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祭祀大典流程讲解

家敏 1163分享

冬至祭祀大典重现体现使更多人了解到了古代的祭祀礼仪,并以此让民众关注传统文化节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冬至祭祀大典流程讲解_冬至祭祀大典的意义,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冬至祭祀大典流程:

冬至祭祀主要按照:洒扫、燔燎、迎神、荐鼎俎、荐豆簋、初献、亚献、终献、焚祝、饮福受胙、送神、分胙等流程进行,在赞者声声“魂兮归来”中,气象庄严,沉郁肃穆,震撼人心。

【一、洒扫】

释义:1、.先洒水在地上浥湿灰尘,前后清扫。2.指扫墓。3.剪除;肃清。4、洒水扫地;清除。在这里指扫墓,清除墓周围杂草,枯叶的意思。

【二、燔燎】

释义:烧柴祭天。《礼记·郊特牲》:“取膟膋燔燎升首,报阳也。”《汉书·郊祀志下》:“天用牲左,及黍稷燔尞南郊;墬用牲右,及黍稷瘗于北郊。”《宋史·乐志十》:“燔燎具扬,礼仪既备。” 清 方苞 《圣主躬耕耤田颂》之一:“升中燔燎,荐以萧茅。”

【三、迎神】

释义:迎接神灵的到来,这里主要指迎接祭祀的去世的墓主人。

【四、荐鼎俎】

释义:荐:举起的意思;鼎和俎: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意思是:举起食物贡品祭祀祖先。

【五、荐豆簋】

释义:荐:举起的意思;豆簋: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豆制类的器皿。意思是:举起豆制贡品祭祀祖先。

【六、初献、亚献、终献】

释义:都由赞者执行,初献表示:祭祀时首次奠爵;亚献:祭祀时第二次献酒;终献:古代举行祀典时,有三献之礼,第三次献爵称“终献”。

【七、读咒、焚咒】

释义:念给祭祀祖先的祭文,读完后,焚烧,传说焚烧完后的东西会送去去世的祖先手中。

【八、饮福受胙、送神】

释义:饮福受胙:意思是这个时候祭祀的祖先已经降临,祭祀者们需要等待祖先饮用完祭祀者贡献的酒和贡品。送神:祖先吃好喝好之后,就需要送神回归,同时祈求神灵带来好运,保佑家人、国家昌盛。

【九、分胙】

释义:祭祀完毕分享祭神之肉。能带来好运,也通过神灵祈求保佑身体健康。

拓展:冬至祭天大典

据文献记载,早在汉武帝元鼎五年便有冬至祭天习俗,后经历代逐渐制度化。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该祭祀体现了国人敬天畏地尊重自然的情怀,表达了为天下苍生祈求风和日丽天气的愿望。冬至”寓意阴极阳升、万物生长,这场“祭天礼”以古喻今,寓意国家复兴、与民同乐。亦藉由更多人了解古代祭祀礼仪,关注传统文化节日,保护历史,彰显人文。

祭典追溯

据文献记载,早在 汉武帝时期就有 冬至 祭天习俗,经过历代沿袭至 唐代之后中断,祭祀表达了古人为天下苍生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也体现其对天和自然的尊崇敬畏之情。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以吃米团、吃汤圆居多。

国礼重现

唐代“冬至祭天大典”于2013年12月22日(农历冬至日),于西安北郊的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行,重现1000多年前宏大的冬至祭天“国礼”。庄严恢弘的千年“国礼”得以重现。

2013年12月22日是 农历冬至日,位于西安北郊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彩旗猎猎、礼乐悠扬,一幅大唐王朝歌舞升平的斑斓画卷徐徐展开。随着激昂的《无衣》军歌,大唐神武军及皇家銮驾列队入场,大唐“皇帝”和“皇后”在含元殿上行礼如仪,整个仪式分为祭扫、升陛、奠玉帛、初献礼、亚献礼、傩舞祈福等议程。

祭文

冬至祭天铸文:“吾等衣华夏服章,法始祖规制,以祀昊天。祈国家昌盛,万民安康,社会和谐,天下大同。望我华夏数千载之人文荣光,扬於万邦。”

祭典意义

随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日渐流失和弱化,仅留下关于“饮食”的记忆符号,作为中国古代最为隆重的习俗之一,此番“冬至祭天礼”重现使更多人了解到古代祭祀礼仪,并藉此关注传统文化节日。


冬至祭祀大典流程讲解相关文章:

冬至节为什么要祭天祭祖

为什么在冬至扫墓 冬至扫墓的来源

2020冬至日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2020年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的古诗词欣赏

冬至为什么要做节 冬至要做节的原因

冬至是节气还是节日 冬至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吗

冬至的中国民间故事传说

冬至的意思是什么 关于冬至节气的由来

冬至是什么意思含义及寓意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32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