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艺洁1860分享

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最新

7月18日,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在上海发布,这是华顿经济研究院连续第九年编制发布中国百强城市榜单,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最新,欢迎阅读!

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榜单显示,北京、上海继续稳坐前两位,大幅领先第三位深圳。而深圳也逐渐拉大了与广州(74.99)的差距,进一步坐稳中国第三城位置。广州与第五位杭州(74.15)之间的差距近年来不断缩小,杭州硬经济实力已经超过广州,软经济指标中,文化和卫生实力也优势明显。

百强城市位次竞争依旧激烈,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有36个城市排名上升,40个城市排名下降,24个城市排名保持不变。合肥连续五年排名上升,位次由2018年的第31位连续跃升至2023年的第17位,其中科教指标更是稳居全国第10位。

各省百强城市数量上,江苏以13个百强城市独占鳌头,山东为12个,随后是福建、浙江、广东同为8个,共有5个省份百强城市上榜率过半,分别是江苏(100%)、福建(89%)、山东(75%)、浙江(73%)、河北(55%)。

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最新名单

排名第一:北京

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北京在持续不断的城市更新和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丰富的资源和吸引力使其成为国内外企业和人才的首选之地。

排名第二:上海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以其国际化的氛围和强大的金融实力闻名于世。

排名第三:深圳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者。

排名第四:广州

广州在制造业和对外贸易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其港口和物流设施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活力。

排名第五:杭州

杭州以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而闻名,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使杭州成为全球创新的热点。

排名第六:南京

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发展迅猛,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排名第七:苏州

苏州以其高科技产业和优质的生活环境而受到赞誉,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的涌入。

排名第八:武汉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在生物医药、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成就备受瞩目。

排名第九:成都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城市,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成为了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排名第十:天津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经济、金融和物流中心。

以上就是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排名前一二三四的分别是北京(92.46)、上海(89.47)、深圳(78.95)、广州(74.99)。

2023“新一线”城市名单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2023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

2023大城市人口流出

2023人口流出最多的人大省份

安徽第二共流出1100万人

四川第三共流出1035万人

贵州与广州各流出800万人

湖南比湖北多流出300万人

江苏和河北共计流出1000万人

北上广“人才逆流” ?2023人才都去哪儿了? 

北上广深“人才逆流”

经济日报日前刊文表示,2022年末,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分别为2184.3万人、2475.89万人、1873.41万人,分别比上年减少4.3万人、13.54万人、7.65万人。

深圳常住人口为1766.18万人,较2021年减少1.98万人。这也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

近几年,人口负增长一直是热门话题,但被这片“阴霾”笼罩的,一直是北方部分城市,作为一线城市,人口同时出现负增长,还是不多见的。

此前有分析认为,广州、深圳等城市人口流动量相对较大,之所以出现人口负增长主要还是受疫情、春节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来随着经济发展,两地还是可以保持长期稳定增长趋势的。

而北京上海常住人口的减少,更多人愿意归结为“主动合理管控人口规模的结果”。而官方的解释则更为客观: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老龄化率升高的特征是人口减少的深层次原因。

而在这些因素之外,有一个关键因素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城市竞争力和生活成本。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畅想自己去了北上广深可以如何大杀四方,过上年薪百万的生活。但现实却是,一线城市平均薪资仅在1万/月-1.4万/月之间浮动,而当地的生活成本,6元的“平价豆浆”已经说明了一切。

不得不说,经过了三年,很多人重新认识了“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这句话,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质量,“有命赚没命花”成了很多城市中产最深切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仅养活了保健品厂家,而且也让城市人口分布开始“重新洗牌”。

人才流向画出“新地图”

其实,过去几年一线城市流出的人口,很多都流向了GDP较高的新兴城市。

数据显示,2022年,24个万亿元GDP城市中有17个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有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近几年,随着城市竞争力的逐步加大和生活质量被重新评估,虽然万亿GDP之城仍然对部分年轻人有着一定吸引力,但是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生活质量更高的“冷门省会”逐渐成了年轻人就业安家的新选择。

例如,沈阳获批都市圈以来,提升经济能级、空间能级、人才能级,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等产业风生水起,教育、医疗、文旅资源优势明显,加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各项人才吸引政策,这些都正在成为城市虹吸人才的“流量密码”。

当前形势下,在全国人口总量达峰、地区流动活跃等背景下,受城市治理理念、产业结构调整、生育观念转变、户籍政策、生活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城市之间人口此降彼长的特征未来可能更趋明显,而随着城市信息、发展能级、人文环境日益透明化,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宝藏城市”也正在成为年轻人就业安家的新选择。

可以说,在新的发展格局与经济形势下,人才流向正在逐步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急流勇退”,在更具生活质量的二线城市安家落户,这种流向,也势必画出新的“人才格局”。

    8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