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观后感800字心得感悟10篇(2)

福萍2 1160分享

电影《八佰》观后感800字心得感悟10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800字心得感悟范文五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相声贯口,一段练嘴皮子的顺口溜。但是我是真的没想到真有这“八佰”的标兵,“八佰”的勇士存在。

四行仓库,和公共租界一河之隔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可以说根本没有任何战略意义的一个战场竟然有着这么一段悲壮的历史。河的两岸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一个歌舞升平一个残垣断壁,这是在我中华的土地上,多么讽刺的画面啊。

淞沪会战失利,国军全线退守,但又希望能够在撤退时安排一支部队留在闸北死守,掩护撤退,最后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五二四团一营头上,负责率领这个部队的是三个人:谢晋元中校、少校团附上官志标、一营营长杨瑞符。还有就是那连三分之一都不到的正规军外加临时拼凑起来的平民,护卫队,甚至还有未成年的孩子组成的“八佰”战士。坚守期间,就是这样的一个队伍短短五天的时间打退了日本侵略者的八次进攻(其中日军还使用了生化武器)让日军伤亡惨重,这不失为一个辉煌的战绩。最感人也是最让人悲愤的是日军为了破除四行仓库的壁垒,使用铁甲阵保护突击到仓库的外墙打算在仓库墙上炸开一个门,铁甲阵钢板坚固,闭合严密,子弹打不进去,手榴弹被弹开,根本不能最下面的日军造成伤害,就在这紧要关头一名叫陈树生的战士身上绑上手榴弹拉掉拉环毅然决然的跳了下去,砸进敌人的铁甲阵内部爆炸,接着一个又一个的战士也用同样的方法大喊着自己的家乡及自己的名字跳了下去,看到这里不知不觉中已泪流满面,双拳紧握,恨不得自己去参加战斗,为抵挡那些外来的侵略者尽一份绵薄之力。

电影的男主角其实是一个被安排来打扫战场的平民,被逼无奈成为了这个队伍的一名战士,参加坚守阵地的任务,从一开始的自私懦弱,只为保护自己的家人,一心想着逃跑到眼见这么多无名的战士为了抵抗侵略者付出宝贵的生命而此生无悔,尤其是在一次逃跑过程中无意中撞破了日军的潜入,及时报警让队伍及时反映过来打退了敌人而成为人人夸赞的英雄时,终于明白了那些自己要保护的不是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而是身后千千万万的同胞兄弟,也明白了战斗的意义。从而在以后的战斗中勇往直前,不畏牺牲保护战友,打击敌人。但是命运没有一直眷顾他, 在一次抗击日军飞机扫射的战斗中打退了飞机但是也让飞机扫射击中,临死前也只是希望和弟弟一起照个相而已。本片中还有很多个这样的例子,由原来的怯战到后来的英勇,一次又一次的击退敌人的进攻,一个又一个的付出自己的生命。

就是这样的一场战斗不管是多么的壮烈,也只是那些政治家演的一场戏而已,也只是国民政府为了让国际上看到中国还是抵抗,从而想得到国际援助博取同情的一场演出罢了。可是就是他们所谓的一场戏付出的可是几百战士鲜活的生命啊,你们就真的不心疼吗?战争就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不知道会有多少的活生生的生命,美满的家庭被绞的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电影《八佰》观后感800字心得感悟范文六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公司组织观看了一场电影名叫——《八佰》。

通过观影预告介绍,我得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战争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公司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这部电影《八佰》说实话画面是有些血腥,当然这些画面也是战争片场面不可缺少的镜头。在没看电影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电影取名八佰,在电影中段才看明白八佰是守护四行仓库的士兵人数,而且是个“虚数”。这个人数是故意告诉记者的一个虚数,目的是为了登报时迷惑敌人,不至于因为人少而让敌人感觉那么不堪一击。其实在看完整部电影后才明白多少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为军人的那种不畏牺牲坚守阵地的精神。

在整部影片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不少片段,第一处是在敌人强攻四行仓库想一举炸毁楼体时,国军的士兵在阻击失败后没有更好的办法时,每个人义不容辞的将自己身上绑上手榴弹跳楼炸毁敌军来阻止敌人的进攻计划。当时每一位军人跳楼时的那种坚决,很是触动每一个人的内心,军人的执行力、军人的那种舍我其谁的豪情以及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决心,让我们深感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而在他们一个又一个跳下又大声的喊出自己名字的同时,我们又能看到他们对后人传达的信息确是那么的简单明了那就是:记住我们,不能让我们白死,我们会胜利的。第二处是军人们决定升旗的片段。可以说这是一件明知前路凶险偏要继续前行的事情。在升旗后,日军很快就派来飞机进行摧毁旗帜,在守护旗帜时我们的军人死伤惨重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借用电影中谢晋元团长的话来说,升旗就是对敌军的挑衅,但升旗也是为了表明我们军人的态度,旗帜升起代表着我们不畏惧敌人的众多,也不畏惧敌人进攻的火力凶猛,代表着我们有坚持抗战的决心,代表着我们心中有必胜的信念,同时也是希望能唤起四万万同胞共同抗战的热情。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正是有中国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但《八佰》总体是正能量、让人热血沸腾的一部好电影。电影散场,我就问我自己,如果我在战场上,我会成为抱着炸药包跳下去的那一个吗?我认真想了想,坚定地说,他会那么做,尽管也很害怕,但那是一个军人的必然选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部电影,致敬历史,更鞭策未来。愿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永远记住:实力是最好的名片,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电影《八佰》观后感800字心得感悟范文七

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

——刘向《战国策》

要说近期最火的电影,相信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八佰》。不止因为电影本身,还在于所描述的历史事实及所向世人传达的思想精神,在相对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树立了一座灯塔。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人在影片中感受到的也是不同的,而我感受最深的可以归结为一个字“义”。何为“义”,兄弟朋友间的义气、为人的仁义、处事的道义、军人的忠义、社会江湖的侠义……,在我看来,其实这些“义”都离不开心中的“信义”——既已信奉、义无反顾!

与子龙忠勇相往,信义相合。纵贯影片始终的离不开一位武将、一匹白马,多次出现的镜头——白马银枪、单人独骑,是的,蜀魏长坂坡之战赵云赵子龙独自面对千军万马,杀了个七进七出,救护了少主刘禅。赵云的从军生涯,自学艺下山见闻异族侵我大汉、杀我族人,便投军白马义从,到相遇心中信义相同的刘备,他也是等到公孙瓒败亡后才跟随玄德,为了心中的理想奋斗终生,至死无悔。

固守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实为四百余人)”,面对数万装备精良的日本入侵者,他们明知会死,但仍不退让一步,守护着当时上海完全属于中华的最后一块净土。为了什么?不止为了军令,是为民——唤起华夏人民心中的热血,是为国——争取布鲁塞尔会议的话语权,更是为心中信义——保家卫国、寸土不让、至死不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300年前的屈原不止用词句甚至用生命向我们阐述了“信义”。影片中一幕幕的情节也是相同的——送入电话与国旗、保护国旗不倒、捆绑炸弹同归于尽……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侠之大义者,为国为民。遵从自己的内心所信奉的东西,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不过是挺身而出的凡人。没有这些抗击外敌的英雄,哪里来的新中国,哪里来的现在的美好生活。信义不是虚构妄想的,是植根于生活,源自我们每个人自己的责任。影片中的壮士们都有父母、妻子,都有家,但信义所在、责任所在,影片最后断后留下的大部分都是影片开头所谓的逃兵,他们来自各地的自卫军,前一刻只是在家种庄稼、干农活,连枪都没用过,但是他们最终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坚定了自己的信义。从古代抗金英雄岳飞、抗倭英雄戚继光,到近代虎门销烟林则徐,再到现代抗日英雄,乃至今日抗疫李文亮、钟南山……其实他们都是像你我一样在不同岗位上的平凡人,但是当灾难来临之际,他们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与职责,挺身而出,才成为了英雄。

每个人的信义都有不同:是自己的责任、目标、思想、精神等汇总而成。梁启超先生的下一句是:侠之小者,为友为邻。在如今的社会与国家下,可能不需要我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既然在岗位上就要牢记并践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有了目标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这样即使我们还是平凡人,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我们的人生必定多姿多彩。就像保尔柯察金最后所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最后,让我借用蒲松龄先生的自勉联与君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电影《八佰》观后感800字心得感悟10篇(2)

电影《八佰》观后感800字心得感悟范文五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相声贯口,一段练嘴皮子的顺口溜。但是我是真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