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书奇 1172分享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小儿黄疸也分几种类型,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新生儿黄疸的分类,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新生儿黄疸的类型

  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生理性黄疸

  颧生儿生理性黄痉是靳生儿耐羯颐特有的一种现象,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至3~4周消退。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宝妈要多注意观察宝宝大便颜色、黄疸的情况,此外,还可以多让宝宝接触自然光照,勤喂母乳。

  1、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

  要注意观察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越来越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宝宝去看医生。

  2、仔细观察黄疸变化。

  黄疸是从头部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宝妈们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道怎么看,可以试着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主要觉得宝宝看起来越来越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等,都要去医院检查。

  3、多让宝宝接触自然光照。

  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回家后继续照自然光,因为自然光里任何波长都有,照光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而家中太暗对宝宝吸收维他命D有影响,单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直接晒到太阳,避免晒伤或被紫外线带来伤害。

  4、勤喂母乳。

  宝妈必须要勤喂母乳,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越多。不知道宝宝是否喂食充足的宝妈,可以观察宝宝尿尿的次数,一天尿6次以上,以及宝宝体重持续增加,就表示吃的份量足够。但同时还要观察宝宝后续的情形变化,如果黄疸退了又升高就绝对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面对新生儿,第一次做父母的宝爸宝妈们多少会有些手足无措和担心。不过,柚宝宝相信,只要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细心和爱心,宝爸宝妈们会在陪伴宝宝长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得心应手,成为最好的父母!

  新生儿黄疸正确治疗方法

  虽然宝宝黄疸大部分都可以自然消退,但由于胆红素的毒性,少数宝宝可能出现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对于黄疸,主要是胆红素脑病的预防,如果胆红素水平达到了需要干预的水平,那么就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有三种方法:换血、药物、光疗。

  换血疗法:一般是用于光疗失败、溶血或者已经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表现的宝宝。

  药物治疗:主要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只用于溶血引起的黄疸,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没有作用。白蛋白可以增加胆红素和白蛋白的联结,减少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但是如果宝宝的白蛋白水平正常,也根本无需额外补充。也就是说,这两种蛋白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使用,而不是所有的黄疸都需要。

  光疗:这是最常用的有效又安全的方法,其光源可以选择蓝光、绿光或白光。由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光疗的标准不再用统一数值来界定,而是根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不同出生体重来确定光疗指证,而且还要考虑是否存在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所以,是否进行光疗,需要综合的分析和考虑。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5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