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观后感400字作文

醒婷 1158分享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把中国人这种劣根性揭露的淋漓尽致,真可谓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你是否看过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文化苦旅观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化苦旅观后感1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仿佛在刹那间走遍了中国的文化古迹。一次次的行程,如同对心灵的一次次涤荡;一次次的漂泊,都在使自己智能长进。这一次又一次的旅程,使我们的感情有了一次次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在历史的磨盘中进行接替,中国灿烂的文化在历史古迹中留下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类的记忆中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

书中所释放出来的生命气息和作者良好的文化感觉,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尤其是作者深入浅出,把沉重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底藴,通过非常感性的文学语言输送出来,既建立了一种轻松进入的通道,又营造了生命之间平等对话的氛围。这样的文化大散文已久违了。余秋雨无疑是位很有悟性的文化散文大家。当然,这得归功于作者良好的文学修养以及渊博的历史底蕴。从高大辽阔的莫高窟到书色书香的天一阁,从江南蒙蒙的细雨到塞北大漠的狼烟,从梅园傲雪的红梅到山间无名的野草,无处不透着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学者对文化生命、历史生命、物质生命的文化关怀。从余秋雨笔下流出的文字是温情的,真挚的,值得信任的。

书中收录了很多的历史散文,姑且不去论证史实的准确与否,单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读余先生的文章仿佛是在欣赏一篇完美的钢琴演奏曲,有酣畅淋漓的高音,又有婉转跌宕的低音,他的文字饱满而生动,跳跃而自控,隽永而大气。

谈论历史,多少有些感慨。面对历史,我们是那么的渺小而又无可奈何。或许,我是学文科的吧,因此多少有些感性。但我不认为感性会是一种错误。有时候,真的觉得很悲哀。物质文明发达了,是不是就不要精神文明了,是不是就要抛弃我们的民族文化,是不是就要遗忘我们的历史?很多人对于历史毫不关心,甚至没有一点点的概念。我曾经问过我的舍友很多简单的历史常识,没有几个能够回答上来。多少觉得有些失望吧。西方人实在是很了不得,在对我们进行过领土侵略经济侵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侵略,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侵略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一点表现得越为明显。我们自己的东西真的就要这样一点一点的被侵蚀?可悲更可恨!

历史真的不应该被遗忘。余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中国文化的内涵表现在中国历史的多情。 “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正是落在山重水复中,历史的多情造就了中国千年的内涵。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道士塔》。不仅为我们的敦煌文明感到可惜,更为那个道士感到可悲。莫高窟的千古罪人王圆箓将令人钦羡的中国文化用极少的钱财来换取。偌大的中国,居然没有才力人力来管理如此瑰丽的民族文化。这是民族的悲哀。

1900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中,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慈禧为代表的清政府还勉强延口残喘着,这一年,八国联军打进了紫禁城。而清庭的地方官呢?他们像吸附在人民身上的跳蚤,千方百计要吸干人民身上的血!王圆篆于是从湖北逃到了甘肃,几经周折,做了莫高窟的主人——敦煌文化注定要受到这一洗劫。可我认为错不全在王道士。他只是个愚昧无知的农民!他又怎知道那昏暗的洞窑中那些各朝个代所遗留下的古老壁画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呢?他又怎知道那些揉和了艺术与文化时代标志的神女雕塑的蕴意呢?他只会奉行道士的职责,把那流光溢彩的壁画刷白,把神女雕塑变为天师灵宫!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在清除积沙时发现了一个满是文物的洞窑,他又怎能看得懂呢?他带了几个经卷交给县长,甘肃学台是个金石学家,他知道这个洞窑的价值,于是他向藩台提出了把文物运回县城保管的要求。但是那些官吏们却舍不得拿出比起他们的俸禄来的少之又少的运费,他们随意挑拣了几件文物,因为这是古董,古董可以用来奉承上司!

在历史上,当时洞窑文献的一部分是运回了京城,但是只用席子乱捆一通,沿途这个官员拿一把,那个官员逮一捆,结果不言而喻。

而那些欧美的学者,考古专家却翻山越岭,穿过荒凉的沙漠,冒着重重危险向敦煌走来。他们愿意用尽自己所有的财产作为偷运一两件文物的运费,他们不怕吃苦,不惧葬身沙漠的危险。站在某个立场来说,他们精神可嘉。假如我是上帝,我有将文物赐给某个人的权力。

那么在选择送给中国的庸官和欧美那些学者时,我会选择后者。但我不能,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上,我只有仇恨和无奈。

外国人的几块金条,几件廉价物品便换来了装满几车的文物。该恨的不是王道士,不是外国学者,而是当时的清政府,腐朽的封建制度!

历史在叹息,敦煌文化在滴血!

如今这些文物被存入了东京、巴黎圣彼得堡、大不列颠……一个民族的文化被外国人所研究,我们只能咀嚼着其中的苦味与苍凉。

中国人向来只顾眼中暂时的利益,全然没有一种对文化精神的执着理念,这是现实,是每个人无法改变的真理。但更为让人心痛的是:他们不追求的同时,也不让别人去追求,在我看来,这也许便是中国人的内心平衡。

上千年来,中国人就喜欢上了钱这个东西,因为物质的享受让他们觉得在世上什么才是有意义的,然而他们何曾想到,在得到的同时,却失去了永远弥补的可悲,滴尽了人世间所有的精神财富!

因为谁会放弃一个高官,或是对厚禄的一种执着,而屈居此方呢!对于他们来说,一个空空世界,给他们带来的只是迷茫,只是痛楚,而且是一个陌生的,似乎缺少他们想象中“文化”的,生活无滋无味的地方,或在他们眼中是地狱!

是啊!无知的人,永远是无知的,为了自己心灵上小小的满足,肆无忌惮的毁掉对他来说是无用的障碍的东西,却不知深藏着中华古老的文明,乃至世界的文明。“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似乎映在他的脸上,变得更模糊了,惟有他的笑是那么清晰!

可悲啊,可悲!人世间至始至终在一个笑的过程中诞生。愚昧在他们眼中是智慧,是精干的体现。没有失落,没有悔恨,只有那一脸得意的笑容。苍天应该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创造了历史,他们是英雄!

唉,无情的目光永远撇开那可怜的泪水,一瞬间载着满脸的困惑,惨白的令人发指,可又能怎样呢?英雄是不会在乎一个无名小辈的目光,或是内心血泪的!

洋人始终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值得用生命去换取的,生命的重要谁都清楚,可在他们眼中,文明是最重要的,或是说文化底蕴的魅力吸引了他们生命的倾斜。为了这,他们又怎会在乎区区一个生命,苦在他们眼中又是何等的微渺!跋山涉水,知识的容器是没有口的,惟有深深不见底的底!

可怜的中国人,他们整整五千年的文明似乎一瞬间子虚乌有了,多么令人催泪的数字,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我们,毁在一个道士手上,然而他没有泪水,没有内疚。他内心深处,也许是笑的一生,在津津乐道敦煌的历史是他一手造就的吧!不计其数,永远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华夏文明消失了,没有半点余音。也许现在,我们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吧!!

文化中累风难寄,漂洋过海掌中行!——文化缺了灵魂,就已经死亡!

然我深知一个奴隶,在主人的面前是多么站不直身子,我也知道,什么在他的心中是满足。我承认,王道士是个成功的奴隶,他不必望下腰便可得到他所想要的,而且易如反掌。对他而言,当上奴隶中的极品是那么的容易!可是人间很多事实是残酷的,就像他,不必望下腰,但已经卖掉了灵魂,卖掉了整个民族的血液,这不觉得是另一种奴隶下的阴影吗?

余老师笔下的勇士,自己充当了,两手空空,面对一个庞大的军队,依旧潇洒,依旧傲然风范,是一个怎样的境界!沉默中一种凛然,是万军也难以撼动的,何况他们呢?精神深处的所有力量,是集天地间所有而成的!勇士不在乎生死,在乎的只是另灵魂间的满足,不是道士的余影!

泪水掉下只能代表过去,新生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唉,唯一让我们值得庆幸的也许只有那敦煌的空墟。虽然敦煌学也在中国,可是它其中的精华又在何方?我不能明白一个学术失掉它的主干后会是个什么样子?我深刻理解中国专家们没有太多的激情,没有豪言壮语,默默离开会场,走到王道士的圆寂塔前的心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流血,眼中全然是呆滞与茫然。苍白已不在是暂时或是瞬间的。文化伤害了他们,可是他们的心依旧向往,哪怕自尊受到侮辱,人格受到蔑视。为了民族的新生,他们已顾不了太多太多个人的屈辱,面容的憔悴,身体的虚弱,可大脑依旧坚强,为了将来的国人没有屈辱,或是说民族更多的兴盛!

文化苦旅观后感2

首先想到道士的无知。你看,那么多珍贵的文物的遗失,不就是因为道士的无知吗?设想,如果道士知道这文物的价值和对国家的意义,他一定会舍命保护它们。可他什么也不知道啊——精美的壁画在他手下变为白墙,优雅的雕塑在他锤下化为乌有。恨,恨他的无知。

无知的不止道士一人,政府官员们也很无知。由此联想到中国的文盲。中国的成人识字率和初、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许多发达国家。试想,一个文化无法得到普及、到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的国家,怎么能强大得起来?怎么能与外界竞争?当然留不住价值连城的经文和画卷!

又多读了几遍,就开始恨起政府了。的确,王道士的疏忽导致了直接的损失,但清政府有更大的责任!

在道士不得不因为落魄不已而无奈用文物换来少得可怜的银子时,政府哪儿去了?来看看清政府都在干什么好事——

慈禧依旧每天一百道菜,依旧年年挥金如土地祝寿;颐和园依旧在热火朝天地修建,这个老女人依旧在惬意地腐败!

真是“天子万年,百姓掏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呵!

有这么多闲钱享盛宴,祝大寿,修园林,区区一点运费都出不起?笑话!

清政府腐败得无药可救!恨,恨清政府的堕落!

恨,又有什么用呢?

只能把这次文物的流失当作惨痛的教训,化作今天研究敦煌文明的动力!

那王道士的圆寂塔,刺痛了爱国人的心。

文化苦旅观后感3

余秋雨的心里埋藏着中国的文化。《文化苦旅》是他亲身经历后写下的著作。在他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本书有沉重的历史气味,苍老有力的文笔。他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沉甸甸的《文化苦旅》,满盈盈的思想积淀。土黄的书皮,便已让人闻到苦涩的味道。

最让我感慨的是《道士塔》那篇文章,正如所说,中国近代史,更是一部血泪史,而敦煌莫高窟,更是其中一个较为鲜明的例子。只有失去才能唤起人们的珍惜。

曾经有一个叫莫高窟的地方,它安静的沉眠于那片土地,而一个姓王的道士的到来,打破了它应有的沉寂,他发现了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画,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门户,但他全然不知。而他却将这些壁画送给了来自西方的“和尚”,贿赂给那些不信佛的官员,在贿赂给更高的京官,而那一个个满腹经纶的文官又为何在他们滔滔的奏折中对莫高窟只字不提,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这片佛教圣地。而外国学者却充分认识到其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他——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在一个道士眼中,那些莫高窟中的石像更不比所谓的天师与灵官,那些来自西方的“游客”将它一卷一卷,一车一车的带走,那些人想不到,那些他们视为无价的珍品,文化的精华的字画竟然在那个道士手中成了换来银元的交易品。在那个道士一笔又一笔的“小买卖”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这样被挥霍掉了,而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买卖却几乎葬送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掠夺者,或许那些文物就得不到人们更大的重视。谁又能意识到它的珍贵?唤起我们的文化记忆呢?余秋雨说:“我好恨!”难道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更恨!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加紧研究。这些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虽然我没去过敦煌,但看了些图片,资料,我能感受到她的美。08年的“飞天”舞蹈,更让我享受到无法表达的美。

这是谁的错呢?是王道士?还是外国学者?还是就是我们自己?是自己没好好保护,没意识到它的珍稀,拱手相让,让它在历史的长流中流逝?深究这些已没多大意义,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难以估量。我们要做的是加强文物保护,弘扬我们的中华文化,并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文化苦旅观后感4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余秋雨表达的是对王道士深深的恨,而我,从中看到的是当时中国的弱。

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瑰宝莫高窟由一个做了道士的农民王圆箓掌管。可是,这个王道士却嫌壁画太暗,将它用石灰刷白;他又砸碎古朴的中座雕塑,重新堆塑上几个怪里怪气的塑像;他还将发掘出的文物送往京城的各个官员家中。当那些为敦煌文物慕名而来的外国冒险者想用大量的金钱换取它们时,王道士竟然也只收取极少的货物,甚至还会把文物主动送给这些外国人。

看完这个故事时,我真恨这个王道士,他就是个卖国贼,可是再仔细想想,又觉得他很可怜。王道士是个没有文化的农民,那时候的农民根本吃不饱饭,可以赚到点零碎银子是很不容易的,更别说接受教育了。当时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些文物有多么珍贵,即使王道士他知道,但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他也一定会把文物卖掉的,因为他要吃饭,要活下去。毕竟,像朱自清那样“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有气节的人是少数。而“涂墙砸像”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王道士个人的审美观与敦煌壁画完全不和造成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民都读不起书,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他不知道这些壁画也是一种美,这些文物有多么的珍贵。

王道士不是可恨,是愚昧,是可悲。可恨的是当时中国是个弱国。弱国,国民吃不饱穿不暖;而强国,国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弱国的大部分人上不了学,而强国,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教育;弱国,就是内部人心涣散,而强国,则是所有人团结一心。“王道士”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经过几代中国人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迈上民族复兴的道路。毛泽东、周恩来带领人民打跑了日本鬼子,并为新中国的富强奋斗一生;科学家钱学森放弃了美国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回国报效祖国;马云创建了淘宝公司,不仅使我们的购物生活更轻松,还使许多人实现了“做老板”的愿望。再回到我们的身边,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老师、司机、农民、消防队员还有环卫工人……他们都正在为中国能成为强国而奋斗着。假如中国是一列火车,14亿人就是火车上的零件,少了一个火车就会减速,零件多了火车则会跑得更快。

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现在要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文化苦旅观后感5

循着一本纸色泛黄的《文化苦旅》,拂开弥漫千年的历史尘埃,我追溯到远古文明的源头,掬一捧最清的,感受它带给我的阗静之中最沉重的呼吸。

千年文化,一场苦旅。我沿着道士塔,那里埋葬着近代中国无尽的屈辱与懦弱,我瞥去一眼,留下沉重的叹息。我走过莫高窟,细细地摸着石壁上的纹路,感受中国文化蜿蜒缠绵下的生生不息与完美,与余秋雨对美与善的思考。我踏过阳关雪,那里遥远的古战场坟堆横立,那里有诗人无比广阔的胸襟,与封建专制压榨下的艺术情怀。还有那柳侯祠,灌满了中国文人的不屈气节与生命的磨难,只听余秋雨先生叹息一声:还有多少人能解读石碑上的文字?我相信会有的!

千年文化,一场苦旅。感受余先生在历史长河中凌波微步的闲适和坦然,有寄情山水而悠然天地间的信天游唱和诗情才气,也有感慨风雨天柱山的的无比寂寞,有游走江南小镇的雨巷情长,也有孤灯窗前夜雨诗情的苍凉,有历经磨难风雨飘摇的天一阁,也有联系着苦涩国殇的龙华塔,还有忍着天寒日炙的艰苦行程中的阳春白雪和沙原隐泉……余秋雨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或喜悦,或激动,或哀伤,先生百感交集,最终只汇合成赫赫刺人的一个字:苦!寂寞中,千年文化,化成一场苦旅……

千年文化,一场苦旅。先生笔尖一点,妙笔一划,一个古老民族的沧桑与磨难跃然纸上。秋雨先生感受到的苦旅与中国文化的苦旅浑然一体,于是心生悲哀,先生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但我相信,秋雨先生也相信:晚霞落后,在明天,会有一轮更耀眼的朝阳守候东方,等待喷薄。一千年的文化并不会就此落寞下去,它等待着鹏飞。因为,中国有我们,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千年文化,一场苦旅。历史的钩长划过的轮回我们永远记得……

文化苦旅观后感6

跟随余秋雨踏上游历中国文化古迹的旅途,感受历史名迹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所沉淀出的历史文化底蕴。

具有”天 府 之国“美称的都江堰是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可以与长城并肩的文化遗产之一。文章在开头先描述了长城,在大多数人心中,长城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文化的精髓。接着笔锋一转写到,长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儿,被风沙吹塌了。而都江堰不是,它骄傲地在风浪中矗立了两千多年,坚固得如同中国的历史。与长城进行了一系列对比,都江堰充满灵性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可以说,都江堰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确实如此,民族之所以延续,是因为有了标志的象征,都江堰已很好地代表了一个强悍的民族。

民族应该感谢都江堰,更应该感谢给了它生命的建筑师李冰。”为官一任。造就一方“是李冰建筑都江堰的本意。 我惊叹于李冰在千年前建了如此利国利民,惠及子孙后代的工程。都江堰的背后不是死物,它的背后是如李冰一般为民,为后世苍生,为自然和谐献出自己一份绵力的伟大祖先。有了他们,才有 天 府 之国 给中华儿女提供的庇护和濡养。民族的延续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高尚的起点才变得更强大。李冰留给人们的思考就如都江堰留给我们的深思那样丰富而美丽。

都江堰不只是一座水利工程,不只是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师,更应该是一个民族所在的精华与衰败的缘由。面对文化的精髓,我们所能做的是保护它,让悲剧不再重演,将民族的华丽再次呈现。


文化苦旅观后感400字作文相关文章:

读《文化苦旅》有感作文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2篇

读《文化苦旅》有感范文作文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高中作文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500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500字作文

文化苦旅读后感300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300字范文五篇

文化苦旅优秀学生读后感

    22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