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祭祖的意义是什么

家敏 1163分享

冬至祭祖,是千百年来祖辈们传承下来的习俗,祭祀缅怀先人,体现的是一种乡土文化,孝道文化。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冬至祭祖的意义是什么_冬至祭祖的由来,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冬至祭祖意义

冬至祭祖,这是一个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冬至,原本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这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过后,白昼就一天比一天长了。

冬至又名“冬节”、“至节”、“长日”或“长至节”,冬至这个节日缘于上古的“腊祭”,究其实是缘于古人的原始信仰。猜测古人因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就把它们归于上天神灵的操控,认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星斗河汉、日蚀月亏、大旱洪荒、海啸地震等自然现象,全都是上天神灵所为。因此,古人特别重视以祭祀活动来娱神祭天,祈求上苍与神灵的保佑。从宗教的角度看,冬至祭祀其实就是古人娱神祭天的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

而在民间,冬至祭天祭神从唐宋开始逐渐演为祭祖的活动,叫“祭冬”或“拜冬”。 冬至祭祖的形式分两种:一种是室外祭奠,另一种是室内祭奠。室外祭奠,在祖先墓地举行。俗传冬至动土百无禁忌,而其它的日子则不宜随便“动土”。因此,人们多选择在冬至这天给祖坟添土或竖碑,传说是给祖先整修居所。添土竖碑后,再在墓前摆符盘,点烛、燃香、烧纸、放鞭炮,向祖先鞠躬行礼致敬,以缅怀祖先功德。而室内祭奠,则在家祠举行。冬至日头天晚上开始,事先在宗祠设香案,摆供品,供三牲(猪、鸡、羊或鱼)。到晚上十一点钟左右,由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辈主祭,领合族男丁,敬香,上灯,敲磬,鸣炮,按辈分长幼依次拜祭,行三献礼,读祭祖文,祈求全族福寿康宁。无论是室外祭还是室内祭,祭祖过程中都有聚餐的风习。北方人作兴冬至这天吃饺子、馄饨,南方人作兴喝红豆粥、吃汤圆、冬至圆。

冬至祭祖,不仅在民间,汉传佛教界也承习了这个传统。明代佛教著作《三藏法数》上说:“冬至,则一阳初生,履长之始。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冬至这一天,佛教寺院多举行祭祖法会,僧众也要前往祖师塔墓、祖堂祭供历代祖师大德。有些寺院为方便信众,还要特设功德堂等,为信众提供放置祖先牌位的处所,以供超荐。

时至民俗传承到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冬至已演变成百姓家庭团聚的节日,祭拜仪式早已简化。清明节、七月半(中元节)、冬至节、这三个节日的祭祖,体现是的一种乡土文化,是孝道也是传承,祖宗虽远祭祀心诚,缅怀先人思念情真。

冬至祭祖的由来

冬至的由来至祭祖之俗,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冬至祭祖需要注意什么?

(1)忌女人、外人参加祭祀

许多民族,例如彝族、苗族、怒族、傣族、佤族、哈尼族、傈僳族、鄂伦春族等都有禁忌女人参加祭祀,禁忌外人闯人祭祀场所的习俗。

(2)忌祭祀天神时有不洁净的人参加

汉族祭祀时禁忌不洁净的人参加,亦即禁忌有月经的女人、孕妇、产妇、婴儿、穿孝服者、受刑罚者参与其事。

(3)忌祭祀时不择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祭仪

祭祀时,还要选择五十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祭仪,否则,主祭人会因年寿不高,无福享受这样的殊荣而立即死去。

(4)忌祭祀时人们的言行触犯神灵

祭祀的时候,人们不能随意说话、咳嗽,不能有不雅观的举止。祭祀期间男女不得单独幽会,禁忌房事,忌食荤腥等等。

(5)忌不论性别祭祀有性别特征的神祇

例如,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就是因月神为女神,灶神为男神的缘故,唯恐异性拜祭,亵渎了神明。


冬至祭祖的意义是什么相关文章:

冬至节为什么要祭天祭祖

2020年冬至的寓意是什么呢

2020冬至日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冬至的意思是什么 关于冬至节气的由来

冬至是什么意思含义及寓意

寒衣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区别

冬至饮食文化

清明节十大习俗包括哪些

南北方冬至的节日饮食文化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32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