔,永远只在悔恨自己过去由直觉铸成的错误,“他佩服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他的见闻里,除了一点倔强冷酷——但是这个也是他喜欢的,因为这两种性格他都没有,他觉得他在那一方面欺骗他的父亲是不对了,并不是因为他怎么爱他的父亲(固然他不能说不爱),他觉得这样是卑鄙,像老鼠在狮子睡着的时候偷咬一口的行动,在他的直觉过去,理智冷回来的时候,他更刻毒地恨自己,更深地觉得这是反人性,一切的犯了罪的痛苦都拥到自己身上,他要把自己拯救起来,他需要新的力,无论是什么,只要能帮助他,把他由冲突的苦海中救出来,他愿意找,他见着四凤,当时就觉得她新鲜,她的“活”,他发现他最需要的那一点东西,是充满地流动着在四凤的身里,她有“青春”,有“美”,有充溢着的血,固然他也看到她是粗,但是他直觉到这才是他要的,渐渐地他厌恶一切忧郁过分的女人,忧郁已经蚀尽了他的心,他也恨一切经过教育陶冶的女人,同一切细致的情绪,他觉得“腻!”

    13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