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生活心情日记:我读(翻)过什么

嘉馨 1172分享

  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书,读书的生活让我们更加充实和快乐,你都读过什么书呢?一起来看看下面这篇读书日记吧!

  顺着《构筑合宜的大脑》,在学校图书馆里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某些章节眼圈都红了。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惊叹一普通老师竟然要扮演这么多角色: 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读了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明白了”小山重叠金明灭”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那女子起床梳洗的娇慵,在语文课本上读过的模模糊糊的那些词变得清晰明了。顺着这本书呀,还翻开了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小王子》、《小学课堂管理》《青春读书课》的第一册、《大学人文读本》。

  室友读《追风筝的人》《藏地密码》,我也跟着翻了翻。翻《藏地密码》是在大二国庆期间,7天翻完了那么厚的一本书,期中两天两夜没有睡觉的。

  大三上学期遇见了很棒很棒的高英老师,他结合上课内容,每周都发给我们阅读资料,并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那一学期翻过英文版的《中国人的精神》、《1984》、《动物庄园》、《人与鼠》,都还是勉强翻到了最后一页的。 大三下学期去实习,同行的队友带着《人生》《白鹿原》;我也借来翻过的;《白鹿原》打开了某个世界的大门;大三下学期还翻过《千字文》的。

  大四忙着找工作、准备专八、写论文;也还是会去去图书馆,在某个书架上翻到了《剑桥国际英语语音在用》系列,是有关语音练习的,有浅入深,配套光碟的音频发音纯正,材料丰富有趣;我那还是复印了一本中级的,后来工作了就买了另外两本,这两本都还挺新的。大四快毕业那会儿打开了杨绛先生的《干校后记》,读完后我感受到了60岁左右的人面对那个时代的平和、幽默,给我了许多的力量。毕业后,就特意买了《我们仨》、《洗澡》、《写在人生的边上》, 没有翻完《我们仨》,有些沉重。

  毕业后,买了一些书,只翻开过三本:《给教师的建议》《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教师如何提问才有效》《如何读一本书书》。毕业后,在喜马拉雅上听了《非暴力沟通》,听完了也忘记了。去年手机上下载了当当云阅读、微信读书; 一拿起手机,要么就打开了社交软件,要么就去读鸡汤故事;越来越觉得手机只适合消遣,是专业阅读的大敌。 翻这些书,翻了就忘记了,感觉白读了,不知为何;去年翻到《儿童青少年工作者成长地图》,里面说:不要只“读”,而是要“做”;返回去重新读一遍,脑袋里多打几个问号。这几年越来越糟糕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去“做”。

  2016年的某天,去了我们县城重新开馆的图书馆,又有书架可以游走了;从这些书架里抽出过《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时间简史》、《明朝那些事儿》、《牛津英语语法》。 翻开过一本科普图书《万物运转的秘密》,讲基础的物理知识,插图特别棒,这是第一次打开科普类的读物。翻了百来页吧,我想:要是我在小学时期就能接触科普类的读物,积累理化方面的背景知识,我理化数是不是就不会糟糕得一塌糊涂? 这么棒的科普图书,我的学生有兴趣读么?

  今天理了理这两年买的书:英语学习类的、学科教学类的、教育类的、科普类的。这些好多都还没读过的。 我从哪一本开始“做”呢

  PS:整理了一下下书,发现我并没有“做”过,连“读”过都算不上,只是“翻”开过的。

  作者:木不独

  公众号:写呀(xieya365)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49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