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十篇

福萍2 1141分享

《夺冠》整部影片回顾了中国女排振奋无数国民的夺冠之路,重温跨越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夺冠》让人热血沸腾!赞叹的是,贯穿始终的就是:女排精神不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

电影《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一

下午与同伴一起去观看今年最火的电影《夺冠》。

夺冠主要讲述的是一群热爱排球的女青年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讲述了几代女排人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1981年,中国女排正为去和日本女排打比赛做准备。他们每天都在球房里辛苦地训练着,经常训练到深夜,他们打球打的连命都不要了,打的腿上都是伤,但他们还是在坚持训练,有个叫郎平的女孩子,18岁就选进中国女排队,从小就能吃苦,进入国家队后,训练强度更大,更苦。通过她自己的努力,最终她扣下了中国队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可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女排也接二连三的失败,可女排的精神永不言败。 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挂帅执教中国女排,带领着中国女排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2016年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淘汰赛,中国队对战东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队,最终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

输并不可怕,我们只有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才能在下一场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失败不可怕,可我们不能败在气场和精神上。我们有不怕输的精神,要有打不倒的气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为自己加油打气。

坚持也是成功的来源,坚持的训练才能磨练自己,才可以在对手面前不甘示弱,才能取得胜利。

通过学习女排的精神,我们了解到要坚持不懈,超越自己,还要有团队精神,我们才能站上自己的理想舞台。

电影《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从电影院出来,耳边还一直萦绕着这动听的旋律。

记得周总理曾讲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或许祖国的过去我们不曾参与,我们只能在各种文献资料中体会到祖国往日的艰辛、经受过的种种磨难,但是我们现在能在日常生活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当下的飞速发展、强盛壮大,也能在网上、在新闻事件中感受到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话:祖国,我爱你!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由《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7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着让我们心潮澎湃、难忘的瞬间。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夺冠》篇。

《夺冠》以80年代上海弄堂的街坊邻居围坐一台黑白电视机紧张又激动地守候、观看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夺冠这场焦点大战。再现了当年中国女排以3:0击败美国女排获得金牌,实现了继1981年女排世界杯、1982年女排锦标赛冠军后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令国人无比自豪、激动的历史瞬间。

回顾当年赛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赛场上还是年青的主力主攻手、著名“铁榔头”郎平和其他女排队员们经过艰苦卓绝的拼搏后终于战胜对手时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而在今年的世界杯上,在中国女排取得11连胜的骄人成绩、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后采访中,还是郎平,已人到中年、身为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她在赛场采访中再次流下激动的泪水、哽咽着以至不得不中断了采访的场景,深深地打动了我。联想到郎平二次流泪的感人瞬间,我感慨不已。

今年女排世界杯开始不久,身着中国女排教练服的郎平在采访中面对镜头,目光坚定地说:“我觉得只要穿上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要为国争光,这是我们的义务和使命,特别光荣,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这次女排赢了!中国赢了!中国女排正是传承了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才能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经历多次挫折再次回到巅峰。

此刻,我能深深地体会到当年中国老百姓观看女排比赛的如火热情,也为中国女排今天的成就而欢呼、骄傲、自豪。因为中国女排本身的魅力,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已经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的精神标杆和偶像。她展现的是中国人民自信自尊自强的形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作为新时代青年,女排精神也鼓舞着我们,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挑战与机遇并存,付出与收获同在。我们要学习女排精神,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全面发展,在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要学习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迎难而上,勇于面对各种挑战。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水利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美好!

电影《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三

“女团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中华之崛起精神”

自我记事起,中国女排一直是国人的骄傲,好像如传说般存在。可《夺冠》一部影片,却让我对这支百战不摧的女排队,有了新的了解。

影片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现场切入,本以为会是一部叙述光辉荣耀的影片,可并非如此。那场奥运会,中国女排虽是主赛场,可最终却得了铜牌,而美国队得了金牌。但令人惊讶的并非如此,而是美国队的教练,郎平。

七八十年代,中国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电视是黑白的,稀有的;计算机全国仅有几台,用卡车装都装不下。排球场并不宽阔,高而厚实的墙围着,阳光穿过厚重的窗户洒下来,橘红色的,透着浓浓的暖意,可却又感到一丝心酸。国家女排队正紧密地训练着: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湿漉漉地黏在身上;乌黑的短发扎成两缕小辫, 也已凌乱不堪。总教练没有一丝表情的面孔板着,毫不留情地命令着、指挥着。“咚咚咚”的排球声,彰显队员顽强的毅力。可队员们也是人啊,她们有血有肉,也是有累的时候。教练的严苛训练,让她们苦不堪言。可没办法啊,“中国女排太落后了,训练条件比不上别人,只能比别人拼命。”

在这么多队员中,年轻时的郎平令我印象深刻。由于负重轻,教练一直没有让郎平碰球。她一直认为只有更努力,才能摸得到球。

她坚持每天抬哑铃做蹲起,因为教练曾说不举到100Kg就不准碰球。这根本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此瘦弱的身躯,怎能举起100kg?可她做到了。她凭着一股劲儿,一股不服输的劲。她不畏惧腰酸背疼,她内心充盈着一种执着、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这是对排球的热爱。

我们羡慕着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聪明,孝顺,性格好,情商高,多才多艺,就好像他们是上帝的孩子,是女娲最完美的作品,可他们的背后呢?他们的背后都有着苦行僧般的自律。

教练说,打排球要有下意识,下意识怎么来,要有千百万亿次的训练。

这句话,她记在心上了。

在寂静的夜晚,夜黑风高,许多人都熄灯睡下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没有路灯的照耀,透出一丝清冷。但在排球场上,一米白光仍亮着。“咚咚咚”闷沉的声响仿佛从遥远的天边传来。棕褐色的地板上滚落着排球,数都数不完,是谁牺牲了休息时间在孜孜不倦的练习?是谁在球场挥汗如雨?

答案呼之欲出,郎平。她做到坚守热爱,她拥有女排精神。

与日本队抗衡在赛场上,因身为中国人,每个队员都有一种不服输的气概。中国经济是比不上日本,但绝不能小瞧中国女排。

女排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个人。中国女排是什么?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在与江苏男排——当时最厉害的男排打比赛时,她们一度忽略了整体的个体,过于追求分数,而导致漏洞百出,对手更是凭此得了不少分。

后来,他们调整对策,让郎平作主攻,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与责任,这没有击溃郎平,反而这磨练了她,使得她更加优秀、更加完美。她们不再想着依靠个体夺分,而是以整体团队共同得分。

这些是女排精神,是中华之崛起精神。

电影《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四

再谈“女排精神”

国庆长假,如果你不愿凑热闹去旅游,那么,进影院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今年的国庆档,虽然没有去年三部大戏来得震撼,但也是有值得一看的几部:《夺冠》《我和我的家乡》和《姜子牙》便是相对不错的几部新戏。

以笔者的欣赏口味,便从《夺冠》开始。

这是一部半纪实半文艺的故事片,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两个小时下来,由于剧情的巧妙,演员的精湛,几乎没有尿点,倒有过几次泪目。在曦说君看来,下面几点,印象深刻,给我启迪。

1. 回忆:一场比赛,引爆整个中国

如果你经历过那个时刻,相信一定为1981年日本举行的女排世界杯冠亚军激动过、疯狂过。即使39年后的今天,看到当时的情景,还是让人激动不已。当时我还是大学生,几百人挤在大教室,观看那个12英寸黑白电视机的现场转播。全场人的情绪,随着宋世雄那标志性的声音而跌宕起伏。当中国队几经曲折,最终赢下比赛时,所有人都拥到了大操场狂欢,有人把床单点燃,也有人把旧桌椅当火把,总之,全校沸腾了,全国到处都是如此。

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况且又是中国人最羸弱的大球项目。因此,一场比赛引爆全国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胜利的光环渐渐消退,女排姑娘背后的辛酸和痛苦便成为了大报小刊纷纷报道的热点。我们知道了,她们是在比日本“魔鬼式”训练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条件下,战胜各路强队的。拼搏二字,自然成了“女排精神”最核心的关键词。

另两场关键之战的展现,让未曾感受过当时情景的年轻观点,也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精彩也刺激。而这些近乎实录的情节,本身便是最大的看点。

2. 反思:负重前进,是否一定成功

五连冠时代的女排队员,确实是用“拼搏”书写了辉煌,但是,后来的许多年,为何同样的刻苦训练、同样的管理模式,教练、运动员不可谓不辛苦、不拼搏,但为什么就跌入低谷了呢?陈忠和是最了解女排精神的教练之一,虽然也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摘金夺银,但还是不能延续曾经的辉煌。这里面,到底问题在哪里?窃以为,是时代变了,队员变了,而我们曾经成功的管理模式就不再适用了。当郎平接手女排后,一位小队员当众宣布自己不爱排球,并当场退出国家集训队的行动,足以说明一切。

女排的起伏,对于其它各行各业,不无启发。如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这个问题,也是如此。现在的中小学学生跟以前的学生已经完全不同了。仍然希望用传统的模式、传统的思路去教育、管理学生,完全是事倍功半,只能陷入“学生负担越减越重”的尴尬境地。

因此,当僵局无法打开,就需要有高人出现、有创新之举。

3. 共鸣:开拓创新,真是谈何容易

当众望所归的郎平终于坐上主教练位置时,我们看到了似曾相识的一幕:一帮领导、专家组成的什么团,开始对新教练带队策略问询质疑、指手画脚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条,我们曾经用这个方式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你为什么说改就改了?有多少人,就是在这样的质疑声中,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以自己不熟悉的方式开展工作,最后不得不吞下失败的苦果。排球是如此,足球又何尝不是?

好在,郎平就是郎平,世界赛场的磨砺经历和奥运会上战胜中国女排的战绩,让她有足够的自信和气场,使她得以按自己的风格和意愿处事(这是带兵打仗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其他纯本土教练所无法拥有的优势)。当然,体育局高层领导的信任,也是重要条件。

现代管理大量德鲁克的名言:“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实在值得大家认真学习,深刻反思。而郎平的成功,便是源自改革创新。

4. 思考:女排精神,到底有何内涵

站在今天的时刻,再次思考,女排精神“拼搏”二字的内涵。电影中,郎平有一段台词,让我陷入深思。“我们那么辛苦地打排球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是拿冠军吗?”看完全剧,我再一次领悟到:“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同时,让运动员爱排球、享受排球,也是郎平给中国女排带来的新鲜东西。

5. 演员:影后影帝,带上冠军队员

从演员角度讲,本剧的最大看点,就是由巩俐主演的郎平。从目前网络反应看,叫好声一片,显示了世界级明星的专业与水准。当然,一帮冠军队员的本色出演,让影片具有更佳的真实感。朱婷、徐云丽、张常宁、惠若琪、丁霞、姚迪、袁心玥均有出镜,郎平之女白浪出演青年郎平,且都演得不亚于职业演员,实在让人佩服之至,这大概也是当代年轻人特有的本事吧。影帝黄勃出演陈忠和教练,为影片增色不少。既把女排30年串联起来了,同时,体现了女排成功背后,有许多有名或无名英雄在做着默默的奉献。

电影《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

向中国女排学习

最近《夺冠》刷屏朋友圈,国庆节去看了,真不错。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吴刚等主演。尤其可贵的是郎平的女儿白浪饰演年轻的郎平,而且演技也相当不错。大批队员参演,自己演自己,使电影更加真实感人。尽管镜头切换,时空切换,场景切换较多且快,但对于亲历这个年代的我来说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看着电影,很多人会想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1981年11月16日傍晚,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饭后全中国上下一片静悄悄,大家紧张地围挤在黑白电视机前,或者竖起耳朵收听着从收音机中传出的每一句话。那是第3届女排世界杯决赛,正在日本大阪举行。中国女排对决日本队。比赛已经进入到决胜局,十分焦灼。“15平!”在小分落后的关键时刻,主攻手郎平顶住了压力,一记重扣扳平比分。紧接着,“16:15!”“17:15!”连续两个双人拦网,中国女排第一次赢得世界冠军。“我们赢了!”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理解1981年女排夺冠对这个国家的意义。那时的中国,太需要一个被世界认可的冠军了,人们太想摆脱掉沉甸甸的“东亚病夫”称号。那时中国女排在国际比赛中拿金牌,意义完全超出了体育范围。大家感觉中国也可以强大,我们也可以自信。后来几年,只要有女排的比赛,就是万人空巷。中国女排在5年时间里5次夺得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前无古人的五连冠王者。中国女排也因此成为了一面旗帜,成为了80年代的象征,振奋了那个时代。连《人民日报》都评论: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几年后,中国女排这个图腾却“崩塌”了。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半决赛遭遇苏联女排,三局比赛,中国女排总共仅得到11分。尤其是第一局0比15的难堪比分,成为女排有史以来最耻辱的时刻。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女排陷入低谷,整支队伍的士气十分低落。1995年时很多赞助商都离开了女排,女排掌握的基金上只有1000多元。

1996年郎平重新担任中国队的主教练,TCL相继向女排的基金会捐款了近380万元。到2003年日本世界杯,中国女排击败了日本队,再次获得世界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0:2落后的情况下绝地反击,最终3:2逆转俄罗斯,时隔20年重获奥运会冠军。但此后,又是一别近10年的低迷。2013年,已经53岁的郎平再度执掌中国女排,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3年后,2016年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上,中国女排在满场嘘声中,以3:2淘汰了连续两届奥运冠军得主、东道主巴西队。最终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拿到奥运冠军。

中国企业,最该向女排学习。回顾女排的历程,我们发现中国女排身上同样藏着许多企业的管理之道。从结果激励,到选人用人,从专业指导,到科学方法,中国女排无不闪耀着科学主义、专业主义的光芒。竞技体育的目标,始终是攀登高峰,取得一个好成绩。哪怕再超脱的球队,仍然会被束缚在胜负之间;再淡定的观众,也会在取得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时难掩兴奋。所以白岩松在谈到中国女排时说:“常有人跟我说,体育里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说不对啊,在体育比赛当中,一定要学会让赢成为一种习惯,让胜利成为一种记忆。胜利才是成功之母。”我也常说:成功是成功之母。胜利才是最好的发动机。因为创业就像是一场接一场的交锋。创业者最大的压力就是,所有问题到你这都要有答案,你要硬着头皮跟员工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而且在几个月之内最晚年底就一定要兑现!

团队建设是许多公司最大的痛点。只有打胜仗的团队才能有凝聚力。但是一定不要忘了,只有有凝聚力的团队才能打胜仗。通用电气曾有过一张图表,按价值观和业绩把员工分成了几类:业绩又好、价值观又好的是“明星”;业绩又差、价值观又差的叫“狗”,应该果断放弃掉。那些跟着老板兢兢业业干了很多年,任劳任怨但就是没什么业绩的叫“小白兔”。慢慢地,小白兔就变成了“大白兔”,他们其实是公司最大的包袱。我们经常能看到,凡是管理者心软的,他的周围就都是“大白兔”“小白兔”,公司的发展就会遇到瓶颈;凡是老板有魄力拿下“大白兔”“小白兔”,公司发展就没有阻碍。

在2013年,中国女排面临前所未有的低谷,100天内接连输给泰国、韩国,亚锦赛上仅拿到第4名,是38年来中国女排最差的战绩,被嘲讽为“384”。史无前例的低谷,预示着史无前例的改革。2013年后,新一代女排队伍组建,只留下了惠若琪、魏秋月、曾春蕾等少数几个老队员,把更多队员换成了“更活泼、更聪明也更有激情”的90后和95后球员。像最年轻也是个子最高的袁心玥,当时有人说,袁心玥是用不上的,太软了,差得太远,她来了还得重新教她扣球动作。最终袁心玥依然是从国少队连跳3级,直接被选入国家队。朱婷同样如此。当时连郎平身边的赖指导都不知道朱婷是谁,朱婷的一传技术更是被媒体描述为“惨不忍睹”。但这些新人,依旧得到郎平的大胆使用、悉心培养,使这批新秀迅速成长为国家女排的绝对主力。这才有后来的“三大赛”的三次夺魁。

一般来说,企业的持续成长靠什么来驱动和支撑呢?主要是两种力量:激情的力量和理性的力量。创业起初跟创始人及小团队内心的渴望和冲动有关,靠的是一腔热血;但企业最终要想做大做强,靠的主要是理性和科学的力量。就像王石创办万科时,读到了一本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书中讲到新__强调科学、理性,这是工业文明产生在西方的文化伦理基础。所以他提出了两点:职业经理人制度,强调人的自我驱动;阳光照亮的体制,讲理性、讲科学、讲规则、讲制度。

中国女排同样如此。许多人对女排的印象还停留在:艰苦拼搏、伤痕累累,但其实女排持续夺冠背后,却是科学、专业、理性、方法的驱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郎平回到女排作为主教练提出的三项改革。第一,全国范围选人,把球队从12人扩大到30人,甚至50人,打破条条框框,选人不拘一格,大胆淘汰一批队员。第二,全球范围聘请教练,吸收新的科学方法,导致陈忠和在家里看电视。第三,取消主力和替补的格局,全部作为主力,轮流上场,队员无高低贵贱之分。公司何尝不应如此啊!我们计划今年招聘100人,现在只完成50人,还差50人,希望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完成,没有新人加入,没有老人淘汰,就是一潭死水。取消层级和压缩层级的差别,就是让更多的人有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在公司,人人平等,只讲业绩,只讲现在时,不讲过去时。什么新老不和、论资排辈,小女生心理,统统都见鬼去吧!

作为文学艺术,电影里也触及了一些人灵魂深处的东西。比如,郎平问朱婷,你到底为什么打球?你不是为了你的农村的父母,是为了你自己的梦想。郎平说“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在乎一场比赛的输赢?因为我们太看重输赢了。只有等到内心足够强大了,赢才不是比赛的唯一价值。”这虽是爱国主旋律电影,但它绝不媚俗。就这一句台词,就可以看出导演想表达的声音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带有观察的。有一定的深度。81岁的宋世雄看过影片后说:“我又想起我们中国女排曾走过的艰难历程,特别是1981年世界杯的场景历历在目。这部影片反映了中国女排精神,我向创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我们是听着宋老师的解说长大又变老的。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好的一部体育电影。

电影《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十篇

《夺冠》整部影片回顾了中国女排振奋无数国民的夺冠之路,重温跨越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夺冠》让人热血沸腾!赞叹的是,贯穿始终的就是:女排精神不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电影《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一下午与同伴一起去观看今年最火的电影《夺冠》。夺冠主要讲述的是一群热爱排球的女青年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讲述了几代女排人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1981年,中国女排正为去和日本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