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闭关锁国的过程是怎样的

卫文 1172分享

  闭关锁国政策指关门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外交政策。这是基于保护传统文化、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国防安全的出发。清朝便曾颁布了这一政策,其过程是怎样的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清朝闭关锁国的过程

  在早期的时候,由于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引发的问题不断,政府担心中外的势力勾结,会产生对本国不利的事情。所以在1717年清朝的政府下了命令,禁止中国的商船到外界进行贸易。其实就是政府从贸易方面入手,减少中外人员之间的往来。

  而在后期,由于外来教会在中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甚至干涉到了中国的内政问题,所以在1704年政府采取了一些抵制措施。在16年后清政府开始实行禁教政策,在1727年又明确规定了外国的商船只能行驶到福建、厦门两处。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来势力的发展,但是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

  到了1757年,乾隆皇帝颁布了一道“一口通商”的政令,规定要关闭除了广州以外的其他几个通商口岸。而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了闭关锁国政策。

  到了后期清朝政府也没放松对这一政策的实施,在1759年发布了一个文件。文件限制了外国人在中国的买卖行为,规定外国人只能在规定的时间来广州进行贸易,限期以满必须立即离去。另外外商在中国的时候,只能在当地雇佣翻译人员,不能私自传递信件。最严厉的是,清政府加强了对河防的监督,用以监视外来船舶以及过路商人之间的活动。

  而从这一步步的措施来看,政府一直在实行严格的政策控制,从闭关锁国的过程可以看出,政府对该政策的重视程度。

  闭关锁国是哪个朝代

  关于闭关锁国是哪个朝代这一问题涉及到两个时间,分别是明代和清代。闭关锁国起源于明代的海禁政策,到明中期开始,闭关锁国政策开始实行,正式形成和完全闭关的时间是清朝。清政府先是禁止海上贸易,随后在限制贸易范围时禁教,防止中国人和外国人来往。并且清政府曾明确规定两处通商口岸仅供外国商船停靠,甚至到后来一道圣旨传达到沿海各省,只允许虎门一处为外国商船停泊贸易点。这也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的正式实行。

  闭关锁国是哪个朝代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是明朝,因为明朝时期朱元璋首次提出闭关锁国,同时禁止臣民与外国来往。据史料考证在洪武四年朱元璋曾经颁布敕令,说明要禁止与外邦往来。所以说闭关锁国还是开始于明朝,正式形成的时间是清政府时期1757年。

  现在追究闭关锁国是哪个朝代并不重要,闭关锁国已经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搞清楚闭关锁国的弊端,搞清楚它在国家发展方面带给我们的影响。究其原因来说,统治者方面是清朝统治者希望维护皇帝的集权统治、盲目自大的估计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实力;经济方面是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国际安全方面则是为了维护沿海安全,造成闭关锁国的原因还有很多。我们要从中得出正确的启示,指导当前经济的发展。

  闭关锁国的真正目的

  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逐渐与世界脱轨,最后完全落后于西方国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时也是经过考虑的,包括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是赞同这项议案。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也是有目的。

  闭关锁国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防范国内的反清势力同南洋的反清势力结合。清朝统治者是外来民族,加上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在清朝的低层,很多走投无路的农民选择了起义。而南洋各地的中华移民都是明朝时期过去的,因此一直以反清复明为己任。

  闭关锁国政策的目的之二是为了防范倭寇和欧洲殖民者的侵扰。倭寇在明朝的时候就侵扰我国的东南沿海,闭关锁国政策可以防止国内的一些钻营分子同倭寇勾结在一起。清朝时期,西方殖民者已经逐渐侵略到了东南亚,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也是考虑到防范这些西方殖民者。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其蚁族式封建统治。清朝是关外的女真人入关建立的王朝,统治阶级主要是满人。低层的汉人平民长期受到政府的压迫,对清朝产生了反抗情绪。

  南洋的移民都是明末时期过去的,对清朝并无好感,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止了这些人同国内联系。清廷也担心西方殖民者支持汉人反清,因此阻绝西方人进入国内。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虽然对中国有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4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