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的历史变迁与习俗

邱妹4594分享

寒衣节到来之际,要焚化寒衣送给逝者,而对于活着的人们来说,也是需要添衣御寒的时节。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寒衣节的历史变迁与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寒衣节的历史变迁与习俗

寒衣节的历史变迁

周代"祭腊日"

最早的是来源于周人的腊祭日,农历十月初一日,周天子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大行奖赏抚恤。腊祭时,要以捕获的猎物为祭品,由天子依照祭祀礼仪,向天地诸神祈祷,并祭祀历代祖先。这一天,也是朝廷慰问农人,颁布新令的时间。

诗经"流火授衣"

《国风·豳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句。农历七月以后,大火星(即心宿二)向西偏移,"知暑渐退而秋将至"。到了农历九月结束,就要添加冬天衣物,天气就要寒冷。而《七月》中记载"十月涤场,朋酒思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凹觥,万寿无疆",则是当时农收以后,十月朔节饮宴情景。这是古代先民对天象变化和气候交替的朴素理解。

秦代"十日朝"

古语有云,"十月朔,秦岁首,送寒衣"。秦代统一全国之后,"朝贺皆自十月朔",把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过年的节日食品,是杂以黍米的肉羹。除了食用"黍臛",还要寄送寒衣给远方征战的将士,让他们暖暖的。因此把阴历十月初一,称为"十月朝"。秦二世而亡,但是岁首的习俗,却一直传了下来,延续到汉代。

唐代"拜墓送衣"

据资料载,唐代玄宗天宝二年秋八月,朝廷下达制诰,"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诏令中,把以前自行祭祀时的"诗著授衣,令存休浣"的方式,用典章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且把仲夏端午的祭祀习俗,一并转移到阴历九月一日,昭告天下执行。这一诏令沿用了春秋时期的"九月授衣",变更了中国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但出于季节考虑,阴历十月才进入冬季,九月送衣稍嫌早了些。

宋代"十月朔"

宋代是中国文化的大繁荣时期。北方气候十月入冬,唐代九月"扫墓送衣"的习俗,进入宋代便改为十月朔日,也就是秦时的"岁首日"。宋时的十月朔日,主要习俗有三,一曰授衣、二曰祭祀、三曰开炉。

北宋学者吕希哲在著作《岁时杂记》中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皆服之以谢。……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可见,朝廷颁赐冬衣,也是按照品级发放的。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京都汴梁城中,从阴历九月下旬起,就开始售卖用以祭祀的纸扎用品,"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可见人们对节日的重视程度。到了阴历十月一日,书中描述,"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祭祀先人的隆重豪华,宛然是另外一个"寒食节"。这个情况到了南宋时期,也没有变化。

元代"送寒衣"

北宋时期,还没有"寒衣节"的称谓,只是在"十月朔日"有了祭祀活动。《梦粱录》记,南宋临安延续"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南宋后,民间兴起了扫墓时焚烧衣物的行为。南宋学者周密《武林旧事》载,"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可见此时焚祭的都是冬季用衣。

元代以后,才把阴历十月一日祭族上坟,直接以"送寒衣"节代称。这个情况记载在《析津志辑佚·岁纪》中,"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上坟的时候不仅烧送寒衣,还要祭奠先人,清理坟茔的落叶杂草,"此一月追远之礼甚厚"。

明代"烧包袱"

燕王朱棣政变入主北京,这里就变成了全国风气潮流的领先者。此时的寒衣节,又有了新的变化。明代学者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春场》描写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烧真衣服毕竟麻烦而浪费,京城的祭品店为了迎合市场,做起了专门售卖纸质"寒衣"的生意,五彩的纸质衣服上印着文字、印章,注明死者信息,就像往来阴阳两极的标准邮件。

京城民间有谚,"十月一,送寒衣"。到了寒衣节的晚上,家家户户准备夜祭,"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喊着亡者姓名将纸衣烧掉,期待他们送到亲人的关怀和温暖。无力购买的贫户,也要自己制作简陋的寒衣焚祭地下的先祖,表达一份心意。烧寒衣也有规矩,"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焚祭活动一般应当在祖茔上进行,也有在外不及返乡的,就在大路上发送寒衣,祭祀的时候,还喊逝者的名字。

清代"寒衣节"

清代由胡人入关所建,汉家传统多因循前明旧俗,寒衣节也是如此。清代学者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中写道,"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说十月朔日祭祖扫墓的仪轨与中元鬼节相同,给亡者写下家书,与五彩寒衣寒鞋一起,在家门口烧送,叫做"送寒衣"。

十月初一日,皇城民谚云,"十月一,鬼穿衣"。说是天气冷了,逝去的亲人也要有冬衣穿。所以每到阴历九月下旬,民众们都要准备送寒衣的事项,此时的祭品店各类纸作的价格也会随之加倍。另外,在祭品的品类和规模上,也更加夸张,出现了可以自己加工裁剪的"寒衣纸",还有请纸扎师傅专门制作"皮货冬装"的。

寒衣节的传统习俗

1、制寒衣

寒衣,就是在五彩纸内夹一些棉花,表示这是给亡者做的棉衣、棉被,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习俗,但是晋北地区发扬得最为彻底,他们还会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

有些心灵手巧人还会给亡人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2、包饺子

包饺子也是寒衣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俗话说:“十月一,油唧唧”。

每年的十月初一,人们会要包饺子,准备一些供奉先人的食物。这些东西都是重油食物,吃了常常感觉油膏肥腻,操作间不免弄得满手、满脸皆是。

3、送寒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烧寒衣时,要特别认真细致,全部烧尽,否则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寒衣节的传说

给死人送衣服这个习俗,据说是由孟姜女首开先河。

相传,秦始皇时期江南孟家湾住着位孟员外,老夫妻相敬如宾,亲密无间,常常在后花园赋诗作画。有一年老员外在假山旁种了棵葫芦,枝蔓粗壮,叶子繁茂,有的蔓竟顺墙爬到隔壁姜家。串家姜家的蔓结了个大葫芦。到秋后,老员外对姜家说:“将葫芦剖两半,你家一半我家一半。不料葫芦里有个白胖胖十分可爱女娃娃,经协商由孟家扶养,取名孟姜女。光阴荏苒,转眼这女孩长的婷婷玉立,识书达理,年已十八岁。一天天孟姜女在花园池塘边打捞落水的扇子,恰巧被逃避徭役、躲在花园树丛里的范喜良看见。喜良是个英俊青年,孟家就招他为婿。不料,正当两个拜堂成亲之时,追兵赶到,将范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万分。有一天,江南飘着雪花,朔风阵阵,孟姜女打了个寒颤,心想几年来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敌得住塞外凛冽寒风,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亲自送去。

于是棉花厚厚地絮、针线密密地缝,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缝进寒衣里。寒衣做好了,她告别父母,背着寒衣,踏上千里迢迢送衣的路途。一路上,有时阴雨连绵,泥泞遍地,步履艰难;有时钱风骤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有时山高路险,荆棘丛生,猛兽出没;有时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尽管历经艰险,心头仍抱着一个坚定信念:尽快让丈夫穿上寒衣。可是当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范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尸骨埋在万里长城底下。孟姜女一听,不禁放声大哭。她边哭边双手拍打城墙,高喊着“范喜良”名字,孟姜女哭一阵惨死的丈夫,骂一阵残酷的暴君。在她愤怒的控诉声里,天空中风暴嘶吼,大海上怒涛翻滚,一齐向万里长城压了过来。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一段万里长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一连哭了七天七夜,之后将寒衣烧掉,只见那寒衣缓缓飘起,又渐下落着孟姜女转了三圈,便稳稳落下覆盖在白骨上……

长城内外的父老乡亲将农历十月一日,孟姜女送寒衣这一天,称为“寒衣节”。

寒衣节送寒衣有什么意义

送寒衣是生存环境与孝道思想的体现。

人类的文明最早是从尊重生与死开始的,送寒衣的习俗,就是始于这种理念。送寒衣这种祭祀方式,集中体现和表达了炎黄子孙人文道德价值观——血缘纽带的宗族观念、寻根问祖的孝道理念、尊重生死关爱生命的宇宙观。

《论语·学而》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和引发其感恩之心和道德意识。因此不管在寒衣节还是在其它节日,不管具体用什么方式祭祀,每个人都应该放弃浊思尘念,清净身心,正心诚意,用心灵与天地自然交流融合,这是寒衣节的精神与灵魂,也是今天的寒衣节值得发扬的意义。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古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与气候的依赖很重,许多民俗与文化都体现为气候变化的节点带来的人们生活内容的改变。寒衣节的前身是授衣活动,每逢秋冬相交之际,人们都要提前做好御寒的准备,十月后就要穿过冬的衣服了。十月初一是阴历冬季的第一天,将这天逐步固化为一个节日,并举行相应的仪式与民间活动也就很自然了。


寒衣节的历史变迁与习俗相关文章:

传统节日寒衣节风俗有什么

寒衣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寒衣节吃面的习俗有哪些

寒衣节有什么民间习俗

    21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