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一种“原地打转的思维方式”

梓荣2 1172分享

  论我们如何逃离“原地打转”的思维方式。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逃离一种“原地打转的思维方式”,一起来看看吧!

逃离一种“原地打转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要讨论知识的细分命题,应该从著名的“知行合一”开始。知行合一,知从行来,行从知得。这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对于一个理解了知识论的学者而言,这无疑是绕圈子式样的“话语纠缠”。

  中国知识人最大的问题,是迄今为止没有建立起立足于先验逻辑的实证逻辑。知识涌现的秩序应该是从超验的启示开始,通过先验的给定,进入经验的世界。所以,没有超验,就不会有先验。没有先验,就不会有经验。

  表面看,人类的知识都处在经验的范畴之内,然而当我们思考经验的知识,我们必须学会向上追问,直到我们有能力追问到超验的层面,然后我们选择相信,选择静默。

  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理解能力从经验开始,向下追问,则所有的人类经验就成为人的偶像,经验由此成为一个诅咒,让人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愚蠢。

  仔细辨析"知行合一"这句话,我们能够意识到三种进路:知、行、合一,三个要素。一个理性的人应该首先承认,人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即我们有限之人不可能同时从三个进路开始,这是一种从整体进入整体的宏大且空洞的方法,忽略了"知识必须经过细分"的认识论原则。

  因此,人们必须学会选择,要么选择从"知"的层面进入这个命题,要么选择从"行"的层面进入这个问题。合理的选择才能构成合理的专业路径,专业的路径才能让有限理性之人获得思想的深度和知识的分类。

  在这里,一个中国知识人最容易犯下的错误,是选择"合一"的路径,即在没有对"知"和"行"展开有效选择和有效辨析的前提下,宏大且空洞地进入"合一"层次,因而理所当然地陷入到了知识的乌托邦困境之中。

  我将这种乌托邦式的知识困境,解释为一种"思想在原地打转"的状态。

  生活中有很多认识论的现象供我们讨论。

  比如,面对《圣经》文本,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圣经》是人写出来的,因而理所当然地把人理解为这个世界的起点。面对这样的认识论局面,静态地思考是无意义的,必须进入"知识的细分状态"。

  必要的问题意识应该是,到底是先有人,还是先有《圣经》话语。如果先有人,我的问题意识就应该是思考:人从哪里来。如果先有《圣经》,我就应该思考:《圣经》的内容是什么。

  这样的与细分有关的认识论方法,听上去非常简单,但我们却学不会。我们总是喜欢停留在没完没了的纠缠里,无力展开知识的细分和思想的拓展。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作为有限之人,在看不见方向的时候,通常都会选择原地打转。这就类似一头驴子或者一头牛,如果你用一块黑布把它的眼睛蒙上,它一定会来回转动,其脚步的范围不大可能超过方圆十米。

  类似的话题,还有市井层面的"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讨论。人们争得脸红脖子粗,谁也说服不了谁,好像谁都有道理。但其实大家都是“原地打转”的状态。

  任何原地打转的思维方式都是无意义的。面对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学会自由选择,无条件选择其中之一。

  如果你选择先有蛋,就意味着你把蛋假设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条件,如此你的思维方式就拥有了稳定的基准。这个基准会让你面对两个知识领域。第一,你会思考蛋从哪里来。这个进路的思考可能会让你成为哲学家。第二,你思考蛋是由那些要素组成的,如此你就会进入对蛋的知识的细分领域,说不定你就此会成为一个蛋领域的营养学家,或者美食家、生物学家,等等。也就是说,你会成为一个专业人才,一个工程师,一个知识的发现者和使用者。

  反之亦然,如果你选择先有鸡,就意味着你把鸡假设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也能让你面临两个崭新的知识领域。你可能成为哲学家,可能成为历史学家,也可能成为工程师,成为养鸡场的老板。

  只有这样,我们的思维方式才不会继续原地打转,而是来到了一个"各从其类"的世界,一个知识细分的世界。

  论人类的语言能力与人的意义

  人类的语言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也是人与自然的最大区别。在这样的重要的存在之链中,作为一个幸运之人,一个被上帝赋予了语言能力的人,要多理解语言中心主义的要义。上帝既是真理的创造者,也是真理的言说者。真理与话语构成一体两面。一方面是真理与上帝,另一方面是上帝话语。真理隐蔽,话语在场,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得以成为事实,人的思想的能力得以成为事实。

  上帝说,“要有光”,世界就有了光。世界之上,上帝的真理话语永存。世界之内,上帝通过话语的方式启示人类。世界主要由话语推动。Logos、Word、道,这几个不同语境中的词,同时包含真理与言说的双重意义。

  所以,不说话的“天道”是不存在的。所有由人们猜想出来的、不说话的“天道”,都是人类的知识的傲慢,由此构成对上帝话语的遮蔽与僭越。想明白这一点,我们大概就能理解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庄子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真的有一种渴望认识上帝而不得的忧伤。

  口语才是语言的本源和常态,书面语都是对语言的破坏。至于古汉语文言文,则是完完全全的语言伪善。除了形式的做作,就剩下对人的思想的阻挠与遮蔽。所以一个天才的写作者,必然对口语和白话,有着近似于决绝的迷恋。

  在上帝的话语临到之前,我们所有的思想判断能力都是相对的,而且是不确定的。由此构成我们生活的困境。

  道家哲学像政治学,讲了一套好道理,但无人能做。原因何在?在于道家缺少对个体人的怀疑与建设,人不成立,一切都不成立!儒家哲学像道德学问,道理没说清楚,却仓促与权力联合,幻想把个体的人、家庭、社会、天下一锅烩,走向大同,却落得个学问肤浅,治理无方,原因何在,乌托邦情怀害死人。

  我阅读圣经,如果看不到上帝对人性彻底的怀疑,那么我要么是伪善的法利赛人,要么是伪善的儒生。张灏研究人的幽暗性见长,他说“__有些地方很厉害,把人看透了”。生活中我警惕两类人,一类人不认识基督,没有信仰;一类人满口信仰词汇,但对人性从来缺乏深度怀疑。前者无知,后者懒惰、肤浅。

  所以,儒家所谓“以文化人“,第一层面是用权力管人,第二层面是用文章训人。既管又训,儒学是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奴役之路。这条奴役之路,主要是因为我们始终没有理解人被上帝创造之后所拥有的无与伦比的超验意义。

逃离一种“原地打转的思维方式”

论我们如何逃离原地打转的思维方式。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逃离一种原地打转的思维方式,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要讨论知识的细分命题,应该从著名的知行合一开始。知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59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