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醒婷 1158分享

《林徽因传》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林徽因传奇的一生,你是否看过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林徽因传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林徽因传观后感1

昨日读完白落梅著的林徽因传,很是感动和深思。

林徽因是个什么样的人,书中是这样子总结的,这样的女子当养在深闺中,当花草为邻,当诗书作伴。然而一切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她热爱烟火人间,渴慕与世俗为伍,愿为事业献身。她虽洁净出尘,喜爱浪漫,可她不清高遗世,她向往烟火、惧怕孤独。

她在临死的时候要求见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孩子一眼,是她一生对徐志摩的愧疚、牵挂与爱。比起陆小曼,林徽因是太过清醒,还是太过懦弱?又或许真的如她自己所说,是爱徐志摩还不够多?陆小曼未来徐志摩,决然离开丈夫,敢于承受世俗诸多压力,纵是万箭穿心亦要和他在一起。而林徽因明明深爱,却假装轻描淡写,不肯对人提起。她甚至冷静地说过一句话:“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真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而徐志摩相比却对爱有了勇敢的承担,他说过,“我这一辈子只那一春,说也可伶,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

人与人不同,两个相爱的人分开后,一个极力想要擦去过往痕迹,另一个则想珍藏曾经的美好。谁都么有错,只是对待人生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我觉得,这只能说明林比任何人都清楚什么是她真正想要的人生和生活,梁思成母亲俨然当时已经对林有了很大的意见,不同于徐对待生命的洒脱,林是一个官宦家族出身,为了日后的生活和人生她更要隐藏心中的真实想法,要不也不会在临死时见徐的孩子。

看完此书,我心久久不能平静,林的一生确实耐人询问,真因为对她的人生我自身有强烈的理解和所谓的同样的轨迹下行走的引子。我更加希望多的了解她,她对待感情的冷静和对待事业的渴望。

她是清醒的,她是世俗的,她却也是浪漫的。这都是她,不是很纯粹,但是让人品味,我曾一直把她当榜样,我将还视她为我的榜样,我是多麽的渴望去读她些的每一首诗。她创造的每一个作品。

也许在一天的时间内就读完你的一生,也许因为白作者的影响,自己眼中一直噙着泪,这对你来说不公平。你如白莲一样的人生,做到了生如夏叶之绚烂,死如秋叶之精美。你对待人生的修行自是很洒脱和安静,我不该带着丝毫雨丝搬的心情。抱歉没有好文采来描述我对您的喜爱,我多麽希望自己也如您般写出自己的人间四月天,我多么希望可以用如您一般坦然乐观之心态,描述每一次人间的变故和情感。但是我却做不多,我只想在您死后的56年来临的时候,告诉您,我懂你。

林徽因传观后感2

这本书是校讯通书香班级活动教师启明星奖的奖品,在我办公室的书柜里静静地躺了两个月。初次看到这本书时,富有诗意的书名,清新淡雅的封面吸引了我的目光,翻看了几页就再也没有时间去阅读,这本书就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寒假终于有点自己的时间了,就翻开了这本书,我一气呵成看完整本书用了一个半小时,因为这本书的主人公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被林徽因这个才女的一生吸引着。看完以后,我开始查阅关于林徽因的资料和照片,然后又用两天时间精读了一遍,一个清晰的最有才情最纯净的女子伴随着江南的烟雨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这样的女子是我所钦佩的,我称之为女子,而不是女人,也不是女士,是对林徽因的尊敬和爱戴,如她的学生称之为林徽因先生一样。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她让我钦佩的地方有三点:一是才情,文学和建筑学上的建树无人能比,清华大学的教授,参与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等。二是容貌和气质,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理性,坚韧、真诚,做女人应该是美丽的。三是理智同时又率真的个性,最初我知道林徽因是因为徐志摩,似乎还对林徽因有点偏见,真正了解了她的情感世界,对她的个性非常欣赏,爱了就是爱了,决断就是决断,敬慕就是敬慕,选择了就不动摇。真性情的女子赢得了真爱。

做女人做到这样也就是极致了,纯净、有才情。我们这些女人永远做不了林徽因的成就,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品位高尚一些,纯净一些,有点小才情,做有点小清高的女子。独特的气质与修养是女人永远美丽的根本所在。一个真正的有才情的女人是灵性与弹性的'结合,既有“知识女性”的大气,又有平凡女人的温婉;既有职场女性的干练,又有普通女人的细腻。她们不仅能够征服男人,也能够吸引女人。

美貌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消逝,而女人内在的才情却能够与时俱进,历久弥香。爱读书、爱思考、爱艺术,生活乐观、心地善良、为人豁达是才情女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女子要有女子的高贵,有突出的个性、丰富的内心、高雅的情趣和高尚的品德,才会永远美丽。

人生就是修炼,修身养性,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好好教学、静心读书、唯美舞蹈、真诚待人,说的是我,做不了林徽因,做最美丽的自己。

林徽因传观后感3

庆幸我在合适的时间里遇到了对的书本,这本《林徽因传》为我展现了一位旷世才女诗意而又美丽的一生。

林徽因——一个诗意而又灵动的名字,正如她的人生一样,无论何种境况,何时何地,她都如一朵常开不败的白莲一样静静地接受这世界的赠与,也带给世界不平凡的美丽。

她出生在那个兼具古典气息与现代风情的乱世风云里,出生在那个白莲盛开、婉约秀丽的西湖里,同众多才情万千的女子一样,她注定要用自己的绝代风华与睿智诗意演绎一段璀璨绚丽的传奇。

自古江南出才子,如诗如画的美景孕育出了大批的才子佳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动人诗篇。在民国,它给世界带来了如莲般纯洁灵动的林徽因。

在《林徽因传》里,我读懂了她迷倒众生的魅力,读懂了她处变不惊的安然,读懂了她执着为爱的美丽,读懂了她追求梦想的赤诚。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一袭白裙、衣袂飘飘、手执纸伞、穿青石巷、轻嗅荷香、缓启朱唇、吟咏诗篇、笑靥绽放的从画里走出来的女子一样漫步在西湖河堤上,微风拂柳、柳拂人面,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像众多追逐林徽因的人一样,仰慕她倾国倾城的绝代容颜,沉醉她灵动儒秀的旷世才情。同时我也敬佩她温润平和的处变不惊和她呕心沥血的追求梦想。

林徽因对爱情的坦陈相待,对友情的相约不弃,对文学的一腔热情,对人生的诗意相许令我感动不已,世间竟会有如此完美的女子,干净的仿佛天仙下凡。

14岁的时候,活泼美丽梳着两个小辫儿的林徽因见到了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当时的林徽因正值豆蔻年华,明眸皓齿、娴雅文静,只一眼,便进了梁思成的眼里,这惊鸿一瞥,便为他们日后的姻缘埋下了伏笔。16岁时,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到欧洲考察访问、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在那广阔的天地里她自由惬意地感受着异域的风土人情,心里既紧张又兴奋。当她到达伦敦的时候出现了她生命中另一个追求者——徐志摩。他们在文学上的共同爱好使他们之间灵犀共通,徐志摩对她展开狂热追求,甘愿抛弃自己原来的家室,林徽因虽然有父亲的儒雅浪漫,但她有更多的理性,她所追求的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纯粹而圣洁的爱,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那个温润如玉的公子形象,她明白自己不过是徐志摩生命中的一颗流星,睿智的她选择回国去见少女时见过的谦谦君子梁思成。

历经一番波折后,林徽因终于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完成了婚礼,林徽因的婚礼礼服还是她自己亲手设计而成,把东方的古典美与西方的浪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林徽因与梁思成从宾西法利亚大学毕业后回到了中国,继而到东北大学任教,他们共同开了中国建筑课之先河,梁思成讲《建筑学概论》,林徽因讲美学与建筑设计,二人共同为祖国培育建筑学人才。志趣与才情的完美结合让他们的事业干得风风火火。而后,由于身患重病,林徽因不得不到香山休假,在那里,她的诗情得到了酝酿,一些优美灵动的诗篇从她的笔下源源涌出。可见,林徽因始终坚持诗意生活的态度,用一颗诗意的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欢欣亦或苦楚。

林徽因清丽婉约的外表与兰心惠质的气质深深地感动着遇见她的每一个人,以至于哲学大师金岳霖愿意为其缄默一生。金岳霖与林徽因夫妇比邻而居,经常互相往来,渐渐地金岳霖对林徽因萌生了爱意并告诉了林徽因,林徽因听后起初是惊讶既而是烦恼,她像做错了事的小妹妹一样告诉了梁思成,梁思成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告诉她她是自由的,她又把梁思成的话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听了感动不已,他选择了退出。在林徽因的一生中,有三个男人为其倾覆一生,而她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每一次都用一颗赤子之心对待爱自己的人。爱情,最重要的是真诚,唯真唯诚的心才能换得唯纯唯洁的爱。虽然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物质高速发达的时代,但真正的爱还是真诚相待,如世纪老人杨绛与钱钟书一生的痴恋,如周月华与艾起,艾起做了她的拐杖,她成了艾起的精神支柱。真诚相待,即便岁月蹉跎了时光,爱情依然鲜活如初。相互信任,相互扶持,这才是爱情的真谛。

对于友情,林徽因更是肝胆以照。林徽因开朗好客,在北平总布胡同的家中每逢星期六都举办文化沙龙,邀请当时的名流参加聚会,会谈总是在很愉快的氛围中展开,而前来赴会的每个人都会被女主人那优雅的气质,幽默的谈吐所深深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过来,被林徽因的高雅美丽深深打动。由此,我深深感动。当代女性应该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要有渊博的学识,优高雅的情趣,乐观的心态,健康的身体,独立的事业,睿智的头脑,这才是立于世界的根本。

一个女子,要有文化修养,才会显得美丽,否则在美丽的外表也会让人觉得鄙俗。试想一个衣着光鲜,面容姣好的女性满口粗话会让人多么作呕!在现在这样一个文明的时代里,女性更应该具备很高的素养,这样才会由衷的美丽。

在全球经济浪潮里,太多的梦想被堙没。理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最初的梦想,最终还是在“流浪”。我们终于明白其实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的,于是乎大多数人都归于平庸。林徽因自始至终都不肯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抗日战争期间,她逃亡到乡间一座破败的小屋,仍没有放弃理想,在沉重的生活重担下坚持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她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致力于中国古建筑遗存的保护工作,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民族工艺景泰蓝的发展道路上。直到生命快要终结时,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战着。林徽因的人格魅力因为她的执着追求,而且显得更加完美。

一生都沐浴在爱里的林徽因给了世人一个完美的倩影,她对爱情,对理想的执着都成为那个时代的传奇,也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一朵盛开不败的白莲。

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的一生都如白莲一样纯洁,不带一丝杂质。在我眼里唯有林徽因给杭州西湖诗意闲淡的美丽,唯有林徽因给得起世界温润洁净的情怀。

我觉得,女子当如林徽因,如林徽因一样的以一颗诗意的心栖居于凡尘俗世之间,书写自己美丽诗意的一生。

林徽因传观后感4

偶然翻到林徽因转,阅读完,心里不禁惆怅,她的评价十分多,有人说她是多情之人,破坏了徐志摩的婚姻,却又与梁思成结为夫妻,还是负了金岳霖,让他终生未娶,守护了她一身。有人说她对感情的专一,她对徐志摩的感情至死保留,念了一生关于林徽因的感情每个人理解不同,我并不是多愁善感之人,只是作者的文笔和主人翁颇感兴趣,竟让我有落泪的冲动,竟有些许羡慕,也有些许惋惜!

好奇竟然有这样一位女子让三个男人都为其倾情一生,寻找到她的照片,果然很美,由内而外的散发一股白莲的幽静,像水一样的女子是如此的吸引人!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话第一次是在哪儿看到的已经记不得有到底是谁的原创更加无从得知。相信如果这句话人心中都会出几许暖意,像是对某个远方故人的祝福,有好似对所爱之人的一声温和的叮咛。仿佛只要对方幸福,那么这个世界从此就不再下雨,只有晴天。

大家都在忘记自己的承诺,忘记了过往那一场有一场筵席。

谁一生没有许下承诺,但是谁又能够说自己承诺过的必须能够做到,路到尽头的时候,又要怎样还会去在意当年的选取是对是错。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离去之时,谁也不比必给谁交代,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人说,北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故乡。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林徽因传观后感5

最后看完了这本书,心里不明白是何许的感觉,只明白美美的,带有诗一般的韵味,就像林徽因,总是给人以清洁、完美的感觉…

只看林徽因的诗,我们明白她是温柔的,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她就应是身居豪宅,不问世事的大家闺秀,然而进一步了解她之后,我们会发现,她虽然有着诗意的人生,她却不喜欢一个人的独处,煮一壶香茗,约3、5个好友,一齐夜下话谈,谈人生谈理想谈事业谈诗词歌赋或许才投她意,但是对事业极度热忱的她却很少有这样的时间,只有在香山养病的那4年,才能够这么惬意的生活,但是病情稍微有些好转,她就立即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建筑事业中去,喜欢一个人,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因为喜欢,就像她喜欢古建筑一样,没有其他的原因,无关风月,只是喜欢,故以她的才华,完全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一番作为,创造一番辉煌!

每个人都是过客,缘起缘灭都是前世今生早就注定的,今生我们擦肩而过,来世或许就会有那一次回眸。不需要刻意的去记住谁,也不需要刻意的去忘记谁,前世的债今世会来偿还,今世未了的情来世能够再续。但是谁又能明白,到底有没有那奈何桥,前世今生,我们在乎的那个人,来世是否还能够记得或者会忘记!

林徽因在16岁的时候遇到了24岁的徐志摩,她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了风华正茂的他,在剑桥之上,两个生来就带着诗意的他们怎样可能不擦出火花,这或许早就注定了。林徽因是理智的,任何时候她都不会让自己尴尬,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软弱,所以当她发现自己摆脱不了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的阴影的.时候,她断然的选取了离开,没有告别,就像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徐志摩明白林徽因的离开是为了什么,因为他懂她…之后徐绝情的与张幼仪离了婚,本以为这样林徽因就能够理解孑然一身的他,与他相依相守,但是他不明白林徽因是骄傲的,她同大部分女人一样,在浪漫的感情与安稳的生活面前,她最终选取了梁思成给的安稳的、真实的生活,即使心里深爱着那浪漫,也只能是藏于心底,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慢慢回味…

也许只有林徽因才有这样的魅力,才能让多情的徐志摩挂念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一生,金岳霖守护一生。即使之后徐志摩爱上了陆小曼,他心里也永远有着林徽因的一席之地;“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明白怎样办才好”林徽因沮丧的说,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取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他用实际行动宠爱了她一生;金岳霖,我不明白从何说起,终身未娶,只为爱她,他永远都是她的邻里好友,他会随着她的居所的变更而变更,一生守护,无怨无悔。徐志摩是多情的,他不止有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个女人,还有凌叔华,虽然最爱的只有林徽因和陆小曼;梁思成纵然是宠爱了林徽因一生,但是在她逝世几年之后,他还是娶了自己的学生林洙;只有金岳霖是钟情的,终身未娶,即使在林徽因去世之后,还记得她的生日,靠以前的回忆度过余生。感情的事我们总是说不清楚,没有谁对谁错,我们只是羡慕林徽因传奇的一生,感动金岳霖的痴情。

林徽因是美丽的,是智慧的,纵然是病魔缠身,仍然写了很多诗词并为中国的建筑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还参与了国徽的设计,了解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总会让我们感慨万千,深思千万。她的生命只有51年,对于此刻人来说,这个时间并不长,但是对林徽因来讲,51年刚刚好,不长不短,她在有限的51年里做了自己该做的,奉献了自己该奉献的,没有大起大落,亦没有大喜大悲,给我们留下了完美,留下了温暖…

或许真的是有缘分这一说,她写了人间四月天亦在人间四月悄然离去…

    相关文章

    19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