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日志-自行车印象

陈响 1172分享

  自行车可以说,自行车承载给一代又一代人酸甜苦辣的公共记忆,是难以磨灭的。

  在我儿时印象里,自行车是特别贵重物件,称得上是身份象征。那时谁家拥有一辆自行车,不亚于现在有一辆高配置的宝马轿车。不少青年人在照相馆拍照片时,会借辆自行车作道具来显摆。我得空儿,常痴痴地琢磨:那车子好奇怪,只有两个轱辘,如何站得住?人爬上车子用脚不住地蹬蹬,车就载人向前飞跑,太神了。当时我的父亲在小尖供销社工作,他有一辆金鹿牌自行车。平日里,只要我一看到拖着自行车回家的父亲出现在东街巷口时,就立即迎上前去,兴奋地从父亲手上接过车把,左脚搭上车拐,右脚不住踮着地面,一路踮踏到家。真的,我巴不得自己快些长大,早早能骑上自行车,那一定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感觉。

  念小学六年级时,十三岁的我缠着姐姐教我学骑自行车。姐姐从叔叔所在的商店里借来了公用旧车子,将一根扁担横绑在车的后座上,把车子拖到周集小学的大操场上,姐当教练,我学骑车。姐一边拼命搮扶着扁担,一边大声嚷着让我抬头挺胸,稳住车头,屁股坐正,脚踩用力。仅两个下午,我就可以自己单独骑车,那得意劲就别提了。

  我虽然学会了骑车,每天都想有车子骑骑过过瘾,可就是不敢骑父亲的车子。倒不是他老人家很少骑车回家,我才没车骑,主要是因为这车子是父亲最在乎也是最值钱的家当。每次回到家,父亲第一件事就是把车擦得铮亮,然后支到木板上,再用一块旧被单罩在车上面挡尘土,你说我咋有胆量把父亲的车子骑出去练手呢?

  记得在六十年代末叶,我们东西小街上三十多户人家,除了包括我家在内的有家人在外工作的两户人家有自行车,其余人家都没有车。人们走亲访友或者是去周边乡镇集市赶集做买卖,都是清一色的腿走,大家戏称两条腿走路叫“11号”。彼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经济落后,物资匮乏,什么都要凭票供应。如粮票、油票、煤票、布票,甚至于香烟、白酒、糕果糖等均属紧俏商品。象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之类高档商品更是稀有物资了,一般百姓很难随意买到。一度时期,曾听说县城里娶媳妇的聘礼上升到“三圆两响一咔嚓”,即:三圆是自行车和手表(自行车两轱辘和圆手表),两响是收音机和录音机,一咔嚓是照相机。这些时髦货对于咱农村人来说,当属望尘莫及。不要说囊中羞涩拿不出,就是好不容易凑齐了钱,还得找关系,托路子,等计划,最后还不一定能如愿以偿。

  时间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城乡集体企业的兴起,以及农村各大队戴帽子初中班的创办,人口流动量逐步增大。虽说用以代步的自行车不再新鲜,但是,在农村有余钱买车子的人家仍然不多,车子的拥有量很少。

  那时候,我在乡下陈沟初中班任教,父亲已调到周集供销社上班,他的那辆自行车自然归我使用。每到公社召开村干部会议,或者街上逢集,必有大队干部到学校来借车上街。有的怕借迟了,头天晚上就定下来借哪个老师的车子。有车的住校老师私底下有怨言,又不好意思拒绝,因为那会儿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人家是领导呀。年近花甲的袁美成老师爱车如命,他老人家的车子可谓常骑常新,为啥?他闲下来就擦车,车子的大杠及前后车钗等所有能裹扎的地方,都用彩色塑料带子缠绕起来,说是用以护车漆,连两只手把都扣上了白色手帕。如有人向他借车,他老人家回答:行,但必须连人带车借,我骑你坐。呔!这招子,还真的没人再向他借了。虽说我这人老实,可车子常被借用也心疼。一回,我把车子放在离校二里地的一学生家,心想这下车子不在学校,就可以太平无事。不料,几天时间就传出我在追求这个学生姐姐的新闻,这纯属空穴来风,我拖着车子落荒而逃。

  进入八十年代,自行车在市面上渐渐多了起来。县城里的商场有了自行车专柜,基层供销合作社几乎每季度都有自行车到货组装,群众买车子容易了一些。没车子的,想购新车;有旧车的,想吐故纳新;有一辆的,还想第二辆。渐渐地,上班的,上学的,赶集的,走亲访友的,骑上自行车的不在少数。城市里,有了临时看管自行车的行当;集市上,有了专门买卖二手自行车的市场。自行车慢慢走进了千家万户。

  那些年,我和妻仍在乡下教书,我们先后有了一双儿女以后,偶尔会带两个孩子到县城逛逛街,透透气。我把稍大一点的儿子放坐在车前横杠上特制的小竹椅中,妻子抱着小囡坐于后座上,一路上好不开心。一家人在县城足足玩够了半天,到小吃摊上吃过了杂烩面,又爬上自行车返程,我一边骑车一边哼着小曲儿,心满意足。

  想想,当年的自行车,承载过我们一家人对幸福生活满满的希望,亦伴随着我度过了五味杂陈的岁月。不会忘,我曾骑车多次接送过母亲下乡,看望她那眼睛失明的老妈妈;不会忘,我曾骑车载着妻子,数次去涟水灰墩农村她的娘家探亲;不会忘,为了多看一场刚解禁的《红楼梦》电影,我曾骑车跟着公社电影队下乡追看林妹妹;不会忘,我在乡村教书那几年,风和日丽时候我骑车,雨天路烂时候车骑我;不会忘,我到县城参加四年高函学习期间,曾骑着自行车朝出送星星,暮归迎月亮,如期完成学业;不会忘,我儿患病需找乡下老中医索取药方,我曾骑车风雨兼程去黄圩寻医找药......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大幅提高。现如今驻足看去,自行车在大街小巷已经不易见到,满眼净是电动车和轿车。且不说人们上下班高峰时段,学校上下学接送学生时段,电动车以及轿车铺天盖地,连乡下赶集做买卖的大叔大妈们,也尽是驾着两轮或者三轮电动车上街,自行车好象从此不受人们待见了。在街面上,偶有骑自行车的一般是两种人:一是少数骑着诸如捷安特、美利达等高档自行车,在户外健身锻炼的年轻人,他们骑车不是用来代步,而为的是有氧运动。二是个别退休闲赋的老年人,他们骑的车子大多是老掉了牙,是人们常说的,除了车铃铛不响,其余车部件全响的那种。骑出这破旧车子上街办点大事小情,车子不上锁,从不怕偷,因为小偷也知这种车子即便得手也无人稀罕。

  难道自行车真的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具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骑车确属有氧运动,通过踩脚踏拐可压缩血管,使血液循环加速,以强化心脏功能。还使人感觉自由畅快,愉悦心灵,又能减肥。殊不知,近些年,不少城市由于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情况日益严重,“共享单车”的热潮,已经在相关城市的车水马龙中悄然兴起。相信人们随着对“共享经济,绿色出行”交通理念认知的普及提高,骑自行车有望逐渐回归流行。

  自行车是我童年时光充满期待的美丽梦想,是我青壮年时期赖以奔忙的“宝马路虎”,是我晚年时候难以忘怀的幸福回忆。我怀念自行车,是一份真切的感谢,一种情感的释放,一缕思念的珍藏,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来源公众号:雪山飞鸿

  作者:李相华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436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