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知识宝典 > 节日知识 > 节日习俗 > 清明节节日的习俗和由来

清明节节日的习俗和由来

思恩21160分享

清明节节日的习俗_清明节的由来

我们中华儿女都知道,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既然这样,那你知道怎么写清明节的习俗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清明节节日的习俗和由来,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节日的习俗和由来

清明节扫墓习俗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清明节的食俗

在中国清明其意义非凡,清明果作为清明节的重要食俗与节日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明果最初是寒食,是中国南部、中东部汉族特色小吃。人们又称之“清明粑”(江西)、“清明馍馍”,“清明蒿子粑”等。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清明果被人称作清明团子,艾米果。福建省和广东省小部分地区,江西、湖南、安徽部分地区均有制作食用清明果的习俗。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清明果多用艾草或鼠曲草和米粉作为原料,目的是“以压时气”,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艾草特殊的气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鼠曲草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后因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发展,被赋予了清明节。

从文献资料记载来看,最初的寒食节食俗只是最普通的麦粥,后来才慢慢多样化,青团的历史记载仅以现有材料来看,可以追溯南朝梁代。到了明清开始流行于江浙和上海,也是安徽、福建、广东及其他部分地区的传统小吃,一般在清明前后制作食用。现代更多的是应令尝鲜,清明果的祭祖功能逐渐的淡薄,而更多的被人们用来当春天的时令点心来食用,也可以馈赠或款待亲友。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因为一个传说而起的,从前有一个人旁边跟着一位大臣叫做介子推,他们走到了一个荒地,那个人非常的饿,结果就昏倒了,介子推到处找吃的,只好把自己腿上的肉给割下来,给这个人吃,这个人吃了烤肉醒了过来。他很奇怪,就问这肉是从哪里来的,介子推只好说是从自己大腿上割下来的肉。这个人张大了嘴巴,他非常感动就说:"等我以后当了国君,我一定重赏你。"

19年后,这个人果然当上了国君,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有功的大臣发奖,大臣的名字都快念完了,还是没有念到介子推,旁边的一位大臣安慰他说:"大王把你留在后面,肯定发好的。"可是大臣的名字念完了,还是没有念到介子推,这个人竟然把他忘了。

中间有一个大臣说:"大王,你竟然忘了介子推,他可是救了您的性命啊!"他一听脸红了,他在人群中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介子推,后来他知道介子推因为伤心,收拾了行李躲进了绵山。后来他派御林军去绵山上找,找了好半天还是没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了一个办法,从北、东、西三面放火,自己在南面等。

他自言自语说:"介子推要避火,肯定要从南面出来。"结果火从早上烧到了晚上,一直没有见到介子推出来,重耳着急了,就命令人把火给扑灭了,亲自进去找,他在一棵大树找到了介子推。旁边写着一首诗,意思是想让重耳和人民,不在这天生火。重耳把这天称为清明节也是寒食节。


清明节节日的习俗和由来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清明节的习俗和由来手抄报简单

清明节传统节日的来源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清明节的传说

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

清明节的来由

清明节节日的故事由来

清明节的习俗和由来手抄报简单

    3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