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动中国2022人物樊锦诗事迹观后感例文5篇

燕玲2 1149分享

  樊锦诗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在敦煌,只为守护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令无数人感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感动中国樊锦诗事迹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感动中国2022人物樊锦诗事迹观后感例文5篇

  感动中国樊锦诗事迹观后感(一)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她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

  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

  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党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

  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

  大学毕业,怀揣着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梦想,千里迢迢来

  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

  苦。作为一个身材娇小的江南女子,很多人怀疑樊锦诗

  的意志和能力,可性格倔强的她,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而且秉承了老一代敦煌人“打不走”的精神。如今73岁

  的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敦煌莫高窟营造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作为人

  类的文化瑰宝,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和环境都十分脆弱。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攻克难题。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敦煌莫高窟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明确的保护方向、保护目标、保护原则、保护措施,才能使它得到更妥善的保护。”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在敦煌工作的40多年中,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作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深感肩上的重担,丝毫不敢懈怠。她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等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本体病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并为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可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狭小洞窟和脆弱的壁画开始不堪重负。如何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成了樊锦诗日夜思考的问题。

  “不能关起门来搞保护,人们应该享受这一珍贵而优秀的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樊锦诗参加了申遗材料的准备工作,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感动中国樊锦诗事迹观后感(二)

  81岁高龄的樊锦诗,已经在敦煌整整工作了56年。她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在敦煌,只为守护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她是莫高窟发生巨变和敦煌研究院事业日新月异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国家最高荣誉,也是继去年荣获“改革先锋”称号后,樊锦诗获得的又一殊荣。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来到敦煌,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她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各洞窟的分期断代,带领团队致力保护传承,积极开展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探索形成了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极大提高了敦煌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日前,中共甘肃省委作出《关于深入开展向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以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为榜样,积极投身富民兴陇各项事业的火热实践,努力创造一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感动中国樊锦诗事迹观后感(三)

  樊锦诗中学时就爱逛博物馆。1958年填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时,她以为自己以后成天“挖宝贝”。不想此后大半生待在了大漠,成了莫高窟的守护人。

  在莫高窟9层楼旁的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里,有一个不大的房间。土炕,土桌子,还有一个土“沙发”,这是樊锦诗曾经的住所。

  生活是苦的。灰土怎么也扫不完,老鼠窜上床头是常事;一直与远在武汉大学工作的丈夫相隔两地,孩子出生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件孩子的衣裳。

  有多次离开的机会,樊锦诗最终留在了敦煌。

  “对莫高窟,是高山仰止。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留下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樊锦诗说。

  是吸引,更是责任。这座千年石窟曾历经磨难,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白手起家、投身沙海,为保护敦煌倾尽一生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莫高窟的保护。“文物命运是随着国家命运的。没有国家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文物保护的各项事业,我们也不可能去施展才能。”樊锦诗说,“只要莫高窟存在,我们一代代人就要把它陪好。”

  从“一张白纸”到“极具意义”

  “让保护和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

  1987年,莫高窟被评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是申遗的主要负责人。梳历史、理保护、讲开放,在填写大量申遗材料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更为深广的世界。

  “文物保护的国际宪章和公约原来没听过,保护涉及法律和管理从前不知道,怎么处理保护与旅游开放的关系也不清楚。这给我莫大的刺激。”樊锦诗说,在全面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体系后,她更深入地认识到了莫高窟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6项标准莫高窟全部符合。我想,一定要保护好莫高窟,让保护和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她说。

  一幅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巨大图景,在樊锦诗心里悄然铺开。莫高窟历经千年,壁画彩塑已残损破败。如何让这一人类遗产“永生”?做过文物档案的她想到了用数字的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文物数字化。就是将洞窟信息拍照,再拼接整理,最终形成能够“永久保存”的数字洞窟。这些数字资源还可以被“永续利用”,成为出版、展览、旅游等的资源。

  说时容易做时难。形制改变、颜色失真、像素不足等一个个问题摆在眼前。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自己逐步摸索……樊锦诗说,从提出设想到真正做成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他们花了整整20年。

  这些数字资源显示了价值。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运,数字球幕电影让游客领略了石窟风采,也缓解了保护的压力。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在立法保护文物、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推广了成果。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莫高精神”成大漠“第二宝藏”

  “这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自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一批批学者、文物工作者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今年国庆前夕,樊锦诗为工作30年以上的敦煌人颁发奖章。她那一头白发,写照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一代代传承。

  建院70周年之际,樊锦诗在总结前辈创业历程后,总结出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老先生们明明可以拥有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偏偏历经千辛万苦留在敦煌,他们就是精神符号。东西坏了还可以再造,‘莫高精神’垮了就啥也没有了。这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樊锦诗说。

  如今,莫高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大城市比还有不小差距,却仍有年轻人不断踏着前辈的足迹来到敦煌,甘愿奉献。他们说,“莫高精神”已经成为文物以外的“第二宝藏”。

  “干了一辈子,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敦煌女儿”樊锦诗充满感情地说。

  感动中国樊锦诗事迹观后感(四)

  2008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这是莫高窟保护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樊锦诗不会忘记,一份她亲自参与事关敦煌文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协提案,终于作为莫高窟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

  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全新视角。

  为了保护敦煌遗产,又能更好服务游客,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的大型遗址中,还率先启动了参观预约制,并开展了游客承载量的研究。樊锦诗提出,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遗址博物馆,不断增加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与服务功能。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护专家和遗产管理专家,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经改变。

  “国家的命运决定了莫高窟的命运,国家独立了,国家强大了,国家发展了,我们的文物也就得到更好地保护了。”樊锦诗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把一切的成果和荣誉归功于国家和集体,在她的内心深处,心甘情愿,只想做一个“敦煌的女儿”。

  感动中国樊锦诗事迹观后感(五)

  六年前,当时的敦煌研究院院长邀请谭盾去敦煌,她开玩笑地对谭盾说:你是音乐家,有名的音乐家,你能不能把敦煌用音乐来表达一下?

  谭盾一入敦煌,即被这传承千年的艺术吸引打动,扎进洞窟六个小时才出来。

  六年后,谭盾终于完成《敦煌·慈悲颂》。在2019年的国内巡演中,他特意将首演放在敦煌,在演出开始前,他把樊锦诗请上舞台,向现场观众介绍这段缘起,并恭敬地将总谱献给樊锦诗。樊锦诗也在敦煌研究院负责人陪同下,回赠壁画临摹作品以示感谢。

  敦煌的演出让樊锦诗非常激动,她说:“敦煌的故事那么多,最后他归纳出来,叫做《敦煌·慈悲颂》。我的理解,他已经通过音乐把大家连接在一起,所以我听了深受感动。”

  几天后,巡演到上海,樊锦诗又千里追踪去往上海,二刷《敦煌·慈悲颂》,并再次登台感谢谭盾和所有艺术家,她与谭盾的现场互动,让观众非常感动。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她扎根大漠50余年,潜心石窟,为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她邀请谭盾创作音乐版的敦煌壁画,更让这份中华文明瑰宝踏上音乐的丝绸之路,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关文章:

1.2020感动中国周秀芳事迹观后感范文大全5篇 

2.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娅事迹观后感范文5篇 

3.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叶连平事迹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4.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叶连平先进事迹观后感大全5篇 

5.2020感动中国人物王娅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5篇 

关于感动中国2022人物樊锦诗事迹观后感例文5篇

樊锦诗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在敦煌,只为守护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令无数人感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感动中国樊锦诗事迹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感动中国樊锦诗事迹观后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