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知识宝典 > 节日知识 > 节日饮食 > 七夕通常吃什么传统食物

七夕通常吃什么传统食物

倩愉0分享

七夕饮食通常吃什么传统食物

中国民间传说农历的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鹊桥相会歌颂了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夕通常吃什么传统食物,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夕通常吃什么传统食物

七夕通常吃什么传统食物

1、巧果

浙江各地在七夕节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并且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2、饺子

七夕节在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是吃饺子,并且吃饺子如同游戏,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3、巧酥

七夕节当日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4、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5、云面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子,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

七夕的风俗习惯

1、拜织女

“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事情,需要提前约好亲朋好友联合举办。提前斋戒后在月光下摆桌,一起聊天吃果子,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们祈求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玩到半夜始散,而现在情侣们也可以一起赏月游玩,增进感情。

2、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种下粟米的生出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嫩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南方也称为“泡巧”。

3、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而在现在的七夕节,男生们送女生一瓶指甲油,并为她染指甲,也算是参与了七夕传统。

4、妇女洗头

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5、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七夕节为什么定在七月初七

说法一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规定两人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这天鹊桥相会。

说法二

关于乞巧的记载。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说法三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说法四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说法五

“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同时七夕节也被称之为“女儿节”。

为什么七夕是女子的节日

女子在古时候没有什么自己的主张,只能依靠男人,所以贤惠手巧成为了所有女子的追求目标,希望可以拥有美满幸福的生活。乞巧意思是乞求智巧,希望织女能将其手艺传给自己,这样女孩子就可以心灵手巧。在曹县有吃乞巧饭的习俗,选择七个关系不错的姑娘一起包饺子,并将红枣、针、铜钱这3种东西放在3个饺子里。饺子煮熟后,7个女孩聚在一起吃饺子,如果吃到针就证明手巧、枣子代表可快速结婚、钱意味今后有福。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起源

故事大多数都是起源于人们对于某个事物的想象,或者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猜想,有了这些美好的想象,才能够产生这些神话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牛郎织女故事雏形最早见于《诗经》。

    865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