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饮食习俗及来历

金凤0分享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每年九月中(西历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下面是小编整理了寒露节气的饮食习俗及来历,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寒露饮食习俗

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四时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部分地区,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芝麻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白芝麻通常称为“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余的。

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软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涩、性寒,入肺、脾、胃,清热润肺。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可以养肺护胃,清除燥火,经常食用能够补虚、止咳、利肠、除热。

饮寒露茶

人说“一年之茶在于秋”,在这秋意渐深的天气里,闲下来时捧一杯热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节气就该喝一杯寒露茶。

所谓寒露茶,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保健功效相当强大,大家不妨尝试。

螃蟹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

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

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的节气由来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从气候学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时10℃的等温线,已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时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常年寒露期间,华南雨量亦日趋减少。华南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寒露养生吃什么

根据中医理论,24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10月8日是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的开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又该有选择地摄取哪些食品来保养自己呢?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这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寒露节气的养生汤水宜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为主,如合掌瓜煲猪(月+展)、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白菜蜜枣煲羊肺、淮山北芪煲猪横脷、粟米煲牛、椰子淮山杞子煲鸡鲍鱼汤等,在润燥滑肠、清肠解毒上宜用槐花煲猪肠、火麻仁当归煲猪等。

寒露节气养生注意这七点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3、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4、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5、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6、适量运动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7、扫除抑郁

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指出,由于深秋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寒露节气的饮食习俗及来历相关文章:

2021寒露时节的饮食习俗及来历

2021寒露节气的习俗及由来

寒露节气传统习俗及民间习俗2021大全

2021寒露节气的来历及饮食禁忌

2021二十四节气寒露的民间习俗及含义

2021秋分节气的饮食习俗及由来

2021霜降节气的习俗及养生知识

2021霜降节气的饮食习俗及由来

2021二十四节气寒露的习俗及养生知识

2021寒露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16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