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生物 > 生物教案 > 高二 > 高二生物其他植物激素的教案

高二生物其他植物激素的教案

文轩0分享

有关高二生物其他植物激素的教案6篇

生理活性物质,凡是对人或动物生理现象产生影响的活性物质,统称为生理活性物质。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让课堂更有效率,这里我整理了一些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二生物其他植物激素的教案

高二生物其他植物激素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 ,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

①制作的多媒体;

②一些动、植物挂图

③学生自带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例如:树叶、蝗虫、蚯蚓、杯子、小石头、盆栽花卉等)

高二生物其他植物激素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细菌形态和对问题的分析、比较,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并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

1、细菌结构特点及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因为:

(1)通过学习细菌细胞结构特点,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及显著区别,明白为什么把细菌从植物中划分出来。

(2)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为重点之二。腐生细菌等微生物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的动态平衡和自净作用。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学习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打下基础。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为重点之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表现在有利与有害两个方面,从而纠正许多人误以为细菌都是有害的错误观念。

2、如何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了解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是本章的难点之一。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与人类关系密切,但因为非常微小,用人的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特别是有些地区的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如显微镜、显微投影仪、录像设备和微机等,所以教师难以进行直观教学。

(2)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的难点之二。因为初一学生所掌握的生化知识很少,也没有接触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知识,因而讲透细菌在促进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作用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1)在讲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见过细菌吗?听说过细菌吗?能否描述出细菌的样子?在学生议论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由此引入新课,教师接着指出:细菌分布广泛,无论是空气、水、土壤还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细菌生活。但它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所以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下面我们就要了解一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关于细菌形态的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①用高倍显微镜演示细菌的三种形态;如果有教学设备的学校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②可以用显微投影仪投影放大细菌的三种形态。③播放细菌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录像片段。④以上设备都没有,教师可让学生参看书中的显微照片及插图,同时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边讲边画出细菌三种形态的示意图。接着教师总结出细菌的形态:单细胞个体,从形态上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3)细菌的结构特点,该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没有学过有关知识,可用讲述法。首先课前要准备好细菌结构的模式图。如果没有,教师可参照书上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意图画一个。对照图来讲述细菌结构特点时,注意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强调: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所以细菌不属于植物范围。另外,有些细菌具有特殊结构如:①有的细菌具有鞭毛可在水中游动。②有的细菌在细胞壁外有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关于芽孢,教师应该指出:能否形成芽孢是细菌总的特征,不是所有细菌都能形成芽孢。芽孢是该菌种的休眠状态,称休眠体。注意说明芽孢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一个细菌只能生成一个芽孢,在适宜条件下,一个芽孢萌发形成一个菌体。芽孢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壁很厚渗透性差,含水量极少。杀灭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一般情况下芽孢可以生存十多年。教师可以补充讲述芽孢在生物防治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有些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产生晶体内含物,称副芽孢体。苏云金杆菌和日本甲虫杆菌等产生的副芽孢体对某些昆虫有强烈毒性,因此有些国家用苏云金杆菌等细菌作为杀虫剂又称生物农药,既能消灭害虫又不污染环境。

2、细菌生命活动特点:

(1)在讲述细菌的生殖过程中要强调分裂生殖是单细胞生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特点是简单、快速,属于无性生殖。在讲述生殖过程中,教师可参考教参中的示意图边讲边画。

(2)细菌的营养方式的讲述可用谈话法。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①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物质的?②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是什么?③细菌不含叶绿素,它怎样获得营养?经讨论后,教师做必要的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以推论出细菌与植物的营养方式有本质的不同。接着引出异养的概念以及腐生细菌与寄生细菌的概念。强调腐生和寄生细菌的区别:腐生是从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物组织中获得有机物;寄生是从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表来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3、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1)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本内容教师可运用讲述与谈话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着诞生、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是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体死亡后是否永远保留在地球上?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让学生回答,谁起了重要作用。腐生细菌的具体作用需要教师来讲述。下面教师可画简图让学生连线填充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加深学生了解腐生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作用,可布置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完成:

用一个广口瓶里面放些土,把小昆虫的尸体埋在土中。再把玻璃瓶埋入土中,瓶子不要加盖。上面做好标记,过一段时间挖出来观察,看看有何变化。

(2)在讲述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之前,先让学生讨论,①细菌对人类是否都有害?②有益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害表现在何处?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要强调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有害的只是少数种类。纠正细菌都是有害的片面认识,培养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由于病原菌能引起疾病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讲完课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及时反馈。并请学生回答“动动脑”上的问题。布置学生看课外读物的内容。

4、本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细菌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范围很广,特别是近些年来在环境保护、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制药业等等在讲课时可以渗透这方面的信息。

高二生物其他植物激素的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细菌的发现史;

2、细菌的形态结构;

3、细菌的生殖方式。

二、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生殖。

三、教学难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细菌的发现

(1)荷兰人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菌,但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用实验证实了细菌的存在,认为细菌是现有的细菌产生的。

2、细菌的形态结构

(1)细菌个体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细菌的结构包括基本结构和附属结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以及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附属结构包括荚膜和鞭毛,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鞭毛可以使细菌在水中运动。

(3)细菌的结构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因此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3、细菌的生殖

(1)细菌通过分裂生殖进行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成两个。

(2)当环境不好时,细菌会变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当度过不良环境时,芽孢又萌发成细菌。

六、课后反思

为什么细菌能够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高二生物其他植物激素的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选自《生物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本节内容讲述细胞增殖是一种生命现象,体现了微观生物学知识。在学生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围绕“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这个问题展开教学,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理解细胞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并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提供平台,埋下伏笔。

(二)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的四项要求:

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②面向全体学生;

③倡导探究性学习;

④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解释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主要原因;

(2)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

2、能力目标:

(1)尝试利用数学方法探究细胞生长极限的问题;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归纳、推理、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规律。

3、情感与价值目标:

(1)让学生体验模型实验法对获得知识和理解知识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认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两个活动来研究“细胞的体积为什么这么小?”的问题。

难点: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细胞表面积的关系”中学生提出预测、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步入中学,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还不能完全离开实物的支持,且以往学习中较少涉及到细胞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而且七年级学生对“细胞大小与外界物质扩散的关系”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节课设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策略

(一)教学用具

教具形式: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实验材料:酚酞琼脂块、氢氧化钠溶液、毫米尺。

使用方式:教师展示课件,指导学生用实验材料按活动二的目的要求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

效果预测: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由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逐步过渡到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二)教法

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做中求学,引导探究型学习)

(直观教学法、比较归纳法、反馈法等)

①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实验探究法: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两项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技能。

③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所获得数据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处理,共同得出结论。

④课堂习题检测使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进行教学反馈。

(三)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归纳分析法等)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复杂,所以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解决问题。

①指导学生以“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这一问题为主线,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②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细胞体积与细胞表面积的关系。

③指导学生采用发散性思维的方法,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结果迁移到真实细胞,从而得出结论。

(四)重难点突破策略

重点的落实方案:教学中通过设置情景,引出问题“细胞的体积为什么这么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展示课件进行直观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在实际操作中理解较小的细胞与其物质代谢的关系。

难点突破策略:教师逐步质疑和引导,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参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得出结论。

高二生物其他植物激素的教案【篇5】

【显微镜操作口诀】(记一记)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课堂探究

1、如何区分目镜和物镜?目镜和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有什么关系?

【指点迷津】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反物正”,即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 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_________,细胞数目越________)

3、视野中,物象在左上方,你会如何移动玻片,使它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同方向移动装片(例如:物像偏左,则向左侧移动装片,会把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课堂检测

引导并组织学生提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体分析帮助解决,教师补充并加以肯定。

我的收获

1、显微镜的操作要领

2、计算物像放大倍数

3、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个数就越少,反之则反。

课后巩固

答案:

课前充分预习课本10分钟,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知识;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标记疑点。

对照教材图及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和作用。

尝试说出正确的操作步骤,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动手操作并注意观察。

注意规范操作步骤,默记操作要领,通过操作观察,解答问题。

自己动手操作,及时询问老师不懂的地方。

高二生物其他植物激素的教案【篇6】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生物教学设计是对传统生物教案备课的发展和变革,我们往常的教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所以本文在根据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区别分析中,优化教学设计,讨论生物学教学中从传统教案像现代教学设计转变的必要性。

关键词:生物学 教案 教学设计

自从初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往常的教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相对应的是生物教学设计已经成为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一个必要的手段。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生物学教学的备课中,教师应该大力的彰显这门学科的个性特征,倡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出特点不同,风格和个性多样教学方案,促使教师的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进行认真的备课,在教师的备课阶段,有很多老师认为教学设计和教案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什么区别,教案即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只是教案的补充版本的概念和想法,这是明显不正确的,所以树立教师对教案和教学设计的正确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更好的备课,更好的完善课堂教学。

1.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1.1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概念区别

教案是教学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蓝本,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编写是依据教学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

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1998年)指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的学习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宗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教学设计也被称作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

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从而优化教学效果。[1]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2] 整个教学设计大体应当包括这样三个基本程序:“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怎么实现教学

目标”、“我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1.2教学设计与教案对应层次不同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辅助老师自己上课用的。是教师把某一个课题或者课时作为研究对象儿编写的,对应的范围比较集中,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教学设计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宏观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其中的微观教学设计。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教学设计中运用的最多的一个层次。虽然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使用最多,但是教学设计的对应范围是远远大于教案的。

1.3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学生、教师的地位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为学生怎样学习去做设计和准备,生物教学设计秉持以人为本,基于学生学习和知识的创新的“学习者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充满生命意识、社会意识和独立个性的人,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和积极互动的过程。因为“任何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为学习者的学习而设计教学”,“教学设计的生命力在于‘学习者中心’,这是现代教学设计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征。[3]所以,生物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结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使学生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核心的目的。例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在讲解八年级上册“鸟”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时候。多学生都喜欢鸟,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甚至从小就一直保持着观鸟的习惯,一到周末就会带着鸟类图谱外出观鸟,积累了许多鸟的知识和实地考察的经验,这就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一定要利用起来。课前指导学生从鸟的起源、鸟的习性、鸟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的分类、鸟的趣事、观鸟的收获等方面查资料、准备PPT,给学生提供讲鸟的机会和平台。不少同学做了准备,讲得很精彩。

传统教案秉持 “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其主要目的就是教师怎样把教学内容讲好。传统教案则往往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师怎样教做准备,教师大多时候只是在意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而对学生的思考有无并不关心。学生只是教师课堂中的一个听从者的角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是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并居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而在传统教案中,教师更多地体现为控制者、解疑者和传递者,教师居于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传授教学方法。

1.4教学设计与教案构成不同

生物教学中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分析、教学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步骤(教学进程)以及教学后记等因素构成,还包含了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等五个大致环节。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而生物教学的教学设计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该分析和制定、学习者情况的有关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策略与媒体的运用、教学的评价等构成元素。其中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代表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程序,也是人们讨论最多的主要构成元素。

具体来分析下教学设计和教案构成的具体区别:

1.4.1教学目标与设计理念的区别

生物备课设计理念上,教学设计和教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知识观方面,教案认为知识是客观的,是可以传递给学生的,而教学设计认为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与外在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在学生观上,教案认为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一个容器,而教学设计认为学生是有生命意识的,有社会意识,有潜力和独立人格的人。在教学观念上,教案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教导学生的过程,而教学设计认为教学观应该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师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而目标的的制定是教学设计应该重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教案中常称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大纲要求。在生物备课教学目标上,教案主要以教师为阐述为主体,使学生掌握双基和培养能力,教学设计则以学生为阐述主体,在双基、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发展。

1.4.2教学重难点分析上的区别

生物教学教学设计在分析教学重难点上,一般会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之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后得到重点和难点,然后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会具有针对性。而生物学教案,传统教案对重难点很多时候只是参考教学大纲,大纲上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就设定为什么,对具体情况没有做出具体分析,同时这些重难点也成为了教师教学上课时的主要内容,对其它的方面的生物学知识可能就忽略教学。

1.4.3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之间两者的构成元素在大致环节和基本程序不同以外,还要值得注意的是,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有关分析是传统教案所不具备的,而在教学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的生命力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教案中,教师往往一厢情愿地设计教学,缺少对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能力的考虑,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备好一节课。

1.4.4在教学手段上的区别

生物教学设计注重现代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以及运用,而且在媒体的选择上都比较先进,随着技术在不断的升级,同时教学利用媒体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和跟新,强调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结合御用,注意使用时候的最佳作用和时机,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有时候可能在后面的同学观察实验并不是很清晰,但是教师利用投影仪技术,可以清晰的将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而传统教案需要的教学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是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等,信息承载和传递功能比较有限。

1.4.5教学评价效果上的不同

教案一般在编写的过程中体现的不明显,常常有时候内容宽泛,没有严格要求,并且在备课的过程中常常被忽略。而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是三个基本程序之一,是有不可缺的比重。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能力的形成状况,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做出准确及时的评价,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则要同时从三个侧面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显示出对价值观的充分注重。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2.生物教学设计的优化

生物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前,应该明确本节课的目的,对生物课程标准的解读,是指教师对课表相关条目和内容的理解和说明,教学设计虽然有许多教案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盲目使用,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下这几点:(1)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要具有准确性和可量性。少用课标中高水平要求的目标动词,如确立、形成、养成,尽量不用课标中未列出的目标动词,如培养、提高、发展等。注意目标的阶段性。每一节课都是有限目标。如“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应改为科学探究的某一环节的能力目标。(2)教学过程设计应该更加衔接和完善,导入、展开(包括提问)、总结、等环节应各得其所并有机衔接。(3)教学策略设计应该更加开放和多选择性。生物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一个预设,但是真正的生物教学课堂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相结合。(4)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更加凸显先进性和组合性。(5)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应该彰显个性特色,每个教师都不一样,每个班级的学生也不同,所以生物教学设计的编写,应该结合各个方面,设计出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通过这些对教学设计提出的见解和看法希望能够有效的帮助到教师的发展,实现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3.生物教学设计的优势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只有弄清了这两者的区别,才能真正的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备课教学的时候不会将二者混淆。传统教案作为人们长期以来经验性教学行为的产物,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其实是现代教学设计赖以产生的必要基础,但是面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经表现出显见的理论性不足和教学理念滞后,必须加以改革。相信大家对于教学方案的编写一定会有全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束缚,不再只是把传递系统的知识作为方案设计的惟一目标,不再只是为了方便自己的“教”而设计,而是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把“问题”的设计(任务驱动)提上“日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媒体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真实的课堂情境,把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是真正的为了学生的“学”而进行设计,既教给了学生基本知识,又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同样,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可以发现现代教学设计比传统的生物教案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在强调目标实现的同时兼顾教学过程,突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因而提议教师在教学中学习运用、改进提高、熟练完善现代教学技术,摒弃原来传统生物教案的不足之处,使现代教学技术理念走进生物课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__.

[2]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__.

[3]裴新宁.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__ (2).

    71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