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化学 > 化学教研 > 教学设计 >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乐妍0分享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5篇

首先,我们要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教学设计模板例文,希望你喜欢。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判断。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引课

由海水燃烧的故事引课。

二、探究新知:

(一)水的生成

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表格

学生自学后,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

教师小结:

上面表格中主要体现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那么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学生回答:氢气具有可燃性。

教师强调: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2、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方法及氢气的燃烧实验。 教师总结:氢气的验纯方法。

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氢气燃烧实验: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 氢气燃烧的现象:

(1)产生淡蓝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有水滴产生

思考:a.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 发生了什么变化b. 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点燃

C 写出文字表达式:

教师:我们知道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就会思考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不会分解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一试。

(二)、水的分解。

演示实验,教师接通直流电源,演示水的分解实验。同时观看水电解的录像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介绍水电解器,并强调:

(1)是直流电源。

(2)水中可加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问:两电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1页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让学生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氧气。为下一步的验证作铺垫。)

讨论: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检验氢气、氧气最佳。

验证实验: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

中产生的气体。

学生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小结:水电解巧记忆:

给水通上直流电,两级均有气泡现,正氧负氢一比二,助燃可燃来检验。

【 或者:正氧负氢、氢二氧一(V ) 】

思考:

a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b 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c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播放:水分子分解的flash 。

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体会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而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讨论:通过水的分解实验以及水的分解微观示意图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教师总结:1通过水的生成以及水的分解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揭秘:海水燃烧的秘密。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发表一下的看法:

1、我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四、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有哪些困惑呢?

让学生经过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预设可能有: 1、为什么水的化学符号为H 2O

让学生知道在下面即将学习的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可以得到解决。

2、为什么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

(1)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

(2)氧气可能与电极反应、而氢气没有与电极反应。 致使氧气的量减少,所以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五、随堂检测:

1、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电源的A为 极,B为 极,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用 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用 检验;C、D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 .

(3)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 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不纯

C. 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板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水的生成

二、水的分解

1氢气的物理性质 1 现象 2检验氢气的纯度 2检验 3 氢气的可燃性 3表达式: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篇2

一. 教学内容:有机物专题

二. 教学目标:

有机反应类型及特征

重点:有机物间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说明:

1、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其产物一般为两种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有:烷烃、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醇、羧酸和酯等,有时在题目中也会出现一些反应,符合取代反应的特征,也应归纳为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物质的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碳氧双键等,可以加成的物质有:H2、X2、HX、H2O和HCN等,极性分子和不对称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时,应遵循马氏规则,即带负电荷部分总是加在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在信息题中,往往还考虑醛与醛之间的加成反应生成羟醛类物质。

3、消去反应:有机物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物质(如:HX、H2O等)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如卤代烃和醇。

4、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有机物反应中,有机物加氧去氢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氢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如:有机物的燃烧;烯、炔等含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的物质被酸性KMnO4等强氧化剂氧化;烯烃、醇、醛的催化氧化、烷烃的催化氧化生成酸等.都属于有机物的氧化反应.而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与氢气的加成反应都可以看成是还原反应.

5、聚合反应:聚合反应也可以分为两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小分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按照其反应特征及产物类型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加聚反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化合物通过加成反应互相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其产物中只有高聚物,无其他小分子物质,但生成的高聚物由于n值不同,所以一般为混合物,加聚反应的单体一般为烯烃、炔烃(二烯烃)、醛等含有不饱和双键或叁键的物质.缩聚反应是单体间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物质,这种反应的特点是生成的链节的组成与单体的组成略有不同,常见的缩聚反应有:生成聚酯的酯缩聚、生成蛋白质的肽缩聚、酚醛缩聚等.

6、显色反应:某些有机物跟某些试剂作用而产生特征颜色,如: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淀粉与碘显蓝色;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等.

7、裂化:多碳原子的烷烃在高温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从而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三)有机合成路线的推导:

一般有三种:一是“直推法”;二是“反推法”;三是“直推法”和“逆推法”相结合的。比较常用的是“逆推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官能团的引入与消去。醛基还原(也可称为与氢气加成)可得到醇羟基,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烯烃,烯烃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则形成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反应类型有:加成(还原)、消去、加聚等反应类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因此,在解题时要围绕结构不同加以分析。(1)问中1 mol甲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 H2,说明有两个羟基(醇羟基或羧酸羟基),又因为甲还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原结构中含有一个醇羟基和一个羧酸羟基,则结构简式为:CH2(OH)CH2COOH;若甲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说明甲中含有醛基,则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

(2)乙分子中所有同类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同,且不与金属Na反应,说明乙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都是等效的,且没有羟基的存在。具有对称性。故结构为:

(3)丙分子中碳与氧分别有两种化学环境,氢的化学环境相同,说明氢原子呈对称结构,而碳和氧原子则有两种排列方式,三个氧原子有两种排列方式,则必有一种是C=O双键,另一种为碳氧单键。由此可得结构为:<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这种材料可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合成路线

(1)①该同分异构体的苯环上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上都连有取代基。

②该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

答案:

【模拟】

1、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 )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2,3,3-三甲基己烷

2、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

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 5、应用纳米新材料能给人民币进行杀菌、消毒。我国纳米专家王雪平发明的“WXP复合纳米材料”的主要化学成份是氨基二氯代戊二醛的含硅衍,它能保持长期杀菌作用。有鉴于此,35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加快将此新技术应用到人民币制造中去。若戊二醛是直链的,请你根据所学的推断沸点不同的氨基二氯代戊二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 )

A、4种 B、5 种 C、6种 D、8种

6、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对A、B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B、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

C、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O2” D、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H2O”

7、在由5种基团-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 (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8、按反应特征与产物的结构关系,有机反应大致可分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三种,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A、C6H5CH2Cl NaCN ?D→ C6H5CH2CN NaCl

B、C6H5Li CO2 ?D→ C6H5COOLi

C、CH3CH2CHO+HCN ?D&rarr 高中地理; CH3CH2CH(CN)OH

D、CH3COOH C2H5OH ?D→ CH3COOC2H5+H2O

9、环丙烷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而环己烷因碳原子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有两种空间异构体(如图)a为船式,b为椅式的结构,当环己烷的不同碳原子上连有两个重氢(D)原子时,包括重氢在六个碳环上位置不同与空间异构在内的异构体共有( )

或NaOH的最大量分别是( )

A、6mol;1mol B、5mol;1mol

C、6mol;2mol D、5mol;2mol

11、据最近的美国《农业研究》杂志报道,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半胱氨酸,属于a-氨基酸

B、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物质

C、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

D、HS?D ?D ?D 可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一种碱性气体

12、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它易溶于有机溶剂

B、可与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 Br2发生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

13、我国科学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叶绿素的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叶绿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在一定条件下,叶绿素能发生加成、水解、酯化等反应

C、叶绿素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双键

14、将 和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写出两点)。

II、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①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 ,若鼓气速度过快则会 ,若鼓气速度过慢则会 。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 、_______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 _____ 中。

16、在有机物分子中,若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该碳原子称为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以__C表示。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

(1)下列分子中,没有光学活性的是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A、乳酸 ?DCHOH?D ?DCHOH?DCHOH?D ?DCHO

D、核糖 ,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多羟基醛,且分子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异构体有数种,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并标出手性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①R?D ?D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苯→①→②”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 种同分异构体。

(4)有机物 的所有原子 (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

18、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一对共用电子对。

试回答:

(1)分子式为CnH2n 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有电子对数为 _。

(2)分子式为CnH2n-6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 ___ __。

(3)Cx可看做是烃减氢后的产物,若某物质分子中碳碳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60,则符合该条件的碳单质的分子式为 ;符合该条件的单烯烃的分子式为 。

(4)目前,化学家们已经找到十余种富勒烯家族的Cx,它们分子结构中都有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构成的封闭的凸多面体,C60就是其中的一种富勒烯,其结构如图所示。第(3)小题中的Cx也是其中一种富勒烯,则第(3)小题Cx结构中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 。(提示:欧拉定理:顶点数 面数-棱数=2)

19、软性隐形眼镜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超薄镜片,其合成路线可以是:

已知⑴ 2CH3CHO 2H2O

②控制甲中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 带走过多热量,难以保证反应所需温度 反应放热太少,不能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3) b a 冰水

16、

(1)B;C

(2)A、B、E

17、

(3)6 (4)不是

18、(1)碳成键电子数有4个,所有碳成键电子总数减去与氢成键的电子数,剩余的电子数为碳碳成键的电子数:

(2)同理可计算: ,C80;

又因单烯烃的通式为 ,

单烯烃的分子式为C160H320

(4)设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分别为

解之得

19、

⑴CH2=CHCH3 (CH3)2C(OH)COOH

⑵氧化 消去

⑶CH2ClCH2Cl+2H2O HOCH2CH2OH CH2=C(CH3)COOH CH2=C(CH3)COOCH2CH2OH H2O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篇3

一、教材分析:

从本节课题开始,学生将从以往的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对奇妙的微观世界有所了解。从认识到分子、原子的存在开始,逐步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学生亲身体验(教师在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而坐在教室每个地方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的气味)及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多媒体,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

课堂教学中通过浓氨水的扩散对比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具体解释,对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来解释宏观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关于分子间有间隔的内容,通过用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出:分子之间有间隔,同时延伸到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的变化,向车胎里打气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确认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

教材中还设计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粒子,为后期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二、学情分析:

在初二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从化学角度讲解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以及热胀冷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特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学会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四、教学课时与教学准备:

1、教学课时:(1课时)

2、教学准备:红墨水、冷热水、大、小烧杯、氨水、酚酞试液、酒精、量筒、教学课件、温度计、体温表。

五、教学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七、教学方法: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

八、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教师在教室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

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什么?为什么全教室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剂的气味?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由此引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身边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高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

2、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追问]:我已经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了,为什么现在仍有清新的气味?

[经过讨论得结论板书]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讲解]: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但空气清新剂的清香仍然存在,说明构成空气清新剂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却真实存在的。

[PPT投影]:

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图3-2)

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3-3)

边展示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掌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

[学生活动]边听、边看、边疑,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肉眼无法看见,但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介绍]: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PPT投影]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1、分子等粒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活动探究]红墨水分别在冷、热水中扩散。

[追问]:为什么红墨水能在水中扩散?为什么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率快?

[演示实验]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例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

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同时播放实验过程及微观过程)

[PPT投影]:

2、分子等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吗?

[学生活动]想象、理解:分子、原子有多小。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100mL水+100mL酒精=200mL液体;正确吗?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

1、量取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是否等于200mL。

2、用酒精温度计,体温表分别测出水温和体温,观察表上数值变化情况。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上述问题。

[PPT投影]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提出问题]: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

通电

H2O

H2+O

2[板书PPT投影]

(二)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强调:“保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绝对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1、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彼此之间有间隔

3、总是不断地运动

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点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为原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联系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质没有变,分子本身没变化。(物理变化)

2、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化学变化)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粒子变化的图示。

[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矫正总结]

[巩固训练]练习册本节选择题部分。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九、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观点或特征)

1、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1、解释有关常见现象

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特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十、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原子的客观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的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最后进一步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学手段形式多样。有实物展示、实验演示、活动与探究、多媒体投影相互有机结合,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突破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但要注意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

2、实验与活动探究均采取对比方法,如红墨水在冷、热水中扩散。浓氨水分子扩散实验采取氨水直接滴入酚酞溶液与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进行对比,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3、将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院子里的桂花香,食堂里的饭菜香等,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4、从微观角度认识和区别物质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仍是师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篇4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液氨和氨水的区别;

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3.学习观察法、探究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

4.知道氮肥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享受发现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氨气和铵盐的性质;

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原理,氨水的弱碱性。

三、设计思路

氮肥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是解决人类吃饭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雷雨发庄稼”(自然固氮)知识的复习和生物固氮方式缺点的讨论,从而将本节内容的重点引入人工固氮(合成氮)过程的教学中来。氮肥生产的基础是氨的合成,即可引入本节课教学重点——氨气性质的教学。其中,氨气与水和酸的反应是教学的重点。再通过氨的挥发性、刺激性气味等性质,引导学生讨论氨水作为化肥的缺点,在此基础上引入固态铵盐和氮肥知识的教学。在学习铵盐知识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科学使用化肥的方法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回忆“雷雨发庄稼”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图片] 人类已知的三类基本固氮方式。

[讨论] 三种固氮方式的优缺点。强调人工固氮的重要意义,引出本节内容的教学。

[化学史话]氮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须元素,大气中游离的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通过生物固氮和自然固氮获得的氮元素远远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科学家们苦苦探索了几百年。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哈伯首次用氢气和氮气合成了氨,奠定了大规模工业合成化肥的基础。从此,人类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他也因此获得了1918年化学诺贝尔奖。

[知识链接] 1. 合成氨反应条件苛刻的原因;

2. 哈伯的功与过。

[板书]一、工业合成氨

N2+3H2 2NH3

[过渡] 氨的成功合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的吃饭问题。要让这种重要的气体氮化合物更好地人类服务,我们必须研究它的性质。

[板书] 二、氨气

1.氨的物理性质

[展示]展示一瓶NH3,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小结]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氨液化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变冷(常用作致冷剂)。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

[实验探究1] 喷泉实验。

[观察与思考]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现象: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瓶,变成红色喷泉。

结论: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讨论]上述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

[小结]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大量氨气溶于水使烧杯中气压急剧降低,水被吸入烧瓶形成喷泉。

[实验探究2] 氨水的不稳定性

现象: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结论:

氨水易挥发,氨气的水溶液具有碱性。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

[小结](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 H2O NH4++OH-

[讨论]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并与液氨进行比较。

液氨 氨水

物质种类

粒子种类

[实验探究3] NH3与HCl的反应

现象:

烧杯中出现白烟。

解释:

浓氨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NH3与HCl结合,有固体NH4Cl生成。

(2)氨气与酸的反应

NH3+HCl= NH4Cl(白烟)

[思考]将实验3中浓盐酸换成浓硝酸或浓硫酸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

NH3 + HNO3 = NH4NO3(白烟)

2NH3 + H2SO4 =(NH4)2 SO4

[过渡提问] 其实,氨水也可以作为化肥,但现在人们很少用它,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回答] 氨水中的NH3 H2O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氨气,而挥发掉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效成分,降低了肥效。同时,会发出来的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追问] 从前面的探究活动中,我们来思考一下,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回答] 可以将氨气与酸反应转化成固态铵盐加以使用。

[过渡] 回答得很好!铵盐就是目前我们使用最多的固态氮肥的主要成分,对铵盐的性质的了解,是科学使用化肥的基础。

[板书] 三、铵盐的性质

1.受热分解

[实验探究4]①进行实验,②描述实验现象,③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加热,试管中产生白烟,试管口重新生成白色固体。

NH4Cl = NH3 ↑ + HCl ↑

NH3 + HCl = NH4Cl

NH4HCO3= NH3↑+H2O + CO2↑

[拓展视野] 由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 NH4Cl 、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都有NH3产生,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NH3。

例如NH4NO3的分解:2NH4NO3 = 2N2↑+O2↑+ 4H2O

[板书] 2.与碱共热放出氨气

[实验探究5]①进行实验,②描述实验现象,③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思考与交流]根据上述性质,分析讨论此性质有何应用?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3)避免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板书] 3.氮肥简介

(1)铵态氮肥: NH4Cl(氯铵)、NH4HCO3(碳铵)、(NH4)2SO4(硫铵)、NH4NO3(硝铵)。

(2)其他氮肥:硝态氮肥。如:KNO3。

有机态氮肥。如:CO(NH2)2。

[问题思考]

1.检验氨气是否充满试管的方法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能否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答案: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到管口 试纸变蓝

2.不能 因为氨气能与硫酸反应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篇5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77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