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的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醒婷 1158分享

孤独的力量是可怕的。书中描写的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都在孤独中死去,他们的经历大致是相同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百年孤独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百年孤独观后感1

《百年孤独》这本书是我看得最困难也是最久的一本书,每一代人都用同样的名字命名,这常常让我头痛不已,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一本人类心灵孤独的苦难史。

小说离奇的情节令人叹为观止。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貌,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正因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正因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女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女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就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贡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作者对于落后和愚昧的态度是彻底否定的,于是安排了一场飓风队旧事物来了一次彻底的清理。

《百年孤独》的叙事结构不一样一般马尔克斯采用了连环、环环相套、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来展现小镇马孔多的历史。仿佛一个循环向上的气流。这种环环相套的结构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一个主题:人的孤独、封闭以及由孤独封闭而造成的落后、消亡。作者对“孤独”这一具有民族特性的问题作了深刻的揭示。

马尔克斯在谈及作品中人物孤独性时,他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这是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他期望于整个民族的团结。“布恩地亚家族都不懂感情,不通人道,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他们的孤独并不是拥有真理的灵魂而具有的高洁峭拔,因不能与人分享智慧的快乐而孤独寂寞,而是由于与愚昧并存的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与隔膜,这样的孤独竟能够将一个昔日以前繁华的小镇最终消失。在此,马尔克斯是告诉人们,孤独的实质是一种毫无好处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一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事实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回报你,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愚昧和落后为伍。

这是一部描述家族的小说和中国的《红楼梦》有些相似。但这是形似而神不似。《红楼梦》的矛盾来自于家族内部是封建的等级制度毁了大观园;而《百年孤独》的矛盾来自外部科技、政治、战争、商业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马贡多小镇。开篇的吉普塞人带来了科技令霍?阿?布恩蒂亚发现了“地球是圆的像橙子。”然后随着政治的介入。本来马贡多是个幸福的村庄“至今还没死过人”是他们骄傲的宣言。然后随着政治的介入镇长的出现两党派的斗争都让这个和平的小镇渐渐变质:士兵为非作歹学生向往战场。而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又让小镇得到了虚伪的繁华并且迅速地在这泡沫经济中衰败。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以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不管马贡多发生的一切有多离奇古怪和扑朔迷离,都是取材于马尔克斯对拉美现实的观察和感悟。

梦想与光荣的向往,对独立与自由的憧憬,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现实中的追求和期望超越于形式的虚幻,找到了最终完美无缺的结合点。

或许会有人说它太过荒诞,或许会有人说他的资料太过偏激,但这偏偏是它的价值所在,它的荒诞造就了它浓厚的现实好处,它丰富的想象力使它成为文坛上不朽的经典。

百年孤独观后感2

猛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先从我如何接触这本书说起吧!

今年是我实习工作的第一年;在办公室完成了繁杂的技术测试和反复无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一个初出社会的小白来说:我能够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新兴的,并且尽情奔放的在工作中释放着我的热情;在一次偶然与人交谈的过程中犯过一个低级错误,那时在办公室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想着是时候该看书丰富自己的生活!我听过一句话如是说:"读书,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实质的东西,但是可以帮助我们不向他人提出低级的问题";继而我开始了我的读书旅程。

我在豆瓣上面查阅了国内外的著名书籍,浏览了很多书籍;最终选择了读《百年孤独》,我个人认为是书名引起了我内心中的共鸣;起初对”孤独”一词的理解:"一个人做着所有的事,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

三天之后,我买的书籍到了,由于商家的捆绑销售我买了《百年孤独》和《追着风筝的人》;在这里严厉地想批判商家的行为。

翻开书的第一页;我看到了一个很敏感的人名:“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小时候特别不明白为什么外国人的姓名这么长呢?小时候不理解的东西长大了依然没有刻意的去寻找未知事物的答案,最终将此归结于“西方文化”。书中第一页就提到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上校回忆以前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梅尔加德斯说:“相信科学的力量”,梅尔加德斯是一名炼金术士;在现代生活中相当于是一名科学家;带着探索的思维去挖掘这个世界中一切新奇的事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受到了吉仆塞人前往马孔多村子展示科学力量的刺激;开始疯狂的研究着一切新奇的事物;于是布恩迪亚家族开启了七代族人孤独而终的命运.......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妻子乌尔苏拉劝诫他说:“你想把孩子也像你一样陷入癫狂吗”,他沉默了很久决定征求孩子的意见;大儿子叫何塞.阿尔卡蒂奥;二儿子叫奥雷里亚诺,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观察: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发现大儿子并没有学做炼金的天赋,每次做实验的时候心不在焉,心猿意马;不料却惊喜的发现二儿子在炼金方面颇有天赋,于是将二儿子带在身边做实验同时也是他的副手;在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上校每天在一间孤寂的屋子中制作着“小金鱼”,做好了又销毁!马孔多村子的人都不理解上校的所作所为;何塞.阿尔卡蒂奥继承了父亲发达的肌肉、强健的肉体;奥雷里亚诺继承了父亲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学习思考的大脑。

随之而来最为令人感触的就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妻子乌尔苏拉结合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之余讲的是:“马孔多村子中流传着男女结合就会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乌尔苏拉在新婚当晚手工用铁皮给自己制作了一身铁皮的衣服,用来防着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疯狂举动;新婚当晚乌尔苏拉成功躲过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摧残。但是乌尔苏拉心中明白该发生的始终会发生。不出意料的是一天晚上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来到了妻子乌尔苏拉的房间,疯狂的撕扯着妻子身上的铁皮衣服;最终两人结合了。

我喜欢“马孔多”这个词:我曾经特意的查阅过这一词的含义:“梦想到达的地方,象征着一切美好事物”。

百年孤独观后感3

百年孤独是周而复始,无穷尽的虚空轮回。人清醒的时间太少了,或许,一生终在沉睡。作者摒弃布恩迪亚家族最终把马孔多这座镜子之城用飓风抹去,可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读书过程中你会渐觉自己的卑劣,因为不论是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今生的骄傲你都会觉察而出并感到自己和书中放纵悖伦的人无异。可你又远不如书中的丽贝卡一样勇敢,或与庇拉尔一样坦然。你即使勇敢了,你可以像丽贝卡一样承受半个世纪与世隔绝的孤寂吗?或者又可以像庇拉尔一样坦然她娼妓的经历,以纯粹的爱意而诞生布恩迪亚的血脉又坚守不利己却又被称有底线的事情?鲜有人可以做到,做到也无可歌颂。我们还身处至今这个“马孔多“就无法摆脱自身是“布恩迪亚家族”血脉的后裔,因为我们的先辈在来“马孔多”之先是为逃避,逃避不敢面对,缄默不愿诚实诉说,所以咒诅便埋了下来。而随着时间这也被称为罪恶的东西如灰尘一样悄无声息的堆积铺满了桌台。这也说的通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伊瓜兰为何如此优点明显且又令人敬佩了,那是因为在原罪之初,世界伊始他们才刚刚踏出天堂。

我们的先辈第一代老布恩迪亚有着后辈男人们缺乏的众多品质。或许因着血脉的稀薄,现今数万个有着“布恩迪亚血脉”的男人们才平均每个人分出零星相似的地方。老布恩迪亚有男人所必要的粗鲁魅力,他的粗鲁不像他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跟随吉普赛人离家归来后的野蛮,也不像他孙辈阿尔卡蒂奥独裁霸权的冷酷。反而是不堪受辱,决斗杀死普鲁邓希奥的尊严体现。老布恩迪亚永远是最偏向完美的一个男人,因为他尽管也去往孤独的道路上,但随身的荣光已照亮了前方。他是领袖带领人们开辟马孔多,规划城镇村落;他是先驱疯狂追寻科学知识要享受它们带来的好处;他是父亲尽管疯狂但却看着自己的孩子们直到眼睛湿润;他是智者唯有他了解蕾梅黛丝不属凡尘充满智慧已看透世事;他没有像后辈放纵自己的情欲,沉沦腐烂发臭。他因自己知识的缺乏而不断努力,没任凭黄金变成一滩黑泥粘在坩埚之中,因他对乌尔苏拉说:我们搬家去寻找文明的城市要享受科学带来的好处。他再狭隘自私也显得伟大,因他是为了众人。反而看他的后代那些可怜的孩子们:奥雷里亚诺上校在蕾梅黛丝死后随着战争渐渐冷漠丢失了爱人的能力;阿玛兰妲因嫉妒错杀蕾梅黛丝,爱和恐惧纠缠着她自锁心门拒绝克雷斯皮和马尔克斯直至孤独终老;梅梅和马乌里俏却因为食古不化的母亲不能相爱,最终马乌里俏被当作偷鸡贼,梅梅一辈子没在开口说话死于修道院中......如果说乌尔苏拉穿贞洁裤,总追忆当年祖母受惊吓而导致的意外和家里家外老布恩迪亚从不分担帮助的描写是告诉我们这第一代人没有后代所说的爱情。那么......为什么除却不谙人事的小祖母蕾梅黛丝、肉体心灵尽都纯洁升天的蕾梅黛丝和第一代老布恩迪亚没受爱情的折磨?而从那时绵延至今的“布恩迪亚们”却大多深深陷入这无边的沼泽。我想“布恩迪亚们”可以看看这本书,总能在其中找到因为爱情而孤独的共鸣。

“布恩迪亚们”最专注自己内心的苦痛,无时无刻不忘施肥浇水。所以孤独的种子在心房生根发芽,蔓延生长,遮挡阳光。他们这自私自利的孤独啊,终创造出了乌尔苏拉.伊瓜兰式的孤独。乌尔苏拉凭借着踏出伊甸园后上帝未从她身收走的那份能力,驾驶着布恩迪亚家族这艘诺亚方舟驶向愁苦人间。她与老布恩迪亚共同踏出的时候,乌尔苏拉独自秘密领受了一份更加艰难的任务。所以乌尔苏拉的一生让所有真正了解她的人都感到不可置信。“只要上帝还让我还活着,那么这个尽出疯子的家就永远不会缺钱”她一生勤恳如准点的钟表至死也不懈怠。与她一样任劳任怨的人还有桑塔索菲亚,她们俩都尽心为这个家付出所有可却无人理睬。只是相比起来乌尔苏拉她可以止住丈夫疯狂的想法让他看看自己那如驴子自生自灭无人管的孩子们;可以拿鞭子冲向军营抽打令她蒙羞的阿尔卡蒂奥;可以不畏生死探望即将要被枪决的奥雷里亚诺上校并在后来阻止他杀死自己的好友;可以管教丽贝卡吃土的恶习也可以最先理解梅梅内心的想法,她最后明白阿玛兰妲的温柔也发现自己后代缺乏丽贝卡的热情;这就是上帝未从乌尔苏拉身上收走的能力——去爱人能理解人的心。乌尔苏拉的孤独是石沉大海的爱,仅凭她怎能对抗这淹没人间的汪洋。如果说梅尔基亚的斯是预言世界结局的先知,那么乌尔苏拉便是造方舟的诺亚。上帝未收回她身上的能力是有缘由的......

现今是“布恩迪亚血脉”的多少代了?我们的形象我们的感受我们不都在书中遇见了么?我们深感孤独也背负罪恶,正封闭内心并要溺亡沉沦;我们偶然清醒却不认识自己转瞬迷失后就边走边说“就这样吧…就这样吧”最终迈向黑暗的深处……

百年孤独观后感4

每样事物都有两面性,有阳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脆弱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没有孤独、寂寞这些东西,那么就相当于植物没有土壤,缺少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初次看这本书,立刻就被书里面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名弄得思绪混乱,唯一清晰的是整个布恩蒂亚家族的性格,就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孤独”好像成为了整本书与所有人物的一种基调。整个布恩蒂亚家族,都是不会表达情感的人,他们有的沉默寡言,可以整日不与人说话,有的只执着于一个目标疯狂地表达,并不考虑到彼此的感受。他们渐渐地使得整个家族与世隔绝,疯狂致死。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虽然他们孤僻,但他们却有着坚毅的眼光,不经意言败的态度,可以用他们独特的魅力来吸引体态美丽、性格丰满的女性。

为了对抗这种孤独的画面,家族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作了许多努力,但孩子们却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独的深渊,最后她仍无法战胜这种孤独,遗憾终死。可以说,这一种孤独应该是一种共性,可以从表面折射出这个社会的深层次;这一种孤独深入了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

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拉美历史的兴衰史,拉美土地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城市文化的推进,殖民者的入侵,原住民的反抗斗争以至于最后安于命运的安排,从头到尾,从每一个细节,既有着孤独的基调,又不失言语间的写实性,让人好像置身于作者所创造的情境里面,读来津津有味。在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对抗孤独的方法,或是参加革命,或是远航,或是暴饮暴食挥霍无度,或是终其一生沉溺于情欲,有些甚至听起来就很疯狂。这些看似枯燥的条列式的方法,作者却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故事里,极端却真实地表现了人性,表现了整个家族的特性。

家族中的许多女性,最后也跟随着成为了疯狂的人。除了之前提到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以及最后出现的阿玛兰塔乌苏娜,她们一直保持着乐观坚强的信念,而不是被卷入混乱的生活中。前前后后出现了不少牵扯到这个家族的女性,她们的改变究其根本还是两种不断循环的男性性格:奥雷连诺和霍阿华蒂奥。他们的循环推动着整个故事,并且使得整个家族的命运充满了魔化色彩。从创立小镇,经历许多循环与波折后,又从同一个地方终结。就像绕了一个圈,最后还是归到原点。整个家族的这种循环,同样也是整本书里最吸引人的地方。

说到孤独,其实不仅仅是这本书,孤独在生活中应该是无所不在的,不管外表多么开朗的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只是每个人处理孤独的方式不同。孤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想抵抗,但却不能让它完全消失。生活在现代都市里,在每天的灯红酒绿、喧嚣繁华之后,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感受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孤独。无论怎样借由其它的活动来抗拒逃避,无论是《百年孤独》里面那些极端或疯狂的方式,或是转换成现实生活中,游戏也好,电视也好,钱也好,楼盘也好:各种各样的方式,虽然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渐渐也从这每天重复的形式中找不到那种感觉,或者说是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有时即使不是一个人,我们也会感到很孤独,看着别人能拿到好成绩在自己面前笑得开怀时,当别人诉说着和父母在假期的种种趣事时,即使近在耳边,在眼前,却好像离自己很远,不能像他们一样,所以很孤独。而既然这种孤独不能避免,为何不尝试着去享受它呢?《百年孤独》里家族的人们不停地想抵抗孤独,最后仍体力不支,被孤独埋葬。这样的结局谁也不想要。流淌了百年的历史,最后仍被孤独侵蚀。孤独无法遗忘,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不会因有人陪伴而隐去。若是换一种方式,尝试着独自完成一些事,以一种骄傲的姿态俯视它,反正到最后总要有一个人的时候,不如独自适应社会中的一切,独自承担责任,找到那种适应孤独的感觉,不就不用害怕了吗?

孤独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有时更是一种动力,让我们用于体验人生,勇于面对一个人时挫败的感觉。如果说有一样东西,能让我们认清自己,孤独时就像是我们与自己的对话,能够听清自己的心,能够在繁华之中有那么一刻的清静,好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心跳的声音,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境。孤独使得一个人完善,更加有深度与厚度。享受孤独,享受与自己对话的每一秒钟,为自己留一方空间。

孤独不可避免,不如把它看成一个朋友,一个能够让我们时刻认清自己的朋友,足够用一生去珍惜,珍惜能与它共处的每一寸时光。

百年孤独观后感5

“就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贡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百年孤独》末尾

今天刚刚读完《百年孤独》,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心里有些微微的泛酸,但更多的是懵懂。说实话,在这本字里行间都充斥着魔幻现实主义的诺贝尔文学作品中,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其极其荒诞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孤独世界。

《百年孤独》中,用一个历经百年的布恩迪亚家族的荣辱兴衰反映一个叫做马孔多的小镇的波澜起伏,有人认为它甚至可以说是映射拉美文化的兴衰。书中讲述了第一代布恩迪亚开创马孔多,并在此繁衍了7代人,却任然对抗不了命运的诅咒,最终家族还是难逃败落的到无人知晓得地步,就连最后,马孔多这个镇子也在飓风的摧残下而毁灭。

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尽管外貌、肤色迥异,但他们都同时继承了家族共同的致命点——孤独气质。他们所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孤独,也都代表着不同的孤独。可 是,他们却从不知道自己是孤独的。每一个人从一开始的忙碌中体味着孤独并排斥着孤独,但由于缺乏与人沟通,(实际上他们也没想过与其他人交流)他们开始渐 渐习惯并喜欢上孤独,甚至陈金玉其中享受孤独。

第一代布恩迪亚家族人即马孔多的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科学的孤独。他这一生都在追求科学,想方设法将西方文明引入马孔多,让马孔多更加繁 华。他从不被人理解,甚至是他的妻子也只是一味的认为那是疯狂的举动。好在还有一个他的知己,第一代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课后来因为他对布恩迪亚家族的 语言而使何塞远离他。何塞最后是被绑在栗树上死的,因为全家人以为他已经彻底疯了,可其实他是全家最清醒的人。

何塞的妻子——乌尔苏拉,是一个任何时候,对任何事都永远充满活力与热情的人。但她同样也是孤独的,因为家中从未有人和她一样的热情。(后来的第五代阿尔 兰妲乌尔苏拉继承了她的性格,她却没有看到)而且,没有人记得她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没有人感激过她。她最后死是死在对回忆的追溯中,那是她俨然已经混淆 现实和回忆,并被子子孙孙们当玩具似的耍着。

第二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是兽性的孤独。不仅源于他那庞大的犹如野兽般的身躯,而且他是那种极其冲动的人,永远想到什么就干什么。他爱上了远房表妹丽贝卡并不顾一切和她在一起,而被赶出家门,享受着他们二人的孤独。

第二代的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是人性的孤独。他一生发动了32场 战争却没一次成功,经历了无数次暗杀后的险生和鼎盛到衰败,最后,他看透了战争,看透了世界,兜兜转转后又干起了他年轻时候做过的制作小金鱼活计。后来, 他站在原来绑着他父亲的栗树下撒尿,沉浸在往昔和孤独中死去,尸体等到被发现的时候,早已被秃鹫啃食的只剩骨头了。乌尔苏拉到最后一刻才看清她这个儿子, “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并非想他想的那样,由于战争的摧残而丧失对家人的情感,实际上他从未爱过任何人。……他成功和失败都因为同一个原因,即纯粹、罪恶的自大。…..她最终得出结论,自己不惜为他付出生命的这个儿子,不过是个无力去爱的人。”

第二代的阿玛兰妲是爱情的孤独。她一辈子都在追求爱情却从未接受过爱情,原因是她的胆怯心理。她一开始爱的人爱着她的姐妹丽贝卡,于是她想方设法阻碍拆散 并恨这丽贝卡,并成功了,但却搭上了一条当时家里最美好的生命,于是,她在自己的良心谴责中惶惶度日,死前还一直在为她最恨的人丽贝卡缝制寿衣直至最后一 针才死去。母亲乌尔苏拉评价她是从未有过的最温柔的人因为她永远独自承担着痛苦并忍受着。

这个家族也出过一个例外,一个和这个混乱世界格格不入的人——第四代美人儿蕾梅黛丝。她生的异常美丽,像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也的确不是。她不受任何拘 束和限制,喜欢自由裸着身子穿梭在客厅,不管有没有人。她在意别人的感受,一心一意的生活在自己天真烂漫的世界里,最后以同样神话般的方式——身披白色床 单,蝴蝶似的升天——消失了。

《百年孤独》中,早在一开始就暗示了整个家族宿命的轮回命运,即家族的每一代人以不同的方式重复着祖先们同样的悲剧。不仅仅是姓名的重复,而且,当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当初做满20个小金鱼又熔了重新制作…..如 此循环,表明了布恩迪亚家族注定的结局——最后一代人,即第六代奥雷利亚诺和他姨妈阿马兰达乌尔苏拉结合并生下了长着近亲结婚标志的猪尾巴后代,一个终结 整个家族的神话般的生物。仿佛回到了最初。在这一百多年里,马孔多小镇也在经历着类似的命运——从创建到吉普赛文明的渗入到政治集团的介入而引发的战争, 到美国佬的入侵,又到他们的撤走,使马孔多经繁盛后衰败到满目疮痍得连飞鸟也不愿在这停留一刻的地步。

全书在最后一段,终于由第六代族人奥雷利亚诺破译出来早在最初就有的预言——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人死在栗树上,最后一人被蚂蚁正被蚂蚁吃掉。而此时,当他看到自己的命运的时候,飓风把颓败的马孔多小镇卷为平地,就像当初它还没存在时那样。一切历经百年之后,又回到了原点!

    17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