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台谏”失灵,与“权相”辈出历史原因

嘉馨 1172分享

  岳飞遇害之后,秦桧的权势膨胀,堪称又一“权相”。但是“权相”偏偏又是赵宋王朝的祖宗家法所不希望出现的。太祖太宗时期在制度设计上,多方削弱相权,其目的就是避免“权相”的出现。

  但宋朝最终不仅出现了权相,而且不止一次。第一个可以被称之为权相的,应该是蔡京。蔡京居相位十七年之久,期间甚至出任“独相”,权势超过了此前历任宰相,故被视为“权相”。以此为参照,秦桧当属赵宋王朝的第二位权相。

  秦桧居相位十九年,期间仅被弹劾罢相一次,其地位之巩固甚至超过了蔡京。蔡京在位期间,不干好事,“六贼”当道,终致帝国崩溃。秦桧在位期间,对金朝奉行投降乞和政策,并极力压制抗金派将领,甚至杀害抗金英雄岳飞。这两个案例显示,“权相”的出现,并非朝廷之福。

  然而,宋代的祖宗家法是极力削弱相权、努力避免权相出现的。那么,蔡京、秦桧之流的权相,又是如何一再出现的呢?这,就必须要提到宰相的监督机构——台谏的运行及发展情况。

  前面(推送的公众号文章)已多次提到,宋代的台谏机构是由御史台、谏院构成,习惯上合称“台谏”(系统)。御史台,始出于隋唐,本职为“监察百官”,属于监察机构。而“谏院”始设于宋代,由不同名目的谏官供职组成,例如:左右司谏、左右正言、谏议大夫等等。只要在谏院供职,不管还有何其它兼职,就都是谏官。谏官在唐代本是纠绳皇帝的,但宋代却主要用于纠绳宰相,成为“天子耳目”。所以,“台谏”系统的职能在宋代首先是监督宰相,其次是监督其它官僚、皇亲国戚等等;当然,偶尔也纠绳皇帝的过失。

  在此制度之下,理论上“权相”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宰相受多重监督,一旦遭受弹劾便要主动辞职,等候调查、发落。蔡京、秦桧这样的权相之所以能出现,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台谏”系统已经失灵、没有起到“监督”宰相的作用。

  蔡京和秦桧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一定是皇帝纵容的结果。蔡京居相位十七年,但是期间四次罢相,这说明他受到过弹劾。但是弹劾之后能一再恢复相位,那就皇帝的“厚爱”了。秦桧也一样,如无宋高宗的器重、倚重,秦桧没有理由位居相位十九年、且贪腐无度不被君上察觉。蔡京受到的宠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蔡京与宋徽宗有着共同的书画艺术爱好,而且水平难分伯仲,所以“艺术家皇帝”英雄惜英雄。秦桧受到器重,则是因为宋高宗骨子里没有抗金的勇气和信心,一门心思想着乞和、偏安,所以对主和大臣秦桧情同手足,把全部的议和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其次,不能回避的是,蔡京和秦桧都极力破坏台谏制度、破坏台谏系统对自己的监督和牵制。二人都有权力野心,也都贪腐无度,所以必然要逃避监督。蔡京的主要伎俩是“假借御笔”,事无巨细都假托御笔施行。用“御笔”来堵台谏官员的嘴,或者直接罢除言官,从而达到控制台谏系统的目的。而秦桧则手法更多。秦桧对付言官的办法之一,是用“执政”之位来拉拢、笼络。他先是授意言官弹劾执政(副相),然后推荐言官出任执政,从而与言官形成“利益共同体”。秦桧居相位十九年,执政却如走马灯似的更换了28人。这些被弹劾而罢除的执政被谁取而代之了呢?大多数时候是台谏官员。所以,秦桧的手法是,一方面利用言官弹劾执政使其被贬逐,另一方面用其留下的空位来引诱或者拉拢言官,一举两得。

  秦桧还有一招就是,把大量的“自己人”推荐、安排到台谏系统。宋代皇帝有置官为自己讲论经史的传统,叫做“经筵”。专为皇帝讲经论史的官员于是就被叫做“经筵官”,他们常常陪侍在皇帝左右,有大量时间接触皇帝、了解皇帝的喜好态度。秦桧就抓住这一点,将自己的亲信——兄弟、儿子安排出任经筵官,由此窥视宋高宗的动向。一旦发现皇帝收到言官弹劾自己的奏疏,秦桧就提前采取行动。或者索性让自己的兄弟、子侄兼任台谏官员。

  本朝制度本不允许宰相推荐台谏官员,但秦桧能这么干,显然也是与宋高宗的放任分不开。

  在蔡京、秦桧的破坏下,台谏系统对宰相的监督和牵制就大大削弱了,于是蔡京和秦桧的权势也就膨胀了。所谓“权相”,基本上都是这么产生的。

  台谏系统被破坏后,极少台谏官员继续忠于职守、坚持力谏,一般都选择:或者不顾名节追逐名利、或者意志消沉、沉默是金。这样又正中权相之下怀,成全他们呼风唤雨、排斥异己。结果,蔡京当权时,徽宗朝走向穷途末路——直至发生“靖康之变”、帝国崩溃。秦桧当权,贪污成风,乌烟瘴气,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帝国在偏安中日薄西山。

  更为糟糕的是,在蔡京、秦桧的示范下,宋高宗以后南宋朝屡出权相,皇权一再被操弄、控制,帝国加速衰落。

  南宋一朝,堪称是“权相辈出”的时代。这显然与宋代祖宗家法中处心积虑削弱相权的宗旨相悖,成为一大讽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月白风清 (公众号 历史爱好者)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45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