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观后感初中范文

醒婷2 0分享

《高考1977》这部纪录片使我学到了很多,程老师对他的学生说,"你们不一定睡得比我晚,也不一定起得比我早,况且你们只需辛苦这一年,而我却每年都是这种状态。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1977观后感,欢迎阅读。

高考1977观后感初中范文

高考1977观后感1

作为一个90后的孩子,我从来也没有对父辈的过往有任何深究。在我的意识里,甚至从来就不曾明白有关1977的任何事情,直到这天我看了这部影片——《高考1977》。

本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各地的知青。在那个好处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期望……(文雅)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一样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强子的绝食、小根宝的意外弃世、陈琼的反革命父亲风波……他们的身上凝缩着“知青”这个特殊类群所承受的历史苦难。最后,他们最后透过自身的发奋而跳出了那个他们一向想要离开的寒冷困苦的黑龙江。

影片围绕着这群知青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有关于亲情,感情,友情。这部影片所给我的启示不仅仅仅仅是关于高考的深思。或许还有对于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个从小就生活安逸,以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咱们所面临的挫折,苦难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导致了咱们在应对一些小小的困难时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是自杀。

究。在我的意识里,甚至从来就不曾明白有关。

《高考1977》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什么才叫做苦,这种心理与身理的痛苦是咱们这群90后的孩子所不能想象的。正是这样,咱们才需要好好的来思考,想想咱们此刻的生活与咱们的父辈之间的生活有何不一样。咱们是否该从他们的身上学到点什么,比如节俭,勤奋。

高考,从来就被咱们称为人生的转折点,在看了电影以后,对于高考我又有了新的感悟。无论最终是不是能考上大学,但知识是务必掌握的。因此咱们更就应好好珍惜此刻的生活,好好领悟!

高考1977观后感2

看了《高考1977》这个电影。看了之后,感动颇多。

那个年代,想读书是多么的困难,不读书就只能永远留在农村种地,无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无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是知识分子,落魄到那个地步,真的很可怜,这也是十年内乱带来的恶果之一。幸好邓小平同志用心提出恢复高考,那些想读书的青年人才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剧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当他们得知能够参加高考之后那种激动,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我们这代人,吃得好喝的好,但是却没有那种对知识的渴望,上学也完全是被家里逼的,谈到高考更是怨声载道。但我想,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你也许会喜欢高考。虽然它有很多很多的缺点,但是目前它是唯一适合我们国家的选拔制度。试想一下,如果此刻还是当年那种的推荐制度,上大学要靠政治背景,我们此刻多少人还能上得了大学了?所以,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要珍惜此刻的机会,好好利用大学里面的资源,尽可能的去多学习科学知识,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自己的未来奠定好基础。

电影里面的感情也让我思考了很多。陈琼愿意等,但是现实很残酷,每个人都要应对,他们应对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保守观点。现实社会中,浮躁的人太多,想在一齐就在一齐,想分就分,想要找到电影中那个年代纯真的感情,真的太难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导演和演员的出场。孙海英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演员,很成熟,很有魅力。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感动了很久很久。周显欣,很漂亮,对她我不太熟悉,但是很支持这种新演员,期望能够走的更远啊。  期望以后这种组织看立志电影的活动能够更多,更好,让我们大学生活能够丰富些,让我们思想能够更加深入,不能再那么肤浅了。

高考1977观后感3

好久没流泪了!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以后的感慨。是的!我们好久都没流泪了。

这是一片浩瀚的荒原,这是一片炽热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无数的知识分子挥洒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大江东西。唯一共有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命运的不屈。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这是一个高呼劳动人民万岁,劳动最光荣的年代。可是只有劳动改变不了中国的贫穷,只有劳动是满足不了中国一代青年的梦想的。

当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胫而走时,有一股小小的火苗开始蔓延,他在每个青年的心田上冉冉升起,我要读书,我要考大学,这个呼吁在那个年代,在那片荒原上是这么的突兀,这么的刺耳,可能吗?开始时是没人敢相信的,是的,相信这句话,在那个年代需要大多的智慧与魄力。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空穴可以来风,当阿三抱着收音机出现在众人面前,当宣布恢复高考的声音从万里之外传来,这片火终于迎风而起,燃烧了着万亩北国的广土,这个冬天注定不平凡,这个1977注定改变这一群知识青年的命运,注定改变中国的命运。当这片火迎着北国的风熊熊燃起的时候,热血在这一刻霎时奔涌……

是的,他们要考试,他们要改变命运。没人能阻挡他们的脚步:十一年的时间,不能;场长的反对,不能;恶劣的环境,不能;路途的辗转,不能。是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当场长舍不得他们抛下辛苦耕耘的农场而想法刁难的时候,他们一理抗争,不成,便绝食抵抗。他们是宁愿死去,也不愿与梦想隔绝的。当拖拉机坏掉,当时间急迫,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用脚步丈量这抵达梦想之路。他们在雪中奔跑,在林间穿梭,一个跌倒,另一个拽起;一个倒下,一伙人把他托起……他们就这样狂奔,从黑夜奔向黎明,从现实奔向梦想……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强生想要读书,便去书库去偷,被人抓住,扭送到派出所,偷书不成,反遭惩罚,然而,一句:这是你的包吗?让他没有白费力气,是的,这是一个这样的年代,警察偷偷的在他的包里留了几本书。是的,知识本就有着这种力量。

带着“历史反革命”的高帽的陈老师不远万里从上海赶到东北,冒着畏罪潜逃的风险,为的就是送一套高考复习资料给自己的女儿陈琼,可是却无法得到女儿的谅解,面对向他索要证明材料的愤怒的女儿,他显得那样的无奈与心痛,这是时代的罪过。为了帮助想要考试的孩子,他又应求冒充招生办的主任,最后又为了自己的女儿伪造了一张证明。这是一个父亲的力量——不顾一切。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顽固的场长老迟最终被这群孩子所感化,最终被这种渴求所感染。是的,当渴望改变命运的雄火燃起,当渴望梦想的灵魂翻山越岭,这便无所不及,无所不动。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呢?被困了十一年的灵魂终于破茧而出,我们要高考!

我不禁想到了我的高考,想到了我们的高考。我们或许曾经抱怨,高考这座大山压制了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高考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是的,1977的高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的高考依旧会改变我们的命运。我感谢高考,他让我走出了狭隘的农村,他让我拥有过那么多的激情与梦想,他让我曾度过了三年繁忙充实的岁月。曾经,我也曾抱怨,高考,掠夺了我最美好最失意的岁月,但今天,回过头观望,才发现,那时有着太多的美丽,太多的憧憬。

高考1977观后感4

四年前的九月,我进入了这所学校,失落过,彷徨过,不知所措过,不知道这就是梦想的大学,还是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梦想。刻苦读书,仿佛已经成为了高中时的记忆,大学四年里,我们扪心自问,挑灯夜读的有几个,自发早起早读而不是为了红卡加分的又有几个?

现在,我已经进入了大四,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压的我喘不过气,为了找工作,许许多多的证等着我们去考,投简历、面试、笔试,考研、考公务员,放在我们面前的选择许许多多。而正是这个时刻,需要用到我们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需要我们展示自己的实力。可以说,这是对我们大学生涯的一次大阅兵,它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后半生,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可能正如电影里所演的,我们号召“读书去”,却仿佛指明了,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只有上大学才能有好的前途。大学生不再是“读书人”,而是代表一个孩子能否“有出息”的衡量标准。于是,这三十多年来,家家户户挤破脑袋让自己的孩子上好的高中,参加各种补习班,考名牌大学,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大学。而那些没考上的学生,便成了家长们口中的“反面教材”。

记得高中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只知道顺着父母的意愿“考上大学”。如果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上大学是为了什么,也许我们就不会有大学浑浑噩噩的四年,也许会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知识。

《高考1977》,让我看到那群失去回程希望的知青,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作出的一场斗争,他们只想用知识改变被耽误的人生和命运,不用每天在农场,而是回到户籍地,当城里人。当他们为了赶上去高考的火车而一路狂奔时,他们奔向的是他们的理想,奔向的是他们新的人生的起点。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在农场,对高考的渴望成了知青的救命稻草,为了高考,他们可以绝食抗议,可以“反组织”,为了高考,他们可以放弃一切。邓小平将高考恢复从1978提前到1977,也验证了当时的中国对知识型人才的渴望和需求。高考制度的回复,将知青从黑暗中拯救出来,给他们带来了曙光,给全中国带来了生的希望。

想想我们现在,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有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传授知识,然而许多同学却趴在那里睡觉、玩手机,我真是为他们感到羞耻,这是花着家里的钱,浪费自己的光阴啊。书到用时方狠少,等到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知识结构是如此不完整,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是如此浅薄,那时候,想要学习,想要找人请教,就比现在困难多了。

高考的恢复,是为了让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学到更多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变强,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国不倒,因此我觉得我们更应该珍惜大学的四年,因为他们来之不易。

高考1977观后感5

看了这部影片之后忽然想起自己的高三。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起来之后应对的就是慢慢课桌一大摞书本,重的连课桌的翻盖都开不出来,也有成叠的模拟卷在面前张牙舞爪,会有一把写完了的水笔笔芯,嘴里念叨的也都是些什么英语单词、语文的诗句,偶尔还会在某个脑子不太清晰的时候把某同学随口叫做AgCl,总之,高三就是在老师不动声色的说“你们要在高考中体现水平,把隔壁班的打的血肉模糊”这种恐怖气愤中度过。都说高三是黑暗的,以前的我觉得亦是如此。

然而一部影片却颠覆了所有的想法。

这是一个发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农场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在农场插队的青年冲破重重阻难参加那一次另一代人都难忘的高考。故事融合了更多的是一些暖色调的感情,比如男女主角陈琼和潘志友的感情,男青年之间那种真挚的兄弟之情,所谓“右派”的父亲与女儿之间的亲情,包括一向一根筋的农场长老迟也改变了对青年参加高考的态度。

看完整片电影,一个镜头一向萦绕在脑海中不肯散去。这就是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翻越深山雪岭,充满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跌倒了再爬起来,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奔向疾驰而过的火车。他们追赶的不仅仅仅是一列赶往目的地的火车,更是一列赶往未来赶往期望的时代列车。

因为年代的关系,也许我们不能体会到当时的知青们在应对恢复高考的时的情绪。也许,参加高考对于他们的好处再也不用听老迟的“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从此以后就能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付出的劳动,挥洒出的汗水还有泪水,甚至是鲜血都有了切实的回报。____结束邓小平复出后,宣布恢复高考,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期望。

此刻,恢复高考已经30多年,我们已经把高考视为人生的务必经历的一个阶段,“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在现今如此优越的环境之下,我们是不是更就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成为国家未来的主力军?

“恢复高考对高考本身重要的多。”这句话也是被称为精华中的精华。在________的十一年里,有多少优秀的领导人被判刑,又有多少知识分子,就如同陈琼的父亲,一个数学老师,被误判为“右翼”分子,此刻想想,________的行为是多么可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居然能够抛弃文化,抛弃知识,那剩下的还有什么?只有愚昧和无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十一年的耽搁之后,最后有了改变的勇气,处在当时社会的人们压抑了太久,也发出了他们最终的呐喊。

1977,永远停留在了过去,此刻的我们要用遗忘做向导,引领我们向前进!


高考1977观后感初中范文相关文章:

关于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优秀范文感悟精选5篇500字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范文5000字

高考1977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高考1977观后感300字范文5篇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1500字高一作文

高考1977观后感2020最新范文合集

高考1977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作文800字心得

电影《高考1977》初中生观后感1200字作文

高考1977观后感 :爱拼才会赢

高考1977观后感初中范文

《高考1977》这部纪录片使我学到了很多,程老师对他的学生说,你们不一定睡得比我晚,也不一定起得比我早,况且你们只需辛苦这一年,而我却每年都是这种状态。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35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