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个民族春节的传统习俗

凤婷 1172分享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在春节到来的时候,不同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习俗。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春节在不同的民族有哪些传统习俗?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下春节的传统习俗吧~

春节

  春节的传统习俗

  满族春节习俗

  与汉族相同满族过春节时要贴窗花、贴对联和“福”字。年三十晚上全家包饺子,饺子讲究要有褶,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恐日子过“秃”了。饺子的码放有规矩,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圆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

  蒙古族春节习俗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又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作“白节”。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就开始了。除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好友。除夕夜要吃“手抓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再向同辈敬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并有初一给长辈拜年一定要在上午的风俗。

  朝鲜族春节习俗

  朝鲜族除夕全家人守岁通宵达旦,伴随着古老的伽蝇琴和筒箫乐曲人们进入新的一年。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德高望众的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乐曲翩翩起舞。

  达斡尔族春节习俗

  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大早,家家洒水扫庭院,并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点燃垛后,家家门前轻烟缭绕,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坐在一起吃手抓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人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饺子,饺子里包有白线,食者象征长命百岁。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娱乐活动。

  壮族春节习俗

  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烧肉等食品。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用来象征富裕。饭桌上要有白斩鸡这道菜,有老人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具特色的食品,规定在三十晚上不能吃。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大的重达一、二斤,小的仅二、三两。除此还有一种被称为“风莫”,意为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其中的馅有绿豆、猪皮和面酱,粽子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来访,一定要让客人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彝族春节习俗

  彝族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各地彝族的节日风俗不尽一致。彝家人在过节时通常要在天井、场院、门前栽种一棵青松,以此表示消除灾祸,祈祷安康。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春节最喜爱的活动是举行盛大的摔跤比赛,彝语称为“抵底西”,通常是各村寨联合举办。场面十分热闹。云南华宁、澄江地区的彝族,春节期间为表示对劳碌一年的妇女们的感谢,大年初一这一天妇女们受到格外的照顾,不作任何家务,挑水、做饭等家务均由家中的男子承担。弥勒、路南的彝族支系阿细人,春节最突出的节日活动则是各村寨的歌舞聚会:“阿细跳月”。男子弹奏大小三弦、月琴、笛子等乐器,并与女子相对而舞。

  春节基本简介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

  春节民谣

  有民谣曰:"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这首民谣是春节活动大事记,中原人民置办年货的活动也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

  北京的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太原的《避债谣》:“二十三,保证还;二十四,我发誓;二十五,找老姑;二十六,找老舅;二十七,不要急;二十八,再想法;二十九,明天有;三十不见面,初一碰见拱拱手。”

  在豫东则有民谣:“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门上瞅;年三十,吃饺子”。

    热门标签

    43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