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致富

良兴 1172分享
        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玛克西姆·高尔基说:“时间给勤劳者留下串串的果实,而给懒汉只留下一头白发和空空的双手。”而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勤劳文化,关于勤劳的论述和人物更是层出不穷。《尚书》有“天亦惟用勤毖我民”之语,《易经》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诗经》赞申伯勤劳说“亹亹申伯、王纘之事”……
  目前,“精准脱贫”是全国上下人人皆知的一项重要政策。顾名思义,扶贫的对象精准到真正贫困的农户,让他们最终脱离贫困。近几年,国家对扶贫领域的投资也是非常巨大的。可是,不管国家的扶贫力度再大,总有一些人脱贫再返贫。当然,在脱贫返贫的人群中有很多是由于自然灾害、疾病、突发事故造成的,但是也有部分返贫人员是由于自身懒惰、满脑子投机取巧,因“等靠要”的不健康思想导致的。可以说,这部分返贫人员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如何让贫困群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呢?众所周知,国家扶贫的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扶贫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其最终使命是带动贫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面对那些懒惰、“等靠要”思维严重的贫困户,首先要通过组织学习教育,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真正涵义,通过树立典型模范、弘扬勤劳致富的精神,激励他们从思想上追求或崇尚“只有勤劳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的正确目标。
  有人说财富不只是“勤劳”创造的,更是由“制度”激发出来的!的确,制度很重要,比如国家对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方面,出台了强有力的政策与制度。但是,对于基层农村的贫困群众来说,勤劳是他们的生存之本。如果他们失去了勤劳的基本积极性,你的制度再好,那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人的头脑中充满了好逸恶劳的思想。有的年轻人宁愿宅在家里啃老,也不肯出去找工作;有些人梦想一举成名,却不愿付出辛劳;有的寻求旁门左道,热衷投机取巧;有的人喜欢夸夸其谈,就是不付诸行动。农村也一样,本来都是农家子弟,敢于吃苦是传家本领,但是,由于年轻人思想活跃,接触外面的事物多了,就有种不甘安于现状的情绪,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正确导向,他们很容易走向歧途,由实实在在的农家子弟变为拜金主义者,思想浮躁,甚至于某些不着边际的想法左右了他们的生存规则。于是,浮躁的思维或认识,注定了他们的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虚度了大好时光。窃以为,世界上的任何成就都是勤劳与艰辛干出来的,敢于吃苦,就是勤劳,就会致富,就会实现理想;浮躁与不着边际,最终是幻想变为泡沫。试想,所有人都想着通过投机取巧挣个盆满罐溢,其结果会是什么?可以肯定——盆盆罐罐里不是空气就是泡沫。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的瞬息变化,有些人一夜之间成了千万富翁或亿万富翁,这些人的发迹,使部分人对“勤劳致富”这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美德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勤劳致富不可能一夜暴富,殊不知,如果没有勤劳,致富是基本没有希望的。也有些人认为,一年四季起早摸黑,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勤劳致富到头来只能解决温饱,殊不知,如果不勤劳的话,解决温饱都是很大的问题。这里提醒,持有否认“勤劳致富”思维的人一定要清楚,一夜暴富者是极少数的。而且我们必须意识到,如果所有的人都想着一夜暴富,这个国家将走向何方?尤其是扶贫领域,相关部门一定要深入基层,切切实实了解民生,了解贫困群众想什么,喜欢什么。通过细致分析,制定切合实际的扶贫策略,引导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最终让贫困群众有信心、有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 曾 国藩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弛则百处懈矣。”可见懒惰之人,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现实社会中,如果一个人抛弃了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基本精神,不管你的机遇再好,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一个国家不管如何富强、制度如何健全,如果抛弃了勤劳,其最终结果是走向衰败。
 
    61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