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知识宝典 > 节日知识 > 节日饮食 >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金凤20分享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_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故事

端午节,是一个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形成了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吃粽子的习俗,在水系发达的地区,包粽子、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接下来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传说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最开始吃粽子是在寒食节这一天,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之所以端午节要吃粽子只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定的一个说法而已。到了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会在清明节前一天和清明节当天吃粽子。

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楚国三闾大夫、诗人,由于奸臣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联齐抗秦的主张,反而放逐了他。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的国都。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为了寄托哀思,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故事

一:纪念屈原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纪念,但是为啥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和屈原又有什么关系呢?它的由来是这样的,公元前278年,在农历的五月初五,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后(安徽省寿县)。

屈原得知消息后,悲愤交加,写下绝笔作之作《怀沙》,然后带着对国家的怀念和悲痛,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后世同样忠诚爱国的百姓,缅怀爱国诗人屈原,为了不让水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于是纷纷把糯米、咸蛋、肉类等各种食材抛入江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变,逐渐变成了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这些食材包成粽子食用,以此来来纪念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的由来。

二:“九子粽”的传说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端午节的含义

含义一: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含义二: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其他含义:

1、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2、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传说故事相关文章: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原因由来

端午节的经典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端午节来历及传说介绍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简介最新

端午节吃粽子寓意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吃粽子由来

端午节的传说与故事有哪些呢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传说的历史故事

    8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