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行》原文_译文_作者简介

映卿2 1172分享

  《北风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诗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北风行》原文_译文_作者简介

  《北风行》原文

  唐代: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

  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

  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

  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着她丈夫的到来。她的夫君到长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长城那个地方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你可要保重啊。

  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

  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

  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注释

  ⑴北风行:乐府“时景曲”调名,内容多写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伤感之情。

  ⑵烛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的寒门,睁眼为昼,闭眼为夜。

  ⑶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兴县。这里指当时安禄山统治北方,一片黑暗。

  ⑷燕山:山名,在河北平原的北侧。轩辕台,纪念黄帝的建筑物,故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这两句用夸张的语气描写北方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象。

  ⑸双蛾:女子的双眉。双蛾摧,双眉紧锁,形容悲伤、愁闷的样子。

  ⑹长城:古诗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线。良,实在。

  ⑺鞞靫(bǐngchá):当作鞴靫。虎文鞞靫,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

  ⑻“焚之”句:语出古乐府《有所思》:“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⑼“黄河”句:《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此反其意而用之。

  ⑽北风雨雪:这是化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句意,原意是指国家的危机将至而气象愁惨,这里借以衬托思妇悲惨的遭遇和凄凉的心情。裁,消除。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北风行》原文_译文_作者简介

《北风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下面儿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57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