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记精选大全

志豪 1172分享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冬至日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日记一篇

  今天是冬至夜,奶奶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还让我多吃点。

  奶奶告诉我,一年当中有二十四个节气,冬至是最后一个节气,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过了冬至就算是冬天进入最寒冷阶段了,这一天很特别,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今年的冬至是下雨天,爷爷说:“邋遢冬至干净年。好,好!”,我听了很奇怪,就问奶奶,奶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冬至这天如果下雨过年准是好天气。”“真的吗?为什么呢?”我又好奇了。奶奶说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我问了好多人他们也没能给我满意的答案。

  我期待着春节快点到

  日记二篇

  今天是冬至,姥姥一大早就忙活开了,又是和面,又是调肉馅儿。妈妈昨天就说过,冬至必须吃饺子,可是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我起床后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打开电脑,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百度里点搜索“冬至的来历”,一下子搜出来好多关于冬至的信息。一一读过后我才知道,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啊!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医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耳朵的人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思。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我还学了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们家今天也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让我也记住一下有关“娇耳”的故事吧!

  日记三篇

  冬至是24个节气之一,在冬至这一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有的是吃汤圆,有的是包饺子,有的是吃羊肉。今天是冬至节我们也要吃羊肉炖汤。

  一大早妈妈和奶奶就去菜市场买回来了新鲜的羔羊肉,带骨头的估计有十几斤呢。还买了芹菜、萝卜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香菜。羊肉经过简单的清洗就开始在滚水里面炖了,还加了很多我叫不出名的香料。羊肉在国利蹲着妈妈和奶奶又开始忙别的了。准备这其余的各式菜肴。

  快到中午了,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到了,大家高兴的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

  “开饭啦!”在我的欢呼声中,热气腾腾的羊肉萝卜汤上桌了,上面撒着翠绿的香菜诱人极了。还有妈妈做的松鼠鱼,油门大虾,干煸四季豆等等。每人先来一碗羊肉汤,在这个冬至的日子大家都要补一补,蓄积能量,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笑着说着聊着度过这个冬至节,温暖而开心。

  日记四篇

  “冬至吃饺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风俗。

  昨天,杨老师 在快放学的时候,给我们讲了一个事,就是关于一个风俗,她说:“大家最近有没有吃饺子?”大家便开始议论纷纷:“有”“没”“没”“有”“有”……教室简直乱成了‘一锅粥’。还好,有杨老师这个大英雄,教室里又安静了下来。紧接着,她说:“不吃的耳朵会被冻掉。”我们哄堂大笑!

  为什么要吃饺子啊?因为啊: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在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把它们称为“饺子”。

  都怪我妈妈加班,冬至那天我没有吃到饺子。不过,那只是一个传说,其实我吃不吃饺子,耳朵都不会掉的,哈哈!

  日记五篇

  今天是冬至,奶奶早早的就准备包饺子,奶奶说,冬至不吃扁,冻烂半个脸。

  妈妈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就会相应的变短。妈妈还说,现在,一些地方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我国的风俗习惯真是多种多样,生长在中国,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