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生物 > 学习园地 > 知识积累 > 中考化学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航就0分享

易错!中考化学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如何准备中考化学重难点知识点总结?快来看看吧。知识点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知识内容的局部完整性,而其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这要求知识点内容具有整体性,也表明知识点定义的灵活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考化学重难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中考化学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本节包括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几个知识点。知识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记住这些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一、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4/5和1/5。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二、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

1.实验原理——燃烧法:

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

(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三、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日报质量:空气日报质量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常见考法

空气的成分、主要污染物或污染源等问题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证明空气成分的实验;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时事材料题在简答题中出现。因此了解空气的成分,会用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能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或方法。

误区提醒

熟记空气的.组成及主要成分的含量;掌握实验测定空气成分的具体操作和数据分析;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措施。

【典型例题】

例析: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据统计,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车在逐年增加,所以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阅读以上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一例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一例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提出治理汽车污染的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得出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都是空气被污染的结果;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 减少汽车尾气;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都可以治理污染。

答案:

(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2) 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3)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等

(4)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

初中化学各阶段易错知识点

一、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各阶段易错知识点

1、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

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明明只含是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沟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还有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3、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4、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是否是纯净物,判断的依据是看其中是含有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5、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

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光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6、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

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7、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8、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就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9、明明写的是“铅笔”,非说它不是用铅做的。

铅笔是习惯用的名字,中文名字,与金属铅不搭界。

10、明明催化剂的“催”字是加快的意思,却说减慢也算。

催化剂,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但是后来科学进步了,发现减慢反应速率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就把前者叫做正“催化剂”,后者叫做负“催化剂”,通称还是催化剂。例如核反应的时候就需要减慢反应速率,需要负催化剂(重水)。类似地,经济上也不说减慢增速,而叫做负增长;管理上也不叫惩罚,叫做负激励。

11、明明说是水银,可是偏偏说水银不是银。

水银是汞元素(Hg)的中文习惯称呼,水一样的银,与银不搭界。

12、明明铁生锈不发热,非说它产生了热。

铁生锈,是反应速率非常慢的化学反应,它发热了你也不会感觉到。

13、明明一种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非说它不一定是碱溶液。

根据酸碱性的定义:能够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是碱性溶液,而不一定是碱溶液。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钠盐、钾盐、铵盐等,例如醋酸钠、碳酸氢铵等等。

14、明明是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还说不饱和溶液可能更浓。

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见教材上的溶解度曲线。以硝酸钾为例,2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大约3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大约23%。而在更高温度、例如5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可以达到9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41%。即便不饱和,50°的硝酸钾溶液也可能比20°时候的溶液更浓一些。

15、明明是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倒在一起,非说不到100毫升。

两种液体混合,分子之间会互相“填空”,大小搭配,因此体积可以减小。

16、明明白金更宝贵,还说白金丝毫不含金。

白金,是铂元素(Pt)的俗称,中文意思是“白色的金子”,像金子,当然不含金。

17、明明大家都叫“银粉”,非说它不是银做的。

银粉,是形象的说法,银子一样的粉,是铅粉和铝粉的混合物,与银不搭界。金粉也是如此,是研细的铜粉,同样不含金。

18、明明纯碱就是碱不应怀疑了,偏说纯碱它是盐。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是生活中的习惯用法。说它是盐,是从化学结构上讲,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是盐,碳酸钠是盐。

19、明明说分子由原子构成,又说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分子由原子构成,这是正确的。但是世界上有114种元素、几百种原子,最大的原子是钫原子(Fr,半径1.53A),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H2,半径1。15A)。二者的比较示意图如下。

20、明明KClO3中含氧元素,却说它不是氧化物。

这是源自于“氧化物”的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当然不属于氧化物了。

21、明明书上写着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又说硝酸铵也是盐。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正确。但是,铵根离子和钠离子有很多相似之处。结构上,铵根离子和钠离子都是一价的阳离子,都含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化学性质上,钠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很多盐都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因此,常常把铵根离子看成是金属离子。铵盐例如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等都算作是盐。

22、明明饱和食盐水已经饱和了,却说它还能溶解硝酸钾。

溶液是否饱和,指的是在特定温度下、针对特定的溶质,不可再溶解了为饱和溶液。因此,食盐水饱和了,还可以溶解硝酸钾,即使食盐和硝酸钾都饱和了,还可以溶解碳酸钠……等等。

23、明明瓶内只含一种元素,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还是纯净物的概念,只含同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虽然都只含同一种元素,但是含有两种物质,因此不符合纯净物的定义。

24、明明说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可是CO、SiC、碳酸盐等等还算是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一般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反应比较缓慢,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含碳的简单分子(CO、CO2、SiC、碳酸盐等等),或者受热不分解,或者不容易燃烧,参加化学反应都很快,副反应很少,所以不像有机物,就算无机物了。

25、明明5克溶质在95克水中全溶解了,还说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质量分数的定义:是溶质占溶液的百分比。

如果5克溶质A在95克水中溶解了,而水中原来还有其他溶质,A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小于5%。

只有在只有A溶质和水存在、溶解后没有气体生成并放出的时候,A的质量分数就是5%。

二、易错点练习

(下面的说法都有错,一定要注意,红色部分就是错误的)

1、氧气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

2、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3、氮气占空气78%,故100g空气中氮气的质量为78g。

4、我们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是有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6、红磷或白磷燃烧时生成大量白雾。

7、催化剂都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8、灭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9、在双氧水分解反应中只有二氧化锰才能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10、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因为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11、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2、原子构成分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13、物质的膨胀现象说明,分子的体积可以变大。

14、任何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15、n个氧原子可表示为On。

16、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也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17、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8、所谓硬水就是硬度大的水。

19、矿泉水是纯净物,长期饮用对人体有益。

20、某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只显一种化合价。

21、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2、agA物质跟bgB物质充分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为(a+b)g。

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8g酒精和8g水互溶之后总质量为16g。

24、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显的白色烟雾。

25、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6、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熄灭,可推知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7、可用硫酸溶液清洗附有碳酸钙的玻璃仪器。

28、Na2CO3、NaHCO3、NH4HCO3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29、任何化学式的书写,正价部分(元素或原子团)一定写前面,负价则放在后头。

30、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故在H2O2中氧元素也显-2价。

31、涂改液中含有有毒成分二氯甲烷(CH2Cl2),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

32、合金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熔合而成的。

33、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34、任何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

35、A溶液的体积为V1L,B溶液的体积为V2L,互溶后体积为(V1+V2)L。

36、降温之后,任何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

37、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38、ag某物质溶于(100-a)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39、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40、中性溶液的pH=0。

41、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如氢氧化铜)一定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一定变红色。

42、复合肥就是多种肥料混和而成的,一定是混合物。

43、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

44、最外层的电子数为8个电子的微粒一定处于稳定结构,且该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45、铁跟盐反应生成铁盐和另外一种金属;它跟酸(盐酸、稀硫酸)起置换反应时也是生成铁盐,同时生成氢气。

如:2Fe+6HCl=2FeCl3+3H2↑。

46、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银强,故Zn+2AgCl=ZnCl2+2Ag。

47、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48、盐一定含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49、酸(碱)液就是酸(碱)性溶液。

50、复分解反应,就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CuSO4+H2O=CuO↓+H2SO4

51、干燥氧气可以选择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52、纯碱即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CO3。

初中化学常考的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

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极植法解题就是先把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问题简化从而顺利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来认识现实问题,将计算结果和题意相比较得出结论。

常见考法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质量=密度×体积

(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

(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

(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误区提醒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5)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典型例题】

例析:1、有一不纯的硫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它的含氮量为20%,求该样品中含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3、A、B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之比为3:1,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则下列各式中能够表示该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

A. AB4 B. AB3 C. AB D. A2B

解析:

求化学式即求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或原子个数比,由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可推知:

4、49g氯酸钾与多少克高锰酸钾中的含氧量相等?

解析:

本题中氧元素质量相等是联系两种物质的中间量,而氧元素质量相等的内涵是氧原子个数相等,由此可找到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可用关系式法计算,也可根据氧元素在各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列方程求解。

解法一:设与49gKClO3含氧量相等的KMnO4的质量为x

4KClO3——12O——3KMnO4

4×122.5 3×158

49g x

490:474=49g:x x=47.4g

解法二:设与49gKClO3含氧量相等的KMnO4的质量为x

5、3g木炭和5gO2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物全是CO B.产物全是CO2

C.产物是CO、CO2的混合物 D.木炭过量,产物为CO

    75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