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读后感作文赏析

柔纯 1172分享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倾城之恋》读后感范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倾城之恋》读后感1

  白流苏,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旧上海,离婚恐怕还是要受道德谴责的。白公馆无疑是守旧的,他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离了婚的白流苏,在娘家人面前受尽冷嘲热讽。她在娘家无疑成了累赘和多余,就连她的母亲也不肯怜惜她。她的出路,只能是找一个爱她的并能满足她物质欲望的男人一起生活,再无其他。范柳原,一个不被家族承认的私生子,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回到中国为了寻根,为了找寻一些精神上的安慰。纸醉金迷,放浪不羁的生活,让他不相信爱情和婚姻,当然,他也不敢奢求一段纯美的爱情,但他内心深处对此却是如此渴望。这样的两个人遇到一处,理所应当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她固执地认为,一个男人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个女人,心里必定会有一丝真情,即使仍是无关爱情的,只要对她负责。白流苏或许也不需要,婚姻和爱情,也许婚姻更重要。范柳原本明白白流苏的心思,只是“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牺牲了自由和金钱换来的婚姻代价太大,对他来说“那太不公平”。在他看来,结果只能有一种,那就是要等到地老天荒的时候才能有分晓。然而白流苏并不懂得他,因此他才说“我要你懂得我!”。他不相信爱情,亦不相信婚姻。

  后来,一场战事成了两人结合的催化剂。“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这种彼此妥协终究是短暂的,后面跟随着的平淡、琐碎、粗鄙的生活留给我们的是一串串省略号。范柳原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白流苏也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倾城之恋》读后感2

  “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是什么因,什么果?谁知道呢,也许就是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天上万的人死去,成天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变革……”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却《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尾巴。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白流苏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样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恐怕还是要受道德谴责的。白公馆无疑是守旧的,他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在家里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再无其他。寂寞倒是其次。

  而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写于1943年的上海,张爱玲出生于封建式的望族家庭,她的生活便是成长在父权制度底下,1943年,就是很接近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那时候很多中国地区陷入战争的局面,可是上海没有,这时候的张爱玲就是在上海,远离这种战局,也让她有机会去回顾中国社会的父权真相,更使她有机会可以暂时避开父权的支配,那《倾城之恋》就是在这种恍如切断心理的状态下酿造产生的。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张爱玲看来,所谓言情,不过在讲一场风花雪月的传奇,无情的言情。每个人都在追求什么,但真正的感情不存在,即使有,那也是虚幻的,在世情和言情间,多半让世情的虚无吞没言情。爱恨离愁仅仅是一出演着演着忘记了对白的悲喜剧,静默中说与别人听,赚了别人的叹息,忘记了自己的眼泪,回头看看“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脱不了镜花水月罢了。

  《倾城之恋》读后感3

  以一座城市的颠覆去成全一个女人的爱情,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是值得珍惜还是令人悲哀?

  依稀记得当时的周润发把范柳原演绎的收放自如、进退有度,他那娴熟的演技反衬的“白流苏”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

  幸好,流苏并不流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幸好,成全爱情的大背景还在:抗日战争,城市沦陷。大城市小爱情,特殊背景下的爱情却也差强人意。

  白流苏、范柳原说是相濡以沫,倒不如说相依为命更恰切些。

  也许在张爱玲的骨子里从未相信过有纯洁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存在。白流苏到底想要什么?丧夫无依、受到家人的鄙弃与排挤,她迫切的需要一个名分一个家庭去收容自己,承认自己。那样一个卑俗的家庭,是她所不容的,亦是不容她的。她最需要的是改变自己生存境遇的一个肩膀,而不是一场脱离生存条件的虚无爱情。

  范柳原,衣食无忧,风度翩翩,他自然是喜欢流苏的,但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亦仅仅是喜欢。他不喜欢责任和羁绊。随性自一由的他岂能忍受一个平凡女人布下的婚姻枷锁?就如白流苏自卑的想法:一个星期的爱情能牵绊住他什么?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谁能保证范柳原会像他所承诺那样义无反顾的回来找流苏?轮渡停开、被迫返航、战事吃紧……这部电一影最让我心动的地方,是当他们返回到赖以生存的房子是,曾经桀骜不逊的范柳原俯下一身一子用力的擦地板;邀请比他们还落魄的交际花吃完饭后,范柳原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我们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到啊”。有很多时候,“生活”比“能屈能伸”能更准确揭露人的本质。

  流苏并不流俗,却也不是特立独行,没有战争,那样一个男人,怎会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她?尽管他曾在一堵墙面前,瞬间做过“地老天荒”的美梦,尽管他曾在某个午夜打电话给她,问她可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战火硝烟,惊雷迭起,他拼尽全力去保护惊慌失措的她,一方面出于责任,更重要的,恐怕是惧怕孤单、相依为伴的心理在作祟吧?!

  倾城之恋,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神话,而是俗世粘滞下的无奈之举。爱,只因为彼此需要而已,比目鱼缺少一个伴而已,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倾城之恋》读后感4

  《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虽然经过一番挣扎,觉得毅然决然的离去,可是却生了病,她自己内心也对自己说,也许生这场病是自愿的,也是她下意识的不肯回去。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因为习惯了这种烟红酒绿的生活,还是因为乔琪乔?

  从后面的发展可以看出葛薇龙确实很爱乔琪乔,甚至愿意为了她继续留在这个圈子里面,愿意为了她出卖自己的身体,她甚至说了,她是自愿的。

  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或许乔琪乔仅仅只是她留在这个圈子里面的借口可以,表现得好像是为了爱一个人才如此的沦落,而其实是自己的本性如此。渴望着这种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被很多很多围着、注意、喜欢,她向往自己姑妈的生活,可是却又不想得到和她一样的坏名声,所以只能利用乔琪乔这个借口。

  现实是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

  《第二炉香》从一件婚姻谈开去,一个不懂得“性”的女人结婚之夜弄出了笑话,把实施房事的丈夫当成了禽兽,并搞得人尽皆知。之后便是整个社会对这个丈夫的态度——冷漠、鄙视、愤怒、害怕等等之类的态度,误会不会被澄清,禽兽、色情狂的称呼像蜘蛛网一般黏在了他的身上,逃也逃不了,社会终于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处,他只能选择死亡。

  他是脆弱了,明明只要在坚持几天,逃避到远方,远离这个圈子,他就可以重新过生活,会有一种新的生活。然而他害怕了,留在他心里的伤永远也不会痊愈。

  《第一炉香》、《第二炉香》都表达了一个人习惯了一种生活后,要去面对一种新的生活是做不到的,人的惯性总是会让人沉溺于生活的漩涡之中,你只能一点一点的沦落,直至死亡。人,面对着残酷的现实(社会),注定是悲剧的!

  《茉莉香片》和《心经》描写的则是三段畸形的爱。《茉莉香片》里儿子爱上了母亲的情人,《心经》里女儿爱上了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却爱上了自己的同学,以前两者更为着重。两篇故事里的儿子和女儿都注定得不到幸福,他们身上注定着一种命运似的悲剧。而这有跟前两篇的人物是一样的,或者说,整本小说的每个故事里面的人物都是充满着悲剧色彩的,他们得不到解脱,只能任由命运摆弄。《金锁记》里的曹七巧的命运和她的儿女们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封锁》和《倾城之恋》则是还描写一种非 常态下的爱恋。在《封锁》里面,当生活又回复了常态,爱恋也随之结束,而又或许并未结束,然而故事却止于结束。在《倾城之恋》里则是相反,在非 常态下爱恋生成,故事也随之结束,但是当生活回复常态后,这段爱恋是否还会、还能持续下去吗?

  相反的两种结果,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这要看读者的人生观了。悲者观之视为悲,乐者观之视为乐。

  《倾城之恋》读后感5

  女性文化在中国文坛上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但是对于张爱玲的出现,着实能够让整个中国文坛上的“大老爷们”汗颜,真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张爱玲以自己细腻的笔触叱咤整个文坛,着实为当时的文化抹上浓重的一笔。

  只要细细品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你会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在真正的恋爱,不像是生活中的我们处于生活之中,更多的是一种想象的恋爱或者说精神恋爱。而这种恋爱方式其中不乏真味,在我看来,这种恋爱远比世俗恋爱高贵得多,纯洁得多。

  张爱玲一向以表现两人内心世界为长项,在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中以一种调侃般的笔调虚无缥缈般的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赤裸裸的揭示出来,无论是每个人的幻想世界还是其中的思想世界,精神的笔调只能由大师般的能力细致的表现出来。

  举个例子来讲:“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在恋爱之后最终的结果是婚姻,因为女性都希望能够获得一种安全稳定的感觉,只不过却没有仔细想过男性如果被长期束缚着,他们就不觉得压抑吗?女性对男性的长期占有与卖淫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婚姻是长期协定,而卖淫则是批发零售罢了!正所谓“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的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记得贾平凹在一篇文章中对张爱玲的评论时说:“张爱玲的文章就像是鬼狐子写出来的”。更有很多人说张爱玲就像一个写文章的天才,其实这主要都是指它的语言运用方面了。张爱玲在语言的构造上可谓匠心独运,“她的声音灰暗而轻飘,像断断续续的灰尘调子”。“真正的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美的,永远不会过了时”等等,同时她的语言中不乏很多的细节描写,而这些细节描写恰恰能够反映出她自己作品为一个女性作家应该有的细腻。在她的笔下,“月光”是那么的忧郁,那样的可人,只不过作为一个景物它本身就带有了人的情感,只不过当时你还没有感觉到,等到将文章读完就有一种前后呼应的感觉,《倾城之恋》中的月光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还有旧上海的时钟,那咿咿呀呀的胡琴。

  当然,我的整体感觉是张的作品没有多少触及到社会的现实问题,或许这是她的一个弱项,又或者作为一个中国传统的女人,她是不喜欢政治的,所以在表现许多社会深度方面的东西上面,张并没有作得很好。且看《倾城之恋》中对于战争一个环节的描写没给人的感觉绝对会是很粗糙的,只不过我们喜欢“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感觉,所以并不很在乎这一点。

  流苏与柳原的恋情本身的完满性在我看来似乎就已经落入一个俗套,既然要表现人物本身的恋爱世界中的思想,那么为什么不到最后也是一个没有划好的圆呢?我的个人感觉是没有划好的圆比划好的更具有一种难得的吸引力:就像莎士比亚的悲剧比喜剧更具有影响力一样。但是看起来,我们是无法求全责备的,更何况相对于张爱玲这样的大家,我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根本够不上多少资格评论她的,只是有些有感而发罢了。

  我们不能不承认故事所具有的一种前卫性,就当时看来能够重婚那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同时张爱玲的骨子中那种叛逆的精神在这里也时有所体现的,因为她本人的情感生活就是不如意的。她自己所受到的清代的那种华丽服饰的影响(这其中可能也是受到了一些《红楼梦》作品的影响吧)在其中暴露无遗。可以说张站在近代与现代的边缘上对于婚姻,对于爱情有着自己不同于常人的思索,同时这一点也是与她的个人家庭背景有关联的。

  对于服饰的讲究以及细节描写,一直是张爱玲可以夸大的因素,这种细节在她的作品《金锁》中更是尤为突出,只不过给人的感觉除却做作之外,更多地就像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给人的感觉一样:带有略微的古典美的羞涩。

  《倾城之恋》从构思以及文章的行笔方面都具有无可挑剔的天然优势,“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似乎这其中总能够找到张灵魂笔下她自己情感生活的影子,完全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的缘故吧。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经有“境界美”一说,张的小说也不例外。我喜欢这篇小说,同时乐意对它作一点自己的点评。张爱玲也是我喜欢的女性作家中地位最高的一位。(其次就是三毛),如果你能够沉下心来仔细阅读一下张的小说,除却她的小说中关于两人内心世界的揭示之外,似乎更能够体味一些其它的韵味。尤其是其中的胡琴,在文中反复出现可谓长的独具匠心:

  开始:“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这是故事的引子。

  中间:“可是胡琴诉说的是一些辽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不与她相干”。

  结尾又重复了开始的一句话:“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首尾呼应。

  张的这篇小说无论如何是以结构和语言取胜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于爱情的这一引自《诗经》的描述:“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两个人的战争没有硝烟。

  有的时候我们越是爱对方,越是不能表露出来。

  付出关心多的那方阵脚先自乱了。

  乱世里的爱情是最美的。紧握那个人的手,就似乎拥有整个世界。


    9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