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历史 > 历史试题 > 七年级 >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梦荧0分享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为了更好地备考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我们平时需要多做历史期中试题来巩固我们学到的历史知识。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1.“中国元谋东方人类祭祖坛”修建的初衷是宣扬东方古人类悠久的历史,展现东方人类一脉相承的系列文化,并为缅怀和祭拜者提供一个平台。这个“祭祖坛”设置在我国的哪一省(市)(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2.下列图片,反映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的发展 ④磨制石器的发展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4.《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5.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 )

①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西周崇尚礼制,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作出规定: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手工业中青铜业十分落后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西周社会的礼乐制度健全

7.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它”是下图中的( )





A.灰陶尊符号

B.甲骨文

C.毛公鼎金文

D.秦睡虎地竹简小篆

8.《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9.章华是周武王手下的一名战将,在牧野之战中,战功赫赫,后来他被分封为诸侯。他必须( )

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定期朝觐天子 ③向天子贡献财物 ④带兵随从天子出征作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对联“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称颂的人物( )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

11.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这个故事说明(  )

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12.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下列措施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奖励军功

C.确立县制 D.鼓励耕织

13.商鞅变法的内容,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D.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4.小丰同学参加“历史智多星”竞赛活动,抽取的一道试题为“为什么能推动秦国壮大的商鞅,自己却不能趋利避害,最终被车裂?”这里正确的解读是

A.触犯旧贵族的利益 B.改革违背历史潮流 C.秦孝公不再重用之 D.推行法令流于形式

15.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图所示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__政治:商鞅变法

__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__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6.“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材料的核心主张是(  )

A.“无为而治” B.“法不阿贵” C.“重农抑商” D.“施仁政于民”

17.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9.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下列属于他的思想的是( )

A.“仁政” B.“无为” C.“兼爱” D.“法治”

20.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二、非选择题(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卫鞅”“孝公”分别指谁?(4分)

(2)卫鞅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有什么启示?(4分)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3)材料二中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4分)

(4)“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6分)

(5)孝公死后,卫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2分)

2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候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齐、晋等一些诸候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任用贤人,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到了战国时期,魏、楚、秦等诸候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对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铁锄

战国铁犁

都江堰水利工程

材料三  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拥有文化知识的人到处游说讲学,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涌现出一批有开创性贡献的思想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政治、军事领域的突出特征是什么?(3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突出特点是什么?(3分)

(3)春秋战国时期战火连绵,但却出现了一些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社会人口有所增加。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原因。(6分)

(4)你知道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要有哪些学派吗?(4分)

(5)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4分)

23.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图一  周口店遗址

图二

(1)观察图一,请你从体貌特征、生产工具两个方面写出生活在这里的远古居民的状况。(4分)

(2)图二是夏王朝二里头文化遗址,在这里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夏朝的什么社会状况?(3分)

[文物中的历史]




图三   人面鱼纹彩陶盆

图四   石制纺轮

图五骨耜

(3)请观察上述考古文物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图片中提炼出正确的历史信息。(6分)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中的历史]

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齐桓公能够“霸诸侯,一匡天下”的两个原因。(4分)

(5)通过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例来。(3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答案】1.C 2.B 3.A 4.A 5.C 6.C 7.B 8.D 9.A 10.C 11.D 12.B 13.B 14.A 15.A  16.D 17.B 18.A 19.B 20.D

二、

21.【答案】(1)商鞅;秦孝公。

(2)治理国家不应墨守成规,需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改革、变法,这样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3)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4)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措施和作用各答出一点即可)

(5)新法继续推行,说明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2.【答案】(1)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军事上相互征战,政治上纷纷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2)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3)一些诸侯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任用贤人,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铁农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兴修水利设施,发展农业生产。

(4)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

(5)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23.【答案】(1)体貌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或:残留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  生产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2)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3)图三:半坡居民会制作彩陶;图四:半坡居民已经会纺织、制衣;图五:河姆渡人已经学会农耕。

(4)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尊天子,攘四夷”。

(5)参观博物馆;去图书馆查阅;网络查询等。

    83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