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升初时的备考分析与建议(2)

春燕 1172分享

  三、应用题的灵活性

  (1)卖香蕉的商贩用的秤缺斤少两,王大爷买香蕉,在商贩的秤上称出来是500克,实际上只有400克,王大爷要求商贩给足重量,商贩自知理亏。为了称够实际上的500克,商贩在该秤称得500克的基础上再多称100克,即在商贩的秤上称600克,这时他称够500克吗?如果不够,那么还应该称多少克?

  曾讲过钟表问题的专题课,钟表问题共三个题型,第三个题型讲的是快慢钟,这道题不就是快慢钟的变型么?商贩的秤是500克,实际是400克,这和快钟走65分钟,准确时间走60分钟,有什么区别?

  但是,换了个脸,就有孩子转不过弯了。

  (2)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点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这不是新题,可以说是一道老的没牙的题了,小升初经常出的一道题,只是近两年五大名校没出过。没练过,有孩子就不会了。

  其实练过“一匹布做裤子做上衣”这道题,练过“摩托车带备胎轮换用走多远”这道题,练过工程问题看作单位1这类专题,把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看做单位1,然后设停电X分钟,建个方程就完了。

  (3)、解答题第6题这道题失分最严重

  通过本题可看出娃们对对动点问题掌握的不够好,可参考2018卷第36页的第16题。

  四、从分数分布上来看,八十分段和九十分段孩子的区别,可能就是算错了两道题;七十分段和八十分段孩子的区别,也是算错了几道计算题。七十分段以下的孩子,可能就是不会和算错并存了。

  还是我一直强调的话,模考就是让娃暴露问题呢,大家不要过于在成绩上纠结。状态能保持很稳的孩子是少数。大部分孩子都处于上窜下跳中,上次考的好的,这次可能没考好;上次没考好的,这次可能考好了;那么,下次呢?

  五、给大家讲一个小升初真实的故事

  应该是2011年小升初的事,当时还没有小升初综测,校考也很少,名校基本都是通过点考录生,可以说,春节前点考过完,年后开学就通知录取,交钱报名,小升初就结束了。

  那时候也没有统一的学费,名校会根据考试的情况按成绩从高到低,把录取指标分成几个批次,第一批次的收钱最少,第二批次的就多些,然后还会有第三批次,第四批次,越靠后收费越高。

  当年各校已经大批量的通知报名时,有位家长焦急地等待,周围的都收到这个收到那个了,他们却只收到了西电附中的第二批次的录取。家长等的失去了信心,决定去西电报名,已经走到了去西电的路上,这时,接了一个电话:被师大附中免费班录取了!

  什么原因?

  六年级走到现在,练过了那么多题,大家应该熟悉,对于每所名校来说,因为要考很多场,不同场次的题不一样,每年的题量基本都在十套左右,这十套题的题型、难度,是不同的,有时还会差别很大。这样的话,孩子面对的一套题如果都是练过的题,难度不大,成绩就可能会高;如果这套题有几道生题,可能就会表现不佳。

  另外,孩子本身的状态也是不稳的,这场考试没出现失误,成绩就高了。另一场考试算错了两道题,成绩就差了。

  从八月底到现在咱们点上考过三次试,各位家长对比下自己孩子的试卷,看是不是这样,再考一次,还会出现波动!

  所以,模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实战的模拟战场,让大家总结经验呢,但是,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只盯着成绩烦躁,没起到积极作用,只起到的是消极作用。

  如果说家长的焦虑能促进娃的学习,能提高娃的成绩,那你就拼命的焦虑吧!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孩子升初时的备考分析与建议”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498448