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日军档案里的淞沪会战(2)

木青 1172分享

  在9月3日和5日的日记中,松井石根写道:“今天第三师团还是向我汇报了明天继续散发劝降传单的打算,我觉得这是有损于我派遣军威信的做法,便予以否定......总之今天(5日)的战况,由于第三师团的消极态度,拖延了天谷支队的进攻行动。”

  经过一番苦战,日军于9月6日占领了宝山县城,但第3师团、第11师团都损失不少兵力,加上第3师团士气低落。日本参谋本部急忙从华北抽调后备步兵10个大队、炮兵4个中队、独立野战炮兵联队1个前往上海。台湾的日军守备队也以2个联队、2个炮兵中队组建一个支队由守备队长重藤千秋少将指挥加入沪派遣军序列。

  虽然得到16个步兵大队的兵力,日军在上海的作战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如此,各个联队、大队伤亡急剧增加。以第44联队为例,截止10月10日该联队战死543人、战伤1186人、总计死伤1729人。算上补充进来的士兵,第44联队只剩2058人。

  由于一线各联队损失巨大,靠着仅有的战力根本无法击溃中国军队。为此,松井石根要求国内至少再派遣3个师团以及一批炮兵、战车部队,才能保证击溃中国军队并占领上海、攻下南京城。

  9月10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了第9师团、第13师团、第101师团的动员令,9月22日—10月1日,这3个师团陆续在上海登陆完毕。为了加强沪派遣军的进攻能力,参谋本部还从日本国内、华北方面军抽调了1个150毫米榴弹炮旅团、2个150毫米加农炮大队、1个240毫米重型榴弹炮大队加强给沪派·遣军。除了陆军外,日本海军也增派了大批航空兵协助陆军作战。

  上海的中国军队全部的直属炮兵团只有48门75毫米山炮、36门77毫米野战炮、8门德造150毫米榴弹炮、8门辽十四150毫米榴弹炮。与日军对比,中国军队直属炮兵团重炮只有可怜的16门,其余都是75毫米、77毫米中型火炮,而且数量也远远不如日军多,更重要的是炮弹方面日军是中国军队的十几倍。

  面对巨大的火力差距,数十万年轻的中国守军官兵在防御阵地上死战不退,使得装备占压倒性优势的日军进攻没有任何进展,各个部队伤亡不断攀升。

  日本参谋本部作战课参谋井本熊男的《日中事变作战日志》写道:“在上海的阵地攻击期间,这两个师团的步兵,一开始出征的士兵几乎全部伤亡,大都是由补充人员补充的。这是日露战争(日俄战争)以来没有经历过的巨大损失。笔者的同届生,作为中队长参战的八人全部在这场战斗中阵亡。”

  除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外,日军也消耗了大量的炮弹、物资。第3师团和第101师团换防后,一共消耗了一场会战份的弹药量(一场会战需要15个基数炮弹,一门75毫米野战炮一个会战份为15个基数炮弹,1个基数为100枚炮弹)。

  由于弹药消耗过大,松井石根下令各个部队严格管控火炮使用炮弹数量,规定每门火炮每天的弹药量为0.2个基数,并要求国内应该在为沪派·遣军增加一场会战份的弹药量。

  松井石根之所以要求炮兵每天只能消耗0.2个基数的炮弹,是因为他打算改变战术,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总攻中国军队防线南部,打算将中国军队防线从中间劈成两半。为此,日军需要整整5个基数的炮弹,进行这场总攻战,以此击溃中国军队进而占领上海。

  日军筹备总攻所需要的炮弹、物资的时候,中国军队方面也在集中兵力对日军发起反攻,打算扭转这场会战的战局。

  介绍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但又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计划。
 


历史故事 战争相关文章:

1.关于中国近代经典战争历史故事 

2.陈胜吴广起义-古代战争历史故事

3.历史故事手抄报图片-抗日战争

4.汉朝的历史故事-马邑诱敌战

5.虎牢关大战的历史故事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69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