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忆历史的教师优秀心情日记-深夜十点,一起读历史

子超 1172分享

  我曾经看到过中国很多大企业家在谈企业发展壮大的原因时,都会强调人才和战略思想,战略思想是人制定的,所以归根到底企业也好,单位也好,国家也好,要想持久发展壮大,有人才做保证至关很重要。

  我在讲课时提到这个例子,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谈到蒙牛的用人机制时说:“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很多人都会发出慨叹牛根生的英明,高瞻远瞩。却很少有人对其进行分析。而事实上,司马光早在北宋时,即对人才有过一番评论: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不难看出,牛根生的思想来源,其成功的取得不是偶然,应该是在其广泛阅读后的内化经典运用。这才是文化的古为今用,充分利用了夫人留给我们的精华。古人兴邦的事例很多,秦尤为突出。

  秦从诸侯国发展到统一天下,建立封建主义的国家,依靠的是人才。这里有一个前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需要有雄才大略英明的君主,才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否则只能是被埋没。秦恰恰出现了一系列这样的君主。

  秦发展之初,是“由余”帮助秦国扩大地盘,地理位置的扩大提供了秦发展的自然空间。之后出现了真正意义上提高秦实力的人物:商鞅。关于商鞅,需要插一段小故事:公孫鞅者,衛之庶孫也,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賢,未及進。會病,魏惠王往問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諱,將柰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衛鞅,年雖少,有奇才,願君舉國而聽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公叔召鞅謝曰:“吾先君而後臣,故先為君謀,後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殺臣乎!”卒不去。王出,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衛鞅也!既又勸寡人殺之,豈不悖哉!”衛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監以求見孝公,說以富國強兵之術;公大悅,與議國事。这段当中,我们可将魏惠王与秦的几个君主做比较。显然,惠王是没有深思熟虑的思想的,没有英明的君主,国家很难强大。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商鞅好刑名之学,即法律。古代的法律包含的内容要比现在宽泛得多,可以有处罚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商鞅的权力很大,确保法的执行。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秦人对变法的态度:不悦。也可以了解商鞅的伟大之处: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两句话。在讲课时,我也曾经抒发过议论:你真的想做得更好,比别人强,你就应该做到在思想上,理念上与大众不一样。相同的思想,差不多的个性发展的结果也大同小异。因此,教育要培养人的个性,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于众人皆醉中独醒,商鞅是这样的人。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商鞅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并没有溺于所闻。这也要求我们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多给自己增加“养料”自己提高才能有给学生提高的可能。

  来看商鞅变法的内容,历史书上记载的比较详细了。政治上设立31个县,对以后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军事上有军功者提升,无功者不得。这样的要求下,士兵为了提升,一定会奋力杀敌,多斩敌头。秦国的军队是以获得敌人脑袋数目为标准的,这当然是“虎狼之师”谁能不怕呢。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同时也得罪了达官显贵,统治阶层的人对商鞅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也为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伏笔。

  变法的结果是: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可见商鞅的确给秦国带来了军事上的极大提升,值得一提的是,秦国让外来人员务耕,本国人员上阵,可谓用心良苦。

  面对这样一个有利于发展却得罪于达官显贵的变法,司马光的态度是否定的。他的视点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观察的。强国以信,而非武力或诈力。显然这是理想化的。我的理解是理解是国事家事,内事外事,无信不立,虽为名利,然长远看,信实为名利之基。真正的大企业家是懂得树立信誉和品牌的,这是长远的名利,做人也要讲信,这是人格魅力的基本。 其实商鞅变法,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一是使之出现了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天下结束纷争做前期准备,二是给后世变法提供模板。

  商鞅的变法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实力。秦国因法而兴。但商鞅的结局却很坏。孝公死后,无人支持他,达官显贵排挤他,这和当初定的军事法律关系直接。最终落得车裂结局。

  历史用文字呈现给我矛盾的思索。商鞅本身治法极严,自我约束却不严,贪富宠政 ,不注重个人修养,结局不好也在情理之中。这和明朝的张居正情况基本相同。告诫我们无论怎样发达也好,逆境也罢,个人的修养始终是第一位的。虽然司马光对商鞅嗤之以鼻,难道历史的发展总是和平渐进?“恃德者昌,恃力者亡”那也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而非一成不变。倘若德可以解决一切,又要监狱何来,历史演进的特殊阶段是自有其自身的内容和代价的 。

  秦的强大,使六国担忧。苏秦适时出现,六国合纵抗秦。他游说六国均是以其国之优势游说诸侯,如地理的,兵器的优势,人员的强大等。挂六国相印的苏秦显耀十几年。六国安定,少了争战。直到张仪登上历史舞台,连横破合纵,各个击破。客观上讲,六国之间并未真正联合,纵横摇摆多次,不同位置的国家对秦的态度也不一样,切事情发展变化瞬息万变。张仪连横使秦国实力更上一层。

  范雎是张仪之后,秦的历史舞台上又一人,他为秦国制定远交近攻政策,逐步蚕食六国。为秦的统一设计了最终的战略思想。

  这期间又有多位卓越军事指挥者发挥了定乾坤的作用,以后再来专门叙述。

  历史给我们一个很大的玩笑。秦的最后一个重要人物是学刑名之学的赵高,和平的年代大兴刑名,加速了秦的灭亡。

  我在读完秦纪后写下下面这些话:

  秦的统一确为必然,其一,其变法图强为其基础.其二,求贤若渴,贤人多则办法多,其三,几任秦王都有雄才大略,其四,他国之王后期平庸,造成了此种局面.

  秦的统一结束了纷争局面.功绩在很多方面都有开创性.县的制定,沿用到现在.影响深远.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都给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然了也提供了守江山难.

  秦用不当,赵高就是最好的例子,终于因法而兴,因法而亡.

  一国开始,当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汉做得很好.

  写完了最后的一句话,感觉轻松点,同时也有很多的不满.不满自己.不能很好的组织语言,象李斯这样的重要人物自己没有完全的笔力将其纳入.自己也没有更好的能力驾驭手中的素材.这一切都显示在文字上显得孤单和无助.下次看来该一事一论.等到自己真的可以驾驭的时候再成段写出.以上全当作积累吧.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公众号:采薇采薇柳河二中
作者:沈阳

    44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