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生物 > 生物教案 > 八年级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立博20分享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师应该怎么开展生物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理解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

2、理解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中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3、理解ATP的形成途径

4、掌握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能力方面

学生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RLS)这一理念的理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对于ATP的分子结构,教材首先介绍了ATP是腺嘌呤核苷的衍生物,分子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然后从比较高能磷酸化合物释放能量的标准数值和ATP释放能量的数值入手,使学生很信服地认识到ATP的确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对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教材中首先介绍了ATP水解和重新合成的过程:ATP与ADP的转化中,ATP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磷酸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对于细胞中能量的捕获、贮存和释放都是很重要的。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的末端,能很快地水解断裂,于是ATP转换为ADP,能量随之释放出来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同样,在提供能量的条件下,也容易加上第三个磷酸,使ADP又转化为ATP。在ATP与ADP的转化过程中都需要酶的参与,活细胞内这个过程是永无休止地循环进行的。

同时还介绍了ATP与ADP的这种相互转化是十分迅速的,ATP在细胞中的含量是很少的,如肌细胞中的ATP只能维持肌肉收缩2钞钟左右。从而易于引发学生讨论ADP-ADP循环的意义,同时可使学生加强ATP是生物体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的观点。

3、对于ATP的形成途径,教材是在介绍了ADP-ATP循环的基础上,从动物(包括人体)和绿色植物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动物而言,产生ATP途径是是氧化磷酸化,即呼吸作用;对植物而言,产生ATP的过程包括氧化磷酸化(呼吸作用)和光合磷酸化(光合作用)。

4、对于ATP的生理功能,教材先分析了生物体内糖类、脂肪等物质具有储存能量的特点,指出新陈代谢不仅需要酶,还需要能量,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之一,脂肪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但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都不能直接被生物利用,它们的能量只有在细胞中随着有机物的逐步分解而释放出来,且储存到ATP中才能被生物体利用,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为什么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在本节的最后,教材还用ATP是流通着的"能量货币"这一形象的比喻,以加深学生对ATP的生理功能以及ADP-ATP相互转化的认识,即伴随着ATP的水解与合成的过程,发生着能量的释放与储存,从而推动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内容中,ATP的分子简式、ATP的生理功能是重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变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1.引入本节课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以下事实,即生物体的生存不仅仅要依靠物质上的支持,同时还必须有能量的维持,在生物体内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必定伴随着能量的获取、储存、释放、利用和散失。这样,引入ATP这一生物体直接能源就顺理成章了。

2.引出ATP这一高能化合物时,还是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能量形式入手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可先从宏观上引导学生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把光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动植物又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出:光能只有转化成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绿色植物利用;同样,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除了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或维持体温外,其余的都要转化成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那么这种活跃的、随时可以利用的化学能是什么呢?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出ATP这一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3.ATP的分子结构不宜讲授得过于深入。学生只要了解ATP中具有不稳定的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释放其能量,形成ATP时需要能量就可以了,应把学生讨论的重点放在ATP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哪些生理过程,及形成ATP的高能磷酸键时,能量来自哪些生理过程,以便使学生易于理解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在细胞中能量的储存、转移和利用中的作用。

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这种转化在能量的储存、转移和利用中的作用,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为使学生的讨论顺利进行,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以下提示:其一,细胞内ATP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其二,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极少的,其三,细胞内的糖类、脂类等能源物质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ATP的水解后释放的能量才是细胞内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其四,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能为生物体直接利用,只有这些能量转移给ATP,且ATP水解后释放的能量才可被细胞利用。最终应使学生认识到ATP与ADP之间高效、迅速的转化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通用货币"。

5.ATP的形成途径也不宜太深入,因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还没学到。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并将ATP中的化学能最终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的光能是绿色植物、动物和人形成的ATP的能量源泉。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第二节 新陈代谢与ATP

【教学重点】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ATP的形成途径、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能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教学难点】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板图、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引言

设计1:通过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引入ATP这一高能化合物。

新陈代谢的物质变化过程中,必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为了使学生对能量的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一些能量转化的实例,比如可以提问:

(1)“你能举出几个生物体内发生的诸如能量转化、或能量的吸收储存、或能量的释放利用的例子来吗?”

(2)“绿色植物能把光能直接用于有机物的合成吗?”或“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这些能量能直接被细胞利用吗?”

不能,光能必须要转化为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用于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后,也必须转化为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携带这种活跃的化合能的物质就是一种高能化合物,即ATP,这样很自然地引入了ATP这个概念。

设计2:从细胞中能量利用存在的矛盾入手,设计相关的问题串引入ATP这一高能化合物。

(1)“细胞中主要是由什么细胞器来产生能量的?”

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细胞中有哪些生理过程在不断地消耗着能量?”

细胞分裂、细胞核中DNA的复制、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细胞膜主动运输、高尔基体合成分泌等需要能量

(3)“细胞内产能与用能很明显地存在着空间上的隔离,细胞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4)“细胞内存在有糖类、脂肪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含有大量且稳定的能量,但某项生命活动可能不用大量的能量就足以进行,而且糖类、脂肪中储存的能量又过于稳定,不易被生物体利用,细胞又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这样就可自然地引入ATP这种储能少、不稳定、可为所有生理活动供能的高能化合物。

2、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

在引导学生讨论ATP的分子结构简式及其特点时,可从ATP的英文名称中的三个字母含义、中文名称、ATP是高能化合物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易于理解ATP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理作用。

需要向学生解释清楚高能化合物的概念,即高能磷酸键水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一般的共价键的2倍以上,如ATP末端磷酸水解生成ADP和磷酸时,释放出的能量约30.5kJ/mol上,而6-磷酸葡萄糖水解成葡萄糖和磷酸时,释放的能量只有13.8kJ/mol。这种键称为高能键,常以“~”符号表示。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统称为高能化合物。

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ATP的结构简式的含义,如ATP中两个磷酸基团之间(P和P之间用“~“表示)的化学键是高能磷酸键。

细胞内释放能量的反应,如呼吸作用常会伴随ADP转变成ATP;而耗能的反应,如蛋白质的合成等,需要用ATP水解成ADP再将能量释放出来,以推动需能代谢反应的进行。

ATP和ADP在体内总是处于不停地转化中,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3、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变及其意义

在引导学生讨论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变时,需强调细胞内ATP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极少的,细胞内的糖类、脂类等能源物质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ATP的水解后释放的能量才是细胞内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能为生物体直接利用,只有这些能量转移给ATP,且ATP水解后释放的能量才可被细胞利用。最终应使学生认识到ATP与ADP之间高效、迅速的转化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通用货币”。

4、在讨论了ATP和ADP之间相互转变及其意义后,在小结ATP在细胞内能量的转换、运输、利用中的关键作用时,可结合本节所讲的内容,提一些与ATP有关的综合性问题供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ATP这一生物体直接能源物质的理解。比如,可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众多能源物质中,ATP这种绝对含量极少的物质为什么成为直接能源?

葡萄糖、糖元、淀粉、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磷酸肌酸等,这些都可作为生物体的能源物质,但生物体不能利用这些能源物质中的能量,这些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必须要转移给ATP中。生物体直接从ATP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形式的能量,如ATP可转化为机械能、电能、渗透能、化学能、光能和热量等。

(2)为什么ATP是细胞内能量释放、储存、转移和利用的中心物质,成为生物的直接能源呢?

我们来看看葡萄糖和ATP分子中储存能量的差异就明白了。ATP末端磷酸基团水解时,释放出的能量是30.5kJ/mol,一般把水解时释放20.92 kJ/mol以上能量的化合物叫高能化合物,可见ATP是高能化合物,而且其能量与某些高能化合物(如磷酸肌酸)相比,要低一些,因此磷酸肌酸中的能量可在不需额外供能的情况下转移给ATP。而葡萄糖分子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后,释放出2870kJ/mol的能量。结果,存在于葡萄糖分子中的能量就像存在银行里的钱,而储存在ATP分子中的能量则像“零钱”,它更容易在细胞中被使用,因此还有的说ATP是能量的“通用货币”就是这个道理。

(3)ATP对生命的维持是极其重要的,试想:当产生ATP的过程停止时,会发生什么?

举一个例子,学生可能知道氰化物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使人死亡,其毒理就是阻挡ATP的形成。当人体ATP合成受阻后,机体没有ATP,神经细胞和其他细胞中的细胞活动就不能继续,人在3-6分钟内就会失去知觉。

(4)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提,就是ATP在生物体中的绝对含量是极小的,但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ATP,但在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的ATP量可满足机体的要求,奥妙何在呢?

生物体可把其它能源物质的能量高速地转移给ATP,以补充ATP的消耗,即ATP—ADP循环速度是很快的。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2

教学理念

以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贯彻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让学生亲历从观察现象上升到理论水平的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是关于对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进行比较,要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规律,就要从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开始学习。教材在利用活动掌握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基础上,从欣赏和分析两幅漫画开始,来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应用俗语和生活实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和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能力目标:⑴ 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⑵ 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1)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现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认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3)并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 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可以辨认,但却没有理论作基础,因此不能对有关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针对大多数学生喜欢分组实验,喜欢亲自动手操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实物并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学生的总结水平有限,所以教师要适当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补充。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

一、 说教材

㈠.教材分析

“水中生活的动物”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的第一节内容。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安排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举例说出几种水中动物的名称.

⑵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尝试完成“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㈢.教学重点

1. 以鱼为例,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2.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以及鱼的呼吸器官。

3. 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㈣.教学难点

1.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及该实验的组织教学。

2. 运用以学知识,通过对“鱼类呼吸器官及其作用”的观察与探究,阐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二、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本节的教法我选用了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问题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法,对比法。

三、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我采用的学法为观察法,实验操作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播放有关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动物的影象资料,有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有活蹦乱跳的各种动物,还有飞翔在空中的小鸟……。

问题:如果按照生活环境分,我们可以如何划分?

引出“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水中生活的动物”为例来分析水生生物的特征。

播放水中生活的动物---鱼的视频资料来整体感知鱼的特点。

⑴、如果陆生动物(包括人类)到水中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

⑵、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⑶、都说鱼儿离不开水,那么离开水会怎样?水到底给了鱼什么呢?

⑷、鱼的种类多吗?四大家鱼是哪些?中华鲟有哪些特点?

隐含知识:

1.海洋鱼类:表明鱼的种类很多(多样性)

2.淡水鱼类:暗示我国的特有物种(独特性)

3.要求:保护环境以及它们生存的水生环境.

[讲授新课]

一、观察鱼的形态结构

1.观察方法:由整体到局部,由单一变量到若干变量。

1.观察外形:分析这些特征对鱼类适应水生生活有什么意义?

2.再观察局部:鱼在游泳时每一种鳍是如何运动的,思考它们对鱼的运动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并观察鱼在完成某一种运动时,各种鳍是如何配合的?

2.一个理念:结构决定功能

例如:1.梭形:有利于克服水中的阻力。

2.鱼鳍:与鱼的运动有关,帮助鱼在水中游泳。

3.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探究】鱼鳍的作用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讨论交流

1.提出问题

鱼的尾鳍有什么作用?(强调单一变量)

2.作出假设

假设鱼的尾鳍可以是鱼前进的动力,可以决定方向

3.制定计划

⑴方法选用:选用直接剪掉尾鳍法,现象比较直观

-直接观察法:各种鳍在一起相互协调合作,因此直接观察很难得出结论。

-模拟法:是科学探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采用这种方法。具有局限性。

局限性:1.气球容易漏气,而且水不容易灌进去,很难扎紧。

2.游动时,现象不明显。

当用手按住鱼前部时,鱼的前进不明显;当不按头部时,鱼头就翘起来,感觉没有方向感。

这个实验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一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捆绑法:鱼体很滑,要想完成捆绑某个鳍的动作,操作起来有点难度,如果让学生来完成,可能很难完成,因此做了几点改进:

捆绑法的改进:

对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中的实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用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方法很多时候难以成功。为此,我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改进一 捆绑鱼鳍时,教材提示用细线捆绑鱼鳍,事实上宜用粗线、纱布条会更好些,不宜用细线,否则易造成对鱼的伤害。而且用细线捆绑的,很少有绑成功的。另外捆绑时,为了尽量减小对鱼的伤害,要注意用很湿润的纱布包住鱼头,并不时要将鱼头浸入水中,以保证其正常呼吸。

改进二 根据教材提示,只要用线分别捆绑鱼的胸鳍、腹鳍、背鳍和臀鳍,就能探究出各种鳍的作用。事实上,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观察出鱼的平衡性、稳定性所受到的影响(见图1)。为此我对这组实验作了一点改进:用手指从侧面顶一下己捆绑好了的任意一种鱼鳍(见图2),可以发现鱼很容易倒下,失去其平衡性或稳定性(见图3)。学生经过这样的操作,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探究出这几种鱼鳍的作用。

图1: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观察出鱼的平衡性、稳定性所受到的影响

图2:用手指从侧面顶一下己捆绑好了的任意一种鱼鳍

图3:可以发现鱼很容易倒下,失去其平衡性或稳定性

图4:被塑料片绑了尾鳍的鱼(上)稍一摆动,塑料片就滑掉;而绑了木片的鱼很快便倒下,而且不能转向和游泳

改进三 教参上介绍用轻的塑料片捆绑鱼的尾鳍不易滑脱,可事实上在实验时也不容易捆绑成功,一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绑好,实验后鱼往往容易死亡;二是即使绑住了,但只要一将鱼放入水中,鱼身稍微摆动,捆绑的塑料片就会滑掉。用粗糙的薄木片捆绑效果较好,可以增大摩擦力,并且鱼也不易受到伤害(见图4)。

⑵实验用具选择:

-水槽选择(不要用玻璃的,避免打碎)

-鱼体大小选择;7—10cm(由学校提供)

-剪刀、纱布

⑶分组实验

学生共52人,分13小组,每组4人

每组提供两条鱼

1—2组,探究胸鳍的作用

3—4组,探究腹鳍的作用

5—7组,探究背鳍的作用

8—10组,探究臀鳍的作用

11—13组,探究尾鳍的作用

4.实施计划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观看探究尾鳍的作用的视频,与小组做出来的结果比较,得出结论。

5.得出结论:

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鱼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6.讨论和交流:

⑴一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就一定正确?

⑵与实验法相比,模拟实验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模拟实验的制作。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播放投影,检查所学知识。

1.小河、池塘等野生品种的鱼,身体的背面和腹面颜色是否一致?这有什么作用?

2.鱼的身体两侧有一排鳞片上有小孔,这些小孔连起来构成一条侧线,它有什么作用?

3.鱼的身体表面都有黏液,知道黏液的作用是什么吗?

4.鱼体内有个白长囊状结构叫做鳔,想想看,鳔的作用是什么?

[推进新课]

继续探究,鱼除了用鳍游泳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特征。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各种鱼放在小组水槽中摆放在桌子上进行分组观察。

观察鱼的呼吸时,先观察鳃的颜色和鳃丝的形状,鱼鳃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鳃上布满毛细血管,所以人们买鱼时可以从鳃的鲜艳程度判断鱼是否新鲜。鳃丝在水中呈舒展状态扩大了与水接触面,离开水鳃丝互相粘结、破坏了气体交换的功能。鱼一般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而是通过鳃获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鱼儿不是离不开水”而是离不开水中的氧气,所以养鱼缸要经常换水,养鱼池到了冬季冰封期间要打冰眼(结合书中实践活动)因此,若水域污染对鱼及其它水生动物十分不利(渗透环保意识)。

得出结论:鱼的呼吸靠鳃来进行,鳃的结构包括鳃弓和鳃丝,这些结构有利于鱼在水中进行交换氧气。

本章还开设了新的实验内容——“模拟实验”,详见书第四页,这是一个新的实践方法,特引起大家的重视,让学生动手去模仿着做。训练学生的悟性。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以上就是关于八年级生物水中生活的动物说课稿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4

一、说教材

㈠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主要是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典型动物的介绍,得出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特点,重点关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本节强调通过比较、实验、观察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㈡教学目标

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㈢教学重点

1、使学生说出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别。

2、通过比较使学生能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生存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3、概括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㈣教学难点

1、通过比较各类陆生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征,使学生阐明陆生动物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蚯蚓、兔子在呼吸、运动等方面与其陆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二、说教法

本节采用情景导入法,谈话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饲养法。

三、说学法

学法采用小组讨论法,实验法,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丰富,可用3课时完成。

第1课时

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用谈话式对水生环境复习总结,进而引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区别之处。教师用投影打出水生环境可供水生动物生存的因素并进行归纳总结:

一、水陆环境的差异

(1) 水中有大量可供水生动物食用的铒料。

(2) 水中有溶解于水中的氧,可供水生动物呼吸。

(3) 水中昼夜温差小,有温和的环境。

(4) 水中对水生动物还有浮力,解决了动物支撑体重的问题。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与水生动物相比、陆地动物的生活环境怎样呢?有条件的学校可放影像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回答问题,拓展视野。没条件的学校可以观察书中的插图,再结合平时的实践和感受说出图中各动物生存的环境及运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分组讨论陆地生活的动物生存环境与水生环境的区别以及形态结构上的差异,突出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重点讨论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又是怎样解决食物、呼吸、支持体重、适应气候、安全等适应环境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学生回答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激励和评价,引导学生能运用较为科学的语言来描述生物学现象(学生说的是一些生活语言如:嘴——口 爪——脚——足 胳膊、 前爪、 腿——前肢 、 后肢

蠕动——爬行,以培养学生使用科学语言的行为习惯。)

师生共同对陆生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归纳总结

二、陆生动物对陆生环境的适应

1、陆地环境没有了水中的溶解氧,氧气以气体状态存在于空气中,出现了用肺呼吸或用气

管呼吸;

2、陆地环境没有了水的浮力,出现了四肢发达的肌肉(尤其后肢强健)这是支持体重和奔

跑运动的结构;

3、陆地环境没有水,气候变得干燥,为了适应出现了外骨胳,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的结构;

4、陆地环境复杂多变危险四伏、敌害多,出现了发达的神经系统和灵敏的感觉器官,以对

外界刺激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且出现了拟态、警戒色、保护色……;

5、陆地环境没有了水的温和,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出现了恒温动物。更进一步突出了

本节的重点、难点:“陆生动物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关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书中没有过多解释说明,只是在章前点了一下,在这里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二者不同,区别辩认各生物类群且能举例说哪些是无脊椎动物哪些是脊椎动物及各类群的代表动物,及我国珍稀动物目前状况,渗透爱护、保护、珍爱生命等环保教育。关注动物栖息范围正在缩小,确立要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紧迫意识,形成随时宣传保护自然,关注珍稀动物的观念,并要与不法行为斗争。

三、布置作业:

课后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以及抓蚯蚓。

第2课时 实验 饲养和观察蚯蚓

本实验要求通过饲养蚯蚓的活动体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皆实验,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习惯。体验观察的快乐和观察到结果后的成功喜悦心情。

蚯蚓的饲养较难。因为蚓茧的采集、孵化和培养尤其蚓茧的采集很难,加之孵化时间长,季节性较强(每年春秋两季,4、5月与9月)所以饲养蚯蚓没有成功。

为了弥补此不足,我让学生提前2、3天采集蚯蚓(记录采集的环境状况)首先熟悉并观察,然后再拿到课堂上来,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记录。创设问题情境,进行知识迁移,并带着问题去探究(关于问题教师可提出或让学生自己提出):

1、蚯蚓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生活习性如何?把蚯蚓长时间放到干燥的环境或沙灰中会怎样?

2、蚯蚓的体表为什么要保持湿润,在实验中为什么要拿湿棉球擦拭蚯蚓体表?

3、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4、蚯蚓是如何运动的?怎样区分蚯蚓的背、腹、前、后?

5、为什么蚯蚓必须在潮湿的土壤深层穴居?

6、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

7、仔细观察蚯蚓身体一会儿变粗,一会儿变细。变粗后移动位置(蠕动)

让学生充分理解:环肌收缩时,身体变细变长;环肌舒张时,纵肌收缩;身体变粗变短这一知识要点。总结出蚯蚓适应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再结合沙蚕、水蛭得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3课时

完成陆地生活动物类群的观察和概括。鉴于兔与人同属哺乳动物,而有关人的知识已在七年级下册详细介绍过,因此本课时教学的侧重点是通过对兔的“观察与思考”,总结出陆地生活的动物类群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特点,并完成新课标中要求的关于哺乳动物主要特征的概括。

一、观察外形

1.想一想,光靠体表的皮毛就能使兔子体温恒定吗?

2.测量兔子前、后肢的长度。想一想,兔的跳跃与其前后肢长度有什么联系?

3.比较兔和狼的牙齿,想一想,二者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兔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哺乳动物,因它长的可爱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它,所以关于兔适于陆地生活的外部形态学生很容易说出来:(小组讨论分组发言)第一点:兔子的耳朵长(耳廓大便于收集声波)感觉器官发达,对外刺激反映灵敏。第二点:有发达的四肢和肌肉(前肢短小,后肢强大,能支撑身体,适于跳跃运动)适于陆地生活。体外被毛有保温作用。第三点:兔的牙齿分化,臼齿发达,盲肠发达,适于磨碎粗纤维与草食性相适应。第四点:母兔能下仔,且还能给小兔喂奶等。二、观察兔的内部结构图

播放兔的内部结构图,并与人体的结构相比较。

想一想,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吗?这说明了什么?兔的消化道与人体有什么差异?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学生可以较轻松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在这里为“技能训练”——综合概括,提供素材)

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2.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3.有发达的四肢和肌肉,

4.用口捕食,口内有齿,齿有分化,

5.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发达。

对同学们的发言,教师及时评价与鼓励,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参与意识。

关于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有条件的可通过播放动物栖息地的破坏与保护的影像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可通过身边的实例,电视上资料来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野生动物关爱的情感态度。

这篇初二上册生物陆地生活的动物说课稿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

一、教材分析

⑴教材内容、地位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中第1小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3个方面:1、微生物的特点;2、微生物的种类;3、微生物的生活。

在初中生物学阶段,本节内容是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第一课,在课程标准中虽没有独立的体现,却与今后授课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特别对于十大主题中的《生物技术》,有一种奠基的作用。

⑵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微生物的类型;

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课堂发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信息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这是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学会辩证地分析事情、看待问题的

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微生物及其种类

2.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繁殖特点

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2.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电子教案五篇2021年

初中上册生物教学教案范文三篇

关于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与实施5篇

八年级上生物个人教学计划和实施过程5篇

八年级生物学科网教学计划5篇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总结及反思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物入侵者》的优秀教案五篇

关于八年级生物网课教学计划

关于生物人教版八上教学计划5篇

2021初二生物上册个人教学总结

    68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